車家村地處敘永鎮東南部,距離敘永縣城9公里,平均海拔1050米,常年平均氣溫16.5度左右。全村下轄4個社,2017年末總戶數352戶,人口1604人。其中少數民族20戶,共118人,另有殘疾人31人,五保戶3戶3人,有勞動力752人,外出務工人員650余人。全村共有黨員29人,兩個黨小組。全村耕地面積7355畝,林地面積9787畝,退耕還林面積1985.2畝(1999年全村退耕還林銀杏5316畝)森林覆蓋率58.26%。經濟收入以傳統種植養殖業和外出務工為主,2017年人均純收入6820元。由于處于高海拔山區,生產生活條件落后、基礎設施薄弱、規模產業處于空白,2014年建檔立卡59戶224人,2014年脫貧6戶26人,2016年脫貧4戶17人,2017年脫貧18戶78人,2018年計劃預脫貧戶27戶90人,剩余4戶13人,不能脫貧。貧困發生率19.3%,貧困程度較深,屬于重點非貧困村。 |
五角村位于敘永鎮北部10.6平方公里,東與本鎮永寧河接壤、東與本鎮銀頂村相連、西、北與龍鳳鎮頭塘村相連。距離縣城2.8公里。全村有耕地面積2090畝,有效灌溉耕地520畝、林地面積680畝、五角場經濟收入以傳統養殖業和外出務工為主。本村人口多、面積廣、勞動力豐富,有多年外出勞務習慣和經驗。本村外出勞務人員很多,本村和諧平安、為外出務工人員創造了放心的家庭環境。2017年底,集體經營性收入3萬元,由農產業種植無公害蔬菜公司銷售。 目前我村將無公害蔬菜種植規模擴大至非貧困戶,品種選育上,選用的是適宜市場,需求大,品質上乘的優良品種。已規劃種植510畝,在現有基礎上逐步擴大種植規模,實現百畝無公害蔬菜種植園。大大增加五角村集體經濟收入。 |
銀頂村地處敘永鎮城鄉結合部,全村下轄5個大社13個小社,轄區面積3762.6畝,2016年末總戶數1097戶,人口3047人,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8戶135人,2014年脫貧2戶8人,2015年脫貧3戶14人,2017年預計脫貧5戶21人。有低保戶29戶40人,已辦證殘疾人78人,其中重度一級、二級殘疾人24人,勞動力約2000人。全村耕地面積2582畝,林地面積686.4畝,森林覆蓋率18.2%。全村經濟收入以傳統種植養殖業和外出務工及租房收入為主,2016年人均純收入10500元。該村現有企業有敘永縣川滇黔現代物流港, 項目總占地面積約832.5畝,其中一期占地面積221777.5㎡,約合332.5畝,二期約合500畝。項目一期分四大區域,其中倉儲中心占地面積約75400㎡,占總面積的34%;配套設施占地面積約20010㎡,占總面積的10%;培訓中心(駕校及技校)占地面積66畝,占一期總面積的24%;運輸中心占地面積約71369㎡,占總面積的32%。 |
軍田村地處敘永鎮中部,距離敘永縣城3公里,平均海拔600米,轄區面積7.6平方公里,常年平均氣溫18℃左右。全村下轄8個社,由原2個自然村合并而成。2017年末總戶數890戶,人口3370人。其中少數民族6戶16人。另有殘疾人58人,五保戶11人,低保41戶65人,有勞動能力的1023人,外出務工人員836余人。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2戶80人,2014年脫貧1戶3人,2015年脫貧3戶10人,2016年脫貧2戶5人,2017年脫貧3戶13人,2018年預計脫貧12戶45人,2019年計劃脫貧剩余的1戶5人。政府優撫對象3人。全村耕地面積6746畝,林地面積3775畝,退耕還林面積847畝(2015年栽種油茶847畝),森林覆蓋率57 %,經濟收入主要以農業生產、養殖家禽和外出務工為主。2017年人均純收入6589元。由于基礎設施薄弱、地形條件限制、無規模產業處于空白。 |
寶蓮村地處敘永鎮西北部,距離敘永縣城7公里,平均海拔650米,轄區面積8.5平方公里,常年平均氣溫17度左右,全村村級公路27.5公里。寶蓮村由原來的寶蓮村、石虎村合并,共有村民小組6個,2017年末總戶數550戶,人口2075人。全村耕地面積1549.7畝,林地面積5000畝,退耕還林面積2500畝,森林覆蓋率39.2%。全村共有黨員31人,3個黨小組。 寶蓮村共有精準扶貧戶44戶,169人。2014年脫貧3戶12人,2015年脫貧3戶11人,2016年脫貧2戶10人,2017年脫貧6戶22人,2018年計劃脫貧19戶82人,2019年計劃全面脫貧。 寶蓮村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全村群眾同舟共濟,艱苦創業,致力于農業結構調整,以種植蔬菜、糧食、茶葉為主,本村的經濟收入主要來源為種、養殖和務工為主。在2017年,全村以發展無公害蔬菜為主,有養殖合作社1個。 寶蓮村群眾文化意識強,環境優美,條件優越,環境宜人,村民和諧,風清氣正,是帶領大家共同富裕的生態綠色寶蓮村。 |
金桂村地處敘永鎮南部,距離敘永縣城5公里,與兩河鎮接壤。轄區面積6.75平方公里,全村下轄5個社。全村總戶數591戶,人口2366人,現有黨員53人,本支部有五個黨小組;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8戶207人,2014年脫貧35戶132人,2015年脫貧11戶46人,2016年脫貧1戶4人,2017年脫貧4戶10人,2018年脫貧7戶15人。有少數民族7戶,32人,有殘疾人82人,五保戶7人,有勞動力1300人,外出務工人員440余人。全村耕地面積4089.186畝,林地面積3360.6畝,退耕還林面積120畝,森林覆蓋率33.2%。經濟收入以種植養殖業和外出務工為主,2017年人均純收入9800元。2016年通過向上級爭取資金,現建成黨建服務中心,設置便民服務大廳、圖書室、會議室、警務室、辦公室、儲物間。院壩內設置籃球、乒乓球、羽毛球、健身器材等工作生活配套設施。 |
大嶺村位于敘永鎮西南部,距離縣城12公里,平均海拔1180米, 年平均氣溫17℃,無霜期320天左右,森林覆蓋率65%。全村轄4個社,435戶1518人,其中黨小組3個、黨員22人,婦女721人、少數民族86人、殘疾人51人。全村有耕地970畝,有效灌溉耕地520畝,林地面積3680畝,退耕還林面積1850畝,林果面積1830畝。大嶺村經濟收入以傳統養殖業和外出務工為主,有勞動力932人,外出務工人員260人,2014年人均純收入473元。大嶺村由于地處高海拔山區,生產生活條件落后、基礎設施薄弱,2015年末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77戶249人,貧困發生率16.4%,貧困程度較深,屬于重點貧困村。 |
寶元村地處敘永縣城東部,距離敘永縣城6公里,平均海拔680米,轄區面積7.5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2634畝,常年氣溫20度左右。寶元村由原來的夏家村、寶元村合并,全村有3961人,下轄9個社。1040戶,其中少數民族76戶339人,另有殘疾人96人,五保戶15戶15人。低保35戶61人。有勞動力2768人,外出務工913人,婦女2012人。全村共有黨員52人,2個黨小組。 |
丹山村地處敘永鎮北部,全村下轄8個社,由丹山、椒子、學院三個自然村合并而成,轄區面積18平方公里,2016年末總戶數930戶,人口3438人,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1戶219人,有低保戶97戶332人,已辦證殘疾人83人,其中重度一級、二級殘疾人58人,勞動力約2300人。全村耕地面積2640畝,林地面積3100畝,森林覆蓋率23.8%。全村經濟收入以傳統種植養殖業和外出務工為主。丹山村現有紅心獼猴桃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種植獼猴桃上百畝,山桐子苗圃園80畝,水產養殖面積30畝。農家樂3處。2017年交通大會戰村內道路擴建城郊派出所至紅巖水廠,寬4.5米,長4公里。2014年脫貧3戶14人,2015年脫貧3戶14人,2016年脫貧5戶17人,2017年預計脫貧17戶63人。2016、2017年實施易地搬遷24戶。 |
敘永鎮丹桂村坐落于敘永縣鎮東部,距縣城1公里,緊鄰城區,轄區面積2.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565畝,人均耕地面積1.66畝。村轄區內有五個村民小組。總戶數651戶,總人口2149人(其中少數民族25戶211人,占全村人口的10%,主要為苗族),勞動力人口1120人。外出務工561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7戶,88人,2014年脫貧8戶,30人,2015年脫貧1戶,4人,2018年預計9戶,28人,另有低保戶55人,五保戶7人,林地面積562畝,退耕還林860畝,森林覆蓋率約20%。本村經濟收入以種植、養殖、務工為主,丹桂村具備良好的地理優勢,現已硬化村級公路6.8公里,與敘合路連接,貫通全村五個村民小組, 1500余人受益。 |
百花村地處敘永鎮東北部,距離敘永縣城9公里,海拔500到1500米,平均1050米,常年平均氣溫16.5度左右。全村下轄6個社,由原3個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轄區面積26平方公里,總戶數587戶,人口2271人,婦女人口921人。其中少數民族165戶,836人,另有殘疾人63人,五保戶25人,低保戶71戶101人,有勞動力1116人,外出、縣城務工人員700余人。全村耕地面積7355畝,林地面積9787畝,退耕還林面積3900余畝,李子280畝,天然生態林覆蓋率58.26%。經濟收入以傳統無公害生態種植養殖業和外出務工為主,2017年人均純收入8650元。地處中高海拔山區,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氣候溫和宜居、生產生活條件逐步提升,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規模產業處于起步階段。2014年有建檔立卡貧困對象119戶430人,貧困發生率19.3%,屬于國家級重點貧困村。通過各級對口幫扶,村民基本素質全面提高,脫貧初具明顯成效。 |
紅巖村地處敘永鎮西南方,距縣城7公里,與龍鳳鎮、丹山旅游景區、丹山村、寶元村接壤,平均海拔650米,轄區面積8.87平方公里,常年平均氣溫18.5℃左右,全村下轄7個社,由原2個自然村合并而成。2017年末總戶數1012戶,人口3825人。其中少數民族24戶,115人,另有殘疾人93人,五保戶11人,有勞動力2415人,外出務工人員960余人。全村耕地面積3826畝,2017年栽種茶苗329畝,森林覆蓋率39%。經濟收入以傳統種植養殖業、旅游業和外出務工為主,2017年人均純收入8745元。全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4戶147人,2014年脫貧7戶24人,2015年脫貧9戶31人,2016年脫貧12戶53人,2017年脫貧5戶11人。2018年預計脫貧7戶18人。2019年脫貧4戶10人。2016至2017年共實施易地扶貧搬遷15戶,2016至2017年實施危房改造16戶,已全部搬遷入住。2018年實施危房改造2戶,現已搬遷入住。紅巖村辦公室設有會議室、圖書室、檔案室、視頻監控室等。本村實施新村建設整個工程項目規劃用地30余畝,其中居民聚居點建設用地15畝,新建民居19戶,環境整治125戶,在聚居點建設方面通過農民籌資,政府補助,做到規劃統一、風貌統一、質量統一、建設統一,聚居點基礎設施等設計都充分體現了田園風光和地域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