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明朝;1948-1949屬廣靈縣八區(榆林)轄;1949.7-1952年屬三區(城關)轄;1953年屬五區八合鄉(南岳莊)轄;1954-1955屬岳莊鄉(南岳莊)轄;1956-1958.8為一斗泉所在地;1958年9月-1960年屬廣城公社轄;1961-1983為一斗泉公社所在地;1984年-今為一斗泉鄉所在地。 2001年9月撤鄉并鎮及行政區劃工作完成,屬一斗泉鄉所在地。 自2001年得名沿用至今。 |
1948-1949屬六區,駐地平城;1952年屬三區,駐地城關;1953年屬五區八合鄉;1955年屬岳莊鄉;1958年屬前進公社;1961年屬斗泉公社;1984年設立南岳莊村民委員會,屬斗泉鄉。 駐地一斗泉村;2001年9月撤鄉并鎮及行政區劃工作完成,屬一斗泉鄉轄。 自2001年得名沿用至今。 |
建于清朝;1948-1949屬六區轄;1950-1952屬三區轄;1953年屬五區八合鄉轄;1954-1955屬岳莊鄉轄;1956-1958屬一斗泉集鎮鄉一斗泉鄉轄;1958年9月-10月屬前進公社轄;1958年11月-1959年6月屬渾源縣廣靈地區廣城公社轄;1959年7月-1960年屬廣城公社轄;1961-1983屬斗泉公社縣;1984年設立北岳莊村民委員會,屬一斗泉鄉轄。 2001年9月撤鄉并鎮及行政區劃工作完成,屬一斗泉鄉轄。 自2001年得名沿用至今。 |
1948-1949屬榆林區轄;1950-1952屬平城區轄;1953年屬八合鄉轄;1956-1958屬一斗泉鄉轄;1958-1960年屬廣城公社轄;1961-1983屬一斗泉公社轄;1984年設立桃子村民委員會,屬一斗泉鄉轄。 2001年9月撤鄉并鎮及行政區劃工作完成,屬一斗泉鄉轄。 自2001年得名沿用至今。 |
建于清朝;1948-1949屬八區;1949-1956年屬斗泉村轄;1956-1958屬一斗泉轄;1958年10月屬前進公社轄;1958年11月-1959年6月屬渾源縣廣靈地區廣城公社;1959年7月-1960年屬廣城公社;1961年-1983年屬斗泉公社;1984年設立后山窯村民委員會,屬一斗泉鄉。 2001年9月撤鄉并鎮及行政區劃工作完成,屬一斗泉鄉轄。 自2001年得名沿用至今。 |
建于清朝;1948-1949年屬廣靈縣八區轄;1950-1952屬平城區轄;1953-1957屬榆林鄉轄;19589月-10月屬前進公社轄;1958年11月-1959年6月屬渾源縣廣靈地區廣城公社轄;1959年內7月-1960年屬廣城公社轄;1961年-1983年屬一斗泉公社轄;1984年設立劉家灣村民委員會,屬一斗泉鄉轄。 2001年9月撤鄉并鎮及行政區劃工作完成,屬一斗泉鄉轄。 自2001年得名沿用至今。 |
建于清朝;1948年-1949年屬榆林區轄;1949-1952屬平城區轄;1953-1958屬榆林鄉轄;1958年9月屬前進公社轄;1958年10月-1959年6月屬廣城公社轄;1959-1960屬廣城公社轄;1961-1983屬一斗泉公社轄;1984年設立裴家洼村民委員會,屬一斗泉鄉轄。 2001年9月撤鄉并鎮及行政區劃工作完成,屬一斗泉鄉轄。 自2001年得名沿用至今。 |
明朝建村;1948-1949屬八區駐地;1949-1951屬六區(平城)轄;1952-1953屬五區(陽眷)轄;1954-1955為榆林鄉駐地;1956-1957為集鎮鄉斗泉鄉轄;1958年8月為榆林鄉駐地;1958年9月-10月為前進公社轄;1958年11月-1960年為廣城公社轄;1961年-1983年為一斗泉公社轄;1984年設立榆林村民委員會,屬一斗泉鄉轄。 2001年9月撤鄉并鎮及行政區劃工作完成,屬一斗泉鄉轄。 自2001年得名沿用至今。 |
傳說建于唐朝;1948-1949屬廣靈縣八區(榆林)轄;1949-1950屬陽眷區(五區)轄;1951年察哈爾省成立蔚廣陽礦務局,該村隨陽眷區劃為該礦區轄;1952年察哈爾省撤銷該村劃歸河北省;1962年由華北局批準將板塔寺劃歸廣靈縣一斗泉公社;1963年-1983年屬一斗泉公社轄;1984年設立板塔寺村民委員會,屬一斗泉轄。 2001年9月撤鄉并鎮及行政區劃工作完成,屬一斗泉鄉轄。 自2001年得名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