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源城區各街道鄉鎮情況介紹

源城區各街道鄉鎮情況介紹

上城街道辦事處于1997年3月撤銷源城鎮分設街道辦事處時成立,地處老城區,東靠東江,南接源南鎮,西鄰新江街道辦事處,北臨新豐江,街道辦事處位于環城東路74號,是目前源城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總面積3.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39292人,居民戶7590戶,下轄上城、下城、下角、公園、新興、南湖6個社區居委會;辦事處內設黨政辦、街政辦、經發辦、計生辦、社會事務辦等五大辦公室。

上城街道辦事處文物古跡豐富,風景名勝眾多,有龜峰塔、鱷湖公園、中山公園、革命烈士陵園、阮嘯仙紀念碑、市博物館等。上城街道辦事處還是城區的商貿重地,有太平風情街、化龍商業步行街、翔豐商業廣場、旺角女人街等購物中心。

聯系電話:0762-3332133

辦公地址:源城區環城東路74號

【經濟發展】 2018年,街道緊扣“旺三強二高一”的產業發展目標,結合街道實際,堅持創新發展,促進經濟活力,借助太平新街、太平古街開業運營,培育街道新的經濟增長點,經濟指標穩定增長。今年1-12月份,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3億元;完成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65萬美元,占全年任務的100%;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8450萬美元,占全年任務的101.86%;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03億元,占全年任務的100.17%。成功簽約2個工業項目和3個商業項目,分別為中裕德電子科技、晟成豪門、陽光水岸超市、潯味餐飲和超優越汽車貿易,占全年任務125%。在談項目7個,其中工業項目泉勝精密科技、東莞拓萬實業是意向投資3億元以上,年產值達10億元以上好項目大項目。“四個一批”工程項目進展順利。街道共有重點項目4個:南湖中路項目工程完成招投標并于11月正式啟動施工。竹園公園改造項目已完成前期配套工作,計劃明年6月動工建設。公園西商業中心、望江樓項目也正在有序推進。

【城市管理】 2018年,推進城市提質工程建設,完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城市形象不斷提升。一是“百街千巷”工程正式展開。以竹園路升級改造作為試點工程,11月正式開工。堅持從小從細從實改善轄區城市功能,已完成了45條背街小巷的規劃設計,施工計劃正在全力推進,加快補齊城市建設民生短板步伐。二是城市管理進一步提升。推行城市管理“路長制”,大力整治城市“六亂”現象,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度,強化城市環境衛生保潔,實行網格化、常態化、精細化管理,不斷提升城市形象。在各項整治大行動中,整治占道經營5000多宗,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1900戶,清理違章搭建和違規廣告牌500多個,清理亂種菜和飼養家禽14次,清運亂停放共享單車1000多輛,轄區秩序得到明顯改善,受到上級和群眾的一致好評。全面推進“河長制”,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打好“三大攻堅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平安建設】 堅持依法治街,建立健全的矛盾糾紛調處機制,努力維護社會穩定,社會秩序進一步好轉。一是健全矛盾糾紛調處機制,加強綜治維穩“中心+網格化+信息化”建設模式。尤其是在全國“兩會”和重要時間節點,嚴格執行街道領導班子24小時帶班值守制度,確保信息渠道和應急通訊聯絡暢通,較好地完成了特別防護期的維穩工作任務。今年來,按照“扇形流程圖”的六部工作法,共受理各類矛盾糾紛58宗,成功調處58宗,成功率為100%,無因調處不當引發-或群體-件。二是做好法治宣傳教育,全力打贏“禁毒”攻堅戰和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一年來,法律顧問和法制副校長到學校開展法治知識講座12場,發放宣傳資料3000多份,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全力以赴開展全民禁毒戰爭,對轄區583名吸毒人員進行摸排跟蹤,確保有效管控,在社區戒毒和社區康復試點上工作初見成效。街道掃黑除惡工作通過舉辦24場專題文藝晚會和宣傳活動,發放8000多份宣傳手冊,懸掛-72條,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進一步營造黑惡勢力“人人喊打”的濃厚社會氛圍,掀起我街道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新一輪高潮,有力打擊震懾了違法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三是加強安全隱患整治工作。嚴格對轄區152家重點消防單位和1519家商鋪落實消防、安全生產責任制,地毯式開展安全生產重點行業、消防安全重點地區隱患排查工作,著力整治安全隱患,發現一處,整改一處,不留盲點,不留死角。集中開展對各類“三小場所”-行動24次,對轄區商鋪全排查。四是加強法治示范社區建設。以法治建設“四級同創”活動為契機,強化依法民主治村模式。2018年4月份,公園社區和南湖社區獲評2017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區”;2018年5月份,上城社區、下城社區、下角社區已擬申報2018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區”。截至目前,我街道法治示范區建設已實現全覆蓋。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全力做好臺風等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確保了在今年強臺風“瑪利亞”和“山竹”過境時抗臺防汛工作總體平穩。

【社會民生發展】 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社會建設,發展民生事業,不斷提升市民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指數。一是就業創業成效明顯。街道扎實做好各項就業服務工作,通過-和流動服務,幫助大齡人員、女性就業困難人員、殘疾人、“雙困”高校畢業生等各類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提高社區集中幫扶效率。新增就業崗位920個,新增就業人員303人,安置失業人員再就業380人。二是社會保障溫暖民心。積極落實2018年最新低保政策,實行低保戶網上統一填報、申請、審批流程,順利完成今年的低保戶大核查,做到“有增有減、應保盡保”原則。轄區現有低保戶185戶,新申請30戶,通過15戶。完成低保戶文化補貼消費產品發放。事實無人撫養兒童15人,孤兒7人,城鄉留守兒童10人。幫助流浪乞討對象134人,發放救助金7618元。完成醫療救助對象22人,發放救助金218903元。完成臨時救助對象24人,發放救助金113680元。完成秋季特困人員助學14人。完成軍隊-(含三屬)摸排情況統計和72戶重點優撫對象年審核查。春節和“八一”慰問優撫對象54人,發放慰問金27750元。在今年6月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中,街道及干部共募集善款51000元,獲得區“扶貧濟困優秀獎”。三是衛生計生服務水平穩步提高。繼續宣傳落實“開放二孩”政策,大力宣傳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惠民工程。印制流動人口傳染病防治知識、辦事指南等各類宣傳品1.5萬份。同時,每個月都定期在轄區街心花園設立服務咨詢點,開展政策宣傳、生殖健康咨詢、發放避孕藥具等。協調推進醫療衛生改革,不斷改善辦醫條件和群眾就醫環境。四是文化建設惠及全民。注重優化學區教育資源,完善辦學條件,今年5月,順利通過省教育強街復評驗收。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6月,下角小學在“區長杯”青少年足球聯賽中獲得小學組第一名,12月,獲得廣東少年聯盟杯河源賽區亞軍。7月,街道文化站獲得2018年廣東省成人教育先進集體。結合“創文”等各項工作,共組織、策劃了26場文藝匯演。目前,街道正在升級改造綜合文化站,建成后將進一步擴大服務范圍,豐富轄區居民業余文化-。民兵、-、民族宗教、僑務僑聯、青年、老齡、工會、統計等各項事業穩步推進。

【黨建工作】 2018年,上城街道圍繞《上城街道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細化分解黨建工作任務,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推進各級黨組織規范化建設,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一是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高標準建設了街道黨校、初心講堂、新時代文明傳習所等硬件設施,進一步發揮教育培訓主陣地作用,通過開展18場次的“黨員領導領學帶學督學”活動,召開黨工委理論中心組學習會、專題黨課20余次。狠抓黨員的理想信念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二認真開展基層黨組織自查自糾工作。以區委巡視街道為契機,以推進中央和省委巡視整改為抓手,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對街道15個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領導力、凝聚力、動員力進行了全面排查分析。堅持邊查邊糾、立行立改,針對問題制定整改方案。三是深入開展基層創新治理工作。試點推行“小單元共建共治共享”黨員服務模式,不斷提高黨組織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以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上城社區“結對幫扶共建經驗”入選市委組織部的專題匯報電教片。堅持把打造“支部+志愿服務之城”工作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相結合,與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結合,與“創文”工作結合,全力打造紅色志愿服務之城。大力展開“一亮二爭三促進”黨建活動,努力把各級黨組織建設成堅強堡壘,把廣大黨員鍛造成先鋒模范。四是扎實開展駐點直接聯系群眾工作。組建駐點團隊6個,團隊成員共70人(其中街道領導干部11名)。2018年,街道第六輪走訪工作共計走訪聯系群眾7625戶,走訪率達到100%,登記反映間題33條,已解決問題31條,問題解決率為97%。2018年12月份啟動第七輪走訪活動,結合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重點開展“支書打卡”活動。五是著力做好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以“作風建設深化年”為契機,街道上下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持續緊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深化標本兼治,推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向壓倒性勝利轉化。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街道“創文”工作如火如荼。積極響應上級號召,以首戰當決戰的決心和魄力,打贏這場“創文”攻堅戰。結合街道實際,制定了《上城街道2018年創文迎檢工作方案》,以“十大整治行動”為抓手,全面推進“創文”工作取得實效:截止目前,累計已投入300余萬元,整治無物業小區13個,新增車位195個,新增摩托車位264個,新增路燈112桿,維護122桿,拆除400多個約1100㎡違章廣告,修繕和新增公益廣告約1.5萬㎡,維護小公園14個,修補破損道路、人行道80余處共計3000㎡,更換清理雨水井254個,清理建筑垃圾、雜物等共計1500余噸,切實改善了城區人居環境。通過舉辦志愿者業務知識培訓班,切實提高志愿者整體素質和志愿服務質量,助力新一輪創建文明城市工作。

上城街道聯系電話:3332133。

新江街道辦事處是在1997年3月撤銷源城鎮時分設成立的源城區政府派出機構。街道轄區位于老城區西半部,東與上城街道轄區接壤,南與源南鎮雙下居委會轄區相連,西、北至新豐江,總面積3.7平方公里。下轄上角、衛星、城西、朱門亭、龍尾壩、城南6個社區居委會,常住人口3.2萬人。

新江街道境內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是市汽車總站、源城汽車客運站所在地,205國道貫穿轄區,河紫公路蜿蜒而過。轄區第三產業發達,有中心市場、上角市場、城南市場等7個大型農貿市場和友誼商場、好萬家電器城等大型商業設施,建有匯豪國際、濱江金利、世紀豪廷等多家星級酒店,培育形成了濱江餐飲美食、農副產品集散和小商品批發特色商圈,是市區傳統的商貿旺地。轄區內有上角小學、衛星小學、城南小學、新興小學和7間幼兒園,較大型的醫療機構有源城區人民醫院、東江醫院等,衛生、教育事業蓬勃發展。

近年來,新江街道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大力推進基礎設施改造建設,著力提升社區服務。啟動了家電數碼城、萬綠純水岸、新世界廣場、學生路安置小區、大橋南路安置小區等多個“三舊”改造項目工程;通過創建廣東省教育強鎮(街)對轄區學校軟硬件設施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通過實施老城提質工程對轄區主要內街小巷進行了改造建設;在每個社區都建立了“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并率先試行購買社會服務項目,積極發展“義工+社工”社區服務,促進了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新江街道先后榮獲“廣東省文明單位”、“廣東省教育強鎮(街)”、“廣東省體育工作先進街道”、“河源市創建全國衛生城市先進單位”、“河源市固本強基工程示范點”、“河源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源城區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光榮稱號。

東埔街道位于河源市區中心,是河源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轄區范圍:東倚東江,南連新豐江,西接205國道,北通東源縣仙塘鎮。轄區總面積約38平方公里,下轄高塘、太陽升、東埔3個村民委員會;豐源、建設、長安、東升、文明、興源、紅星、廣場、永福、永和、永安、永康1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戶籍人口13.2萬人,常住人口約16.6萬人,流動人口約1.5萬人,總人口約18.1萬人。

東埔街道轄區內交通便利,205國道、京九(廣梅汕)鐵路、東環路從境內經過,東埔橋、珠河大橋橫跨新豐江南北,連接新市區和老城區,勝利大橋橫跨東江,直達河源大學城;主要旅游景點有客家文化公園、全民健身廣場、文化廣場、亞洲第一高噴、中華第一燈柱,桃花水母大劇院等等,轄區內有市區兩個最大經濟商圈,分別是河源萬隆城購物中心、河源市商業中心(堅基購物廣場)。轄區內直屬有文昌學校、公園東中學、雅居樂中學和豐源學校4所中學;東埔中心小學、雅居樂小學、太陽升小學、東埔小學、高塘小學、高蓮小學、公園東小學7所小學;有中英文實驗學校和德愛實驗學校、匯德學校、東湖實驗學校4所民辦學校;有東埔中心幼兒園、雅居樂幼兒園等36所幼兒園。

2018年,街道認真落實區委“旺三強二高一”產業發展戰略,著力打造都市經濟。經濟指標增速持續平穩,全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5017萬元,增速13.7%;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65萬美元;外貿進出口總額9160萬美元;固定資產投資135559萬元;凈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新引進外來投資項目5家;新增限額以上商貿業企業戶數9家;新增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或資質等級建筑企業3家。同時,重點建設項目、地方財政留成均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十項經濟指標增速平穩。

地址:河源市源城區文昌路168號

電話:0762-3886295

源西街道辦事處位于河源市區西面,東至河源大道,南至新豐江,西至東源縣新港鎮,北至東埔街道辦事處高塘村。源西街道辦事處駐田家炳中學祥興花園,下轄4個村,以及11個社區。轄區總面積6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2354人,戶數28951戶。自然風景優美,毗鄰新豐江水庫,有保利·響水國際旅游生態度假區、筆架山公園、望郎回風景區、新塘生態美麗鄉村、香車體育產業園等生態旅游風景區。特色商貿經濟蓬勃發展,一通國際汽車城、義烏小商品批發城、麗日中心城、沿江西路商業帶、新豐江美食街、西環路至新港路等農家風味特色飲食街人氣興旺。交通快捷便利,205國道、老廣梅路、粵贛高速、京九鐵路、廣梅汕鐵路貫穿全境。
國營高埔崗農場始建于1959年,由省農墾廳直屬管理局管轄;1969年下放給惠陽地區管轄;1973年后由河源縣管轄,是縣單列管轄單位;1981年被原河源縣定為行政管理、企業性質的單位;1988年河源建市設區,劃歸源城區管轄;2011年3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民政廳批復,在國營高埔崗農場原有基礎上設立了高埔崗街道辦事處,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運營管理模式。

街道辦事處內設有黨政辦、計生辦、組織辦、生產股、綜治信訪維穩中心、婦聯、共青團、工會等職能部門。轄區內總面積10.5平方公里,下轄大水井、新陂、新作塘3個社區,總人口2萬多人,其中戶籍人口3800多人,94%以上為新豐江水庫移民。街道有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幼兒園2間;醫院、派出所、銀行、自來水廠各1間。近年來,街道緊跟市、區振興發展步伐,跳出街道謀發展,提出了“一二三三”發展思路,即:緊緊圍繞建設“智美高埔崗”為目標,突出“服務大局、發展自我”為重點,實施“旅游富街、工業強街、文化興街”三大戰略,建設“旅游街道、智慧街道、文明街道”三個街道,全面推動三產高端化(富街),推進二產現代化(強街),優化功能布局(興街),努力爭當全市振興發展的排頭兵。目前,街道已成為市、區三產融合發展的主戰場,轄區內有企業23家,其中上市企業1家(廣東雅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籌備上市企業2家(廣東九天綠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家順康實業有限公司),國家4A級生態旅游景區2家(巴伐利亞莊園和客天下·水晶溫泉度假區),其中,巴伐利亞莊園獲評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在十三五期間,街道將全力推進客家特色智慧旅游街鎮和“互聯網+智慧旅游”小鎮建設,將高埔崗打造成河源市全域旅游核心區和城市次中心。

聯系電話:0762-3493404

辦公地址:源城區高埔崗農場商業街63號

源南鎮位于源城區南部,東鄰紫金縣臨江鎮,南接埔前鎮、高埔崗街道,西連大桂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和新豐江水庫、北連上城街道。源南鎮是原東埔鎮的一部分,是1997年3月撤銷東埔鎮建制后分設的一個鎮。在城東3村(居)劃轉江東新區后,全鎮四至界址為:東臨東江,南接埔前鎮、高埔崗街道,西靠桂山自然保護區、新豐江水庫,北接源西、東埔、上城、新江街道;轄區總面積為96.45平方公里(不含城東三村居22.15平方公里);下轄白田、欖壩、風光、墩頭、雙下5個行政村,雙下路1個社區及1個塔坑林場;現有常住人口6.2萬人,戶籍人口2.1萬人、流動人口4.1萬人。源南鎮地勢平坦,自然資源豐富,東江、新豐江從境內穿流而過,境內道路通訊、水電等各項設施完善。205國道和京九鐵路、粵贛高速公路貫穿南北,迎客大道、濱江大道等公路縱橫境內,其中長深高速公路在墩頭村、白田村分別設有“市區高速出入口”、“城南高速出入口”。旅游資源豐厚,有野趣溝國家4A級旅游風景區,雙下萬年基橋、潭公爺廟及阿婆廟等古跡。

埔前鎮位于河源市源城區南端,東鄰紫金縣臨江鎮,南接博羅縣石壩鎮,西連桂山,北靠源南鎮。

下轄河背、楊子坑、南陂、雙頭、中田、赤嶺、蓮塘嶺、坪圍、埔前、上村、高圍、陂角、高埔、大塘、泥金、羅塘16個行政村和1個圩鎮社區。轄區總面積162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2.6萬畝,林地面積9.6萬畝。轄區戶籍總人口5.4萬人,常住人口8.4萬人。

埔前鎮交通環境優越,北距河源市區18公里,南距惠州75公里、廣州、深圳160公里、香港170公里。205國道、惠河高速公路、粵贛高速公路和京九鐵路穿越全境。

埔前鎮森林資源豐富,全鎮有林地面積9.6萬畝,森林覆蓋率46.4%,林木綠化率46.5%。主要林種有:松樹、杉樹、雜樹、油茶和毛竹等,分布在埔前鎮西北面桂山山脈。旅游資源有和福磜旅游景點。

境內道路、通訊、水電等各項設施完善。全鎮有3座中型水庫,總庫容250萬立方米;有小水電站5座,總裝機容量為1650千瓦(徑背一、二、三級電站、洞口電站共1400千瓦,陂角電站250千瓦);有110千伏輸變電站1個;全鎮村民喝上新豐江直供水;數碼電話和移動通信容量大,聯網世界各地;16個行政村已全面實現主村道硬底化,鎮內大部分道路已完善了綠化、美化和亮化工程。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日本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香蕉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尤物 | 日本高清一区免费中文视频 | 亚洲欧美另类激情校园动漫卡通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综合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