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德四年(621),于此地及周邊設長城縣。 北宋開寶八年(975),設長城鄉。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設捕盜通判,建立公署。 清嘉慶十七年(1812),設縣丞署;同治十一年(1872),長城鄉轄4都。 1929年,設鄧埠鎮,轄9保。 1949年5月,鄧埠鎮隸屬第一區,1958年10月成立鄧埠公社,1986年撤鄉設鎮。 2021年3月,撤鎮設街道。 |
從宋端拱元年(988)年置安仁縣。 1914年改稱余江縣,直至1961年止,錦江鎮均屬縣治和縣政府所在地。 1949年5月,屬城關區。 1952年撤銷城關區,升格為區級鎮。 1954年降格為鄉級鎮。 1958年撤銷鎮建制成立錦江公社。 1965年撤銷公社建制,仍稱錦江鎮。 1986年云峰鄉劃歸錦江鎮管轄。 2001年底,撤銷石港鄉,劃歸錦江鎮。 |
宋端拱年間至清同治年間,隸屬安仁縣榮祿鄉、長城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潢溪、桂林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潢溪鄉、桂林鄉、朝陽鄉、金墩鄉、黃橋鄉、大林鄉。 1958年,成立潢溪公社,1984年改鄉,1993年5月,撤鄉建鎮,名潢溪鎮。 |
1949年前屬雙鳳鄉、羅村鄉、沙塘鄉、十都鄉、瑤池鄉、九都鄉、乘龍鄉,1949年屬第三區。 1958年設雙鳳公社,1960年雙鳳公社中部劃歸鷹潭市管轄后,成立中童公社。 1984年改名中童鄉,1993年撤鄉設鎮。 |
清以前,為古安仁縣崇德鄉。 1912年轄區大部分歸屬獅巖鄉,1949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將二區改為馬荃區。 1958年成立馬荃公社。 1984年改為馬荃鄉。 1993年5月撤鄉設馬荃鎮。 |
春秋戰國時,境域屬楚。 從明朝開始延至清末,屬安仁縣之崇義鄉。 1949年6月,在畫橋成立余江縣第六區。 1950年3月,改稱余江縣大橋區,1950年7月,定名為余江縣第六區,1951年3月,復稱大橋區,1953年2月,改稱余江縣第六區,1955年,改稱余江縣大橋區,駐地大橋鄉岳廟,1956年,小鄉并大鄉,大橋區下轄5鄉,1958年9月,成立余江縣大橋區畫橋紅色公社,1961年10月,成立余江縣大橋區工作委員會。 1967年11月,成立余江縣紅色公社。 1984年5月,成立余江縣畫橋鄉,1993年初,撤鄉設鎮。 |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屬第四區。 1956年成立春濤鄉。 1958年成立春濤公社。 1969年撤銷春濤公社并入潢溪公社。 1972年恢復春濤公社。 1984年撤社設鄉。 2001年12月塢橋鄉并入春濤鄉,塢橋鄉建制被撤。 2014年撤鄉設鎮。 |
清代,屬安仁縣。 1912年,后屬余江縣平定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分屬橫溪公社、平定公社。 1956年,與塢橋合為平定鄉。 1960年,分為塢橋、平定公社。 1984年,改稱平定鄉。 |
清代,屬安仁縣。 1984年以前,為余江縣楊溪公社,1984年,改為楊溪鄉。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洪崖鄉、雙鳳鄉所轄。 1960年,置洪湖公社,1984年,改為洪湖鄉。 |
北宋至清代,屬安仁縣。 1912年后,屬余江縣第六區尊美鄉,1949年后設馬源、藕塘、黃莊、沙灣等四個鄉,1958年成立黃莊公社,1984年更名為黃莊鄉。 |
劉家站墾殖場建立于1956年,屬國有中型農墾企業,土地總面積36平方千米。 1973年以前屬省農墾廳管轄,1974-1984年屬上饒地區管轄,1984-2000年屬鷹潭市管轄,是副縣級、正縣級單位。 2000年7月根據市委32號文件精神,劃歸屬地余江縣管轄,降為正科級單位,承擔著鄉鎮類的政府職能。 2013年,成立劉家站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