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浙江省“紅色根脈”強基(基層黨建)示范縣(市、區)
浙江省“紅色根脈”強基(基層黨建)示范縣(市、區)
近年來,全省各級黨組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聚焦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強力推進創新深化改革攻堅開放提升,深入實施“紅色根脈強基工程”,有力推動“百縣爭創、千鄉晉位、萬村過硬”。為進一步樹立大抓基層、重抓黨建鮮明導向,激勵各級實干爭先、擔當建功,省委決定,命名杭州市余杭區等10個縣(市、區)為“紅色根脈”強基示范縣(市、區)。 |
余杭,地處浙江省北部,位于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運河的南端,是長江三角洲的圓心地,是“中華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發祥地,素稱“魚米之鄉,絲綢之府,花果之地,文化之邦”。全區總面積1220平方公里,轄14個鎮、1個鄉、4個街道,2008年末,全區戶籍人口83.74萬人。2004年社會經濟綜合發展指數列全國縣(市)第16位。余杭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六七千年前的馬家浜文化時期,先民就在余杭這片熱土上生息勞作……。 |
鎮海處寧紹水網平原東端,地形狹長,地勢西北、東南兩端高,中間平,甬江由西南流向東北入海,橫貫境內中部。全區地形分西北平原低丘、中部丘陵平原和東南丘陵島嶼三大類型。甬江以北為西北平原低丘,屬寧波北部水網平原,系全新世沖積、海積湖泊、河泊淤積形成,地表高程2~3米(黃海高程系。下同)。平原西北緣為低山丘陵,屬四明山余脈,高程均在100~400米之間。鎮海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
傳東晉太寧元年(323年)筑城時有白鹿銜花而至,故名。“鹿城”之名始于東晉。清乾隆《溫州府志》卷五:東晉郭璞筑永嘉城于甌江南,“因跨山為城,名斗城。時有白鹿銜花之瑞,故又名鹿城!币喾Q“白鹿城”。唐上元二年(675)置溫州后,屬永嘉縣。1949年析永嘉城區及城郊、梧埏、永強、三溪、藤橋、西岸等區,設立溫州市,此為鹿城區之前身。1968年分別成立溫州地區革命委員會和溫州市革命委員會。1980年溫州市……。 |
長興,坐擁太湖、背-目而涵養一方,地處長三角中心腹地,襟帶浙蘇皖三省門戶,自古被稱為“三省通衢”。縣域面積1431平方公里,下轄9鎮2鄉4街道,常住人口67.8萬人。2021年地區生產總值801.39億元。吳根越角,古意深遠。“古生態三絕”解碼文化基因,“金釘子”剖開遠古切面,揚子鱷微露中生代溟蒙面紗,古銀杏枝蔓漫溢江南韻味。吳越時期筑城始名“長城”,西晉太康年間建縣后稱“長興”。陳武帝誕于下箬,……。 |
平湖位于東海之濱,地處浙江省東北部,“滬、杭、蘇、甬”四大城市菱形對角線的交匯點,北接上海市,南瀕杭州灣。全市陸地面積557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07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27公里,下轄6鎮3街道,2021年,戶籍人口51.3萬,常住人口68.4萬。境內地勢平坦、河網密布,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是江南著名的“魚米之鄉、瓜燈之城、文化之邦”,素有“金平湖”之美譽。平湖是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也是浙江省首批擴……。 |
諸暨位于浙江省中北部,隸屬紹興,區域面積2311平方公里,現轄5個街道、18個鎮鄉、553個村居,戶籍人口108萬,常住人口約150萬。2021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546.6億元,同比增長9.8%;實現財政總收入154.8億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0.2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77473元、46535元。諸暨是一座臨杭之城,區位優越、開放包容。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東接柯橋、嵊州,南界東……。 |
金義新區(金東區)是老縣新區,建縣已有2200多年歷史,于2001年2月正式撤金華縣設金東區;2020年5月省政府批復同意設立金義新區,為浙江第五個省級新區;9月浙江自貿試驗區金義片區掛牌,標志著進入“三區協同發展”的重大戰略期。全區總面積661.8平方公里,現轄11個鄉鎮(街道),354個行政村(社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特點:一是人文底蘊深厚。孕育了明初文首宋濂、革命先驅施復亮、人民音樂家施光……。 |
柯城區位于浙江省西部,錢塘江上游,于1985年隨撤地建市而建區,是衢州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區域面積60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2.88萬,下轄2個鎮、7個鄉、9個街道。古城圣地。柯城始建于東漢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至今已1800余年,是國務院批準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素有“三圣之地”美譽。公元1129年,孔子第48代嫡長孫孔端友奉詔南渡,宋高宗賜家衢州,在城中建南孔圣地“孔氏南宗家廟”;城……。 |
路橋,地處浙江中部沿海,境域東瀕東海,南鄰溫嶺,西接黃巖,北連椒江。1994年臺州撤地建市,路橋由鎮升格為區,成為臺州三大主城區之一。全區陸域面積274平方公里,轄4鎮、6街道,戶籍人口46.14萬人,流動人口約30萬人。2021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16.66億元,增長8.3%;工業增加值224.62億元,增長11.3%,精準完成市定目標;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681元,農村常住居民……。 |
縉云始建于公元696年,距今1300多年歷史?h域面積1503平方公里,人口46萬,下轄7鎮8鄉3個街道,253個行政村,素有“黃帝縉云,人間仙都”的美譽。2014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7.3億元,公共財政一般預算收入9.5億元,財政總收入17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390億元?N云的特點,可以用“四個城”來概括:一是宜居之城。縉云是國家級生態縣、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和省級生態縣。全縣森林覆蓋率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