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農業農村部和省農業農村廳“一村一品”專業村鎮建設要求,我州結合實際,制定出臺了《楚雄州“一村一品”示范村創建工作方案(試行)》,經行政村(社區)申報、鄉鎮初審、縣市主管部門審核推薦、州農業農村局組織集中審核材料、實地核查、書面征求州級有關部門意見、專家審查、州農業農村局黨組會議研究后,擬認定楚雄市呂合鎮錢糧村委會等75個行政村(社區)為楚雄州“一村一品”示范村。 |
錢糧村委會總占地面積32.907平方公里,海拔1810米,共有18個自然村,1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687人,農戶946戶,漢、回、苗三個民族聚居。總耕地面積2680畝,山林面積25000畝。村黨總支下設7個聯合支部,其中包含1個非公企業聯合支部,共有黨員120人。錢糧村委會上半年經濟總收入為5327.91萬元,人均純收入為8764.00元。……。 |
九街村委會位于樹苴鄉北邊,與市府鹿城相距120公里,距鄉人民政府所在地五街集鎮31公里,海拔2387米,年平均氣溫17℃,國土面積14.6平方公里,耕地2974畝,林地22914畝,人均耕地0.83畝,共有經濟林果地1653畝。有28個村民小組,農戶738戶、3238人,其中彝族948人,回族738人,有村黨總支1個,下設8個村小組黨支部,黨員84名,其中女性12名。……。 |
紫溪鎮冷水村隸屬楚雄市紫溪鎮,位于楚雄市首府鹿城鎮西北部、紫溪鎮正西邊,坐落在省級風景名勝區紫溪山山腳,東與前進社區相鄰,南與云慶村委會相鄰,西與母掌村委會相鄰,北與呂合鎮接壤,距鎮政府所在地12公里,到鎮政府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楚雄市25公里,是楚雄市典型的半山區村委會,最高點油佛寺村民小組海拔1980米,最低點包頭王村民小組海拔1800米,年平均氣溫15℃,年平均降水量833毫米,轄區居……。 |
本東村委會,屬于壩區。地處東華鎮東邊,東鄰子午鎮,南鄰子午鹿宜村委會 ,西鄰蓮華村委會,北鄰新柳村委會, 國土面積18.00平方公里,海拔1830.00米,年平均氣溫17.00℃,年降水量42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烤煙、蠶豆、油菜、麥類等農作物。有耕地4781.00畝,其中人均耕地1.60畝;有林地27984.00畝。全村轄上棚門、百宰、張家、羅其美等14個村民小組,有農……。 |
土墻村委會位于三街鎮政府南邊,村委會南邊與中山鎮接壤,距離鎮政府駐地15公里,村委會轄區國土面積為1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2200畝,人均耕地面積0.94 畝,林地16748畝,下轄22個村民小組,2018年末,全村總戶數為609戶,總人口為2306人,其中:彝族人口738人,占總人口的32%;農業人口2190人,占總人口的94.9%。2018年末全村完成農村經濟總收入3792萬元;完成糧食總產量……。 |
邑舍村是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市子午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32301106209。 |
取其鎮郊“碧云寺”之“云”,“烏龍寺”之“龍”得名,因村委會駐云龍。1275年,為南安州駐地,明時為南安縣,1912年為雙柏縣興安鎮,1949為雙柏縣駐地之云龍鎮,1958年楚雄雙柏兩縣合并,次年11月雙柏縣恢復后,縣政府駐地由云龍遷往妥甸,1966年,云龍與子午合并為云龍公社,1969年劃回雙柏縣,1972年又回歸楚雄縣為云龍公社,1984年為云龍區,1988年改為云龍鎮,2006年3月撤消云龍……。 |
前進社區地處紫溪鎮東邊,距楚雄市4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2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東鄰東瓜鎮,南鄰鹿城鎮,西鄰冷水村、紫溪社區,北鄰冷水村。下轄19 個村民小組,1113戶3491人,其中勞動力人口2595人。國土面積15.4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氣溫14.50℃,年平均降水量833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蠶豆等農作物。有耕地2894畝,其中水田2542畝,旱地352畝;有林地17……。 |
1、村情概況。達諾村委會位于西舍路鎮東北角,轄區國土面積為28.64平方公里,東與中山普掌村委會相連,南與西舍路村委會相連,西與景東縣接壤,北與安樂甸村委會相鄰。該村地處高寒冷涼地區,最低海拔960米,最高海拔2987米,氣候成垂直變化;全村有耕地面積2117畝,其中水田314畝,旱地1803畝;2016年全村人均有糧430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3610元。2、人口狀況。達諾村委會有22個村民小組,……。 |
該地以前群山環繞,林木茂盛,山間流出清泉水,得名清水塘片村。1953年1月成立清水鄉,隸屬羅川管理區管理,并成立農會,1954年行政區劃由羅川劃歸舊莊管理區管理,1966年6月行政區劃將“鄉”改為“大隊”,1990年至2000年10月改名清水辦事處,2000年10月至今改名為清水村委會,原屬舊莊鎮,2006年舊莊、廣通兩鎮合并屬廣通鎮至今。清水村……。 |
彝語地名。塔:松樹,石:紐,苴:梁子,意為梁子上有紐松樹。原名和平大隊,因重名,1982年7月經批準更名,以塔石苴片區取名,1987年為塔石苴辦事處,屬舊莊鎮,2000年10月改稱塔石苴村民委員會,屬舊莊鎮,2006年廣通、舊莊兩鎮合并,屬廣通鎮,至今。塔石苴村……。 |
因村處兩河中間凹地形似大窩塘得名,村委會駐大窩(村)。1949年至建國后1950年屬廣通縣一平浪鎮。1951年屬2區小窩鄉。1957年并屬干海資大鄉。1958年并屬舍資公社小窩管理區。1961年改屬舍資區干海資小公社。1965年改屬一平浪鎮大窩小公社。1966年改屬一平浪公社大窩大隊。1967年一平浪公社合并舍資公社仍稱大窩大隊。1969年一平浪與舍資分開設鎮仍稱一平浪鎮大窩大隊。1984年改稱一……。 |
原名大村,因與川街、廣通所屬的大村大隊同名故改三村大隊。是村民選舉產生的群眾性自治組織,故名。原屬廣通縣轄沙矣舊鄉,1950年隸鹽興縣,1958年廣通縣合并祿豐縣屬舍資公社大村管理區。1961年改屬舍資區轄阿井人民公社。1962年從阿井分出增設大村人民公社。1966年改屬沙矣舊轄大村大隊。1972年又改屬舍資公社大村大隊。1981年地名普查更名為三村大隊。1984年改舍資區轄大村鄉,1987年又改……。 |
彝語地名。羅:石頭;申:長箐,意為石頭多的長箐,因村委會境內有羅申河。建國前屬廣通縣玉波鄉,建國后自1951年起屬鹽興縣三區玉波鄉,1957年鹽興縣合并廣通縣屬玉波大鄉,1958年廣通縣合并祿豐縣屬果納公社果納管理區,1961年屬舍資區果納小公社,1966年屬妥安公社羅申大隊,1984年屬妥安區羅申鄉,1986年屬妥安鄉,為羅申辦事處,2000年10月更名為羅申村委會,轄8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 |
張通村委會駐地張通司營村。1964年-1987年稱碧城區張通鄉,1987年3月稱碧城鎮張通大隊,1987年3月-2000年9月稱張通辦事處,2000年10月稱張通村委會,至今。張通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