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2022年度蒼溪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縣級先進鄉鎮
2022年度蒼溪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縣級先進鄉鎮
2022年,全縣各級各部門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縣委決策部署,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深入推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扎實開展鄉村振興先進和示范創建工作,全縣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涌現了一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先進典型。為激勵先進、宣傳典型,經縣委、縣政府研究同意,決定命名東溪鎮等5個鄉鎮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縣級先進鄉鎮、陵江鎮船山村等33個村(社區)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縣級示范村(社區)、東溪鎮小龍村等3個村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縣級重點幫扶優秀村。 |
東溪鎮位于蒼溪縣北部,距縣城陵江鎮80公里。東與龍洞鄉、高坡鎮接界,南與文昌鎮、石灶鄉毗連,西北同橋溪鄉相鄰,北和旺蒼縣接壤。1951年置東溪鄉,1958年改東溪公社,1984年復置東溪鄉,1986年建東溪鎮。全鎮幅員面積103.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7540畝,全鎮轄20個村,1個社區居委會,130個組(其中居民小組5個),共9380戶3366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120戶5124人,農業人口7……。 |
文昌鎮位于蒼溪縣東北部,距縣城73公里,幅員面積66.01平方公里,轄19村2個居民委員會,134個村民小組,5272戶,總人口25874人。文昌鎮自然資源豐富,現有耕地面積14925畝,山林41421畝,系紅陽獼猴桃的最適宜生長區;基礎設施健全,全鎮現有小ⅱ型水庫15座、山坪塘292口,通村公路79公里、通組道路285公里。鎮政府駐地文昌場,系原文昌區委、區工委駐地。1933年紅四方面軍在此成立……。 |
白驛鎮,蒼溪縣屬鎮。地處縣境東南邊緣,西北與歧坪鎮接壤,東連月山鄉,南接閬中市,距縣城55公里,幅員面積60.14平方公里。原名白廟場,據傳,為“白帝驛使館”,故名。南梁時在此設白馬縣,西魏恭帝三年(556)建白馬郡。1933年6月紅四方面軍在白廟場、池口埡建區、鄉蘇維埃,民國24年5月以后先屬白廟鄉(聯保),后屬歧白鄉。1951年成立白廟鄉,1958年改為白廟人民公社,1981年更名白驛公社,1……。 |
浙水鄉因嘉陵江至小浙河段急折向西,故名浙水。1947年置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2年并入五龍鎮,1994年復置鄉。地處蒼溪縣西北部,距縣城18公里,東連白鶴鄉,南鄰陵江鎮,北接鴛溪鎮、五龍鎮,隔湖相望白橋鎮、亭子鎮,形似犁鏵,神似金蟾。全鄉幅員面積48.6平方公里,場鎮建成區面積0.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033畝,林地面積27997畝,轄7個村(社區)、36個村(居)民小組……。 |
龍王鎮地處縣城北部的九龍山北麓,介于東經151°.16′,北緯33°.53′,東西寬6km,南北長15km,幅員面積89.3 km2,東與新觀鄉相鄰;西與廣元昭化區文村鄉接壤;南與三川鎮毗連;北與雍河鄉、廣元昭化區磨灘鎮接界。距縣城54km,全鎮轄19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103個村(居)民小組,5254戶,總人口16340人,耕地面積12588畝。鎮內的種植業以獼猴桃、核桃、藥材、水稻、蔬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