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根據《福建省農業農村廳 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關于印發特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3212”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閩農綜〔2021〕22號)和《關于促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的實施意見》(閩農綜〔2018〕28號),在各地推薦申報基礎上,經嚴格遴選、網上公示,確定福州市福清市港頭鎮陳庫村等179個村為2022年度省級“一村一品”專業村。 |
因村委會駐陳庫自然村,故名。舊屬孝義鄉化南里,有文峰境。明屬北二隅化南里。清宣統二年(1910年)屬高山鎮。1943年設陳庫保。1950年屬7區。1958年屬龍田鎮。1959年成立大隊。1961年屬港頭公社。1984年改大隊為村委會,屬港頭鄉。1992年鄉改鎮,亦隨之。陳庫村……。 |
東華村簡介 東華村位于龍田鎮東南部沿海,轄區面積2平方公里,現有耕地320畝,灘涂298畝。全村560戶,2090人,轄16個村民小組,東華村黨委下設11個黨支部,其中3個臨時黨支部,共有黨員103名。村民經濟以興辦加工與銷售水產企業和在外地投資興辦其他企業為主要收入,村民人均年收入10萬元,本村企業家興辦的水產品企業落戶在龍田的有6家,年產值達20億元,全村百余人在新疆、安徽、江蘇、云南、河南、……。 |
祖先開創時,周圍有九個山峰,得名九峰村。九峰村建村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唐、宋、元朝時分屬閩縣、懷安縣同樂鄉、同樂西鄉管轄,明、清時期至民國28年隸屬侯官縣同樂西鄉、小北嶺區,民國29年后歸屬閩侯縣(林森縣)五區下寮鄉,新中國成立至1962年屬閩侯縣(林森縣)第八區,1962年至今分屬福州市郊區、北峰區、晉安區壽山鄉(紅寮鄉)管轄。1980年,設立九峰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九峰村位于壽山鄉……。 |
人口1008人,戶數237人,村民小組7個。位于丹陽鎮的東南部,距鎮區2公里,貝里溪貫穿全境,雨水豐富,集雨面積達27公里,建有灌溉與發電綜合利用的水庫一座,裝機容量800千瓦,村主干道鋪設水泥路,交通發達,地勢平坦,耕地530多畝,山地面積2900多畝,果園占地面積100畝,全村綠樹成蔭,環境優美,村民生活基本達到小康水平。 【禮堂】1992年重建,2001年重修。 【陳氏宗祠】始建于明朝……。 |
松皋村位于連江縣下宮鄉下半區,全村轄8個生產組,共376戶,總人口1218人,土地總面積7224畝,耕地面積352畝,山林面積4558畝。2010年全村社會總產值722萬,村民人均純收入5921元,該村以鮑魚養殖、海帶生產為主要經濟來源。幾年來在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松皋村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穩步發展。……。 |
嵐下村總人口1238人,戶數320戶。海外人數約10人,轄區有2個自然村,15個村民小組,有5個華僑工區。村里的支柱產業以茶為主,茶圓面積3000多畝,5家大型茶廠。村內建有3米寬長約5.7公里水泥路,2006年底又重建新村委會辦公大樓和老人活動中心,建筑面積238平方米。(廣應寺)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唐貞觀元年,殿字13座,宋、明、清都有過重修,1981年籌建天王殿、鐘鼓樓等加建中曾清理出……。 |
秋嶺村簡介 基本情況 面積 2.91平方公里 人口 692人 自然村 1 經濟實力 2012年農民人均收入5751元,村財收入1萬元 黨員數 32人 村兩委數 7人 村情特點 屬老區村。獲清潔家園標兵村、先進黨組織榮譽稱號 發展現狀 一、經濟社會發展簡況1、2005年,秋嶺村通過多渠道籌集資金22萬元,完成村級道路硬化1公里;2007年,完成全村路燈建設;2010年,投入15萬元完成村級組織活動場……。 |
一、本村基本情況東宅村位于霍口鄉西北部,距離霍口鄉政府所在地23公里。全村土地總面積6940畝,其中:耕地面積 1005畝 、山地面積 3274畝 。全村轄東宅、東墘、七斗洋、湖頭乾、西宅等5個自然村,人口1179人,其中低保戶37戶58人,五保戶6戶6人。201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4377元。全村現有黨員36人,村兩委干部5人。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村“兩委”班子結合實際,著眼發展,以求真務實的精神……。 |
關中村位于荊溪鎮西北八公里處,座落關源中心,距縣城11公里。村東背靠福州市北峰郊區;西與關西(關東)隔山相對;南毗連埔前;北鄰六墩和仁洲村。全村耕地面積3000余畝,山林地面積11022畝,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村落與居民]全村總760戶2985人,轄有游仙源、鼓響、大巖、里店、里洋、白石、前元、下料、王坑、安邦、坂尾11個自然村。[歷史人文]一九四五年秋,全村有330余人先后參加了0地下黨組……。 |
南通鎮上洲村位于閩侯東南部,距縣城20公里,距南通鎮政府約3公里,是一個近水遠山,有水田、多果樹的村莊。全村依附大樟溪南岸,一條防洪堤上接古城鏡口自然村,下至南通道,東與洲頭村接壤,整個村莊像個大大的B字。上洲有人口1345人,共398戶,下轄6個村民小組,村兩委干部5人,村民代表39人,約有120個青壯年勞動力在本村十九個竹編工藝品廠工作。全村有泥水工人18人,模板班組5班,水電工5人,鋼筋工5……。 |
古時本地居民喜歡種植梅花,地域中間有一較大的平地,平地旁有一池塘,后取名“梅埔”。設立村民委員會后,即“梅埔村村民委員會”。宋代屬奉政鄉宣政里。元代屬升平坊。明、清時屬一都界內。民國時期屬第一區梅城鎮梅鰲保。1950年屬第一區渡口鄉。1958年成立梅埔大隊屬英雄人民公社。同年9月,屬梅城公社。1981年屬梅溪公社。1984年7月撤銷人民公社體制,建立梅溪鄉人民政府,梅埔大隊改為村委會屬梅溪鄉人民政……。 |
蘭口村位于下祝鄉東南方向,距鄉政府所在地17公里,全境面積3.3平方公里,山地面積3820畝,耕地面積850畝。全村轄有17個村民小組,205戶,870人。現有黨員數18名,支委1名,村委1名。123線道路穿村而過。全村經濟以種植業為主。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633萬元,村財政收入1.5萬元,農民人均收入6473元。村集體資產總額 70.7萬元。……。 |
四面環山,歷史以來百姓多有栽種楊梅樹,故取名“梅洋”。后設立村民委員會,故名“梅洋村村名委員會”。宋代屬奉政鄉賀恩里。元屬十七都。明代與十六都同屬統一個圖。清代屬和豐坊,民國時期屬半嶺鄉大雄保。解放后,1950年屬第三區大雄鄉。1951年至1954年屬第七區大雄鄉。1955至1957年屬雄江鎮區雄江鄉。1958年起獨立成立梅洋大隊,屬雄江人民公社。之后長期保持不變。1984年7月成立雄江鄉人民政府……。 |
紫山村,位于洑口鄉南部,與德化、仙游兩縣毗鄰,是永泰縣海拔最高的一個行政村,村部海拔近900米,最高山峰石筍硎,海拔1661米。總面積33100畝,總人口800多人。2011年9月16日,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楊岳到紫山調研,稱贊紫山是一幅天然的圖畫。現有國家級生態林26000畝,毛竹2600多畝,優質紅茶示范基地1000畝。還有國家特殊保護的紅豆杉、柳杉等珍稀樹種的原始森林帶。……。 |
田頭村 田頭村位于灌口鎮西北的仙靈旗山麓,全村總面積3.2平方公里,由洋坑、大嶺、仙景、田頭、枋塘五個自然村組成,分十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2769人,流動人口357人。 全村通訊交通便利,自然環境優美,農業生產發達,旅游資源豐富。村域內有仙靈旗農牧業生態觀光果園、誠信堂鴿子養殖場、仙景芋種植基地、仙靈棋杏鮑菇種植場等多個無公害綠色農牧業生產基地;擁有洋坑萬壽宮、大洋壩白鷺棲息地、大嶺清代蘇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