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各地圍繞省委、省政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大花園建設總體部署,持續開展新一輪“一村萬樹”行動,推進鄉村綠化美化,發展林業特色產業,弘揚森林生態文化,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取得了明顯成效。 根據《浙江省新一輪“一村萬樹”示范村建設驗收辦法》,經組織驗收,2022年度建成的259個“浙江省‘一村萬樹’示范村”名單新鮮出爐。 |
以合并黃石村、壇衕村各取一字得名。1949年稱石記岱農民協會(行政村),1956年以黃坪、石記岱兩村取名黃石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稱黃石生產隊,1961年稱黃石大隊,1981年北坑大隊析置壇弄大隊,1984年復稱黃石、壇弄行政村,分設村民委員會,屬五大堡鄉,1992年撤區擴鎮并鄉,五大堡、楊樓、后廣3鄉合置稱五大堡鄉,仍屬五大堡鄉,2011年村名更稱為壇衕行政村。2019年5月,黃石村、壇衕村……。 |
宮前村簡介宮前村(社區)位于浙南麗水縉云壺鎮鎮東南邊,距離壺鎮鎮4公里,是壺鎮鎮唯一一個培育的中心村,同時也是個革命老區。社區有完善的基礎設施,有整潔的硬化道路,有水電氣等生活設施以及老年活動中心、籃球場、乒乓球室等各類休閑設施。全村有1350戶,總人口3543人,其中黨員99人,建有一個社區管理委員會,建有放心示范商店、社區辦公室、社區服務中心、老年活動中心、籃球場等,初步形成了共駐共建資源共享……。 |
新湖村簡介葛湖新湖村委會駐地。清初,由趙維新從縣城北門遷入。相傳古時候有一仙人叫葛湖在葛竹山煉丹曾路過此地,當時由于地勢低,一片洼地,終年積水,觀若似湖,逐稱葛湖。海撥169米,塊狀聚落528戶,1585人,約面積3.7平方公里,多陶、應、趙姓,通公路。耕地面積565畝,主種水稻。林地2338。產茶葉、蠶桑、柑桔、枇杷。通公路,程控電話,有線電視,裝有自來水。葉青岙位于新湖行政村北邊0.8公里處,……。 |
東方鎮四方村距鎮政府0.5公里,面積3.3平方公里,全村人口1415人,其中耕地面積703畝,山林面積2909畝,2009年人均純收入5534元。2010年由原西山村、古樓村、址墩村、清塘村四村合并為四方村。本村特色產業以種桑養蠶和曬霉干菜為主,現有良種桑園450多畝,年飼養蠶種1000多張,產繭量40多噸,蠶桑單項年產值100萬元以上。全村種菜曬霉干菜農戶50多戶,種植霉干菜用蔬菜面積100多畝……。 |
新碧街道新康村位于縉云縣新碧街道北部,也是麗水市的北大門,與永康市光瑤村僅一水之隔,金麗溫高速公路穿村而過,由原先山前、姓姚兩個村合并而成。全村現有人口1387人,外來人口1600人,黨員52人,2014年村集體經濟收入28.1萬元。2015年,圍繞“六邊三化三美”目標,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生態理念,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深入開展村莊整治,村莊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今的新康村“……。 |
三溪村基本情況:現有人口3621人(在三溪鄉行政村中是老大),耕地面積1934畝,山林面積15525多畝,以杉木、茶茶、板栗為主,是地道的革命老區村。共有黨員182名,自2001年創建示范村以來,已先后共投入200多萬元進行雙整治改廁、農民公園二期工程建設,自來水管調換、村辦公樓裝修、自來水過濾池建設、村莊亮化(裝路燈)、綠化,以及目前還正在施工的生態公墓建設等等。在現市場的位置上建一個水泥球場。……。 |
宏象村位于石練鎮工業園區中心地帶。全村共有14個村小組,388戶1221人,黨員46名,耕地面積1327畝,山林面積6454畝。農業生產主要以茶葉、水稻種植為主,先后獲得縣級文明村、小康村、村莊整治達標村等多項榮譽稱號。宏象村建村于北宋年間,居民以畬族為多,歷史文化積淀深厚,竹隱寺(又名太虛觀)聞名遐邇,村美人和,物華天寶。已建設開發工業園區150余畝。近幾年來,村兩委因勢利導,立足村情,搶抓中心……。 |
王村口鎮對正村距鎮政府所在3公里,原來是對正鄉鄉政府所在地。全村9個自然村,13個生產隊,總戶數為250戶,713人。耕地總面積為669畝,山林總面積為12460畝,農民人均收入為11456元,村集體經濟收入為55.60萬元。2015年對正村正規劃通景公路,與南尖巖景區相連接。農民主導產業為茶葉、高山蔬菜。……。 |
上西坑村有10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162戶,451人。耕地面積88.7畝,其中水田81.7畝,旱地7畝,山林面積10982畝。2015年村集體收入0.85萬元,人均純收入10687元。上西坑村地理位置交通方便,環境優美。自然資源豐富,農土風情豐厚,加之現代文明是旅游者向往的世外桃源。根據村五年奔小康的規劃,通過村莊整治,為農家樂業提供了豐厚條件,人力、物力資源更為旅游業發展提供了有效保證!村……。 |
一、基本情況水南街道南山村地處松陰溪南岸,毗鄰雙童積雪景區,距縣城3公里,距龍麗高速路口5公里。全村共有人口586人、203戶,11個村民小組,24名中共黨員。村兩委班子7人,其中支委會3人,村委會4人。黨支部書記毛偉東,村委會主任何準杉。2014年村集體經濟收入3萬元,主要來自公益林、房屋租賃等收入。共有農田面積402畝,山林面積1639畝(其中省級生態林382畝),耕地面積402畝。二、本屆(……。 |
一說村中房屋的大門,其框多用石條制成,故名。一說村莊外圍全部構筑圍墻,東西南北出口處都有石門閘,故名。1946年,屬望松鄉。1952年,屬王村鄉。1956年,屬望松鄉。1958年,建立紅旗公社望松大隊石門生產隊。1959年,改為西屏公社望松管理區石門生產隊。1961年,改稱望松公社石門大隊。1984年,改為望松鄉石門村。2011年12月,為望松街道石門村。望松街道石門村總戶數382戶,人口901人……。 |
裕溪鄉舊稱聯溪,故名。2019年撤銷葉西后村、黃嶺頭村、潘山村3個村村民委員會,合并設立聯溪村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原葉西后村。聯溪村……。 |
村中有坑似丁字形,村以坑得名。1946年屬楓亭鄉,1952年屬楓坪鄉,1958年屬衛星公社楓坪大隊丁坑生產隊,1959年改為玉巖公社楓坪管理區丁坑生產隊,1961年改為楓坪公社丁坑大隊,1984年改設村委會。丁坑村位于小港流域上游,距楓坪鄉政府駐地約1.5公里,全村共有9個村民小組,233戶822人。下轄清盛壇、丁坑等8個自然村(其中金山頭、大坌頭等實施整村搬遷),自然村分散且下山移民搬遷人口較多……。 |
2019年3月根據全縣行政村規模調整,撤銷鳳垟村、張川村、寨后村等3個村民委員會,鳳洋、張川、寨后三村合并,鳳洋、寨后各取一字,因張川村原來是張氏開祖,因玉皇大帝是姓張,所以取其凰,而取其名曰:鳳凰寨。新設立鳳凰寨村村民委員會。2019年3月根據全縣行政村規模調整(景政函〔2019〕22號),撤銷鳳垟村、張川村、寨后村等3個村民委員會,設立鳳凰寨村村民委員會。鳳凰寨村……。 |
因駐地村處于形似香爐的大山西面,故名。清屬四都。民國屬第四區毛垟鄉。1950年7月,屬沙溪鄉。1951年2月,屬大地區庫頭鄉。1952年10月,屬大地區毛垟鄉。1958年9月,屬毛垟公社毛垟管理區。1961年9月,屬沙溪區毛垟公社。1981年12月,屬沙灣區毛垟公社。1984年3月,屬沙灣區毛垟鄉。1992年5月,屬毛垟鄉。2019年3月根據全縣行政村規模調整要求(景政函〔2019〕31號),將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