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全域旅游規劃設計院、中國文化和旅游產業研究院、亞太國際休閑文化(北京)中心聯合編寫的《2023深呼吸生態旅游魅力指數》暨2023“深呼吸生態旅游魅力名縣”正式發布。 |
臨江市位于吉林省東南部,長白山腹地,鴨綠江中上游,與朝鮮隔江相望,邊境線長146公里,轄區面積3008.5平方公里,轄7個鄉鎮、6個街道、70個行政村、22個社區,總人口21.6萬人。臨江市是中國高山紅景天之鄉,也是亞洲硅藻土儲量第一的硅藻土工業城。行政區劃臨江市轄6個街道、6個鎮、1個鄉:建國街道、新市街道、興隆街道、大湖街道、森工街道、大栗子街道、樺樹鎮、六道溝鎮、葦沙河鎮、花山鎮、鬧枝鎮、四……。 |
塔河是中國最北的邊境縣,也是大興安嶺高寒0中的最北最冷區域。以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為界與俄羅斯隔江相望,是大興安嶺地區輻射半徑最大、運輸半徑最小的中心腹部城鎮,邊境線長173公里,總面積140萬公頃,七普人口5.1萬人,耕地面積11.3萬畝,90%以上的土地被森林所覆蓋,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短暫而濕熱,年平均氣溫零下2.4℃,平均無霜期僅有98天。縣轄3鄉(十八站鄉、依西肯鄉、開庫康鄉)、4鎮(塔河……。 |
漠河是中國最北、緯度最高的市,與俄羅斯外貝加爾邊疆區、阿穆爾州隔江相望,邊境線長242公里,素有“神州北極”的美譽。境內有國家一類口岸—漠河口岸和洛古河臨時過貨通道,中俄原油管道首站在興安鎮。漠河氣候寒冷,年均氣溫-3.8℃,歷史最低氣溫-52.3℃,無霜期90天左右,晝夜溫差大,有“一日四季”之說。漠河于1917年建立縣制,1947年撤縣變區并入呼瑪縣,1981年恢復縣制,體制上與西林吉林業局政……。 |
五大連池市的前身是原德都縣,1963年建制。1983年原德都縣所屬五大連池鎮被劃為行政區域,成立原五大連池市。1996年原德都縣與原五大連池市合并成立新五大連池市,原德都縣撤銷,原五大連池市區域成立風景區管理局,由五大連池市代管。2000年撤銷管理局成立管委會,隸屬黑河市。五大連池市行政區劃面積9874平方公里。轄6鎮4鄉和1個街道辦事處,105個行政村。區域內有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1個森工局、4……。 |
愛輝區位于黑龍江省北部,是黑河市唯一市轄行政區,面積14446平方公里,轄3鎮、8鄉、4個街道和16個國有農林牧場。是清始祖發祥地之一、首任黑龍江將軍衙門駐地、達斡爾族南遷過江地和璦琿—騰沖人口地理分界線北起點,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中國天然氧吧。主要有以下八個優勢:——區位優勢。與俄羅斯遠東第三大城市布拉戈維申斯克市隔江相望,被形象的譽為“中俄雙子城”。是中俄邊境線上規模最大、距離最近、規格……。 |
東寧市地處黑龍江省東南部,面積7139平方公里,地貌呈“九山半水半分田”特征,轄6鎮102個行政村,人口198442人。自然環境良好。氣候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6℃,有效積溫2900—3000℃,無霜期150天,年均降雨量495毫米,素有“塞北小江南”美譽。物產豐饒,是全國萬兩黃金縣(市)和全國百名重點產煤縣(市)之一,盛產灘頭魚、大馬哈、松茸等名貴特產和山珍。東寧要塞、五排山城遺址被評為國家重點文……。 |
崇明區目前由崇明島、長興島、橫沙島等三島組成,三島陸域總面積1411平方公里。崇明島,為我國第三大島。崇明島位于西太平洋沿岸中國海岸線的中點地區,地處中國最大河流長江入海口,是全世界最大的河口沖積島,也是中國僅次于臺灣島、海南島的第三大島嶼,有“長江門戶、東海瀛洲”之稱。全島三面環江,一面臨海,西接滾滾長江,東瀕浩瀚東海,南與浦東新區、寶山區及江蘇省太倉市隔水相望,北與江蘇省海門市、啟東市一衣帶水……。 |
溧水區,隸屬江蘇省南京市。位于南京市中南部,區域面積1067平方千米,轄3個鎮、5個街道。區內交通便利,是一座集空港、鐵路、軌道交通、公路、水路于一體的立體樞紐城市;區內生態環境良好,林木覆蓋率達35.88%,空氣質量達國家二級標準,水質達國家二類標準,素有“天然氧吧”之稱。溧水置縣于隋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唐代詩人白季康、宋代詞人周邦彥、清代文學家袁枚曾任溧水知縣,韓國儒學宗祖崔致遠曾任溧……。 |
連云區位于連云港市東部海濱,處于我國萬里海疆的臍部,行政區劃總面積836平方公里,實際管轄面積243平方公里,轄9個鄉街道、省級連云經濟開發區、省級連云港海濱旅游度假區和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常住人口16.14萬人。連云區是一個交通便捷的港口城區。連云區交通條件優越,是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匯集隴海鐵路、沈海高速、長深高速、連霍高速等運輸網絡,青連鹽鐵路、連淮揚鎮鐵路、連徐高鐵建成通車,花……。 |
金湖縣位于江蘇省中部偏西地區,北緯32°47'至33°13',東經118°48'至119°22'。東與寶應縣、高郵市相鄰,南與安徽省天長市接壤,西與盱眙縣、洪澤縣交界,北與洪澤縣毗鄰。縣城黎城鎮南距省會南京市133千米,北距淮安市72千米,東南距揚州市105千米。縣域總面積1393.86平方千米,其中,水面420.08平方千米。陸地地勢西高東低,北部、東部、南部為湖蕩相間的湖積平原,約占陸地73%……。 |
泗洪縣地處江蘇中北部、淮河中下游,東臨洪澤湖,西與安徽接壤,位于長三角經濟區和江蘇沿海經濟帶交叉輻射區域,行政區劃面積2731平方公里,人口110萬,是中國著名的名酒之鄉、螃蟹之鄉、生態旅游之鄉,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境內地形以平原、崗地為主,亦有零星丘陵,地形起伏,形如姜狀。西南和西部有零星殘丘蟄伏于寬廣崗地之上,北部為黃泛平原,南部和西南部為崗地與平原相間排列地形。總地勢是……。 |
桐廬縣位于中國浙江省西北部,地處錢塘江中游,介于北緯29°35′~30°05′和東經119°10′~119°58′之間;東接諸暨,南連浦江、建德,西鄰淳安,東北界富陽,西北依臨安。全境東西長約77公里,南北寬約55公里。總面積1825平方公里。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全縣常住人口為406450人,戶籍人口40.25萬人,總面積1825平方千米。本縣漢族居民屬-民系,漢族為主,有畬……。 |
寧海,顧名思義,寧靜之海。相傳東海之內皆波濤洶涌,惟有此處港灣風平浪靜,故名寧海。靜海溢出的這份詩意,令人欣羨,令人神往。寧海置縣始自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除正式縣名外,還有許多美麗的別名,如白嶠、丹邱、桃源、寧川、回浦、緱城、廣度里等,故清代末年,有一首《寧海縣歌》廣為流傳:“丹邱白嶠古名區,西接天臺東尾閭;一帶文明回浦水,千秋靈氣出名儒。”詩中的丹邱、白嶠……。 |
永嘉縣,系浙江省溫州市下轄縣,位于浙江省東南部,甌江下游北岸,東鄰樂清市,南與溫州市區隔江相望,西接青田縣、縉云縣,北連仙居縣、黃巖區。永嘉“八山一水一分田”,縣域面積2677.64平方公里,占溫州全市的1/4,是浙江第四大縣、溫州第一大縣,也是全國首批沿海對外開放縣、中國文化旅游大縣、中國千年古縣、浙江老革命根據地縣。素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泵閥之鄉”“中國鈕扣之都”“中國拉鏈之鄉”“中國教玩……。 |
松陽地處浙西南山區,甌江上游,隸屬麗水市。縣域面積1406平方公里,總人口24.06萬,轄3街道5鎮11鄉401個行政村。全縣“八山一水一分田”,縣域中部松古平原是浙西南最大的山間盆地,主要河流松陰溪由西北向東南貫穿全境匯入甌江。縣情特點可用五句話來概括:松陽是歷史文化名城。松陽縣是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建縣于東漢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距今1800多年歷史,是麗水市建制最早的縣。松陽歷史上曾是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