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日,作為安吉縣首個街道辦事處,昌碩街道辦事處成立。作為安吉縣的首個街道,它的誕生是縣委、縣政府加快“三個安吉”建設、打造山區新型城市化樣板區的重大決策,它的未來承載著理順城市管理體制、拓展城市發展空間的重大使命。 昌碩街道位于安吉縣城中心區域,是全縣的政治、商貿、文化中心,區域面積達17.2平方公里。成立之初,轄11個城市社區及8個村改居社區。2015年安吉縣行政規劃調整到位,新……。 |
遞鋪街道成立于2014年,是浙江省安吉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面積333平方公里。 [1]遞鋪街道以中心城區、中等城市的標準,按照精細管理的要求提升品質,努力建設生態節能、綠色環保、業態規范、人文和諧的示范區,引領“中國美麗鄉村、世界綠色人居”的品牌影響。 [3] 地理環境編輯北望太湖,南靠天目山,杭長高速、申蘇浙皖高速和規劃中的申嘉湖安高速穿過,西苕溪、滸溪、龍王溪、西溪四河交匯。自然環境優美,旅……。 |
梅溪——安吉東大門,位于縣境東北部,地處杭嘉湖平原西部邊緣,是以農業為基礎、工業為主導、水上運輸業為龍頭的鄉鎮,是安吉“一主三副”重點發展城鎮之一。全鎮總面積101平方公里,轄25個行政村,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總人口5·5萬人。梅溪交通便利,西苕溪及杭寧高速公路支線11省道穿鎮而過,500噸級船舶可直通滬、蘇、杭。近年來,梅溪鎮緊緊圍繞“加快發展,和諧發展”主題,以創建市級衛生城鎮和文明城鎮為總抓……。 |
天子湖鎮成立于2012年5月,由原高禹鎮、良朋鎮合并而成。鎮域面積232.64平方千米(2017年),轄20個行政村和3個居民區,常住人口48891人(2017年)。天子湖鎮是省際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核心區,以其省際邊界的獨特區位、工業重鎮的歷史地位和濱湖小城市的目標定位,有力地支撐起安吉工業發展的金三角和未來持續發展的北大門。浙北地區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新興商貿新城、新型工業重鎮正在搶先崛起、率……。 |
孝豐鎮位于天目山北麓、浙江省安吉縣中部偏南,東鄰縣城,南臨亞洲最大的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西靠龍王山自然保護區,北與安徽省廣德縣相接。孝豐鎮內有11省道和12省道穿鎮而過,距縣城遞鋪鎮12.5公里、上海市230公里、江蘇南京270公里、省城杭州69公里,并有一級公路相連,交通便利。 人文歷史:孝豐環城皆山,“鳳凰山峙其左,太陽山鎮其右,石語山拱于前,大會山障于后”。山巒起伏,地勢險要。清時太平軍自皖……。 |
浙江省省級旅游度假區靈峰旅游度假區位于安吉縣城與古鎮孝豐的連接地,東與城區隔滸溪相望,北靠306省道,西、南與安吉黃浦源景區和天荒坪景區相連,隨著縣城發展從遞鋪港時代向滸溪河時代跨越,靈峰度假區已是縣城中心地帶、獨具清靜安寧的一方休閑勝地,并成為安吉接軌上海、融入杭州的橋頭堡。2014年2月17日,根據《安吉縣人民政府關于安吉縣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通知》(安政發【2014】20號)文件要求,安吉縣人……。 |
以駐地杭垓村得名,凈慧佛寺建立于此,當地人習慣稱杭垓禪寺,村遂以寺得名。唐代屬安吉縣敬上鄉。宋屬安吉縣太平鄉。元代劃管治理時,為太平鄉西片第一、二、三、七、八、九、十和十一管之地域。明初劃圖治理時,為太平鄉西片土、木、匏、革、宮、商、角、徵、羽九圖之地域。成化二十三年(1487)起屬孝豐縣太平鄉西片。1918年改鄉為區,屬通德區。1931年,屬孝豐縣第四區,轄磻霅、杭松、唐杭、桐西、西溪、龍溪、紫……。 |
天荒坪鎮位于安吉縣南端,東與余杭區交界,南與臨安市接壤,西連上墅鄉,北接遞鋪鎮,屬西苕溪流域。全鎮面積為110平方公里,下轄12個行政村,162個村民小組,6298戶農戶,3個居民區,總人口2.2萬。2004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2、24億元,財政收入1916萬元,農民人均收入6258元。臨湖州市區86公里,距杭州60公里,離上海200公里,境內有04省道、臨青省道、青孝線等重要交通干線貫穿,交……。 |
孝源街道(原:皈山鄉)地處安吉縣中部偏西,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屬半山區。南接孝豐鎮,北連良朋鎮,東靠縣城遞鋪鎮,西鄰鄣吳鎮。距縣城15公里,杭州80公里,12省道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全鄉轄有5個行政村,38個村民小組,104個自然村,年未總人口9805人,面積50平方公里。近年來孝源街道先后被授予全國環境優美鄉、浙江省衛生鄉、浙江省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鄉等榮譽稱號,洛四房村、尚書圩村兩個村先后獲得……。 |
報福鎮位于安吉縣南部,天目山北麓,東鄰上墅鄉,南接臨安縣,西與章村、杭垓兩鎮交界,北界下湯鄉,是在山林土特產品集散的基礎上,緩慢發展起來的以竹、電、鞋為主具有山區特色的小城鎮!炬偯麃須v〓建置沿革】明代即稱廣苕鄉;1949年,屬孝豐縣廣苕鄉;同年秋,撤鄉建區稱金苕區;1950年春,分建報福、紫嶺、和塔3鄉;1955年冬,撤區將紫嶺、和塔兩鄉并入報福鄉;1958年10月,并報福、章村、湯口3鄉建報!。 |
上墅鄉座落在中國竹鄉安吉縣境內,地處杭嘉湖平原的北部,位于天目山麓的杭孝公路間,距世界第二,亞洲第一的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18公里,距杭州70公里、距上海、南京200余公里,以高速公路、一級公路連接,驅車2個半小時即可到達。是一個交通便捷,生態優勢明顯,投資環境優良,森林資源豐富的生態鄉。 全鄉轄區面積77.58平方公里,12個行政村、人口1.6萬、耕地面積9500畝、山林面積10萬畝、其中毛竹林4……。 |
章村鎮位于天目山北麓,安吉的西南面,地處浙皖二省三縣交界處。南界本省臨安市,西交安徽省寧國縣,北與本縣杭垓鎮相鄰,東接本縣報福鎮。距離縣城約45公里,湖州113公里,杭州108公里,上海309公里。區域面積89.16平方公里,轄9個行政村,總人口1.6萬。漢族為主,少數畬族。鎮域公路主要依托東北向的王章(王家莊——章村)公路,中孔(中張——孔夫關)公路作為公路主骨架。章村鎮境內環境優美,空氣清新,……。 |
以駐地溪龍村得名,以仙溪水曲折,蜿似游龍,故名溪龍。宋至清初屬安吉縣昆山鄉,清雍正年間為昆山鄉第四、第五、第六莊,下有17村。民國初沿襲舊制。1918年屬昆山區。1930年屬第三區。1940年,以清代昆山鄉第四、第五莊和銅山鄉第四莊區域建杏紅鄉;第六莊青山、徐村灣、高灣、堂子灘等村割予大東鄉,同屬梅溪區。1945年,杏紅鄉改名磬山鄉,下轄7保。1947年撤區并鄉,磬山鄉與大東鄉合并建玉磬鄉,為第七……。 |
鄣吳鎮地處安吉縣西北部,與安徽省廣德縣毗鄰,距318國道、104國道僅20余公里;距04省道7.5公里。境內公路全部黑色化,交通便捷,通訊方便,是浙皖邊境貿易重鎮。全鎮面積49.5平方公里,其中集鎮區面積24公頃,轄7個行政村9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約1.2萬人,其中勞動力6226人,山林資源豐富,盛產樹木、毛竹、茶葉、青梅、筍干,板栗等。山林面積55000畝,木材蓄積量達19630立方,毛竹蓄積量……。 |
山川鄉位于安吉縣南端,東界余杭市、南鄰臨安市,西北與天荒坪接壤。行政區域總面積46.72平方公里,下轄7個行政村,43個村民小組,1649戶,6018人。境內山青水秀,環境宜人,因多山多川,故名山川.年平均氣溫14.7度,降水量1700毫米,水源充沛,竹類資源十分豐富,是竹鄉中的竹鄉.全鄉森林覆蓋率達88.8%,植被覆蓋率91.3%,空氣質量一級,地表水I級,被譽為竹鄉天然氧吧. 7個行政村中有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