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9月,屬子長縣八區。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春,屬四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9月,四區劃歸安塞縣,下設真武洞鄉。 民國三十年(1941年),改真武洞鄉為真武洞市(鄉級)。 1956年3月,撤銷四區,真武洞市改為縣直屬鄉。 1958年9月,成立紅光公社;同年12月,并入子長縣更名真武洞公社。 1961年9月,復劃歸安塞縣。 1983年9月,改設為真武洞鎮。 |
2016年12月24日金明街道辦事處正式成立,是安塞縣撤縣設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
1937年9月,安塞縣設四區真武洞,轄真武洞鄉。 1941年,真武洞鄉改設為市(鄉級),仍屬四區真武洞。 1949年2月,真武洞市屬四區徐家溝。 1956年3月,撤銷四區徐家溝,真武洞市擴編為縣直屬徐家溝鄉(區級)。 1958年8月,撤區并鄉,取消直屬鄉,為徐家溝鄉,9月改稱紅光人民公社,12月撤銷安塞縣建置后為子長縣真武洞人民公社。 1961年9月,恢復安塞縣建置后為安塞縣真武洞人民公社。 1983年9月,改稱真武洞鎮。 2014年,按照陜西省鎮村綜合改革的統一安排,撤銷真武洞鎮,設立真武洞街道。 2016年11月,安塞撤縣設區后,將原屬真武洞街道的3個村和5個社區劃分出,成立白坪街道,沿用至今。 |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9月,安塞縣設二區下轄磚窯灣鄉。 民國三十年(1941年),改為鄉級磚窯灣市。 1956年3月,改為磚窯灣區。 1958年8月,撤區為鄉;同年9月,改為先鋒公社;同年12月,并入延安縣,設磚窯灣公社。 1961年9月,復為安塞縣磚窯灣公社。 1983年9月,改為磚窯灣鎮。 2001年12月,撤銷西河口鄉并入磚窯灣鎮。 |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9月,安塞縣設一區沿河灣。 1956年3月,改縣直屬沿河灣鄉。 1958年9月,成立紅旗公社;同年12月,并入延安縣,設延安縣沿河灣公社。 1961年9月,恢復為安塞縣沿河灣公社。 1983年9月,改沿河灣鎮。 |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9月,設三區。 1956年3月,改招安區。 1958年8月,改招安鄉;同年9月,改紅星公社;同年12月,并入延安縣。 1961年9月,復屬安塞縣。 1983年9月,改設鄉。 1998年8月,改設鎮。 2011年6月,撤銷王窯鄉并入招安鎮。 |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9月,設六區。 1956年3月,改化子坪區。 1958年8月,撤區改為化子坪鄉;同年9月,改為黎明公社;同年12月,并入子長縣,更名化子坪公社。 1961年9月,復屬安塞縣。 1983年9月,改設化子坪鄉。 1998年8月,改設鎮。 |
1949年10月,為五區。 1956年3月,設坪橋區。 1958年8月,改坪橋鄉;同年9月,改和平公社;同年12月,并入子長縣,改坪橋公社。 1961年9月,復屬安塞縣。 1983年9月,改坪橋鄉。 1998年8月,改設鎮。 2011年6月,撤銷王家灣鄉并入坪橋鎮。 |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9月,為郝家坪鄉。 1949年2月,撤銷。 1961年9月,成立郝家坪公社。 1983年9月,改郝家坪鄉。 1998年8月,原譚家營鄉龍安村劃歸郝家坪鄉。 2001年12月,郝家坪、譚家營2鄉合并設建華鎮。 |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9月,為高橋鄉。 1949年,仍設高橋鄉。 1958年9月,改設幸福公社;同年12月,劃屬延安縣。 1961年9月,復屬安塞縣,并改稱高橋公社。 1983年9月,復設鄉。 2011年6月,改設鎮,撤銷樓坪鄉并入高橋鎮。 |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9月,為六區康家廟鄉。 1956年3月,改設鐮刀灣鄉。 1958年9月,改曙光公社;同年12月,并入子長縣。 1961年9月,復屬安塞縣,改鐮刀灣公社。 1983年9月,復設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