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高要區各鄉鎮街道地名由來

高要區各鄉鎮街道地名由來

明洪武元年(1368年),始筑堤御洪,因在西江之南,稱南岸圍,南岸因此得名。

相傳300多年前,當地人在距圩鎮現址500米處的河逢洞搭草棚經商。民國四年(1915年)一場山洪將草棚沖到今河臺圩的地方,人們又在此地建鋪開業,形成集市,遂稱此地為“河抬”圩。因“抬”與“臺”同音,變成“河臺”。

樂城鎮因古為樂城縣地而得名。

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水南圩所在地位于大逕河、清灣河和社坑河匯合處,故稱河口圩。后為了與三水縣河口區別,改名水南圩,取大逕河水自此由北向南流之意。

祿步鎮原名“六步”,意為離原縣城肇慶鎮僅六甫路(即30千米),取其諧音,故名祿步。

因當地有“小湘坑”而得名。

大灣鎮因地勢低洼,一面是水,三面環山,中間是個開闊低洼地,西江在此形成一個“大彎形”而得名。

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在圩市溪流上搭起一座木橋,方便行人,萬歷年間(1573~1620年),改建為石板橋,此后人們逐漸向新橋附近擺攤,遂改圩名為新橋。

白諸鎮圩鎮附近有一座61米的山崗,山上有形狀如豬的大石,古時鄉民求雨時以白泥涂在此石上,故稱山崗為白豬崗,后將豬改為諸,稱白諸。

蓮塘鎮村莊地形似蓮藕生長于池塘之中,因此得名。

活道鎮鎮人民政府駐地古稱沙尾店,處于高要至高明、三埠的要道,貿易貨物靠步行肩挑,不少人在此勞累致死,又名餓殍店。新中國成立后改稱活道圩。

蛟塘鎮因蛟溪橫貫境內,村落周圍魚塘環繞,寓意“藏蛟龍之地”,故名蛟塘。

傳說附近有朝龍廟,宋隆水流經廟前,為不讓“龍”逸去,后建金星社壇,象征將“龍”截回來,回龍因此得名。

因白土鎮蘊藏大量白色鋁礬土而得名。

金渡鎮鎮北面的沙頭是擺渡橫過西江前往肇慶的重要通道,好比黃金渡口,故稱金渡。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色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在线看不卡日韩AV |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高清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乱码高清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