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印發綠色社區創建行動方案的通知》(建成〔2020〕68號)、《廣東省綠色社區創建行動實施方案》(粵建節〔2021〕84號)的要求,廣州市在原“廣東省綠色社區”“廣東省宜居社區”創建工作的基礎上,經過組織發動、社區申報、街道推薦、各區初核,市級相關部門召開會議共同研究,對照相關創建標準(見附件2),初步同意795個社區為廣州市2021年綠色社區。 |
因“風雨亭”指可以躲避風雨的地方,且轄內有風雨亭后街,故名。自合并以來,名稱沿用至今。風雨亭社區……。 |
因位于和平新村南部,故名。自合并以來,名稱沿用至今。和平南社區……。 |
因轄區位于住宅小區富力廣場西部,故名。2002年成立,2014年公壽里居委會并入,名稱沿用至今。富力西社區……。 |
因臨近馬基涌,故名。自合并以來,名稱沿用至今。馬基涌社區……。 |
因轄內主要街巷耀華大街,故名。自成立以來,名稱沿用至今。耀華社區……。 |
因轄內有逢源北街,故名。2002年成立,2014年梁家祠居委會并入,名稱沿用至今。逢源北社區……。 |
因位于住宅小區富力廣場的東部,故名。自成立以來,名稱沿用至今。富力-區……。 |
因轄內主要道路為華貴路,故名。自合并以來,名稱沿用至今。華貴社區……。 |
因轄內隆城大廈,故名。自成立以來,名稱沿用至今。隆城社區……。 |
因轄內住宅小區恒寶華庭,故名。自成立以來,名稱沿用至今。恒寶社區……。 |
因轄內有清朝咸豐年間探花李文田讀書的書齋泰華樓,故名。自合并以來,名稱沿用至今。泰華社區……。 |
因轄內有叢桂路,故名。2002年由多寶街第五居委會更名為叢桂居委會,2014年黃沙居委會并入,名稱沿用至今。叢桂社區……。 |
因轄內有清朝的至寶坊,故名。2002年由多寶街第十居委會部分轄區、第十一居委會部分轄區、第十二、十三居委會合并成立,2014年吉祥坊居委會并入,名稱沿用至今。永慶坊社區:2023年7月成立,由原至寶社區更名而來。總面積約0.09平方公里,東至寶華路,西南至恩寧路,北至多寶路。……。 |
因轄內的恩寧路得名,“恩寧”得名于舊時恩洲村和寧溪村,故名。自合并以來,名稱沿用至今。恩寧社區……。 |
因地處錦龍中街、錦龍北街,故名。自合并以來,名稱沿用至今。錦龍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