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古藺縣彰德街道各村社區情況介紹

古藺縣彰德街道各村社區情況介紹

地處古藺縣城西,故名。設立于2003年,由原古藺鎮第1到第3居委會以及第10居委會合并組建西城街社區。

2021年撤銷古藺鎮設立彰德街道,屬彰德街道管轄。

西城街社區,轄區面積約3平方公里,位于縣城中部,東與勝藺街社區相鄰,北與金蘭街道城北街社區隔河相望,西與奢香社區相鄰,南與棗林村相接。常住人口3212戶1.2萬余人,流動人口2000余人,有16個居民小組。轄區企事業單位132個,中、小、幼學校8所,個體商業網點723個。

為紀念奢香夫人而修建奢香廣場,2011年成立社區即以該廣場名稱得名,故名。1958年為龍鵝大隊;1981年更名為映月大隊;1984年撤隊變村后改為村;2004年為映月村一組;2011年成立為奢香社區。

2021年撤銷古藺鎮設立彰德街道,屬彰德街道管轄。

奢香社區轄區面積3.8平方公里,轄13個居民小組,總人口1.2萬余人。有美食一條街——酒街,經營夜市商戶60余家、大型商務賓館6家、大型餐館7家,有文化法治廣場1個、環古藺河健康步道980米、四星級酒店1家,有商住小區9個。有糧食作物200余畝,脆紅李約150畝,蔬菜約110畝。

社區境內有古藺職業高級中學校,故以崇尚文化之風得名崇文,故名。崇文社區居民委員會于2010年成立;2015年搬遷至迎賓大道104號。

2021年撤銷古藺鎮設立彰德街道,屬彰德街道管轄。

崇文社區,地處古藺縣城西城郊接合部,轄區面積約2.3平方公里,轄12個居民小組、10個住宅小區,現有居民8500多戶,人口約2.5萬人。社區以“精細化”推進“網格化”服務管理為抓手,將社區劃分為5個大網格12個微網格進行管理,其中有一個涉農微網格。

勝藺街社區位于彰德街道東面落鴻河畔,轄區東起商業街社區,南與棗林村相鄰,西與西城街社區毗鄰,北與金蘭街道隔河相望。面積約2.5平方千米,轄區內有15個居民小組,常住人口2106戶7199人。古藺縣革命烈士陵園位于本社區環城路陵園路,烈士墓區環境美化,莊嚴肅穆,是弘揚革命烈士英勇事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黨性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等活動的場所。

蘭馨社區,位于古藺縣城西端,東面與崇文社區接壤,南面與聯合村相依,西與彰德社區相鄰,北面與建國村鄰接。社區轄區面積3.5平方公里;現有住戶7680戶,總人口2.3萬余人,流動人口2000余人。轄區內有府河新城、中央花園、天成名都、華地曦城等18個成熟小區,是一個設施齊備、功能完善、環境優美、居住舒適的多功能社區。

彰德社區轄區面積3.5平方公里,轄5個居民小組,總人口0.6萬人。彰德社區是古藺面生產銷售集散中心,每年生產古藺面1.4萬噸,生產總值達1.25億元。有幼兒園到高中一體化教育中心1個,學生達1.1萬人。彰德社區屬于城鄉結合部,轄區內散居戶、租房戶、流動人口較多,占小區居住人數的百分之四十以上。

商業街社區,地處古藺縣城商業中心,東抵小水河,南面以光明路、建鴻路為界,西面以油炸房為界,北面以觀音塘為界,面積1.5平方公里,轄7個居民小組,戶籍人口5826人,常住人口680戶、2500余人。

太平街村轄區面積13.92平方公里,海拔850米,距縣城8.7公里。轄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773戶,3252人。農業以水稻、玉米、紅苕、蔬菜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脆紅李、柚子、食用菌、中藥材;養殖業主要養殖豬、牛、羊、雞、魚。太平街村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山清水秀、鳥語花香,鄉風文明,適合打造近郊旅游,養老休閑基地。

棗林村位于古藺縣城南部,距縣城0.5公里,村主干道連接古藺縣環城路、古雙路、椒坪路、三道水村、龍坪村,交通十分便捷。轄區面積13平方公里,轄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620人。棗林村地理條件優越,屬于丘陵地貌,南高北低,平均海拔700米,為酸性土壤,土地肥沃。主要農作物為:水稻、玉米、紅糧、馬鈴薯、蔬菜,盛產梨子、李子、核桃、櫻桃、茶葉等。

建國村位于彰德街道西部,東靠彰德、蘭馨社區,南與聯合村相鄰,西與德耀鎮接壤,北界香山、成龍村,轄區面積8.5平方公里,轄區內10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1129余戶,3781余人。建國村甜橙脫貧產業園位于建國村東北面,目前,初具規模甜橙種植面積500畝,香桃、櫻桃、蜂糖李種植面積約300畝。實施“面村一條街”農業品牌建設,提升古藺手工面品牌知名度、影響力。

飛龍村轄區面積1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750米,轄7個村民小組,共677戶,2574人。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紅苕、洋芋為主,種植面積約1600畝;主要經濟作物有甜橙、李子、桃子等,面積約3500 畝。有甜橙特色產業園區3000畝,培育農民專合社4家,家庭農場2家,林下土雞、辣椒、香腸臘肉等土特產3個。

1958年三個合作社合并形成的管理區,故得名聯合村,故名。1958年為聯合大隊、農業大隊,屬彰德公社;1981年農業大隊更名為龍溝大隊,同年大隊改村為聯合村、龍溝村,屬彰德鄉;1992年并入古藺鎮;2004年強村擴組,;兩村與原椒坪鄉管轄的保衛村合并組建聯合村,屬古藺鎮管轄。

2021年撤銷古藺鎮設立彰德街道,屬彰德街道管轄。

聯合村位于彰德街道西部,東靠龍坪村、南與巴蕉村相鄰,西與建國村接壤,北界蘭馨社區。轄區面積14811平方公里,轄8個小組。聯合村烤煙產業位于聯合村南面,以“村集體十股東十農戶”模式種植烤煙500余畝。

香山村坐落于彰德街道西面,東與成龍村相連,南與建國村相接,西、北與德躍鎮柏坪村接壤。香山村因由原來的稻香村和山華村合并,故改名為香山村。轄區面積8.2平方千米,耕地面積4674.79畝,其中水田2659.59畝、旱地2015.2畝。森林面積3662.92畝,主要樹種以松、柏樹為主。香山河流經本村。轄6個村民小組,有646戶、2779人。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本村以農旅觀光為主導,打造古藺縣城近郊游,培育發展了金絲皇菊、古藺手工面等特色產業,建成投用蔬菜倉儲一個,面積約1400平方米、面條加工房一個,面積約1600平方米。以金絲皇菊產業園區連接成龍村步道游,聯合形成古藺近郊游景觀,帶動實現農業產值增收近300萬元。

成龍村轄區面積18.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850米,距古藺縣城6公里,轄5個村民小組,共534戶,2134人。農業產值占全村經濟總值50%,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紅苕、洋芋為主,種植面積約1800畝。主要經濟作物有李子、橙子、櫻桃、桃子等,面積約1000畝。打造了鳳凰李產業園區1500畝,培育了農民專合社4家、家庭農場3家,發展種養植鳳凰李、蜂蜜李、文君桃、林下土雞、石磨豆花等土特產5個。

此地有三條小溪流在此交匯,故以三道水村得名,故名。解放前屬中城鎮;1951年建村成立勝利村,屬第一區椒坪鄉;1956年屬城關鎮;1958年改為為勝利大隊,屬中城區椒坪公社;1981年更名為三道水大隊,同年大隊改村為三道水村;1992年并入古藺鎮;2004年強村擴組,與麻淵村重新組建三道水村,屬古藺鎮。

2021年撤銷古藺鎮設立彰德街道,屬彰德街道管轄。

三道水村轄區面積9.7平方公里,轄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998人,村內海拔跨度600一1200米,全村森林覆蓋率50%。主要種植脆紅李、玉米、紅梨等作物。有脫貧產業園1個,旅游景點3個。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 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专区 | 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 亚州毛多水多久久 | 在线日本精品a免费播放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