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屬寧州備樂鄉;民國時期屬第五區臨江鎮;1950年為華寧縣第二區矣則鄉;1958年為盤溪公社通紅甸管理區;1961年為西山公社通紅甸大隊;1963年為華寧縣第二區通紅甸公社;1970年成立紅山公社,為通紅甸大隊;1981年10月29日,改為通紅甸公社通紅甸大隊;1983年12月,通紅甸大隊改為通紅甸鄉,隸屬通紅甸區;1988年1月,通紅甸鄉改為通紅甸村公所,隸屬通紅甸彝族苗族鄉;1999年10月26日至12月,通紅甸村公所改為通紅甸村民委員會,隸屬通紅甸彝族苗族鄉;2011年通紅甸村民委員會改為通紅甸社區居委會,至今。 |
清代屬寧州婆兮鄉;民國時期屬華寧第五區臨江鎮;1950年成立盤溪區設所梅早鄉;1958年為盤溪公社、所梅早、假角山、新寨三個管理區;1961年為西山公社所梅早大隊;1978年所梅早大隊隸屬紅山公社;1981年10月29日,改為通紅甸公社所梅早大隊;1983年12月,所梅早大隊改為所梅早鄉,隸屬通紅甸區;1988年1月,所梅早鄉改為所梅早行政村,隸屬通紅甸彝族苗族鄉;1999年10月26日,所梅早行政村改為所梅早村民委員會,隸屬通紅甸彝族苗族鄉,至今。 |
清朝屬寧州、婆兮鄉;民國時期屬第五區云屏鄉,繼改屬華寧縣臨江鎮;1950年為盤溪區山羊母鄉;1958年為盤溪公社山羊母管理區;1961年成立西山公社為山羊母大隊;1963年為第二區山羊母公社;1970年成立紅山公社為山羊母大隊;1981年10月29日,改為通紅甸公社山羊母大隊;1983年12月,山羊母大隊改為山羊母鄉,隸屬通紅甸區;1988年1月,山羊母鄉改為山羊母行政村,隸屬通紅甸彝族苗族鄉;1999年10月26日,山羊母行政村改為山羊母村民委員會,隸屬通紅甸彝族苗族鄉,至今。 |
清代屬寧州備樂鄉;民國時期屬華寧縣第五區臨江鎮;1950年為華寧縣盤溪區設則勒鄉;1958年為盤溪公社則勒管理區;1961年成立西山公社則勒大隊;1963年改為第二區則勒公社;1970年為紅山公社小得勒大隊;1981年10月29日,改為通紅甸公社小得勒大隊;1983年12月,小得勒大隊改為小得勒鄉,隸屬通紅甸區;1988年1月,小得勒鄉改為小得勒行政村,隸屬通紅甸彝族苗族鄉;1999年10月26日至12月,小得勒行政村改為小得勒村民委員會,隸屬通紅甸彝族苗族鄉,至今。 |
清代屬寧州官租鄉,民國時期屬華寧縣第四區青龍鄉;1950年為第四區則勒鄉;1958年為盤溪公社大婆左管理區、法基管理區;1961年成立西山公社為大婆左、法基2個大隊;1963年為第二區則勒公社;1970年為紅山公社大婆左大隊;1981年10月29日,改為通紅甸公社大婆左大隊;1983年12月,大婆左大隊改為大婆左鄉,隸屬通紅甸區;1988年1月,大婆左鄉改為大婆左行政村,隸屬通紅甸彝族苗族鄉;1999年10月26日,大婆左行政村改為大婆左村民委員會,隸屬通紅甸彝族苗族鄉,至今。 |
民國屬第四區青龍鄉;1950年成立華寧縣第四區置則勒鄉;1958年為盤溪公社則勒管理區;1961年為西山公社則勒大隊;1963年為第二區則勒公社;1970年為紅山公社大龍樹大隊;1981年10月29日,改為通紅甸公社大龍樹大隊;1983年12月,大龍樹大隊改為大龍樹鄉,隸屬通紅甸區;1988年1月,大龍樹鄉改為大龍樹行政村,隸屬通紅甸彝族苗族鄉;1999年10月26日,大龍樹行政村改為大龍樹村民委員會,隸屬通紅甸彝族苗族鄉,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