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源于北山的車田河流經境內,彎曲盤旋,其中一條從車涵口經躍龍橋,通水缸潭,至曲溪圩注人榕江北河,有“曲曲龍戲水,彎彎河溪流”之稱,曲溪街道因而得名。 |
因位于古磐溪都之東,故名磐東。 |
云路鎮因建有江氏家廟和姑娘宮,宮內有聯曰“荷神庥赫赫英靈云謁瑞,瞻望德巍巍普照路迎祥”,遂取“云路”之名。 |
錫場鎮因鎮人民政府駐錫場村而得名。 |
南宋紹興十四年(1144年),杭金名將韓世忠巡視揭陽縣境西北部,為當時揭陽知縣祁羅撰寫的對聯中有“方圓鼓,敲上更樓,太陽升矣。溢溪魚,跳過新亨,化龍去也。”之句。此為名稱來歷之一說;又傳朝廷新任官員往興梅一帶上任,必經新亨官道,寓新仕亨達通途,故新亨有“萬里通亨”之門。“新亨”一名即出于此。 |
玉湖在清代以前稱“產湖”,民國時期廣東省測繪地圖標注為“山湖”。1950年,因鄉政府所在地的玉聯村有玉湖圩和玉湖古廟,故名。 |
埔田鎮因1957年設鄉時鄉政府駐埔田村面得名。 |
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磐溪都的桂林與霖田都的德橋庵下合建市集于三角渡溪邊,命名為霖磐市(今稱三角渡老圩),因此得名。 |
相傳李氏三世于元致和元年(1328年)創村,明水樂年間(1403-1424年)六世祖看到村境有江水環繞,水清物秀,有深潭七處,景致幽雅,擇潭邊建新塞外圍建成圓形,意為十五之月而譽稱“七星伴月”,故名月城。 |
因境內有玉塔,玉塔被人們稱為白塔,鎮因駐地在此故名。 |
龍尾鎮先民多數從豐順縣遷此,山巒起伏,形似一條巨龍,村落建于龍尾處,故名。 |
“桂嶺”兩字來源于當地圩集名,該圩集創始于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因圩場所在地為劉氏住地桂嶺村,故又稱“桂嶺圩”。 |
明初有謝姓至此經商,居于大滘橋西側,原名大滘,雅稱玉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