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成立于2001年,原名海寧市硤石鎮碧云里社區。 2002年改名為碧云社區。 2003年硤石撤鎮建街道后改名為海昌街道碧云社區,沿用至今。 |
1961年伊橋鄉聯誼生產隊分為聯誼大隊和聯星大隊。 1963年聯誼大隊為伊橋鄉聯群大隊,1976為伊橋鄉硤西大隊,1983年為伊橋鄉硤西村;而1976年聯星大隊為聯誼大隊,1983年為聯誼村。 1999年5月硤西村與聯誼村合并,為伊橋鄉硤西村。 2002年撤村建居為硤石鎮硤西社區,2003年硤石撤鎮建街道后為海昌街道硤西社區。 |
曾名金里,駐地雙學路18號。 658戶,2497人。 解放初建政為鐵北鄉天竺、和平兩個行政村。 1956年合建為金里高級社,隸屬硤石鄉。 1958年與迎豐高級社合建為金里大隊,屬硤石公社。 1961年原迎豐高級社部分劃出另建,本大隊名稱未易,析屬伊橋公社。 轄15個村民小組(1-15個村民小組)。 1987年撤銷大隊,更名為金利村,2002年撤村設居,命名為金利社區。 社區名沿用至今。 |
1949年5月海寧解放,現火炬社區區劃原屬桐鄉縣屠甸區管轄,1950年5月調整鄉規模,經嘉興專員公署決定,原屠甸區殳山鄉管轄范圍內的環馬村、劉家村、萬橋村(今火炬社區)劃歸海寧縣管轄,建雙山鄉,隸屬硤石區。 1956年將成立火炬高級社和共和高級社。 1959年4月成立火炬大隊。 1983年9月改為火炬村。 2002年按市政府文件改為火炬社區。 屬硤石鎮。 2003年11月改屬海昌街道。 |
解放初建為雙山鄉萬橋、環鳥(小部分)行政村。 1956年與劉家行政村合建為火炬高級社。 1958年原萬橋、環鳥(小部分)行政村劃出建為隆興大隊。 隸屬硤石公社。 1961年析屬雙山公社。 1967年更名農新大隊。 1983年8月建為農新村。 屬雙山鄉。 2002年改建為隆興社區,屬硤石鎮。 2003年改屬海昌街道。 社區名沿用至今。 |
2014年成立社區,名稱沿用至今。 |
2016年成立社區,社區名沿用至今。 |
2017年成立獅嶺社區,名稱沿用至今。 |
2017年成立橫山社區,社區名沿用至今。 |
2018年成立名稱沿用至今。 |
2020年成立社區名沿用至今。 |
2020年成立社區,名稱沿用至今。 |
1949年以前地屬伊橋鎮。 解放初建為鐵北鄉南莊、迎金兩個行政村。 1956年合建為迎豐高級社,取“喜迎豐收”之意得名,同年并屬硤石鄉。 1958年與金里高級社合建為金里大隊,隸屬硤石公社。 1961年原金里高級社分置,建為迎豐大隊,析屬伊橋公社。 1983年8月改建為迎豐村,屬伊橋鄉。 1999年隨伊橋鄉并入硤石鎮。 2003年11月改屬海昌街道。 村委會駐地南莊浜。 村名沿用至今。 |
1949年以前地屬桐鄉縣。 解放初,1950年劃屬海寧縣,建為雙山鄉雙山、殳東、殳南三個行政村。 1956年合建為利鋒高級社,同年并屬硤石鄉。 1958年建為雙山大隊,沿舊名,以地有殳山、史山,俗稱“雙山”得名,隸屬硤石公社。 1961年析屬雙山公社。 1983年8月改建為雙山村,屬雙山鄉。 1999年隨雙山鄉并入硤石鎮。 2003年11月改屬海昌街道。 村名沒用至今。 |
建房初建政為雙山鄉沈莊、郜家兩個行政村。 1956年并入硤石鄉后,合建為雙喜高級社。 1958年改建為硤石公社雙喜大隊。 1961年析屬雙山公社,大隊名未易。 1983年8月改建為雙山鄉雙喜村民委員會。 轄7個村民小組(15個自然村)。 1999年改為硤石鎮雙喜村,2003年改屬海昌街道。 村名沿用至今。 |
1949年以前地屬桐鄉縣。 解放初建為雙山鄉長田、馬凌兩個行政村。 1956年合建為黎明高級社,同年并屬硤石鄉。 1958年建為黎明大隊,隸屬硤石公社。 1961年析屬雙山公社。 1967年更名利民大隊,1983年8月改建為利民村,屬雙山鄉。 1999年隨雙山鄉并入硤石鎮。 2003年11月改屬海昌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