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興街道街村社區地處特興一街95號,是特興街道唯一一個城鎮老社區,辦公場所系龍澋山水小區套房,是特興街道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面積約2平方公里,有6個居民小組,戶籍人口2386人,1366戶,常住4983人,1838戶,物管小區1個,非物管小區2個,散居樓棟61棟樓房,涉及棚戶區改造項目的危房173戶。安置小區1個,商住地“港興·龍溪別院”電梯公寓正在建設中。社區黨支部有黨小組2個,黨員50名(含預備黨員1名),治安巡邏隊1支,健身隊文藝演出隊1支。社區現有工作人員5名,社區陣地總面積1650平方米,設有黨群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小型文化廣場、微型消防站、會議室、活動室、圖書閱覽室、電子閱覽室、檔案室、矛盾糾紛調解室、黨員活動中心、群團工作站、社區老年協會等。街村社區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群眾”的理念,廉潔奉公,全心為民;與明康醫院、特興學校、瀘州瀟邦物業開展共駐共建,共同探索奮進,不斷拓展社區服務領域,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的服務,促進社區和諧發展。轄區內有企事業單位14個,個體戶266個,中心學校1個,幼兒園3個,衛生院1個。瀘永路貫穿其中,現有34、39路公交車、興能集團電動車、長途車等,方便了群眾的出行。 |
特興街道奎豐社區位于龍馬潭區東面,特興街道的東南面。在解放前屬瀘縣十大鄉之一的安賢鄉管轄,后屬瀘縣兆雅區奎豐鄉政府所在地叫和平村。1992年9月1日撤鄉并入特興鎮后稱五福寺村。2005年12月由五福寺村、魚壩村并成特興鎮奎豐村,下轄30個村民小組。2015年9月8日,撤村設立奎豐社區,人口3782人,戶數1078戶,下轄14個居民小組,轄區面積6.7平方公里,耕地2400畝,非耕地林地4000余畝,毗鄰瀘州臨港物流園區,距城中10多公里的里程,瀘赤高速路出口收費站在本轄區內,有著名的洞窩峽谷景區,長江和龍溪河繞域而過,瀘富路穿域而過,地理非常優越,交通十分便利,區位優勢明顯。奎豐社區歷史悠久:著名的有高桂山抗戰學校舊址(四維中學)——瀘州樹風職高學校的前身;新橋的宋代詩人黃庭堅題字“溪山清遠”至今猶在;清代康熙年間所建五福寺廟碑文遺址;有著美麗傳說的洞窩峽谷風景區;絢麗多彩風光無限的郭溪灘;有當年勇救朱德將軍的魚壩李丹書住房舊址。 |
希望此地長治久安。1958年長安公社成立并建立前進大隊,后以駐地張嘴改為張嘴大隊。 1956年并入特興鄉,1962年隸屬長春公社,1981年隸屬長安公社。 1982年隸屬長安鄉。 1983年4月,張嘴大隊改名為張嘴村。 1992年并入特興鎮。 1996年7月,張嘴大隊改名為張嘴村。 2000年從特興鎮劃出歸長安鄉管轄。 2004年調整村級建制,將街村社區合并給張嘴村;2010年,更名為張嘴社區,2014年撤長安鄉建立長安鎮,張嘴社區隸屬于長安鎮管轄。 2020年1月因機構改革,以《瀘州市龍馬潭區人民政府關于同意長安鄉人民政府將張嘴村更名為張嘴社區的批復》(瀘龍府函2010131號)批準設立。 長安社區地域面積4.2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2521畝,居民總戶數1117戶,總人口4462人;22個居民小組,農業人口3512人,城鎮居民人口1150人,社區內企事業單位13個,黨政機關單位1個,其中簽訂共駐共建協議單位2個(桂康酒業、長安中學)。 |
特興街道走馬村位于瀘州市東郊10公里處,全村轄區面積7.8平方公里,下轄15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業人口4959人,1612戶。2010年被瀘州市人民政府確定為新農村建設試點村以來,通過發展現代農業,建設工業園區,完善基礎設施,改造村容村貌,成了遠近聞名的美麗新農村。走馬村辦公陣地占地面積4000余平方米,黨群服務中心建筑面積1200余平方米,村級陣地配有:中心文化站、醫療站、便民服務中心、村級黨校、計生服務室、群眾工作站、警務室、電影院、檔案室、圖書閱覽室、電子閱覽室、電商中心、村集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辦公室、遠教文化廣場、停車場等;建有敬老院一所,建筑面積2400余平方米,建有幼兒園一所,建筑面積4000余平方米,占地面積6000余平方米。村級公路硬化混凝土路面22.6公里,白加黑路面7.8公里。我村榮獲“全國文明村”“四川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四川環境優美示范村莊”、“四川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瀘州市產村相融示范村”,“市級園林式村莊”,“省級四好村”等榮譽稱號。村兩委班子團結,無違紀違法,無重大刑事案件,無重大安全生產、食品安全、環境污染事故。 |
龍馬潭區特興街道魏園村于2004年11月由原魏園、嚴灣和陵崗合并而成,轄區面積為7.6平方公里,下轄村民小組15個,有戶籍人口1260余戶,4102人。有瀘州市江陽區金夫人婚紗攝影公司、瀘州市煙花倉庫、瀘州市龍馬潭區魏園村生姜專業合作社等企業10余個,有個體工商戶10余家。魏園村不斷開拓創新,完善服務功能,曾榮獲“先進集體”、“先進單位”“優秀黨組織”“優秀基層黨支部”、“區級敬老模范村”“省級衛生村”、“環境優美示范村莊”、“全國文明村”等。已逐步構成了一個學習型、文化型、科學型、健康型的幸福和諧新村。 |
龍馬潭區特興街道河灣村地處特興街道西南角,緊鄰魚塘與羅漢場、東北與特興街村、北與羅沙村、東南與魏園、東與奎豐相鄰;并且緊鄰魚塘與羅漢場。交通方便,四通八達,素有小型交通樞紐的作用。轄區面積8.2平方公里,共有14個村民小組,截至2020年共有戶籍人口4306人,河灣村于2020年6月成立黨委,下設3個支部,現共有黨員108人,其中男性黨員81名,女性黨員27名。河灣村現有工作人員6名,辦公陣地面積360平方米,設有黨群服務中心、會議室、活動室、圖書閱覽室、資料檔案室、矛盾調解室、兒童之家、應急物資儲備室、群團工作站等。河灣村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群眾,廉潔奉公、全心為民”的理念,按照“共筑共建、資源共享”的原則,與轄區居民共同探索奮進,不斷拓展社區服務領域,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的服務,促進河灣村和諧發展。 |
龍馬潭區特興街道羅沙村位于龍溪河以東,特興街道東南方向,轄區地勢寬闊,環境優美,以丘陵與平原相結合為特色。轄區面積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0.2659萬畝。與省道307相鄰,距離瀘州市中心約13公里,交通便捷。全村共有10個村民小組,農戶985戶,總人口2963人,有勞動力1850人。
羅沙村現有工作人員6名,辦公陣地面積404平方米,設有黨群服務中心、會議室、活動室、圖書閱覽室、兒童之家、群團工作站等。 |
龍馬潭區特興街道安民村地處特興街道的西南面,距特興街道辦事處4公里,與本區石洞街道相鄰。全村有9個村民小組、715戶共2242人;有黨小組3個、黨員45人;耕地面積1900多畝;實現了社社通硬化公路,交通十分方便,全村9個小組,就有7個小組在龍溪邊,電力充足,通信方便,治安秩序良好,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特別是安福場村莊建設初具規模,現在村莊上住戶120戶,400多人,二OO二年開始趕集,市場管理秩序良好,商貿交易繁榮,2019年安民村通過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以開辦廣告公司、銷售鄉賢酒、合作竹片加工廠、發展生態魚等獲得村集體收益,2020年底村民已享受了集體分紅,每一個村民都分到了我們的生態魚,2019年4月在安民村老年活動中心正式掛牌成立四川首家留守兒童畫院—特興街道安民村兒童畫院,經過大家努力,安民村村民幸福感和獲得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安民村現有工作人員6名,辦公陣地面積550平方米,設有黨群服務中心、會議室、活動室、圖書閱覽室、資料檔案室、矛盾調解室、應急物資儲備室、群團工作站等。安民村堅持“團結敬業、誠信法治,生態發展、幸福安民”的發展理念,與轄區村民共同探索奮進,共建和諧幸福安民。 |
特興街道桐興村位于瀘州市龍馬潭區的長江北岸,距瀘州市城區20公里,全村轄區面積5.4平方公里,轄10個村民小組,1049戶,3370人。全村共有勞動力2333人,耕地總面積3343畝。先后榮獲四川省“省級四好村”,四川省“衛生村”,四川省“綠化示范村”,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市級“一村一品示范村”,區級“先進黨組織”等榮譽稱號。近年來,桐興村為大力推動鄉村振興,著力產業發展、帶動鄉村旅游、推進生態宜居、促進鄉風文明。依托萬畝桂圓、沿江十里翡翠長廊的產業優勢,大力開展鄉村振興先行先試工作。通過招商引資,采取以村集體資產公司+公司+農戶的模式,鼓勵村民將土地流轉給村集體資產公司,修建鄉村振興先行先試共享農莊——“桐心院子”。 |
希望此地能四季如春,長治久安,居住村于此的村民選舉產生的基層自治組織。1958年長安公社成立并建立長春大隊。 1956年并入特興鄉,1962年屬長春公社,1981年屬長安公社。 1982年屬長安鄉。 1983年4月,長春大隊改名為長春村。 1992年并入特興鎮。 1996年7月,長春大隊改名為長春村。 2000年從特興鎮劃出歸長安鄉管轄。 2014年撤長安鄉建立長安鎮,長春村屬于長安鎮管轄。 2019年12月由長安鎮并入特興街道。 長春村為龍馬潭區特興街道下轄行政村,距特興街道辦事處5公里,距主城區13公里,經過村級建制調整完成后,全村轄區面積4.68平方公里,有村民小組14個,村民3637人、1097戶。 |
龍馬潭區特興街道幸福村地處特興街道東北邊,與瀘縣兆雅鎮接壤,毗鄰特興街道長安社區、長春村,距離特興街道辦事處6.7公里,全村轄區面積5.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000余畝,(其中田塊3000畝,土塊2000畝)林地面積330余畝,F有14個村民小組,1252戶、4055人,外出務工1048人。村民主要經濟來源是種植養殖業和勞務輸出,主要產業以水稻、玉米、油菜、酸菜為主,F有村級辦公陣地1個,醫療點1個,日間照料中心1個。村黨總支部下設2個支部,現有黨員101名。 |
境內慈竹成林。1958年長安公社成立并建立慈竹大隊,為長安公社駐地。 1956年并入特興鄉,1962年隸屬長春公社,1981年隸屬長安公社。 1983年隸屬長安鄉,慈竹大隊改為慈竹村。 1992年并入特興鎮。 2000年從特興鎮劃出歸長安鄉管轄。 2004年合村并組,慈竹村與區豐村合并為慈竹村。 2014年撤長安鄉建立長安鎮,慈竹村隸屬于長安鎮管轄。 慈竹村位于特興街道西南部,北與幸福村接壤,東與長安社區毗鄰,南與走馬村接壤,西與長春村相連。全村總人口3784人,1113戶,其中勞動人口2422人,耕地面積3033畝,產業主要以現代農業及休閑旅游觀光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