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初,蔡侯建國都于此,簡稱蔡都。地處古蔡國都城舊址,故名。周初稱蔡都,始有蔡都之名。秦置上蔡縣后,歷代均為縣治所在地。清分屬城東圖在城里、城東圖東坡里,朱孝圖朱儉里,蓍陽圖蓍臺里,洪水圖西洪里。1931年屬第一區城關。1941年屬和平鎮。1949年屬城關區。1956年屬城關中心鄉。1958年屬城關人民公社。1961年劃屬周集區。1962年分屬城關鎮人民公社、周莊人民公社。1981年城關公社更名為城……。 |
域內有蜿蜒四、五十里的土崗,平地凸起,其間溝壑縱橫,崗西土地較洼,常年積水,盛產蘆葦,故名。秦置上蔡縣后,歷代均為縣治所在地。明代屬在城里。清分屬城東圖在城里、城東圖東坡里,杜通圖。1931年分屬第一區城關、第七區東洪橋。1941年分屬和平鎮、東洪鄉、蔡杜鄉、洙湖鄉。1949年屬城關區。1950年分屬城關區、申莊區。1956年屬城關、五龍中心鄉。1958年屬城關、五龍人民公社。1961年劃屬周集區……。 |
域內臥龍崗,蜿蜒四五里,平地凸起,溝壑縱橫,風景優美,形似臥龍,故名。秦置上蔡縣后,歷代均為縣治所在地。清分屬蘆元圖蘆崗里、元皇里,朱孝圖朱儉里、孝感里。1931年屬第一區城關。1941年屬和平鎮。1949年屬城關區。1956年屬城關中心鄉。1958年屬城關人民公社。1961年劃屬周集區。1962年分屬城關鎮人民公社。1966年分屬城關人民公社、城郊人民公社。1981年屬城關鎮、城郊人民公社。19……。 |
一說上蔡縣城境內坐落有重陽登高處“望花樓”,為重陽節發祥地,為弘揚重陽文化,傳承尊老敬老傳統,故名重陽。二說在古時人民認為“九”為陽數,農歷九月九日,月日均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清代分屬坊西圖在坊里、西崗里,朱孝圖朱儉里。1931年屬第一區城關。1941年屬和平鎮。1949年屬城關區。1956年屬城關中心鄉。1958年屬城關人民公社。1962年分屬城關鎮人民公社。1966年分屬城關人民公社、城……。 |
塔橋鄉位于上蔡縣城東15公里處,上項公路橫貫東西全境,黑河、小洪河穿境而過,東臨蔡溝鄉,北接韓寨鄉、東洪二鄉,西與齊海隔楊崗河相望,南臨洙湖、黨店二鎮。鄉域面積76.5平方公里,耕地8.3萬畝,總人口7.2萬人,有45個黨支部,村委34個,88個自然村,293個村民組。 2005年夏糧總產2960萬公斤,養殖業成為鄉企的支柱產業和農民增收的新支撐點,養殖專業村3個。龍頭牌封閉式糧倉遠銷湖北、江……。 |
東洪鄉位于上蔡縣中北部地區,鄉政府所在地——東洪集距縣城12.5公里。全鄉共轄30個行政村,114個自然村,總人口8.5萬人,耕地面積13.5萬畝。目前,東洪鄉是由原東洪、石橋兩個鄉合并而成,是全縣最大鄉鎮。鄉境西與蘆崗鄉相接,南和齊海鄉接壤,北鄰朱里鎮,東接韓寨鄉,西北鄰鄉為西洪、小岳寺,東南搭界塔橋鄉。各相鄰兄弟鄉鎮的優勢和特色,為東洪鄉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良好的互補條件。近年來,全鄉招商引資工……。 |
朱里鎮位于上蔡縣城東北21公里處,北鄰周口商水縣,西望漯河市郾城縣,居三市三縣交界處。商桐(商丘一桐柏)公路穿境而過。全鎮25個行政村,7萬人,耕地9萬畝,轄區面積83.95平方公里,交通發達,通訊快捷,民豐物阜,自古為豫南商埠重鎮。1995年撤鄉建鎮,1997年4月被河南建設廳命名為中州名鎮,2000年又被確定為河南省建設試點鎮。該鎮依據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食品加工業和面粉加工業。拉長產業鏈條,提……。 |
上蔡縣無量鄉位于上蔡縣城西南12.5公里,地處上蔡、西平、遂平三縣交界。全鄉轄15個行政村,179個村民組,3.9萬人,5.7萬畝耕地。無量寺鄉區位優越,地處三縣交界,人員流動大,商品流通廣,經濟發展環境寬松;無量寺鄉交通便利,南經無量寺至黃埠公路35公里直達駐馬店市,西經重渠1 5公 里可達西平縣域,京珠高速穿境而過,經西上公路可直上京珠高速,三條交通主動脈構成了全鄉便利的交通條件;無量寺鄉資源……。 |
和店鄉位于上蔡縣東南32公里處,面積90平方公里,全鄉轄30個行政村,76個自然村,316個村民組,7.8萬人,8.4萬畝耕地,東臨項城,南靠平輿,地處二市(駐馬店、周口)三縣(上蔡、平輿、項城)結合部,上和、上項、平周公路交叉過境,交通便利,地理條件優越。 全鄉形成了以糧食、花木、林果、瓜菜、畜牧養殖五大主導產業,呈現出“團結穩定、務實發展”的良好局面。2002年以來,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科技……。 |
蔡溝鄉位于上蔡縣城東30公里處,東臨楊集鎮 ,南臨和店鄉、 黨店鎮,西臨塔橋鄉,北臨崇禮、 韓寨鄉。全鄉下轄23個行政村,6.1萬人,7.66萬畝耕地,上項路橫穿東西,吳潢路縱貫南北,它們交匯于鄉政府東側,使這里交通十分暢達。近幾年,鄉黨委、政府認真落實-及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理清發展思路,強化發展措施,團結創新,務實苦干,為千年古鎮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這里歷史文化悠久,鄉政府所在地……。 |
百尺鄉位于上蔡縣城西北12.5公里處,東與西洪相鄰,北與華陂隔河相望,總面積144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積74500畝,下轄18個行政村、250個村民組,6.1萬人。楊崗河、洪河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地理環境優越 ,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鄉。 近年來,百尺鄉立足實際,發揮優勢,積極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品種,提高品質,促成了以蘇口、楊閣、堤草王、百尺寺、朱洼、葛灣、下地關、下地韓等村為主的優……。 |
華陂鎮位于上蔡縣西北部,地處駐、漯、周三市交匯處,開龔公路、漯上公路貫穿境內,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名勝古跡薈萃,有著名的孔子曬書臺、鴻隙湖、漆雕開墓。全鎮總面積75.7平方公里,轄24個行政村,60個自然村,263個村民組,總人口6.1萬人,耕地面積7.5萬畝。1998年撤鄉建鎮,2000年被確定為省小城鎮建設重點鎮。 本著“鼓勵民營、龍頭帶動、企貿興鎮”的總體方針,鎮黨委、政府充分利用外……。 |
楊集鎮位于上蔡縣東部,地處兩市(駐馬店、周口)三縣(上蔡、商水、項城)交界處,總面積7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9400畝,轄21個行政村,54834口人。該鎮是全省30家改革發展建設試點鎮之一,是省首批命名的“中州名鎮、鄉鎮之星”、“百強鄉鎮”。 該鎮先后被評為“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鎮”、“全國500家小城鎮建設試點先進鎮”、“全國農業科普工作先進鎮”、“全國民政工作全優鎮”等; 楊集地理位置優……。 |
東岸鄉位于上蔡縣東北部,距縣城36公里,北與周口市商水縣隔河相望,西與朱里鎮接壤,南與韓寨鄉相連,東鄰崇禮鄉,總面積60.84平方公里,轄21個行政村,68個自然村,人口57400,耕地7.2萬畝。該鄉地理位置優越,境內有漯(河)、項(城)公路穿境而過,東臨吳黃路,西近商(丘)桐(泊)路,村村通柏油路,交通快速方便。通訊設施齊全。電力供應充足,水利資源豐富,境內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林網如織,主要農……。 |
崇禮鄉位于駐馬店市上蔡縣東北43公里處,南距311省道6公里,省道橫穿京珠高速公路;北與周口市接壤,吳潢省級公路縱貫而過,與漯河至項城公路交匯于此。人口5.2萬人,耕地面積5.6萬畝。 全鄉優質小麥、花木種植、畜牧養殖、面粉加工、建材制造、木器加工等中小企業蓬勃發展,改革開放穩步推進,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