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青島市城市發展組團之一瑯琊組團外圍的一個重要發展極,大村鎮——這個膠南市總面積151平方公里,人口5.1萬人的鄉鎮越來越吸引著人們的眼球。日前,本報記者從膠南新城區出發,沿著濱海公路西行,過泊里鎮北行約10公里左右,來到了大村鎮駐地。領略了這片充滿希望的熱土上涌動著的勃勃生機。 發展生態文化旅游——龍馬故鄉魅力綻放 說起大村鎮的旅游資源之豐富,鎮黨委負責同志自豪地為我們當了一回導游:“大村鐘靈……。 |
六汪鎮地處膠南市區西北部20公里處,總面積121.8平方公里,轄43個行政村,有居民10014戶、人口3萬人。鎮人民政府駐六汪村。省道泰薛路、市道黃大路均穿境而過,距離環膠州灣高度公路入口處25公里,30分鐘可到達青島前灣港碼頭,50分鐘可到達青島國際飛機場,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境內農業資源、旅游資源豐富。2004年全鎮完成地方生產總值4.77億元,財政收入84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624元……。 |
泊里是膠南市西南部的經濟文化中心,青島市重點城鎮,省級中心鎮和青島重化工業基地。 地理位置 泊里地處膠南市的西南部,黃海之濱,瑯琊灣畔,位于北緯35°39′至35°33′,東經191°41′至191°48′,南臨黃海,北依藏南鎮,東靠瑯琊鎮,西臨大場鎮。 泊里東距青島前港灣、西距日照港分別45公里,距青島國際機場75公里,204國道自東向西南穿越,“同三”高速公路在鎮駐地西側設有進出口,青島濱海大……。 |
該鎮地處黃海之濱,位于膠南市區西南13公里,屬青島市濱海公路沿線16個重點小城鎮之一,總面積13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8萬畝,擁有海岸線3.8公里,轄63個行政村,總人口4.6萬人。鎮人民政府駐張家樓村。該鎮北依層巒疊嶂的鐵镢山,南瀕風景秀麗的黃海古鎮口灣,山海環境和人文景觀十分豐富,境內有龍山文化遺址、土山漢墓群、文匯中學舊址等古跡。該鎮東距青島集裝箱疏散基地前灣港40公里,距青島流亭國際機場……。 |
王臺鎮位于膠南市區北24公里處,北與膠州市交界,東與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鄰,距青島前灣港15公里,流亭國際機場57公里,環膠州灣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公路貫穿鎮內,并在該鎮設有出口,204國道、諸黃省道從鎮駐地通過,區位優勢明顯。全鎮總面積85平方公里,轄52個行政村,人口4.5萬,流動人口近萬人。鎮駐地建成區面積達到6.3平方公里,鎮區人口3.38萬人。王臺鎮歷史悠久。西漢時期,境內置柜縣,唐貞觀……。 |
寶山鎮位于膠南市西北部,面積117平方公里,耕地7.5萬畝,轄44個行政村,3.1萬人。屬低山丘陵區,地勢北高南低,境內的七寶山脈,儲有金、銀、鐵、鋁、鋅等多種礦藏,素有“七寶”之稱,市區主要河流風河即發源于此。正在建設中的青紅高速公路、拓寬后的黃大路橫穿境內,從鎮駐地到青島前灣港只需15分鐘車程。500千伏變電站坐落鎮區。該鎮具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勞動力資源和礦產資源。2004年,完成地方生產總值……。 |
膠南市大場鎮位于膠南市西南42公里,有87個行政村,5.4萬人,總面積117平方公里,其中城鎮建成區面積2.45平方公里,居住人口1.4萬人,是膠南市重點發展的衛星城鎮。青島市海水生態工程化養殖基地被青島農委評為青島高效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列為青島市重點開發的十大農業園區之一。 大場鎮交通便利,東距青島港、西距日照港均在“一小時經濟圈”內,距青島國際機場80分鐘,“同三”高速公路、204國道、334……。 |
藏馬鎮,隸屬于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地處黃島區西南部,南靠泊里鎮、瑯琊鎮,西與大村鎮相連,東北與張家樓街道相接,行政區域面積88.3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末,藏馬鎮戶籍人口為31333人。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2月,屬藏馬縣泊里區。1993年11月,改為藏南鎮。2001年1月,寨里鎮所轄的6村劃歸藏南鎮。2019年10月,經山東省政府批準,藏南鎮更名為藏馬鎮。截至2021年10月,藏馬鎮轄9……。 |
濱海街道轄30個行政村,七個居委會,總面積90平方公里,總人口10602戶,33100人。地理位置:濱海街道地處膠南市區南郊,位于該市東南沿海,北與市區相接,西與張家樓鎮相鄰,東、南瀕臨黃海,東與靈山島隔海相望。204國道、海濱大道貫通境內,境內有大珠山風景名勝區、高峪畫苑等。自然狀況:濱海街道為“山、海、城”景貌,三面環海,一面臨山,占地面積9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約30公里。地勢西南高,東北低,……。 |
海青鎮位于膠南市區西南部49公里處,南接日照市,北靠諸城市,西鄰五蓮縣。全鎮總面積10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8萬畝,轄64個行政村,村黨支部59個,村委會64個,村“兩委”成員248人,黨員2368人。共1.26萬戶,4.24萬人口。鎮人民政府設在海青村。該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東距青島國際機場100公里,青島前灣港80公里。省級公路平(度)日(照)、郝(疃)李(家坡)公路交叉貫穿鎮駐地……。 |
瑯琊鎮地處膠南市南部沿海,東南兩面臨黃海,西接泊里鎮,北臨藏南鎮和張家樓鎮,海岸線長50公里,總面積8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6700畝。轄59個行政村,61個自然村,總人口36089人。2005年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0.4億元,財政收入153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005元,固定資產投資6.7億元,分別占年計劃的118%、135.9%、106%和108%,同比分別增長26%、36.4%、14.4……。 |
;鐵山街道辦事處地處膠南市西郊,總面積10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046公頃,轄43個村民委員會,57個自然村,總戶數6995戶,總人口22225人。東臨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依膠濟鐵路線,南接大珠山旅游區、瑯琊臺風景區及國家級濱海森林公園。鐵山街道辦事處地處交通便利,與青島空港、前灣港、膠州火車站分別相距50公里、20公里和40公里。省道泰薛路貫通境內,國道“同三線”(同三高速公路,同江—三亞高速……。 |
靈山衛街道辦事處位于膠南市東部,2005年撤鎮設街道辦事處,現轄29個行政村,面積36平方公里,戶籍人口24725人。2009年全處財政收入1.812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368元。 靈山衛始建于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為抵御倭寇,設防筑城,連府設衛,明、清兩代均為魯東南沿海軍事重地,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風景秀麗、經濟發達的名城古鎮。辦事處東接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省道泰薛公路、青島濱海公路……。 |
紅石崖街道辦事處位于膠州灣西岸,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北部,東與青島老市區隔海相望,西接膠南市王臺鎮?偯娣e56.8平方公里,轄37個村(居)。 歷史 據傳,1898年始,邵明奎、李鎮元、逄漢池、楊守燦分別從附近的邵家、石梁楊、逄家、山曹等村先后來此經商、開店。后不斷有人來此經商、居住。居民來自兩省、24縣。因地處海崖,土石呈紅色,故名紅石崖。據民國版《增修膠志、疆域》載,清末稱紅石崖。該鎮轄境在清……。 |
該鎮位于膠南市東部新城區,面積98平方公里,有居民12238戶,4.5萬人口,轄50個行政村。境內有隱珠山,故名。2004年完成生產總值28億元,地方財政收入728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347元,居青島郊區“十強鎮(街道辦事處)”第3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53億元。先后被評為全國鄉鎮企業示范區、全國小城鎮建設示范鎮、國家重點鎮、全國環境優美鎮。該鎮北依小珠山,南臨黃海,地勢北高南低。小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