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榆社縣各街道鄉鎮歷史沿革

榆社縣各街道鄉鎮歷史沿革

清末,實行鄉約制,現境域分屬附城鄉、北路鄉、南路鄉和東路鄉管轄。

1917年,山西省政府推行“村本政治”,廢止鄉約制。

1918年,在村(鎮)之上設區,屬第一區。

次年后,重新調整區劃,設3個區,區屬未變。

1933年,重設為4個區,區屬未變。

1939年,增設為8個區,銀郊等13村劃歸為第二區。

1942年,銀郊、東匯等28個村劃屬榆北辦事處。

1953年,區下設鄉鎮,境域分屬一區城關鎮、東匯鄉、峽口鄉。

1954年廢區制,境內分設王景、東匯、城關、潭村、小杜余溝、銀郊6個鄉。

1958年,廢除鄉(鎮)制,境域屬衛星(城關)人民公社管轄。

同年11月,榆社、武鄉合縣,屬武鄉縣榆社鎮(衛星)人民公社。

次年榆武分治,恢復原建置。

1974年2月,城關人民公社分置東匯人民公社和銀郊人民公社。

1984年,分別更名為城關鎮、東匯鄉和銀郊鄉。

2001年3月撤鄉并鎮,城關鎮、銀郊鄉、東匯鄉合并稱箕城鎮。

清代,南部和平、金藏、壁圖畫、斗角溝、寧家溝、東莊、林頭屬南鄉,云簇、海銀山、清風、河底、北村、南村、向陽、狐家溝、西莊、喬家溝、糜沙溝、馬嵐、小馬嵐、巴掌溝、高莊、白家嶺、王家溝、桃陽、崇串、申村、趙莊、羊圈垴、段家溝、白海、西坡、昌家溝26個村屬西鄉。

民國初屬第二區,1937年屬第三區。

1953年,區下設向陽鄉、云簇鄉、趙莊鄉、高莊鄉、南村鄉、桃陽鄉、壁圖畫鄉。

1956年5月,裁并為云簇鎮、桃陽鄉。

1958年,建燈塔(云簇)人民公社。

1961年6月,劃設燎原(東清秀)人民公社。

12月,更名為云簇人民公社。

1984年改稱云簇鎮。

郝北鎮清末屬南鄉。

民國初,屬第一區,區治魏城村。

1937年,河西韓村一帶劃歸第三區。

1939年,全部劃歸第五區。

1946年,劃歸第四區。

1953年下設魏城鄉、任家垴鄉、白莊鄉、臺曲鄉、莊頭鄉。

1954年,廢區設魏城鄉、任家垴鄉、白莊鄉、臺曲鄉、莊頭鄉。

1956年,裁并為郝壁鎮、臺曲鄉、白莊鄉。

1958年由今郝北、嵐峪、講堂、韓村四個人民公社,九十五個生產大隊合并成立東風(郝北)人民公社。

1959年9月分置錦鋒(嵐峪)人民公社。

1974年2月,分置韓村鄉人民公社。

1984年,改稱郝北鎮。

2001年3月撤鄉并鎮,韓村鄉并入郝北鎮。

2021年2月,在轄區劃調整中,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同意晉中市轄區劃調整的批復》(晉政函(2021)34號),嵐峪鄉、講堂鄉整建制并入郝北鎮。

西晉泰始年間,涅縣分置武鄉縣,置治所于社城,為本邑最早縣城。

后趙皇帝石勒于東晉大興二年(319),置武鄉郡,社城為郡和縣治所。

清末屬北鄉。

1914年,屬一區。

1933年,改屬二區。

1942年,屬榆北辦事處。

1949年,屬榆社縣第二區。

1953年,區下設社城鄉、泉灘鄉、彰修鄉、官上鄉,頂村屬山暈鄉。

1954年,廢區裁并為社城鎮,并將南翟管、頂村劃入大寨鄉,泉灘鄉劃入兩河口鄉。

1958年,建紅旗(社城)人民公社。

1959年9月,分置星光(仰天)人民公社。

1961年6月,分置曙光(大寨)人民公社。

同年12月,紅旗人民公社更名為社城人民公社。

1974年2月,又分置兩河口人民公社。

1984年改稱社城鎮。

清末屬西鄉。

民國初屬第二區。

1937年屬第四區。

1939年屬第七區。

1940年復歸第四區。

1946年,劃屬第三區。

1949年屬第三區。

1953年,區下設輝教鄉、河峪鄉,周村鄉、魚頭鄉、北河鄉、后莊鄉、偏良鄉。

1954年廢區。

1956年裁并為魚頭鄉、偏良鄉、后莊鄉、清秀鄉。

1958年,屬燈塔(云簇)人民公社。

1961年6月,置燎原(東清秀)人民公社,駐東清秀村。

同年12月,更名為東清秀人民公社。

1964年,東清秀人民公社駐地遷至河峪村,改稱河峪人民公社。

1984年,改稱河峪鄉。

清代,境內青峪至五科屬北鄉。

民國初屬第一區。

1942年,屬榆北辦事處。

1949年12月,劃和順縣第七區中北寨、馬陵、牛槽溝等12個行政村、97個自然村入榆社縣,設為第五區。

次年,撤銷后隸屬第二區。

1953年,區下置青峪、仰天、馬陵、郜村、堡下5個鄉。

1954年9月廢區。

1956年,裁并為趙王、郜村2個鄉。

1958年,廢鄉,劃屬紅旗(社城)人民公社。

1959年9月,建星光(仰天)人民公社,駐地仰天村。

1960年,駐地遷至北寨村,改稱星光(北寨)人民公社。

1961年,更名為北寨人民公社。

1984年,改稱北寨鄉。

清末屬北鄉。

民國初,屬第二區。

1937年,劃屬第一區。

1939年,設為第六區。

1940年,重歸第一區。

1942年,屬榆北辦事處。

1944年,改屬第二區。

1950年,從第二區劃出南白村、北白村、小河溝、大寨、東馬村、東周村歸第一區。

1953年,區下設白村鄉、大寨鄉、山暈鄉、段峪鄉。

1954年,廢區裁并為大寨鄉、山暈鄉、段峪鄉。

1956年改成大寨鄉、新村鄉。

1958年,屬紅旗(社城)人民公社。

1961年6月,建曙光(大寨)人民公社。

1962年,曙光(大寨)人民公社更名為大寨人民公社。

1983年9月,駐地由東馬村遷至西馬村,并更名為西馬人民公社。

1984年,改稱西馬鄉。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欧美国产一区二区 | 日韩一本之道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高清 | 亚洲一区小说区中文字幕 | 日韩精品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 真实播放国产乱子伦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