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河街社區 為周口西面街道,為民國時期至解放初期周口最熱鬧的老街道。 從1989年社區成立沿用至今。 |
2、磨子西街社區 從1995年沿用至今。 |
3、磨子東街社區 從1953年7月成立社區沿用至今。 |
4、筆架山社區 從1987年成立后沿用至今。 |
5、建設南路社區 2003年沿用至今。 |
6、東風路社區 從1999年沿用至今。 |
7、青龍街社區 從2004年6月沿用至今。 |
8、三灣堰社區 從2014年成立沿用至今。 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撤銷三灣堰社區、敖家溝村,合并設立三灣堰社區(蓬安府發〔2020〕6號)。 |
9、龍角山社區 從2014年社區成立沿用至今。 |
10、茅店子社區 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撤銷彭家溝村、龍角村,合并設立茅店子社區(蓬安府發〔2020〕6號)。 |
11、木橋溝社區 解放前為周口鄉五保。 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為周口鄉七村,1958年為紅旗公社三管理區,1961年編為紅旗公社三大隊,1983年公社改鄉為紅旗鄉木橋溝村。 1992年9月,擴建鎮的建制,將紅旗鄉劃歸周口鎮管轄,為周口鎮木橋溝村。 2006年6月再次調整鄉鎮行政區劃,將周口鎮所轄區域并入相如鎮,為相如鎮木橋溝村。 2019年,行政區劃調整,將木橋溝村劃歸周口街道管轄。 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撤銷木橋溝村、七里半村,合并設立木橋溝社區(蓬安府發〔2020〕6號)。 |
12、堂房村 解放前為周口鄉二保,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為七里鄉三村,1958年為紅旗公社八管理區,1961年編為紅旗公社八大隊,1983年公社改鄉為紅旗鄉堂房村。 1992年9月,擴建鎮的建制,將紅旗鄉劃歸周口鎮管轄,為周口鎮堂房村。 2006年6月再次調整鄉鎮行政區劃,將周口鎮所轄區域并入相如鎮,為相如鎮堂房村。 2019年,行政區劃調整,將堂房村劃歸周口街道管轄。 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撤銷熊家梁村、馬兒梁村、堂房村,合并設立堂房村(蓬安府發〔2020〕6號)。 |
13、雙河口村 解放前為周口鄉七保。 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為七里鄉六村,1958年為紅旗公社十一管理區,1961年編為紅旗公社十一大隊,1983年公社改鄉為紅旗鄉雙河口村。 1992年9月,擴建鎮的建制,將紅旗鄉劃歸周口鎮管轄,為周口鎮雙河口村。 2006年6月再次調整鄉鎮行政區劃,將周口鎮所轄區域并入相如鎮,為相如鎮雙河口村。 2019年,行政區劃調整,將雙河口村劃歸周口街道管轄。 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撤銷青高村、雙河口村,合并設立雙河口村(蓬安府發〔2020〕6號)。 |
14、毛壩子村 解放前為金龍鄉十六保。 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為大泥鄉四村,1958年為躍進公社四管理區,1961年編為大泥公社五大隊,1983年公社改鄉為大泥鄉毛壩子村。 1992年9月,擴建鎮的建制,將大泥鄉毛壩子村劃歸周口鎮管轄,為周口鎮毛壩子村。 2006年6月調整鄉鎮行政區劃,將周口鎮并入相如鎮,為相如鎮毛壩子村。 |
15、牛毛漩村 解放前為周口鄉八保。 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為大泥鄉六村,1958年為躍進公社六管理區,1961年編為大泥公社七大隊,1983年公社改鄉為大泥鄉牛毛漩村。 1992年9月,擴建鎮的建制,將大泥鄉牛毛漩村劃歸周口鎮管轄,為周口鎮牛毛漩村。 2006年6月調整鄉鎮行政區劃,將周口鎮所轄區域并入相如鎮,為相如鎮牛毛漩村。 2019年,行政區劃調整,將牛毛漩村劃歸周口街道管轄。 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撤銷中堂村、小泥溪村、牛毛漩村,合并設立牛毛漩村(蓬安府發〔2020〕6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