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東縣八斗鎮富旺社區等613個行政村(社區)創建森林村莊各項指標均達到或超過安徽省森林村莊標準(名單見附件2),擬授予“安徽省森林村莊”稱號。 |
南孔村概況 一、地理位置 南孔村位于縣城水湖鎮東部,其中心村離縣城直線距離2公里,東與定遠縣十里黃鄉隔河相望,南與顏湖村接壤,西與崗陳居委會相連,北邊是大周村,西北為孔圩村。二、自然條件南孔村地處高塘湖圩區,地勢低洼。地質由沖積的粘性土和第四紀地層構成,其下層基巖約為白堊紀(K)成老第三紀(K)的紫紅色的砂頁巖,前者為泥質膠狀,后者為砂質膠狀。地表粘土厚24米左右,含高嶺土氧化鐵及鐵錳鋅等核礫石等……。 |
陶湖社區簡介陶湖社區是原陶湖鄉政府所在地,也是上世紀60年代中葉江淮一聲春雷成立人民公社發源地。我村農業人口1851人,流入人口近兩千人,耕地面積1961畝,轄7個自然村民組。0黨員共有52名,4個黨小組,其中大專以上7名、高中以上8名。村干部8名,其中含市掛職書記一名、鎮掛職書記一名、大學生村官村主任助理一名。陶湖村屬人多地少,經濟基礎比較薄弱,農業生產主要以一油一稻、一麥一稻為主,沒有什么特色……。 |
萬崗村地處下塘鎮最北部與朱巷鎮耿崗村交界,合水路穿村而過,交通便捷,全村轄17個村民組,總人口3458人,耕地面積約8000畝,瓦東干渠從村經過,村級電站2座,水利條件優越,村內有種養殖園3個,其中合肥立華“雪山草雞”養殖基地一個,存欄種雞10萬多頭,年出欄種雞幾十萬頭。萬順養殖園占地30畝,目前存欄生豬1000多頭,年出欄生豬4000-5000頭,產值600萬元,毛利潤50多萬元。同心草莓專業合……。 |
由原宗陳村、旱墻村合并而來,取兩村首字命名,故得名宗旱村村民委員會。建國后屬肥東縣青龍區;1958年為柘塘公社宗陳、旱墻大隊;1965年6月劃歸長豐縣,為長豐縣馬塘公社宗陳、旱墻大隊;1973年劃出成立陳劉公社,為陳劉公社宗陳、旱墻大隊;1983年4月公社改鄉,大隊改行政村,為陳劉鄉宗陳、旱墻村;1992年3月陳劉鄉并入造甲鄉;2002年旱墻村與宗陳村合并為宗旱村,隸屬造甲鄉。宗旱村:位于造甲鄉東……。 |
莊墓社區由合淮路穿越而過,東臨莊墓鎮劉淺村,南于莊墓鎮莊墓村相連,西于莊墓鎮薛橋村相接,北接莊墓河。總面積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59.5畝, 7個村民組,分別是東北組、西北組、東南組、西南組、東灣組、西灣組和河灘組。總人口4319人,1329戶。街道居委員會位于東南組,2004年新建,占地面積300多平方米,現居委會基礎設施建設齊全,硬件、軟件條件齊備 莊墓鎮歷史悠久,小磨麻油、莊墓圓子聞……。 |
紅橋村位于義井鄉西北部,有13個村民組,569戶,2257人,耕地面積3360畝。我村為響應義井鄉黨委政府號召、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多次組織村干部到鄰村學習。最后,結合本村實際,決定鼓勵致富能手鮑士文率先養豬示范。目前,鮑士文的養豬場規模在不斷擴大,在袁崗、黃泥崗各有豬200多頭。養豬取得成功后,村干部開始探索其他養殖業。鼓勵養殖能手袁祖昌養龍蝦,目前,龍蝦養殖達到20畝。我村為方便辦公,配備了電腦……。 |
陳圩村位于陶樓鄉人民政府東北部,西與新豐村、古城村接壤,南與觀美村接壤,東與杭崗村相鄰,北與下楊路相鄰。陳圩村三面環水,位于陶老壩中間,交通便利,水泥路從鄉政府所在地穿村而過,直通下楊路。陳圩村地處江淮分水嶺,村有二級提水電站,農業生產用水充沛。主要生產水稻、小麥、油菜、棉花,兼產大豆、山芋、玉米、花生及各類瓜果。陳圩村共有1842人,489戶,12個自然村民組,可耕地4000余畝。近年來,通過加……。 |
廟北居委會成立于1991年4月,轄區面積2.2平方公里,現有12個居民小區,居民住宅樓1500棟,住戶1900戶,常住人口5300人,流動人口1600人,轄區單位34個,其中機關單位1個,學校2個,醫院1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4個,個體商業網點550多個,有志愿者隊伍1支23人。廟北居委會工作人員5名,其中專職黨務工作者1名,居委會黨組織書記楊書文,男,57歲,初中學歷,每年集中參加縣委……。 |
楊山村位于礬山鎮西北部,總人口2868人,轄14個村民小組和1個居民小組,共有黨員61人,下設3個黨支部。現有辦公室5間125㎡,電教室100㎡,黨員活動室200㎡,計生服務室50㎡,農家書屋50㎡,辦公設施及電教等設備樣樣俱全。轄區內有兩大礦山企業,礬成銅業和礬山礦業,擁有獨特的天然資源,明礬文化遺址,大照壁生死樁,叫花洞等旅游開發資源。村兩委班子始終精誠團結,以“一心一意謀發展,凝心聚力搞建設……。 |
廣寒村位于郭河鎮東北部,總人口3417人,891戶,耕地面積約4500畝,全村總面積約2平方公里。轄區內共有26個村民組,村民代表51人,黨員106人,設三個黨支部,16個黨小組。轄區內小學一所,一條街道約10家商鋪。圩區通過農業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修有6縱、3橫道路,金廣路直通廣街道,交通便捷。該村經濟以農業為基礎,種植、養殖業為輔導。主要農作物有兩季水稻、小麥、棉花等。村內現有養豬、養肉羊、養……。 |
金牛鎮古城社區是涉農社區,轄區總人口8213人,其中農業人口4858人,非農戶口3354人,面積9.78平方公里,由原來的古城村、羅沖村、薛井村合并而成,有40個村民組和一個街道。社區干部9名,村黨支部下設2個黨支部,現共有黨員153人。合九鐵路、滬蓉高速穿境而過,與萬山、石頭、郭河、廬江均有公路相連,交通便捷。金牛大河橫臥其中,境內風景優美,古跡繁多。古城社區是金牛鎮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直單位23……。 |
城池村位于柯坦鎮東南7公里處,面積11.4平方公里,人口5625人,耕地7038畝,轄68個村民組,戶數1521戶。2006年村級規模調整,村班子總支5人,籌備組5人,交叉任職共七人,班子整體水平高,高中文化以上占5人,平均年齡41歲,且在村工作年限均10年以上,朝氣蓬勃,奮發有為。 ……。 |
一、基本概況盆形村位于龍橋鎮西南,西接泥河鎮,南接礬山鎮。花泥公路穿村而過,交通便利。本村屬于丘陵地區,有山有圩。盆形村由原盆形村和中河村合并,現有人口4376人,區域面積5.2平方公里,山場面積1500畝,耕地面積3500畝。盆形村主導產業是雙季水稻,部分農戶種植油菜棉花等經濟作物,生產觀音綠茶久負盛名。村民主要收入以外出務工為主,農業為輔。2011年村多方籌集資金,興建了村部,黨員活動室面積8……。 |
元末明初,羅姓后裔由皖南徙居于此,其村莊坐落山崗嘴頭,得名羅家嘴,簡稱“羅嘴”。故得名羅嘴村村民委員會。民國年間歸天官保;1949年廢除保甲制,屬沙溪區羅河鄉;1952年屬羅河區七橋鄉;1955年成立石橋、天官農業生產合作社;1961成立七橋公社,設石橋、天官大隊;1982年8月石橋大隊更名為羅嘴大隊;1984年公社改鄉、大隊改村,改置羅嘴、天官村,隸屬泥河區七橋鄉;1992年2月羅嘴、天官村隨七……。 |
泥河鎮泉西村,總人口4620人,總面積16.2平方公里。該村轄49個村民小組,2008年末全村1241戶(其中男2216人,女2139人),勞動力2716人,耕地面積5295畝,主要經濟收入(如水稻等)、礦山、退耕還林,人均純收入3100元。該村共有黨員131人,其中女黨員17人,35歲以下年輕黨員14人,35—45歲黨員25人,45—60歲黨員42人,60歲以上黨員50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黨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