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東縣八斗鎮富旺社區等613個行政村(社區)創建森林村莊各項指標均達到或超過安徽省森林村莊標準(名單見附件2),擬授予“安徽省森林村莊”稱號。 |
因此處村民以王姓為主,得名指王,又因行政村駐地于此,故得名指王村村民委員會。1958年建衛星人民公社,指王、鄭山兩大隊屬之;1961年劃建大溪河公社,指王、鄭山兩大隊屬之;1982年公社改鄉,大隊改村,置大溪河鄉,改置指王、鄭山兩村;1992年兩村隨大溪河鄉與江山鄉合并至大溪河鎮;2008年村級區劃調整,鄭山村并入指王村,隸屬不變。新合并后的指王村共轄20個村組,總人口3473人,總戶數684戶,……。 |
因此處有座山叫江山,得名江山,以此村莊名稱命名,故得名江山村村民委員會。1972年建江山人民公社,江山、左褚兩大隊屬之;1984年公社改鄉,大隊改村,置江山鄉,改置江山、左褚兩村;1992年2月兩村隨江山鄉并入大溪鎮;1992年9月劃出原江山鄉境域,建江山辦事處,兩村屬之;2001年10月,兩村隨江山辦事處并入大溪鎮;2008年村級區劃調整,左褚村并入江山村,隸屬不變。現江山村共有20個村組,總人……。 |
車楊村位于棗巷鎮東部約1公里,鳳五路穿莊而過,是原車楊村和楊郢村合并而成.現有10個村民組,農戶770戶,總人口2891人.村莊南邊有花園湖五萬畝水面,北靠淮河,交通便利.村莊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豆,沿鳳五路有大約一千多畝雙胞蘑菇種植大棚,最近幾年村莊主要經濟來源除了外出青壯年的務工經商,還有以-,車志報等一些種植雙胞蘑菇的大戶帶動周邊村組群眾走產業結構調整道路,做大做強現代農業,大大的增加了群眾……。 |
張王村位于我鎮西南方向,鳳五路穿莊而過,是原張王村和新湖村合并而成,共有21個村民組1050戶,總人口4246人,耕地6300畝,是我鎮較早開始興建的新農村示范村.村莊基本建成莊莊戶戶通水泥路面,民風純樸,村民熱情好客.村里建有村級小學兩所,電灌站一所.村級經濟來源主要靠青壯年外出務工,很多村民在溫州從事皮革生意,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花生,大豆.沿湖的村民組有一定面積的養殖水面,水產品比較豐富……。 |
鳳殷村地處鳳陽山水庫北岸,現有人口2480,勞動力1130人,擁有承包耕地3500畝,綠化山場2000畝,有豐富的水資源和旅游資源,環境極好,風景優美,交通便利。 鳳殷村以農業和養殖業為主,有堅強領導班子,以認真負責,誠信為民辦事的服務精神為群眾服務。我們真誠歡迎各界人士和有志之士來我村投資辦廠、開發旅游等項目。我們的口號是“只要您來了,一切我們辦”……。 |
沙澗村簡介 沙澗村位于殷澗鎮的南部山區,全村分沙澗、吳窯、西家、趙窯、小曹、東周6個自然莊轄8個村民組,現有人口332戶1328人,其中勞動力人口642人,土地面積9800畝,可耕地面積3500畝。 近年來,特別是沙澗村被確定為新農村建設示范村以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沙澗村干部群眾和衷共濟,齊心協力,共謀發展,使沙澗的面貌有了很大改變:基礎設施逐步完善,進村主干道被硬化成……。 |
因境內有一泰山古廟,得名泰山村,后改為太山村,以村莊名稱命名,故得名太山村村民委員會。原屬嚴橋公社。1963年12月,嚴橋公社并入太陽升公社,太山大隊屬之。1975年設立嚴橋公社,太山大隊屬之。1982年2月大隊改村,改置太山村,屬嚴橋鄉。1984年,嚴橋鄉改稱劉府鎮,太山村屬之至今。太山村:位于劉府北部,距離鳳陽縣城25公里,距離鎮政府1公里。東與胡橋村接壤,南與西泉鎮禹塘村接壤,西與西泉鎮周崗……。 |
一、村情簡介劉府鎮武巷村地處劉府鎮南側,村兩委共8人,其中支委6人,村委會3人(其中1名交叉任職)。現有人口2813人,土地面積3877畝,16個村民小組,共660戶。二、村級特色和優勢武巷村具有有較強的區位優勢,交通十分便利,有著豐富的土地資源。全村人均土地1.37畝,秋季作物多為小麥,夏季作物有玉米、棉花、花生。小麥畝產480公斤左右,玉米畝產400公斤左右,棉花畝產150公斤左右,但受天氣影……。 |
光明村位于劉府鎮最南邊,現有19個村民小組,共計人口4009人,承包土地6428畝。共有黨員118名,村兩委干部10人。光明村境內塘壩11座,能確保旱澇保收。 劉府鎮光明村村級活動場所于2011年11月開工,2012年5月30日完工,造價45萬元,磚混結構,建筑面積302平米,其中黨員活動室面積110平米,為民服務代理室60平米。……。 |
姜湖村位于來安縣西部,在平洋村水庫上游總面積12.9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250.89畝,人口2346人,其中黨員62人,有19個村民組,道路比較暢通,從來安縣城有兩條道路通往我村:一、由縣南門,八石山經平洋到姜湖(水泥路面),從我村只需15分鐘經國道交通比較便利。我村地理條件比較突出,有山場、中小型水庫、塘壩數十面。土地資源比較富有,另外,還有占地面積,十余畝的茭白市場。近十年來,我村外出打……。 |
境內有何郢村,為何姓村民聚居地,故得名何郢村村民委員會。建國初屬殿發鄉;1953年屬殿發初級社;1956年屬大余郢高級社;1958年建何郢、鐵佛大隊,屬半塔公社;1961年成立大余郢公社,屬之;1983年公社改鄉、大隊改村,置大余郢鄉,改置何郢、鐵佛村;1992年2月屬半塔鎮;1992年10月,屬大余郢辦事處;1993年6月屬大余郢鄉;2001年隨大余郢鄉并入半塔鎮;2008年鐵佛村并入何郢村,屬……。 |
白露村位于獨山鄉政府,西部,與施官鎮毗鄰,全村轄23個村民小組,居民戶591戶,總人口2360人,勞動力資源數1199人,其中從業人員1049人。全村總面積9。16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311公傾,是一個丘陵地區村。 全村農業生產品種以小麥、油菜以及水稻為主。年糧食總產量可達6000噸;油料600噸。牧業生產以養殖雞、鴨、鵝、豬、牛、羊為主。每年戶均飼養生豬3頭,家禽120只。林業以速生林為主。有果……。 |
王集村位于半塔鎮南方和最南方的白云村接壤,西靠何郢村,東臨高山村,北接丁城村相鄰,人口4600多人,耕地面積約6060畝,組與組之間均由沙石路和水泥路相連,交通比較方便。我村共有22個村民小組,1300余住戶,耕地面積6060畝,全村村民主要以農業生產為主,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村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長期從事第二、三產業,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廣大村民生活安康,遵紀守法。我村共有村組干部2……。 |
張儲村地處施官鎮北部,全村轄18個村民小組,人口4456人,耕地面積9200畝。每個組都通公路,其中水泥路約10公里,交通便捷。全村有企業兩家,年產值800萬元;商業店鋪20家,年營業額300萬元。農業以常規性農業為主,經濟性作物為輔的格局,全村每年外務工人數約800人,年純收入近1500萬元,07年全村人均收入5800元,處全鎮中上等水平。 張儲村級組織設置情況:張儲村共有黨員93人,其中女黨員……。 |
我村地處丘陵地帶,東臨屯倉水庫;南接舜山鎮;西與明光市自來橋鎮甄港村為鄰;北面是我鄉余莊村和明光市自來橋鎮的橋南村。我村隸屬楊郢鄉人民政府,下轄上港、下港、中心、趙莊、新莊、趙郢、同心、大莊、小港、方港和大河、西山十三個村民組。現有人口1800多人,可耕土地面積2300多畝。我村境內有豐富的石英砂、膨潤土等礦產資源。境內有學校一所,公辦老師4名,在校學生140多名,私人診所二家,零售商店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