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東縣八斗鎮富旺社區等613個行政村(社區)創建森林村莊各項指標均達到或超過安徽省森林村莊標準(名單見附件2),擬授予“安徽省森林村莊”稱號。 |
1958年屬北趙集公社;1986年屬板橋區北趙集鄉;1992年撤區并鄉,許疃鄉、北趙集鄉合并設立許疃鎮,屬許疃鎮;2006年由陳閣村與王老村合并為王老村村民委員會,地名沿用至今。王老村位于305省道以西, 是由原陳閣村、王老村合并而成,村部座落在村中心,現有總人口6207人,耕地面積9980畝,轄14個自然莊,25個村民小組,該總結支共有2個黨支部,10個黨小組,黨員總數126人,其中45歲以下黨……。 |
1958年屬北趙集公社盧;1986年屬板橋區北趙集鄉;1992年撤區并鄉,許疃鄉、北趙集鄉合并設立許疃鎮,屬許疃鎮;2006年由路東村與盧老荒村合并為盧老荒村村民委員會,地名沿用至今。盧老荒村西位于許疃鎮最東部,東臨濉溪縣,宿蒙路貫穿我村2.6公里,人口4200人,轄13個自然莊,20個村民小組,該黨總支共設2個黨支部,9個黨小組,黨員總數93人,其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黨員54名,45歲以下黨員3……。 |
小圩村由原炮樓村、小圩村合并而成,座落于許疃鎮北部,與濉溪縣南坪鎮任集村相鄰,總人口4631人,耕地面積8817畝,轄16個自然莊,21個村民小組,該總支共有2個黨支部,9個黨小組,黨員總數120人,其中45歲以下的黨員38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黨員25人,女黨員17人。李之亮 總支書記 主持村全面工作 聯系點:寺東李、鐘莊馬金廣 總支副書記、村委會主任 主持村委會工作 聯系點:馬莊、祝莊、新莊畢……。 |
東湖村是由原東湖村、白樓村合并而成,處于白閆路兩側,現有總人口3728人,耕地面積8400畝,轄13個自然莊,18個村民小組,該總支共有2個黨支部,10個黨小組,黨員總數110人,其中45歲以下的黨員38人,初中發上文化程度的黨員29人,女黨員11人。 馬從倫:黨總支書記,村委會委員,主持村全面工作。聯系點:何莊,馬樓四組 白友標:黨總支副書記,村委會主任,主持村委會工作。 聯系點:白東、白西、唐……。 |
現龍揚村為原龍揚、代莊、王菜園三個行政村合并而來,位于亳州市譙城區龍揚鎮龍揚集南與渦陽、阜陽接壤,全村24個自然莊,7524人,黨員105名,面積10平方千米,耕地7561畝。近年來,在上級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村“兩委”的帶領全體村民按照“二十字”方針,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組織凝聚力不斷增強。合并后,該村設立了村黨總支,通過“兩推一選”選舉出村“兩委”,現有村干部10名,近年來,建設了占地……。 |
1958年原屬立德人民公社,1983年改公社為鄉后屬楊店鄉;1992年撤區并鄉由楊店鄉、龍德鄉、楊集鄉合并成立新的楊店鄉;1996年楊店鄉更名為龍揚鎮;2007年原大李村、羅元村、后張村三個村委會合并設立后張村村民委員會,地名沿用至今。后張村現有人口5869人,耕地面積8265畝,有20個自然村33個村民組,黨員109名,主要農產品以小麥為主,現環境優美,在2012年新建一所高標準教學樓,治安狀況……。 |
大王村簡介大王村現有人口4477人,擁有土地6800畝,轄區有十一個自然村,分生產隊14個,本村現有領導班子9人,有書記、主任、支委和兩委,共有黨員70名,分黨小組8個,支部經常按時間召開黨員干部大會,舉行每月一次黨小組會。在村領導班子的共同努力帶動下,共發展了養殖廠幾個,像王輝的雞廠、李付學養豬廠、王萬友的養牛廠,其中大戶還有茹體付、王立進、李興有等等。2011年大王村在鎮委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 |
木廟村簡介 現木廟村為原后任行政村、木寨行政村和小李行政村三個行政村合并而來,位于亳州市譙城區龍揚鎮最西部與阜陽和淝河鎮接壤,全村11個自然莊,全村6234,黨員80名,面積8.5平方千米,耕地7888畝。近年來,在上級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村“兩委”的帶領全體村民按照“二十字”方針,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組織凝聚力不斷增強。合并后,該村設立了村黨總支,通過“兩推一選”選舉出村“兩委”,現有……。 |
閘口村位于立德鎮北部,全村轄18個自然村,5010人,黨員105名,面積7.5平方公里,耕地8532畝。我村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20字方針,積極探索新農村建設,發展農村經濟擺到突出位置,我村兩委班子著重抓養殖、種植業增加農民收入,爭取最大限度地實現可持續發展,努力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種植業以小麥、黃豆、玉米為主。大力發展水產養殖。閘口村建設的……。 |
喬樓村為原喬樓、岳小、修劉三個村合并而成,位于立德鎮北部。全村23個自然村,6543人,黨員109名,面積8.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500畝。我村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20字方針,積極探索新農村建設,發展農村經濟擺到突出位置,我村兩委班子著重抓養殖、種植業增加農民收入,爭取最大限度地實現可持續發展,努力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喬樓村土地肥沃,人民……。 |
1958年屬立德人民公社。1961年建立德大隊屬古城區。1983年改稱古城區立德鄉。1992年撤區并立德鄉、李村鄉后屬立德鎮。2007年將鐵莊村、高莊村合并設立鐵莊村村民委員會,地名沿用至今。鐵莊村:位于立德鎮東南,下轄20個自然村,23個村民組,人口6516,地畝9246畝。……。 |
鐵佛村位于古城鎮北部中段,亳古路穿村而過,地理條件優越,全村總人口5123人,耕地面積9465畝,1162戶農戶,11個黨小組,74名黨員,轄16個自然村(張老家,前張,后張,修莊,小劉莊,袁寨,鐵佛,王大莊,河南張,王堂房,李曹,侯莊,趙小,馬牌,王樓,王小寨)。以種植傳統農作物小麥,大豆為主。村干部7人,專干1人。村級組織健全,每月的十號為黨員活動日。村部有衛生室一座,小學一所。境內有鐵佛閘一……。 |
1958年隸屬于古城人民公社,1983年設區設鄉時隸屬于古城鄉,1992年撤區并鄉隸屬于古城鎮。2007年由何樓村、三薛村合并為何樓村村民委員會,地名沿用至今。何樓村位于古城鎮東南方向2公里左右,人口4200人,耕地面積6189畝。村室于1997年建成,占地面積120平方米。所轄十四個自然村,分別是:何樓,徐橋,何莊,寧莊,馮莊,孫莊,趙菜園,大凡莊,趙小莊,張樓,焦莊,西薛,薛寨,前薛。……。 |
1958年隸屬于古城人民公社,1983年設區設鄉時隸屬于鐵佛鄉,1922年撤區并鄉隸屬于古城鎮。2007年由張橋村、洪山村部分合并為張橋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用至今。張橋村:位于古城鎮東北4公里處,轄9個自然村,11個村民組,人口3192人,地畝5685畝。……。 |
閆莊村:位于古城西北10公里處,轄13個自然村,人口3380人,地畝5890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