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河北省綠化委員會、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河北省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開展省級森林鄉村評價認定工作的通知》(冀綠字〔2022〕5號)要求,經各市(含定州、辛集市)綠化委員會、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審核把關,組織專家評審、公示等相關程序后,共推薦343個候選村。省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專家對各地推薦報送的候選村材料和視頻資料進行了初核、評審和實地抽查核驗,經審查,擬認定井陘縣南峪鎮張家峪村等200個村為省級森林鄉村。 |
王家莊村位于老漳河畔以東,距巨鹿縣城12公里,鄰324省道,全村現有556人,耕地1556畝,土地肥沃,便于灌溉。主要農產品為金銀花、小麥、玉米。王家莊占地140畝,一縱三橫街道呈“半”字型,街道、胡同百分之百完成硬化,主街兩側國槐、海棠全部綠化完成。 ……。 |
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孟禮由山西洪洞縣遷居今臨城縣,十幾年后,搬至此地定居,起村名孟家莊。后因城東由一同名村,故改叫西孟莊。西孟莊村隸屬于巨鹿縣小呂寨鎮,位于縣城西偏北8公里處,距S324省道(邢德線)1.5公里,交通便利。戶數345戶,人口1525人!。 |
袁莊村位于河古廟鎮高新區北行3公里處,緊鄰豐河路,全村共有98戶,分為1個村民小組,328口人,耕地面積,630畝,黨員16名,積極分子2名,村產業以童車、兒童玩具,農業,為主導產業;袁莊村發展方向:改造空心村,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提升鄉村環境建設,合理利用農村閑置宅基,規劃農村工業,農業孵化園,提升群眾的幸福滿意度;加快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村集體收入,發展休閑農業旅游觀光項目。 ……。 |
南馮召村位于仁讓里鄉東南部,全村332戶,1056人,耕地面積1759畝,全村共有黨員41人,村兩委干部3人。 ……。 |
三杏村位于核桃園鎮西北5公里處,距廣宗縣城25公里,交通便利,村內有東西街三條,南北街四條。村轄有3個村民小組,農戶478戶,總人口1476人。村域面積3210畝,耕地面積2246畝。村經濟以農業種植為主,主要種植農作物為小麥、玉米,特色種植有金銀花、棉花等。村民以從事農業種植和外出務工收入為主,重點以路寶龍頭企業推動本村經濟發展。 ……。 |
據傳,明朝時,村南小河邊有一種花老人,常去河岸賞花,遂取村名花疃,后因人口增多,居住分散,分為前后花疃2村。前花疃村……。 |
清河縣葛仙莊鎮郎呂坡村位于葛仙莊鎮黃金莊工作站駐地北偏西4公里處,緊鄰308國道。有4個村民小組,183戶,1086人,989畝地。村“兩委”干部6人,黨員34人。村內基礎設2所衛生室、3家企業。全村主導產業以農收經濟作物、特色產業種植、勞務和第三產業(羊絨、合金、汽車配件、淘寶電子商務等)為主要經濟來源,2013年成為邢臺市的環境衛生治理的觀摩點,并一直是河北省省級示范村。 ……。 |
皇寺村村委會位于皇寺鎮政府西方,距離市區20公里,全村原有960戶3200余人,黨員107人,耕地面積3000余畝,。種植作物主要有玉米、花生,村民收入主要來源于農業與外出打工收入。自從2016年我村建立了群眾辦事不出村電子平臺以來,深受群眾認可,2016—2018年為群眾辦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天然氣保險、復印等及各種惠農政策,得到廣大群眾的好評。 ……。 |
駱家莊村位于鄉政府所在地東3公里古百泉河邊,任辛公路從村北穿過。有人口520,耕地360畝。村民大都為駱姓。 駱家莊地處大陸澤南部,東有南澧河。 ……。 |
后寺上村是河北省邢臺市南和區賈宋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130527101226。 |
李石門村是河北省邯鄲市武安市礦山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130481108213。 |
白王莊村位于鄉政府駐地的方位、距離。位于武安市西北36公里。2007年,經武安市批準,由廟會改為物資交流大會,由白王莊,宅清溝,閆莊三村共同主辦。 ……。 |
司莊村全村總人口173戶799人,耕地1580畝。黨員28名,換屆后兩委干部7人,支部3人,村委5人。成立了集體經濟組織、村婦聯、村團支部、村工會、民調會、治保會、巡邏隊、村監會、民兵連、村民事務理事會等村級配套組織。村主街道,已經全部硬化,路燈實現全覆蓋,全村19戶建檔立卡戶全部實現安全住房,村里由東張孟鄉供水站集中供水,水質安全,飲水問題也經解決;衛生室在村南側主干路故園牌坊東位置,有診斷室、……。 |
趙莊村是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杜村集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130423204218。 |
后胡堡村位于館陶縣柴堡鎮東北部,東至永濟河,,西至青年路,北至徐村鄉郭辛莊村,南與前胡堡相鄰。全村有182戶,681人,黨員21人,區域面積1587.4畝。該村是村莊綠化重點村,環境優美,村民安居樂業。村東有永濟河彩虹橋,一條縣級公路從該村通過。多年來,該村堅持強村富民理念,發展高效農業,搞好勞務輸出等。目前,該村正著力打造村莊綠化美麗村莊,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