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河北省綠化委員會、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河北省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開展省級森林鄉村評價認定工作的通知》(冀綠字〔2022〕5號)要求,經各市(含定州、辛集市)綠化委員會、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審核把關,組織專家評審、公示等相關程序后,共推薦343個候選村。省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專家對各地推薦報送的候選村材料和視頻資料進行了初核、評審和實地抽查核驗,經審查,擬認定井陘縣南峪鎮張家峪村等200個村為省級森林鄉村。 |
明初,楊騰從山西省武鄉縣韓登村遷此,因居住在一山溝,故以姓氏取名楊家山。楊家山村……。 |
相公莊村是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槐橋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130435106208。 |
魏青村位于城北3公里處,村莊面積2100畝,人口1630人,382戶。兩委班子5人,黨支部3人,村委會3人,1人交叉任職。全村46名黨員,1名預備黨員。魏青村是“中國辣椒之鄉”辣椒種植核心景區,也是省“美麗鄉村培育重點村”。2017年被中央精神文明指導委員會評委“全國文明村鎮”。魏青村風景優美,環境宜人,公共設施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配套,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素質,收入大幅度提高。發展方向:美麗鄉……。 |
野胡拐鄉蔡西村地處縣城南10公里處野胡拐鄉政府1公里,南鄰北大堤,東鄰老定魏線等鄰漳河北岸,交通便利,蔡西村現有312戶,1335人,765畝耕地,村莊面積240畝,村委會村北福源大街路西,門牌號15號,現有村兩委干部5名,黨員人數63名。土地流轉有三禾、三農和增福合作社,帶動了周邊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促進了群眾的增收。 ……。 |
傅東村位于縣城東9公里,邯臨公路與106國道交叉口處,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條件便利,F有人口1645人,410戶,8個生產隊,耕地1970畝。該村以棉花、蘆筍、大蔥種植為主導,沿路貿易具有一定規模。我村人均純收入為6200元。全村黨員48人,“兩委”干部7人,其中黨支部5人,村委會2人。 ……。 |
明初建村,因該村位于古驛道東側,故得名為道東堡。道東堡村……。 |
南郭村地處路村營鄉西南,緊靠美麗的溢泉湖,是水庫移民村。全村人口1100人,280戶。農民主要收入來源為交通運輸業、外出務工。近年來,南郭村以建設宜居環境為目標,硬化出村街道、整修邊溝,安裝太陽能路燈,方便群眾出行;定期清理環境衛生,給群眾創造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不斷完善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全面提升群眾文明素質,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步伐。 ……。 |
萬堤鎮北楊莊村全村現有人口424人,戶數113戶,耕地面積880畝,黨員16人,村兩委干部3人。全村以農業種植為主,大多數年輕人外出經商務工。村內實現了集中供水、道路硬化、路燈亮化;全村政治安定,社會穩定,各項工作都能順利開展。 ……。 |
酒務樓小區位于復興路456號,共429戶,常住人口1280多人。酒務樓社區始建于上世紀70年代,基礎設施落后,環境狀況差。近年來,社區廣泛發動群眾參與社區治理,大力進行環境整治,全面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老舊面貌得以徹底改變,成為邯鄲市老舊小區改造的典型,先后被評為河北省文明社區、河北省志愿服務示范單位及邯鄲市創建文明城市先進集體,并代表全市老舊小區榮獲河北省人居環境范例獎。 ……。 |
澗溝村位于邯鄲市西郊,東與西環路,南與邯長鐵路接壤、邯武快速路立交橋于村南穿過。交通便利,位置優越。全村956人,黨員56名。支村兩委成員6人,會計1人,大學生村官2人。耕地300畝,機井7眼。主要姓氏有李、柳、安等。 ……。 |
因呂洞賓衣冠冢所在村內而命名,因此被稱為呂祖故里——南呂固村。南呂固村因道教呂洞賓墓位于村內而命名。位于南呂固鄉北部,與永年縣接壤,全村1087戶,共計5280人,耕地面積2598畝。……。 |
宋元時代,該村杜姓為大戶,村名叫杜村。郭氏家譜記載:明初,郭氏兄弟二人奉詔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同時遷來的還有游氏等未更村名。后來部分人家向南遷移,有了南北村之分。位于北邊的稱北杜村,位于南邊的稱南杜村。北杜社區,位于洺關鎮南部,北鄰洺李線,南鄰露禪大街。全村共有12個村民小組,6個黨小組,986戶,人口4180人,無耕地。兩位干部7人,黨員94名,其中女性黨員17名。社區基礎設施完善,社區全域鋪……。 |
明朝從山西洪洞遷來苗氏三兄弟,在東、西、南各建一村,為保持兄弟情義,商定村名就叫——顧義(顧是照顧的顧)。后來在沿用中照顧的顧字演變成了鞏固的固,西邊的村叫西固義村。西固義村共368戶,1759口人,總耕地面積1700畝。村民主要以種植、運輸、企業、外出務工等收入為主。西固義村緊鄰省級經濟開發區新裝備園區A區!。 |
孔倉堡村位于鄉政府駐地西北2.75千米處,全村共170戶681人,耕地1516.05畝。宋代建村,初名“倉坊堡”,后簡稱“倉堡”,也稱“前倉堡”。民國間,該村增輥“孔家莊”聚落,今稱孔倉堡。 ……。 |
后趙云堡村位于肥鄉區西北,團結渠西側?倯魯183戶,人口838人,黨員15名,其中女黨員1名,預備黨員2名。兩委干部5人,耕地面積1567畝。自開展人居環境以來,前趙云村整治坑塘3處,村內街道綠化2條街,共植樹480余棵。村內新設路燈共43盞為群眾出行帶來方便。團結渠西沿林景觀林帶打造涉及到260余畝,現已全部完成,已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為人居環境,空氣質量,奠定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