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寶安區各街道情況介紹

寶安區各街道情況介紹

“新安”,源于明朝萬歷元年(1573年),寶安縣曾取“革故鼎新,去危為安”之義,改名為新安縣。民國3年(1914年),因新安縣與河南省新安縣同名,復稱寶安縣,1979年3月,寶安縣改為深圳市。1981年10月,寶安縣恢復建制時,設立新安鎮為縣城。1992年12月,寶安撤縣設區。1994年1月15日,撤銷新安鎮,設立新安街道辦事處。

新安街道位于珠江口東巖,與蛇口半島相望,東南與深圳特區南頭檢查站相連,西北與西鄉街道相鄰,是新崛起的深圳西部中心城區。轄區面積27.75平方公里,總人口57.51萬,戶籍人口13.15萬;下轄寶民、龍井、靈芝園、洪浪、上川、新安湖、新樂、文匯、布心、海富、海樂、興東、大浪、建安、文雅、海華、海裕、海旺、上合、翻身、安樂、甲岸等22個社區。新安街道是寶安區委、區政府所在地,是全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一直以來,區委區政府始終把新安作為寶安的中心城區,無論是在城市規劃建設,還是產業發展等都給予高度的重視和各方面的傾斜,使新安的城市建設水平不斷提高,投資環境日臻完善,推動了新安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目前,轄區經濟結構以工商業為主,服務業和房地產業發展迅猛,現有規模以上工商企業 212家,工廠、企業單位4400多家,個體工商經營戶 14000多家;2007年轄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1.13億元,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 296.8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91.83億元,外貿出口總額28.15億美元,實現兩稅收入約31.23億元,街道一般預算財政收入2.67億元。除了經濟外,新安的黨建、教育、文化和社區建設等各方面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1998年6月新安街道被評為全國首批“國家衛生鎮”。2000年11月,被評為“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2001年11月,被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2002年7月被評為“廣東省教育強鎮(街道)”,成為全省首個教育強街道;2005年11月被評為“全國首批和諧社區建設示范街道”;2007年被評為“深圳市環境優美街道”。有近10個社區被評為省、市文明社區。省、市、區先后在新安召開了基層關心下一代工作、社區建設、法律進社區、基層依法治理等工作現場會。中關工委于2005年9月24日在深圳召開全國宣傳工作會議,新安作經驗介紹發言并定為參觀點。尤其是在社區建設方面,新安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推動工作重心下移,積極探索社區管理機制,建立起“黨委政府領導、民政部門牽頭、社區居委會操作、社會各部門支持、居民群眾廣泛參與”的運作機制,建成了寶民 “美德”社區、文匯 “學習型”社區、龍井“綠色”社區、海華“健康”社區、興東 “溫馨”社區等一批特色文明社區,從而在社區建設方面形成自身特色,走出了一條新路子。新安社區建設的做法引起了中央、省、市新聞媒體的關注,被市新聞媒體稱為“新安模式”。

西鄉地處深圳市西部,寶安區西南境內,瀕珠江口東岸,東鄰石巖,北連福永,南接新安和南山區,與香港相距僅20多公里。西鄉總面積106平方公里,轄鶴洲、后瑞、黃田、鐘屋、草圍、三圍、九圍、固戍、南昌、共樂、樂群、鹽田、河東、河西、臣田、莊邊、鳳凰崗、鐵崗、流塘、徑貝、黃麻布、麻布、勞動、漁業、蠔業、西鄉、龍珠、柳竹、龍騰、福中福、富華、桃源、利錦33個社區。2008年末常住人口46.2949萬人,其中戶籍人口7.7353萬人,暫住人口約50萬人。街道轄區共有企業(含商業)4251家,其中工業企業3520家,規模以上企業533家。

一、歷史沿革

西鄉在夏、商、周三代為古百越地,秦屬南海郡番禺、博羅縣地,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后屬寶安縣,唐至德二年(757)后屬東莞縣,明萬歷元年(1573)后屬新安縣恩德鄉二都轄地,清代屬典史管屬之西鄉、上川、流塘等村地。中華民國初年沿襲清制,民國13年(1924)后先屬寶安縣第二區轄地,民國26年并入第一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歷經政區改革變遷,1984年撤改為西鄉鎮,2004年西鄉撤鎮改為西鄉街道辦事處,為深圳市寶安區0派出機構。

二、今日西鄉

西鄉獨特的地理位置,具有直通珠三角腹地、輻射泛珠三角地區的區位優勢,擁有發達的陸海空立體交通體系,107國道和廣深高速公路縱貫其中,寶安國際機場馳名中外,西鄉碼頭連通珠江三角洲各港口,是內地進入深圳特區出入香港的重要門戶。隨著沿江高速、地鐵一號線延長線等軌道交通建設的進一步完善,西鄉的交通優勢也將愈加突出。

改革開放30年來,西鄉憑借地緣人文優勢和交通發達的有利條件,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經濟建設突飛猛進,社會各項事業日新月異,精神文明建設欣欣向榮,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綜合實力極大增強,由一個落后的邊陲小鎮一躍而為工業衛星城鎮。西鄉曾榮獲全國出口創匯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國家衛生鎮、鄉鎮企業百強鎮和國家教育強鎮、依法治理先進鎮、體育先進鎮等國家和省級多項榮譽稱號。隨著深圳城市化的實現,2004年西鄉撤鎮改為西鄉街道辦事處后,原 24個村委會撤村改居,各項城市化基礎工作全面完成,西鄉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近年來,西鄉街道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一手抓發展,一手抓治理,全面推進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建設,平安西鄉、和諧西鄉、繁榮西鄉、優美西鄉建設取得了可喜成績。2008年,我街道的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26億元,同比增長12%;兩稅收入合計30.42億元,同比增長13.74%;街道預算內財力6.06億元,同比增長21.04%;經濟運行質量顯著提升,產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第三產業成為經濟的發展亮點,集體經濟實體資產和居民收益普遍增加。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我們還全面加強了社會管理工作,保持了社會大局穩定和諧,“花園街區”管理模式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并逐步覆蓋整個西鄉轄區,人民調解模式向“三業”延伸,物業小區覆蓋率進一步擴大,環境綜合整治強勢推進,文化事業全面發展,社會治安綜合環境和投資生活環境進一步優化。基本實現了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四位一體”協調發展的目標。

440306019001 111 黃麻布社區居委

440306019002 111 九圍社區居委會

440306019003 111 黃田社區居委會

440306019004 111 鐘屋社區居委會

440306019005 111 鶴洲社區居委會

440306019006 111 后瑞社區居委會

440306019007 111 草圍社區居委會

440306019008 111 三圍社區居委會

440306019009 111 利錦社區。

福永街道相傳肥沃的土地、豐饒的物產吸引了移民集居,日漸成墟,取名“福永”,表達永遠幸福的吉祥寓意。明萬歷三年(1575年),在福永圩設置福永巡檢司,此為福永首設政制稱謂之始。

屬廣東省廣州府新安縣地。

清康熙五年(1666年),新安縣并入東莞縣,福永屬東莞縣地。

清康熙八年(1669年),復置新安縣,福永屬新安縣轄。

1949年10月,福永屬廣東省寶安縣松崗聯鄉。

1953年7月,福永劃屬一區(1955年秋,一區改稱福永區)。

1957年初,福永區并入上南區。

1958年3月,撤區并鄉,福永始有鄉名(鎮級)。

同年9月底,福永鄉與沙井鄉松崗鄉合并成立超美人民公社。

1961年7月,福永從沙井公社分出,單獨設立公社。

1983年7月,福永公社改稱福永區公所。

1986年10月,改稱為福永鎮。

1993年1月,寶安縣撤縣分區,福永鎮轄屬于寶安區。

2004年7月,福永鎮改為福永街道。

道辦 郵箱:szfuyong@126.com

電話:0755-27391563 0755-27382992

傳真:0755-27391469

地址:深圳市寶安區福永大道303號(福永萬福廣場正對面)

郵編:518103

福海街道位于原福永街道北片區,下轄橋頭、和平、新和、塘尾、新田、大洋、稔田7個社區及立新湖全部水域。轄區面積31.8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7.6平方公里,總人口45.2萬人,其中戶籍人口0.6萬人。

該街道位于新寶安地理中心、珠江三角洲A字形灣區的中軸上,海陸空軌立體交通發達,是珠三角、廣深港核心發展走廊、東西向發展走廊的交會處,以及廣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城市圈交會處,區位優勢十分明顯。

在產業發展方面,福海結合國際會展中心、國際會議中心、科技館、深中通道和T4航站樓綜合交通樞紐等重大項目的建設,發展集科技博覽、產品展示、專業論壇、文化交流、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現代會展產業。目前福海街道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31家,上市企業4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1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14家,寶安區五類百強企業52家,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1個,省市級科技創新平臺5個,區級科技創新平臺10個,2015年產值約949億元。

福海街道還有深圳市第一個、全區唯一的廣東省智能制造基地,區“先進制造城”指揮部及主場地也在福海。基地內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或研發機構數量4個,智能制造企業達524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74家,生產值過億企業90家,2012-2014年發明專利數量666項,占全市總量的10.5%。街道將雄厚的產業基礎與空港優勢結合起來,重點發展會展、臨空、信息經濟,建設科技創新基地和總部經濟基地,加快推動大族激光全球激光智能制造產業基地建設,致力打造“中國光谷”。

在民生事業方面,福海街道城市公共配套健全,轄區內有民辦醫院1家、社康中心11間,住院床位90張。有公辦學校3所、民辦學校5所,其中省級學校2所、市級學校6所,在校學生2.17萬人。另有幼兒園27所,在園幼兒8888人;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1家,星光老年之家8個;道路總長141公里,主干道4條,總長18.9公里。

同時,福海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該街道的橋頭醒獅隊、塘尾醒獅隊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福永醒獅”的重要組成部分;福海街道還有清代古建筑“可隱林公祠”及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植利樓”,兩項均列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沙井街道因古沙井村及沙井圩而得名;亦由于地處沙洲,井底多沙,故名。東晉始,屬寶安縣。

北宋設歸德鹽柵,南宋升為歸德鹽場。

清代乾隆年間沙井養蠔業興起,為中國蠔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沙井屬寶安縣松崗聯鄉。

1950年4月,屬寶安縣第四區。

1955年,秋改為上南區。

1958年3月,撤區設鄉。

1958年9月,屬超美公社。

1959年1月,成立沙井公社。

1983年7月,改為沙井區。

1986年10月,撤區建鎮。

2004年7月,撤鎮設立街道辦事處。

沙井街道交通便利,海陸空四通八達。深圳國際機場距沙井僅8公里;廣深公路和廣深珠高速公路橫貫街道內并設有中轉站,由街道內通往廣深公路的三條25米寬標準水泥路暢通無阻,環鎮路和連接各居委會的水泥路寬闊平坦;建有250噸級碼頭,水路可直達深圳、蛇口、珠海、中山、廣州及港澳地區,當天即可往返。

新橋街道位于原沙井街道的東片地區,東接光明新區,南接福永街道,西接沙井街道,北接松崗街道。下轄新橋、新二、上星、上寮、黃埔、萬豐、沙企等7個社區。轄區總面積28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21平方公里,總人口46.2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3萬人。

人文歷史

新橋人文薈萃、歷史悠久。擁有“深圳四大名墟”之一的清平古墟,有永興橋、曾氏大宗祠等文物古建筑50余處。新橋醒獅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聞名珠三角,多次在省市區比賽中獲得榮譽。新橋還是粵劇之鄉,每年轄區都會舉辦豐富多彩的粵劇粵曲文化節。同時,新橋還具有濃厚的宗祠文化,以曾氏大宗祠為代表的新橋古建筑群,是廣府建筑的集中體現地、宗祠文化的代表作、寶安歷史人文的標志性景點。

經濟產業

新橋街道現有具備法人資質的制造業企業2251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38家,億元以上產值企業62家,十億以上企業9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86家;五類百強企業15家。經過長期發展,新橋制造業逐步形成了以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為主導,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橡膠和塑料制造業為主的支柱行業。

全力加強載體建設

充分依托“科技創新城”發展規劃,以建設“低碳科技園、生態智慧谷”為理念,規劃建設象山低碳產業園,打造成引領西部工業組團產業升級的新型產業示范園。大力推動匯景源科技創新園建設,著力打造成轄區的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創業、軟件開發的科技創新基地。

全力推進項目建設

以“十大產業項目”為抓手,全力推動轄區產業轉型升級。重點規劃建設了形色城、天虹兩大商業綜合體;推動星級酒店先后開業;推動銀行、郵政、電信、物流分支網點均衡布局,為企業和高端人才提供優質的公共生活配套服務。

全力強化企業服務

以轄區優質企業為重點,全面深化“一企一策”,著力幫助企業解決用地、融資、用工等難題。全面實施領導掛點企業制度,以務實高效的貼心服務支持優質企業發展壯大。創新實施服務企業“雙一”工程,積極舉辦企業大講堂,充分發揮商會、臺商協會及青年企業家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推動轄區企業合作。

社會治理

全力維護和諧穩定

不斷強化“五個一”運作方式和“六聯”工作機制,大力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和調處工作。不斷完善應急處置機制,高效處置重大勞資糾紛,追回拖欠員工工資。 全力加強社會治理

強勢開展查違穩控,轄區違建實現“零增長”“負增量”。不斷完善監控電子設備。大力開展“鐵帚肅毒”統一行動。新創建1個安全文明小區,鞏固1個圍合式小區。大力開展群防群治工作,轄區治安情況多年持續好轉。

全力推動平安建設

大力實施街道領導干部掛點制度,每周每人至少1到2次深入掛點社區檢查安全生產、消防等工作。以轄區357個網格為基礎,全面開展打通出租屋消防生命通道專項行動。大力開展安全隱患清拆行動。

松崗街道位于深圳市寶安區西北部,北與東莞市長安鎮接壤,是深圳市的西北門戶。全街道總面積為64平方公里,轄下18個居委會,總人口約60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9萬人。東部和東北部與公明相鄰,南連沙井,北部和西北部與東莞市長安鎮接壤,是內地由公路進入深圳的西北門戶。松崗距深圳市區45千米,毗鄰港澳,背依富庶的珠江三角洲腹地,歷來是東(莞)寶(安)兩地的重要樞紐和物流中心,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條件十分優越,是外商投資的理想首選地之一。

松崗地形呈東北—西南走向,屬沿海沖積平原區,地質結構為地槽構造層。東部主要為山地及低丘、殘丘坡地,西部為沿海灘涂地,中部和南部為河谷沖積平原和濱海沖積平原。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平均海拔80M,西南部較為平坦,間有海拔小于50M的山丘,境內馬鞍山最高海拔為329.4米。基本地震烈度為7度。松崗屬典型的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溫22oC,最高溫度36oC,最低溫度2oC,年均濕度78%,年降水量1818 mm。區域范圍屬珠江口水系茅洲河流域,多年平均徑流量1.67億m3,主要河流有茅洲河、東寶河、松崗河和洋涌河等。地帶性土壤以磚紅壤和紅壤為主.

燕羅街道于2016年12月26日掛牌成立,轄區面積36.51平方公里,其中山水綠地約20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6.6平方公里。下轄燕川、羅田、塘下涌、山門、洪橋頭5個社區,社區股份合作公司10家(其中原村委改制的5家,原村民小組改制的5家),常住人口約27萬,戶籍人口8633人。

燕羅街道是深圳的西北門戶,位于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理核心,連接兩市三區,有“五橫五縱”的城市干道網,是穗莞入深的重要通道,也是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節點。

燕羅街道生態環境優美,人均綠地面積30平方米,全區第一;擁有羅田森林公園、麒麟山公園等大型公園和17個小型社區公園;轄內有羅田水庫和“一河四水”,其中茅洲河流經燕羅6.3公里,河床和兩岸地勢開闊,是全市打造沿河親水景觀帶水文資源稟賦最好的地方。

燕羅街道人文氣息濃厚,有中共寶安縣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紀念館和東寶行政督導處兩大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全市獨有的紅色文化資源;還有洪佛拳、七星獅舞兩大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比麟堂”龍獅團文化品牌。

燕羅街道產業基礎雄厚,有工業企業2887家,規上企業249家,其中世界500強投資企業4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62家,產值過億企業62家,主要工業園區41個。擁有同富裕工業園、燕川北部工業園等連片園區和鵬鼎控股、勁嘉印刷、三諾電子等行業龍頭企業。

1975年7月成立石巖公社,1985年7月改為石巖區,1986年10月撤區還鎮改稱石巖鎮。1993年1月1日,寶安撤縣改區,石巖鎮歸深圳市寶安區管轄。2004年7月1日,石巖撤鎮改街道。2007年12月,街道設立9個社區工作站,下轄21個社區居委會。

石巖街道位于深圳市西北部、寶安區中部,東與大浪街道接壤,西接西鄉街道,南連南山區,北與光明新區毗鄰,是深圳西北部的交通樞紐,地處羊臺山北麓、西麗湖與石巖湖兩大旅游勝地之間。街道下轄9個社區工作站,21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40多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2000多人。總面積65.9平方公里,一級水源保護區面積為9.05平方公里,占全街道總面積的13.7%,二級水源保護區面積28平方公里,占全街道總面積42.5%。全街道建成區面積24平方公里,綠地面積47.8%。

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石巖歷屆班子和廣大干部群眾秉承“山水為尊,攀巖登峰,厚積薄發,點石成金”的石巖精神,堅持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統一的發展定位,按照“抓管理、促穩定、謀發展”的工作思路,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科學發展,逐步將原來閉塞落后的小山村打造成經濟繁榮、環境優美、適宜人居的生態型高新技術產業城區。

2002-2003年度,石巖被區政府評為文明鎮,2003年榮獲“國家衛生鎮”、“省教育強鎮”榮譽稱號,2004年榮獲“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和“市綠色村鎮”榮譽稱號,2002年、2004年分別被市評為“同富裕工程先進單位”,2001-2003年連續三年榮獲區“街道領導班子工作實績考核”一等獎,2004年街道黨工委被區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05年,被區委區政府評為“信訪工作先進集體”和“城市化轉地工作達標街道”。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日韩gv国产gv欧美旡码天堂 | 尤物国产在线精品三区蜜芽 | 亚洲人成网站免费播放 | 亚洲香蕉久久综合网 | 日韩一级一欧美一级国产 | 中文字幕s级优女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