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崇州市道明鎮各村社區情況介紹

崇州市道明鎮各村社區情況介紹

東岳社區位于道明鎮南方,全社區面積1.02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800畝,現有人口1600人,482戶,轄10個社區居民小組,社區、組干部13人。黨小組長5個,黨員44人,每人年均收入10156元。社區黨支部領導人員3人,兩委成員5人。居民會議和居民代表會議外,建有議事會,議事會成員29人。社區建立了社區中心服務站,服務站長由社區書記擔任;服務人員6人;建筑面積600平方米;社區室外文體活動場所面積200平方米。

協和社區地處濟協鄉場鎮,區域面積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050畝,轄區內13個居民小組,609戶,總人口2356,其中:農業人口2037人,是濟協鄉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的中心。

協和社區土地流轉面積1600余畝,主要以珍稀花卉、苗木、果蔬種植為主。轄區內有中小型企業21個,2013年人均收入達到12100余元。

協和社區現有農業專合組織2個,一是“崇州市協和土地股份合作社”,種植糧油,現入社面積254畝;二是“崇州市新卉土地股份合作社”,種植花卉苗木,入社面積1217畝。

轄區內設有農技服務站1個,農貿市場1個,文化中心1個,老年活動中心1個,幼兒園1所,小學1所,派出所1所。

協和社區有集中居住點兩處,集中居住戶數150余戶。

社區選舉成立了居民議事會,共有成員27名;并選舉產生了由5人組成的居務監督小組。

我協和社區將繼續擴大場鎮規模,并以花卉、苗木、果蔬規模種植為依托,以打造白塔湖濟協竹溪之鄉為契機,將我社區打造成為生態休閑觀光旅游盛地。

白馬河流經該社區,社區遂借取河流名為名。1949年前屬白馬鄉1.12保,1949年前改保為密嚴村和彩燕村,1961年白馬更名錦江時為1大隊,1981年更名為白馬大隊,1983年改公社為鄉,改大隊為村。

2005年村改社區。

2005年村組管理體制改革將利禾村并入白馬村。

2019年錦江鄉、濟協鄉并入道明鎮。

2020年5月村組管理體制改革撤銷余塘村,將原余塘村第1、2、3、4、5、6、7、8、9、10村民小組劃歸白馬社區管理。

錦江鄉白馬社區抵觸錦江場鎮,總面積約4807.2畝,耕地面積3225畝,轄13個村民小組。截止2012年,常住人口3588人,其中農業人口3185人。

文昌村村位于濟協鄉西部,東靠協和社區,南靠成溫邛高速、西靠榿木河、北靠雙鳳村35米外聯通道貫穿文昌村,地理條件優越交通便捷。全村總面積約為3.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3098。48畝,下轄21個村民小組,734戶,2616人。全村共有黨員94人,其中預備黨員3人。村黨支部成員3人,其中:支部-1人、組織委員1人、宣傳委員1人,村民委員會成員5人,便民-2人。種植花卉苗木2000余畝,巨峰葡萄650余畝。農民人均純收入9300元。近年來,村“兩委”班子以創建“五個好”黨支部為目標,堅持“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帶領全村群眾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之路。

順交村位于道明鎮東部,東南與濟協相鄰,西北與道明鎮集鎮接壤,街安路縱貫全村。全村面積2.6平方公里,轄13個村民小組;耕地總面積2316.23畝;全村總人口2307人,其中黨員66人發展1名黨員。順交村屬于平壩農田區,屬于亞熱帶溫潤氣候,常年氣溫溫和,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農戶大多以種植水稻、小麥、玉米、豆類和油菜等為主,部分農戶家庭以從事竹編產業為主要生活來源。

升平村基本情況

升平村位于道明鎮東部,地處公議、濟協、錦江交界處。全村面積4.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127畝,全村總人口3175人,總戶數917戶;勞動力1854人;村民小組20個,黨員79人,黨小組10個,村組干部共26人,低保救助對象74人,五保戶19人,殘疾人80人。年人均平均收入7000元。

永樂村

基本情況介紹

永樂村位于道明鎮東北部,村辦公點離場鎮1.5公里。

全村幅員面積3.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92畝,轄區內有13個村民小組,共計:1924人,農戶595戶,7個黨小組,黨員52人,村內有1個醫療站,人均收入8200元。

全村有耕地1892畝,主要類型為水田,農村居民用地274.78畝,全村以種植和養殖業為主,農民主要收入來源于種養殖業,勞務輸出為經濟支柱。

(一)村域位置及人口

天水村位于道明鎮北部,地處公議交界處。有11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1940畝,山地面積500畝;全村總人口1749人;勞動力983人;參加新合醫療1713人,占97%,低保救助對象47人,五保戶15人,殘疾人41人。有遠近聞名的櫻桃園,傳統竹編產業,有新開發食品產業新產品天香食品廠。

(二)自然資源

天水村地處無根邊區,系淺丘地帶。

(三)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服務設施

1、道路。天水村村域內有水泥路(主道)一條貫穿全村,全長約3千米。

2、供電。村域內已全部通電。

3、社會服務設施。村域內設有垃圾收集房8個,村內服務體系主要有:計生服務室、農村黨員現代教育遠程站、文化活動室。

原紅旗小學位于該村,村遂借取學校名為名。1949年前屬道明鄉13和14保部分,1950年改保為樓房村和斜陽村,1958年建立道明人民公社,為12管區,1961年劃為11大隊,1981年更名為紅旗大隊,1983年改公社為鄉,改大隊為村。

1991年12月撤銷道明鄉,建立道明鎮。

2005年村組管理體制改革向陽村并入紅旗村。

2019年錦江鄉、濟協鄉并入道明鎮。

2020年5月村組管理體制改革將斜陽村與紅旗村合并設立紅旗村。

紅旗村地處崇州市綠色經濟開發區,是以環保綠色為主的重點的發展觀,道明鎮紅旗村位于道明鎮西部,南北相距15公里,呈長條形,境內有新蓉路和紅東路、重慶路三條主干道。

濟民村基本情況

濟民村地處濟協鄉東北部文錦江畔,距崇州市區4公里,全村幅員面積1.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345畝,轄1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927人,總戶數為594戶。

濟民村濟民場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文化底蘊厚重,交通便利,氣候宜人,環境優美,極適宜投資、開發,濟民村各項事業一派興榮,2011年人均年收入為7800元。濟民村現有勞動力962人,其中男541人,女421人。村內共有低保戶22戶56人,殘疾人57人,黨員55名,社黨小組5個。計生幫扶戶一戶(18組高立新),空巢老人4名。村議事會成員37人,村務監督小組成員5人。

全村現有耕地面積2345畝,主要類型為水田和澆水地,果園面積60畝,主要類型為種植業,農村居民用地總面積356畝。全村以種植和養殖業為主,特色產業有優質水稻,優質油菜。農民主要收入以種植業和養殖、勞務輸出為經濟支柱。

濟協鄉雙鳳村位于濟協鄉政府西北面,村辦公點距濟協場鎮0.5公里,35米旅游環線穿境而過,和濟協鄉天宮村、文昌村、協和社區相鄰。全村總面積5.2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562畝,轄區28個村民小組,共計人口3023人,農戶908戶,黨員104人,預備黨員3人,入黨積極分子10人,五保18戶18人,低保33戶60人,低保邊緣戶2戶5人,殘疾人88人,轉移二,三產業勞動力520人,剩余勞動力520人,剩余勞動力310人,人均年可支配收入5120元。

全村現有耕地面積3562畝,都為水田,農村居民用地總面積480畝,全村以種植養殖業為主。

崇州市錦江鄉新華村位于錦江東北面,東面緊鄰崇平、廖家,南面緊挨錦江鄉天民村、白馬場,北面與觀勝鎮接壤。位于成溫邛高速公路旁距成都35公里,崇州市5公里,雙向6車道懷華公路橫貫我境,主干交通便利。

人口及資源狀況

現新華村2005年5月由原新華村、茨街村合并設立,共20個村民小組,1024戶,總人口3093人,其中婦女1267人,勞動力1876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964人,常年外出打工383人。全村低收入286戶,898人,低保戶20戶,五保戶17人。黨員100名,預備黨員3名,入黨積極分子8人,黨小組13個。

組建老年協會,建有農家書屋。為留守兒童建立了“寸草心”家園,聘請了專業老師來輔導。

新華村屬亞熱帶濕潤氣候,水資源豐富,年均氣溫16度左右,年均降水量1200毫米,無霜期280天左右,氣候濕潤沒,光熱資源充足,相對濕度達85%-98%。土壤土層較厚,肥力較高,呈中型或弱性反映,富含有機質土壤,無超標重金融和農藥殘留,符合綠色食品基地標準要求,適宜發展蔬菜標準化種植。新華村水系來自都江堰水系黑石河四支渠,水資源豐富,修導水利設施以后,完全能滿足標準化蔬菜種植要求。全村幅員面積4.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151.36畝。現有優質糧油品種1000畝,蔬菜基地200畝,花卉苗木100畝和大棚西瓜70畝,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2個(星華土地股份合作社、新念土地股份合作社),經營小組共11個,入社面積2000余畝,入社戶數661戶。

烏尤村位于錦江鄉北部,屬錦江北大門,東與觀勝鎮池塘村、錦江鄉新華村緊臨,南面緊挨新華村,北與元通鎮接壤,懷華路貫穿全村,交通十分便利。全村面積4.27平方公里,住戶共計971戶、全村總人口3398人,轄區19個村民小組、村兩委干部6人、黨員93人。村內有西河、沙溝河、黑石河、屬都江堰、西河自流灌溉區域,屬落尾水灌溉區。烏尤村是一個農業大村,主產水稻、小麥、油菜、玉米等農作物,并且烏尤村屬生豬養殖、花卉苗木村,第三產業主要有水泥制品業、加工業等。現目前村現狀社會服務設施體系較為完善,設有醫療站、計劃生育服務站、殘疾人、農村黨員現代遠程教育服務點、村文化活動室。烏尤村便民服務站將醫療保險、社會保險、養老保險、計劃生育、農村優撫、農村低保、農村五保、就業保障、殘疾人服務、老齡服務、信訪接待、糾紛調解、法律咨詢和援助、網格化服務、流動人口管理服務、警務服務、農業綜合服務以及其它代辦事務納入窗口辦理。

因該社區原有一座天民寺,故名。1949年前屬白馬鄉14保,13.18保部分,1950年改保為民樂、天民和無邊村。

1958年建立白馬人民公社為6管區,1961年白馬更名錦江時為8大隊,1981年更名為天民大隊,1983年改公社為鄉,改大隊為村。

2005年村組管理體制改革將原燕溪村并入天民村。

2019年錦江鄉、濟協鄉并入道明鎮。

2020年5月村組管理體制改革將原余塘村第11、12、13、14、15、16、17村民小組劃歸天民村管理。

天民村地處錦江鄉東部。2010年,全村幅員面積3.59平方公里,村民小組21個,總農戶832戶,總人口2853人,其中勞動力1920人,人均收入6950元/年。全村有農用地面積3880畝,其中:耕地面積3080畝、園地面積800畝、耕地中基本農田面積為3080畝。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在线免费亚洲天堂AV影院 | 一级国产高清免费观看 | 久久久久中文伊人久久久 | 久久这里国产综合精品 |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无线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