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彩區疊彩街道辦事處成立于1997年3月21日。成立之初下轄14個街道居委會:疊彩、和平、鳳凰、鳳北、建軍、群建、東鎮、鸚鵡、觀音閣、驛前、北外、虞山、蘆笛、九華街道居民委員會。2002年7月,根據疊委發[2002]57號《關于桂林市疊彩區社區建設工作方案》文件精神,將所轄14個街道居民委員會劃分設置為8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寶積、疊彩、鸚鵡、虞山、觀音閣、回龍、蘆笛、九華社區居民委員會。疊彩街道辦事處轄區范圍:東起漓江之上的螞蟥洲、伏龍洲,與七星區隔江相望;南至樂群路;西面桃花江畔與秀峰區毗鄰;北抵九華山、北極廣場、虞山橋,與疊彩區北門街道辦事處相接。轄區面積約4.5平方公里。轄區總戶數28284戶,其中常住人口為64047人,流動人口24268人。 。 |
桂林市疊彩區北門街道辦事處,成立于1997年。轄區范圍南自環城北一路起,北與靈川縣定江鎮相連,東至漓江,西與秀峰區甲山鄉相接,轄區面積約5萬平方公里,人口6萬余人;下轄7個社區居委會,轄區內有82個行政、企事業單位;街道工委所轄5個黨總支,15個黨支部,總支部書記5人,支部書記15人;支部委員53人,共有黨員837人。內設武裝部、司法所、黨政辦、綜治辦、街政辦、計生辦、婦聯殘聯老齡辦公室7個職能部門,下設一個社會保障事務所(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現有工作人員20人。
|
桂林以山清、水秀、洞奇、石美享譽天下,舉世聞名的漓江就從大河鄉穿境而過。疊彩區大河鄉位于桂林市區東北部,面積39平方公里,轄15個村委會,42個自然村,常住人口2.3萬人。轄區內風景秀麗、古跡眾多,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有被譽為“百里漓江第一島”的南洲島,有桂林最高峰、森林茂盛的堯山,堯山東麓保存著中國最大、最完整的藩王群陵,是全國著名的名勝古跡。桂林屬中亞熱帶氣候,夏長冬短,平均氣溫19℃,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600小時,無霜期長達308天左右,平均相對濕度為75.85%,年平均降雨量為1894毫米,給人們的生活和工農業生產提供了良好的氣候環境。
大河鄉交通便捷、通訊發達,有著優越的區位優勢。國道322線、湘桂鐵路與在建的東二環路、桂梧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已啟用的火車始發站和在建的汽車客運北站位于境內,兩江國際機場相距僅28公里。還有郵電大樓、城北自來水廠、一批商貿市場和各類批發市場等基礎設施。位于桂林城郊結合部這一特色,使轄區兼具城市、農村兩方面的有利條件,便于接受來自城市的輻射,并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在發展與桂林市規劃相適應的高新技術產業、現代物流業、現代商貿業、現代服務業、農業綜合開發和加快推進城市化方面前景廣闊。 轄區產業基礎良好,傳統工業良性發展,科技型企業嶄露頭角,花卉基地、無公害水果基地、蔬菜基地產業化經營初具城郊生態農業特色,形成了商貿、食品加工、倉儲、建筑為主的發展架構,以及東種養、西工貿的城鄉一體化格局。全鄉各項管理服務職能得到進一步增強,城鄉交融、優勢互補,具備了良好的投資環境。 大河鄉人熱情、誠信、求實、進取,竭誠歡迎國內外客商來投資發展,本著“您發財,我發展”的原則,使客商享受各種優惠政策,提供高效、優質、全方位的服務,全力推動企業的發展,共創美好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