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展示全區精神文明建設豐碩成果,激發各地區各部門單位及廣大干部群眾參與精神文明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自治區黨委和政府決定,授予呼和浩特市玉泉區等22個旗縣(市、區)自治區文明城市稱號。 |
玉泉區總面積213平方千米,總人口19萬人(2004年)。區人民政府駐公園西路(但根據“玉泉區政府網站”資料,已經遷至昭君路4.8千米處),郵編:010031。代碼:150104。區號:0471。拼音:YuquanQu。行政區劃玉泉區轄7個街道、1個鎮、1個鄉:小召前街街道、興隆巷街道、長和廊街道、石羊橋東路街道、大南街街道、鄂爾多斯路街道、西菜園街道、小黑鎮、桃花鄉。歷史沿革1999年,玉泉區轄……。 |
回民區位于呼和浩特市西北部,總面積175平方千米,總人口22萬人(2004年)。區人民政府駐通道南街,郵編:010030。代碼:150103。區號:0471。拼音:HuiminQu。行政區劃回民區轄7個街道、1個鎮:新華西路街道、中山西路街道、光明路街道、海拉爾西路街道、環河街街道、通道街街道、鋼鐵路街道、攸攸板鎮。歷史沿革1999年,回民區轄:通道街街道、中山西路街道、環河街街道、新華西路街道……。 |
托克托縣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呼和浩特市南。總面積1313平方千米,總人口19萬人(2004年)。縣人民政府駐雙河鎮,郵編:010200。代碼:150122。區號:0471。拼音:TuoketuoXian。行政區劃托克托縣轄5個鎮:雙河鎮、新營子鎮、五申鎮、伍什家鎮、古城鎮。歷史沿革1912年設縣。托克托,系蒙古族人名,意為“保住”,“傳宗接代”。2000年,托克托縣轄3個鎮、8個鄉:城關鎮、新……。 |
清水河縣因境內有清水河而得名。位于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呼和浩特市最南端。東南與山西省平魯縣、偏關縣為鄰,西隔黃河與伊克昭盟準格爾旗相望,北連和林格爾縣、托克托縣。面積2859平方公里。自然地理清水河縣地處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交接地帶,地質構造屬山西臺背斜與內蒙古地軸相接之過渡帶。巖石平緩,黃土覆蓋較厚,地勢由東南向西漸次低下,平均海拔高度1373.6米;境內以山地最多,灘川地甚少,整個地形是山、川……。 |
武川縣位于內蒙古自治區中部,陰山北麓,首府呼和浩特市北,總面積4885平方公里。全境在北緯40°47′-41°23′、東經110°31′-111°53′之間。縣境東西長約110公里,南北最寬約60公里。縣境東南部和南部與呼和浩特市新城區、回民區和土默特左旗相連;西南和西部與包頭市土默特右旗、固陽縣毗鄰;北部與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簡稱達茂旗)、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接壤;東與烏蘭察布市卓資縣交界。……。 |
東河區是包頭市轄區城區之一。因季節性河流東河(蒙語稱博托河)流經區境而得名。轄區東界與土默特右旗接壤,西界接九原區,南界臨黃河,北界連石拐區。地理坐標為北緯40°30′~40°39′,東經109°57′~110°12′,行政區域面積470平方千米,轄2個鎮、12個街道, 49個行政村、66個社區。【人口民族】東河區總人口48.4萬人,戶籍人口394596人,其中:男性195076人;女性19952……。 |
扎賚諾爾是中國最大陸路口岸滿洲里市所轄的一個具有百年歷史的縣級行政區,擁有19個民族,15萬人口,總面積279.5平方公里。這里是一片資源富饒的土地,堪稱“大草原、大湖泊、大煤田”。全區坐落在世界三大草原之一的呼倫貝爾大草原西部水草豐美的地方,瀕臨我國第五大淡水湖、內蒙古第一大湖——呼倫湖,地下蘊藏著104億噸優質褐煤的扎賚諾爾煤田。這是中華民族三大文化之一草原文化發源地。早在一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 |
新巴爾虎左旗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呼倫貝爾市西南端,大興安嶺北麓,東經117°33′-120°12′,北緯46°10′-49°47′。東與陳巴爾虎旗、鄂溫克族自治旗為鄰,南與興安盟接壤,西與新巴虎右旗相依,西北連接滿洲里市,北與俄羅斯以額爾古納河為國界,西南與蒙古國交界。總面積22000平方千米。2003年底,全旗總人口為4138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01萬人。郵編:021200 代碼:150……。 |
扎賚特旗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東鄰黑龍江省。東與泰來縣毗連,北與龍江縣為鄰。總面積11837平方千米,總人口39萬人(2004年)。旗人民政府駐音德爾鎮,郵編:137600。代碼:152223。區號:0482。拼音:ZhalaiteQi。行政區劃扎賚特旗轄7個鎮、1個鄉、1個蘇木:音德爾鎮、新林鎮、巴彥高勒鎮、胡爾勒鎮、阿爾本格勒鎮、巴達爾胡鎮、圖牧吉鎮、好力保鄉、巴彥烏蘭蘇木。境內還有:八一牧場……。 |
科爾沁左翼中旗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東鄰吉林省。總面積9811平方千米,總人口53萬人(2004年)。旗人民政府駐保康鎮,郵編:029300。代碼:150521。區號:0475。拼音:KeerqinzuoyizhongQi。行政區劃科爾沁左翼中旗轄11個鎮、4個蘇木:保康鎮、寶龍山鎮、舍伯吐鎮、巴彥塔拉鎮、門達鎮、架瑪吐鎮、腰林毛都鎮、希伯花鎮、花吐古拉鎮、代力吉鎮、努日木鎮、圖布信蘇木、協代……。 |
科爾沁左翼后旗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鄰接遼寧省。總面積11476平方千米,總人口40萬人(2004年)。旗人民政府駐甘旗卡鎮,郵編:028100。代碼:150522。區號:0475。拼音:KeerqinzuoyihouQi。行政區劃科爾沁左翼后旗轄10個鎮、2個蘇木:甘旗卡鎮、金寶屯鎮、吉爾嘎朗鎮、常勝鎮、查日蘇鎮、阿古拉鎮、努古斯臺鎮、朝魯吐鎮、海魯吐鎮、雙勝鎮、阿都沁蘇木、茂道吐蘇木。歷史沿……。 |
開魯縣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通遼市西部。總面積4488平方千米,總人口39萬人(2004年)。縣人民政府駐開魯鎮,郵編:028400。代碼:150523。區號:0475。拼音:KailuXian。行政區劃(行政區劃調整后的鄉鎮蘇木名錄暫缺)歷史沿革清為東、西扎魯特二旗和阿魯科爾沁旗(簡稱三魯)共轄之地。1905年置縣,取開發三魯之意。2000年,開魯縣轄15個鎮、9個鄉、1個蘇木。 根據第五次……。 |
克什克騰旗位于內蒙古東部、赤峰市西北部,地處內蒙古高原與大興安嶺南端山地和燕山余脈七老圖山的交匯地帶,總面積20673平方公里,轄13個蘇木鄉鎮、3個街道管理辦公室,總人口24.4萬,是一個蒙、漢、回、滿等10個民族聚居的地區。克什克騰旗歷史悠久,出土文物多屬“紅山文化”與“夏家店文化”。“克什克騰”蒙古語即“親兵”“衛隊”之意,清順治九年(1652年)建置,迄今已有372年的歷史。2023年,全……。 |
巴林右旗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赤峰市北部,地處西拉沐淪河北岸,大興安嶺南段山地,東與巴林左旗、阿魯科爾沁旗毗鄰,南與翁牛特旗隔西拉沐淪河相望,西與林西縣相連,北與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接壤。地理坐標為北緯43°12′~44°27′,東經118°15′~120°05′,境東西最大長度154公里,南北最大寬度139公里,版圖形狀成蝴蝶形。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由西北海拔1700米向東南海拔400米逐漸傾……。 |
巴林左旗總面積6471平方公里,現轄11個蘇木鄉鎮、2個街道,166個嘎查村、18個社區(居委會),戶籍人口33.43萬人,常住人口27.48萬人,其中農村常住人口16.51萬人、城鎮常住人口10.97萬人,城鎮化率39.92%。現有耕地233.65萬畝、森林392.87萬畝、草原269.97萬畝。糧食產量12.2億斤,牲畜存欄220萬頭只。歷史沿革。巴林左旗曾是遼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是契丹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