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有一座雪山,名為巖杰雪山,巖堆位于此雪山上游,“堆”當地方言意為上游,因此得名。1981年設立。 巖堆村南距德翁格0.3千米,西距德翁囊1.58千米。設有德翁格、江孜卡、古若卡、果瑪唐、達古卡、次隆龍、納雜卡、庫尤熱、查古松拓9個村民小組。面積66平方千米,人口364人。海拔4200米。 |
此地有座山,名為色隆塘。1981年設立生達村、德達村,2007年兩村合并為色達村。 色達村北距瑪古棍巴0.15千米,西距斯瓊1.28千米。設有德達、色達2個村民小組。面積58平方千米,人口622人。海拔4300米。 |
因坐落于甘巖河與巖曲河交匯處而得名。“甘”意為雪,“巖”意為枕,當地方言。1981年設立。 西北距卡崩村0.68千米,東北距日碧卡0.89千米。設有薩頂卡、頂洛卡、珠東庫、熱日卡、甘巖卡、甘雨郎6個村民小組。面積22平方千米,人口288人。海拔4050米。 |
很多人居住而得名。“卡崩”意為“住戶集中在一起。1981年設立卡崩村、布麥村,2007年兩個村合并為卡崩村。 卡崩村東南距甘巖村0.68千米,西距俄依達0.56千米。設有卡崩、布麥2個村民小組。面積35平方千米,人口617人。海拔4050米。 |
處于布加雪山東邊山谷,且處在山谷上游而得名。“布”布加雪山的簡稱,“堆”當地意為上游。1981年設立卡崩村、布麥村,2007年兩個村合并為布堆村。 布堆村東南距炯間庫0.33千米,西距曲尺2.3千米。設有卡崩、布麥2個村民小組。面積98平方千米,人口278人。海拔4300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