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福建省第四批高級版綠盈鄉村[3]

福建省第四批高級版綠盈鄉村[3]

  福建省公布第四批高級版“綠盈鄉村”、“綠盈鄉鎮”名單,共有26個鄉鎮和419個鄉村入選。各設區市均有多個鄉村上榜,包括福州市、廈門市、漳州市等。此次評選旨在推動鄉村振興和生態振興,促進鄉村綠色發展。
  關中村位于荊溪鎮西北八公里處,座落關源中心,距縣城11公里。村東背靠福州市北峰郊區;西與關西(關東)隔山相對;南毗連埔前;北鄰六墩和仁洲村。全村耕地面積3000余畝,山林地面積11022畝,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村落與居民]全村總760戶2985人,轄有游仙源、鼓響、大巖、里店、里洋、白石、前元、下料、王坑、安邦、坂尾11個自然村。[歷史人文]一九四五年秋,全村有330余人先后參加了0地下黨組……。
  茶苑村位于閩侯縣洋里鄉西南部,東與田垱村接壤,西面友泉村,南接梧洋村北接安仁村,全村人口923人,238戶;村民以種植水稻和反季節蔬菜為主。村內有一條長10公里的鄉村公路;村民代表25人,村兩委共有5人,支委3人,村委2人,全村共有黨員16人。村集體年財政收入8.22萬,2012年全村村民人均年純收入達到6000元。……。
  馬墘村位于大湖鄉西南部,東鄰箬洋,西接大坪、雙溪,南臨洋山,北倚新塘。面積7423畝,山地4545畝,耕地1059畝,計有305戶,1252人。 馬墘村宋至清屬侯官縣,同為永安鄉(永靖鄉)嘉祥西里32~33都,清末屬大湖區,民國29年屬第六區雙大鄉,民國34年屬大湖鄉馬洋保,民國37年屬大湖區雙大鄉,1949年9月屬第九區雙大鄉,1950年9月屬第九區洋山鄉,1958年屬洋山大隊,1985年從洋山……。
  因原來通村土路一到雨天泥濘難行,一到晴天灰塵漫天,村民出行灰頭土臉,黑不溜秋,故名烏門。1983年祥謙人民公社分為祥謙、青口兩社和尚干一鎮,1984年設立烏門村村民委員會至今。烏門村位于尚干鎮南側,毗鄰福州海峽汽車城汽車銷售服務區,是尚干鎮政府駐地村,為閩侯縣第二批“雙百工程”整治村。全村315戶,1153人,黨員43名,村民代表35名。烏近年來,烏門村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指導下,村民生活水平逐年……。
  因境內有塘里溪穿村而過,故名“塘里”。原屬尾橋鄉,公社化時為尾橋管理區,1969年為尾橋大隊,1980年獨立為塘里大隊,1984年設立“塘里村村民委員會”,至今。塘里村……。
  原名“源格”,原屬竹西鄉的一個村,1958年公社化后單獨成立源格大隊,1984年后改名“元格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元格村……。
  因原是湖泊,由于地殼運動,逐漸形成平地,故名。原稱為永福鄉永貴里莆峰境;新中國成立初期,與龍山合并為高級社;1958年改為大隊;20世紀60年代,從龍山大隊拆村,設立湖里大隊;1984年10月改為湖里村委會。湖里村……。
  因位于平原的西邊,本地方言“原”也稱“洋”,故名。本屬龍山村管轄;人民公社化后期,又劃歸湖里大隊管轄;1981年與湖里大隊分村,成立洋西大隊;1984年改為洋西村委會。洋西村位于云居山東麓,東岱鎮南邊。距東岱鎮3公里,東連湖里村距曉澳鎮6公里。北鄰龍山村,南通曉澳鎮、道澳村2公里,201省道從村前通過。全村232戶,768人,包括10個村民小組、村兩委成員6人,村民代表30人。土地面積2000畝,……。
  人口2368人,戶數670戶,轄區內有1 1個自然村,村民小組18個,海外5人。位于羅源交界處,104國道、羅長高速公路穿村而過,耕地面積1506畝,山地面積9060畝,主要生產小福蘑菇。農村剩余勞動力從事建筑業、服裝加工業、石材加工等,宗教活動場所:后樓宮、洋中宮、杜棠宮、柳坑宮、鐘里宮、尖灣宮、坂頂宮、浦頭宮、境頭宮。  【敷化關】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設,后廢。  【張瑩墓】在杜棠自然村……。
  因寓意“鎮定海疆”,故名。唐代稱永福鄉崇德里;宋代為寧善鄉崇德下里;元代為連江縣二十六都,亭角澳巡檢司;元大德八年(1304年)改為定海,千戶所;明代改為二十七都,沿元制,定海守御千戶所;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令江夏侯周德興在定海建筑城堡,遂改名為“鎮海”,時有“會城重鎮”之稱;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又改稱“定海”,有“以安定海疆”之意;清代仍稱二十七都,游擊署;民國初期區劃沿襲清……。
  利洋歷史上曾是一個小自然村,清代及以前均屬太平鄉安仁上中里。民國初屬溪港自治區。民國18年(1929年)為第四區小滄鄉的一個附鄉。后來居民陸續遷走,僅存遺址叫利洋坪。  1990年,因建設連江最大的山仔水利樞紐工程需要,小滄鄉所在地及七里村所屬的掌瀨、過洋2個自然村均為山仔水庫淹沒區,居民全部移遷安置在利洋坪舊村址。1993年5月掌瀨、過洋加上牛樓3個自然村從七里村劃出單獨設利洋村民委員會,下轄4……。
  由下路、林洋中和林洋3個自然村組成,取“下、林”兩字為村名,故名“下林”。后為村委會駐地,即“下林村村民委員會”。宋屬奉政鄉金沙里。元保持。分都時屬十四都臨洋下,下路村。明代與十五都等3個都同時屬統一個統屬。清代屬綏來鄉下路,林洋村。民國時期屬金沙鄉下林路。解放后,1950年至1954年屬第三區墘林鄉。1955年屬金沙區下林鄉。1956年屬白樟區下林鄉。1957年為縣直轄墘林鄉。1958年紅旗公社……。
  前面臨金沙溪,西有鳳尾墘,村莊座落在壟墘之上,故稱“墘面”。設立村民委員會后,即“墘面村村民委員會”。宋屬奉政鄉金沙里,元保持。分都時屬十四都墘面村。明代與十五都等3個都同屬統一個圖。清代屬綏來鄉林洋村。民國時期屬金沙鄉墘面保。解放后,1950年屬第三區墘林鄉。1952年改名墘面鄉。1952年復改為墘林鄉。1955年屬金沙區下林鄉。1956年至1960年屬白樟區下林鄉。1957年為縣直轄墘林鄉。1……。
  相傳早年許族遷居此地時,當地土名叫龜洋,因洋中北高南低,分上下兩洋,偏下,故取名“下洋”。自明未命名起沿用至今。設村民委員會后,即“下洋村村民委員會”。明、清時稱三都下洋厝,民國時期屬玉文鎮文定保。1950年屬第五區文定鄉。1958年屬坂東公社文定大隊。1961年分設下洋大隊。1984年7月改為下洋村委會屬坂東鎮人民政府。下洋村……。
  溪源村簡介 溪源村地處三溪鄉南部,離鄉政府所在地約3.5公里,202省道從半山腰穿過, 全村土地面積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56畝,林地面積5875畝,其中集體林地面積2656畝。全村共554戶,總人口1950人,6個自然村,43個村民小組,黨員人數51人,村兩委6人。溪源村村委會占地面積約775平方米,與202省道之間連接有一條4.5米寬2公里長的水泥路。2012年修建了長2.1公里,寬3.5米……。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欧美清纯另类日韩中文字 |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久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最大激情中文字幕 | 亚洲视频在线高清观看你懂得 | 日本思思热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