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關鎮位于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總面積117.09平方公里,人口3.5萬人,轄21個村、2個街道居委會。境內207省道橫貫而過,嵐城路、嵐大路、嵐滔路、嵐紫路交匯于此。全鎮有耕地2.8萬畝,林地9.6萬畝,荒山5.2萬畝。境內的平溪、六口等地蘊藏豐富的煤炭、石灰石和花崗巖資源。產業建設以畜牧養殖業、蔬菜種植業、三產服務業為主邁上特色化產業之路。品牌戰略穩步推進,“南宮臘肉”、“神河土雞”商標已……。 |
民主鎮位于嵐皋縣西部,距縣城44公里,東連石門鎮,西鄰堰門鄉,南交城關鎮,北接鐵爐鄉。全鎮轄17個行政村1個街道居委會,總面積107平方公里,總人口18205人。近年來,民主鎮搶抓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積極調整產業結構,著力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全面推進蠶桑、烤煙建設,不斷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有力地促進了鎮域經濟的快速發展。以退耕還林為重點,按照“高山退耕還林,中低山全面發展蠶桑和烤煙”的發展布局,全鎮……。 |
佐龍鎮位于安康市南端,嵐皋縣的北部,207省道貫穿全鎮,是安康市至嵐皋縣城必經的第一鎮,素有嵐皋“北大門”之稱。全鎮轄16個村、1個街道居委會,總人口3176戶12232人,總面積108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2.7萬畝,其中水田3000畝。境內最低海拔331米,最高海拔1962米。近年來,該鎮按照“發揮門戶優勢,打造佐龍品牌”的發展思路,穩定一個蠶桑產業,實現畜牧、勞務輸出兩個突破,抓好生態環境、基……。 |
石門鎮位于嵐皋縣城西部。相傳,早年有一僧背負鐵佛,先極輕,至該地忽重,不能移步,即在此建鐵佛寺。因此,曾叫鐵佛,后因境內橫溪河與嵐大公路交界處兩山壁立,形似石門,故改名石門。清代,嵐皋行政區劃為東、西、南、北4鄉,計50保,鐵佛寺為西鄉。中華民國(1912年),廢清制,設東、西、南、北、中5區,計32保,鐵佛寺為西區。1939年,聯保改鄉,設鐵佛鄉.。皋解放后,廢民國鄉鎮制。1949年12月始相繼……。 |
南宮山鎮位于嵐皋縣東部的國家級森林公園南宮山南麓,距縣城28公里,最高海拔2300米,最低海拔564米,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氣候溫和。轄9個行政村,6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6851人,其中農業人口6496人?偯娣e97平方公里,總耕地15304畝,其中水田3206畝。農作物主要以玉米、水稻、薯類為主。207省道橫貫全境,是連接嵐皋與平利、鎮坪的交通要道。近年來,花里鎮在穩定糧食總產的基礎上,大力調整……。 |
孟石嶺鎮位于嵐皋縣東端,東與平利縣八仙鎮接壤,南與滔河鎮相聯,西北與花里鎮毗鄰,總面積121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88個村民小組,2667戶10107人。轄區內207省道穿境而過,通訊、高低壓電網四通八達。鄉域幅員遼闊,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森林覆蓋率高,素有“森林公園、嵐河糧川”之稱,是清代著名畫家甘棠的故居。境內蘊藏豐富的石灰石、板石、煤炭、藥材等自然資源! 啄陙,鄉域經濟發展立足“一穩……。 |
藺河鎮位于嵐皋縣嵐河中游,距縣城以東7公里,轄10個行政村、54個村民小組、2041戶、8350人,總面積98平方公里,有耕地11236畝,其中水田2836畝。境內良田阡陌,物產豐富,電力充足,交通方便! √A河境內土質肥沃,盛產玉米、水稻,人均糧食產量達600公斤。近年來,鄉黨委、鄉政府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調整產業結構,著力培育蠶桑、黃姜、魔芋三大優勢產業,積極扶持蔬菜、育苗、蓮藕等增收項目,……。 |
堰門鎮地處嵐皋縣西部邊陲,東與民主鎮毗鄰,南與官元鎮壤,北臨鐵爐鄉,西與紫陽縣隔河相望,全鄉轄13個行政村,100個村民小組,2741戶、10283人?偯娣e為73.5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793米。近年來,鄉黨委、政府緊扣時代主旋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形成了以蠶桑、畜牧、水果為支撐,以個體私營經濟為后勁的農村產業格局。2002年養蠶發種5000張,產繭160噸,發展黃……。 |
滔河,位于大巴山北麓,陜西省南沿邊陲,嵐皋縣東南部。地理位置處于東經108°51′至108°55′、北緯32°00′至32°14′之間。南北長約15.2公里,東西寬約6.2公里,總面積92.48平方公里。南與漳河鄉毗鄰,北與城關鎮為鄰,東與溢河鄉、花里鎮交界,西與四季鄉接壤。全鎮地勢南高北低,坡陡溝峽,自然條件垂直差異較大,最高海拔1740米,最低海拔505米,鎮黨委、鎮政府機關位于柏坪村一組號房……。 |
官元鎮位于嵐皋縣西南部,南與重慶城口縣接壤、西與紫陽縣班桃鎮毗鄰,總面積133.3平方公里,轄10個行政村,78個村民小組,1960戶,總人口為7277人。鎮內最高海拔1800,最低海拔480米,年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境內礦產資源十分豐富,主要有石煤、大理石、鈦磁鐵礦、綠色板石、石灰石等。其中境內鈦磁鐵礦儲量達2.7萬噸,儲量居全國第二,雞蛋梁5.5萬畝人工造林工程面積居陜西第一、全國第四。 ……。 |
嵐皋縣四季鎮地處嵐皋縣南部邊陲,境內有省級旅游景點--神河源省級森林公園,交通便捷,通訊暢達。轄9個村、67個小組、1662戶、5899人,總面積148平方公里。全鄉生物、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0%以上。近年來,四季鄉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搶抓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大力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確立了“林業興鄉,產業富民”的鄉域經濟發展思路,把興林、務林、營林作為全鄉的第一要務,把興桑養蠶……。 |
大道鎮是經1984年10月安康火石巖水電站庫區遷建形成的建制鎮,與漢濱區瀛湖鎮、紫陽縣洞河鎮交界,是嵐皋的西北門戶。鄉鎮機構改革后,全鎮轄7個行政村、1個街道居委會,共1785戶6230人?偯娣e25.8平方公里,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小鎮!〗陙恚蟮梨傸h委、政府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扶貧移民開發為契機,以集鎮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努力形成了邊貿經濟與庫區經濟交相輝映的復合型經濟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