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桂林市各縣市區情況介紹[2]

桂林市各縣市區情況介紹[2]

恭城瑤族自治縣位于廣西東北部、桂林市東南部,總面積2149平方公里,轄3鎮6鄉,總人口27.8萬人,居住著瑤、漢、壯、苗等19個民族,其中瑤族人口14.8萬人。

這里環境優美,氣候溫和。恭城東、西、北部三面環山,中間為河谷、草地、丘陵地帶。境內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318個,銀殿山為全縣最高峰,其主峰海拔1885米。恭城河(茶江)縱貫縣境,支流縱橫密布。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9.7℃,年均降雨量1437毫米。

恭城資源豐富,物產盛多。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在廣西占有重要位置,主要金屬礦藏有鎢、錫、鉭、鈮、鉛、鋅、錳、鐵、銅等10余種,其中鉭鈮在全國占重要地位,鉛鋅礦藏量屬廣西第二位。主要非金屬礦種有花崗巖、大理石,其中探明花崗巖藏量25億立方米,有大紅、淺紅、芝麻花等品種;大理石藏量15億立方米,有白色、黑色、木紋黃、玫瑰紅等品種。水能蘊藏量11.07萬千瓦,可開發利用的有6.31萬千瓦。主要土特產品有馳名中外的“恭城月柿”、椪柑、沙田柚、檳榔芋、紅瓜子、黃筍。水果已實現規模化生產,產量大,品質優,是全國無公害水果生產示范基地縣,被國家農業部授予“中國月柿之鄉”、“中國椪柑之鄉”稱號。恭城月柿是傳統出口產品,暢銷港澳臺等地區及歐美多國。沙田抽多次榮獲全國柚類評比金獎。全縣水果種植面積已達32萬多畝,總產量35萬多噸,其中月柿8.9萬畝10萬噸,沙田柚7.7萬畝7萬噸,柑橙13萬畝18萬噸,水果總產及人均產量均居廣西第一位。

恭城是一個古老的縣城。她于隋末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開始置縣,至今已有1380多年的歷史。恭城縣城地貌似天然的大八卦圖,茶江以"S"型繞越整個城區,更顯瑤鄉之神秘。恭城山清水秀,古跡眾多。恭城自古處于中原進入兩廣的交通要道,中原文化和嶺南文化互相交融,造就了獨特的瑤鄉地域文化,全國四大孔廟之一的文廟和全國關帝廟十大理事之一的武廟相鄰而建,互相輝映;周渭祠、湖南會館、東寨瑤族古民居建筑精美,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考古價值。境內山清水秀,自然景觀獨特,森林覆蓋率78%,充分展現了“觀自然景觀,品瑤鄉風情”的旅游文化內涵,是鑲嵌在桂林大旅游圈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恭城基礎設施,日趨完善。交通便捷,以省道二級公路為主骨架的公路網絡四通八達,實現了村村通公路。通訊事業發村電網改造在全國率先完成,全縣水電裝機容量3.6萬千瓦,建成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實現了與全區電網聯網供電。目前已擁有三星級酒店1家,二星級酒店2家,具備了一定的接待能力。民風淳樸,地靈人杰。恭城各族群眾民風古樸,和睦相處,治安良好,榮獲全國民族團結先進單位,成為廣西第一個獲準通過的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和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三位一體”(恭城模式)生態農業得到廣泛認同和普遍推廣。人民群眾思想解放,整體素質較高,高考、中考上線率和重點院校錄取率連年名列廣西前茅。

恭城瑤族自治縣轄3個鎮、6個鄉:恭城鎮、栗木鎮、蓮花鎮、平安鄉、三江鄉、嘉會鄉、西嶺鄉、觀音鄉、龍虎鄉。

歷史沿革

1990年2月3日,國務院批準撤銷恭城縣,設立恭城瑤族自治縣。

2000年,恭城瑤族自治縣轄3個鎮、6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71216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恭城鎮45329;栗木鎮45881;蓮花鎮51352;平安鄉35589;三江鄉13450;嘉會鄉24902;西嶺鄉36268;觀音鄉8610;龍虎鄉9835 

2003年恭城瑤族自治縣行政區劃一覽(轄3個鎮、6個鄉):(根據當年廣西行政區劃代碼整理)

100 恭城鎮 轄:恭城鎮居委會;洲塘、門樓、孟家、滿塘、化育、白馬、西河、江貝、同樂、樂灣、天堂、莊埠、渡雷、古城14個村委會。

101 栗木鎮 轄:栗木街居委會;苔塘、上枧、馬路橋、大營、石頭、上宅、栗木、大合、大枧、高嶺、五福、建安、六嶺、良溪、常家、上灌、泉會17個村委會。

102 蓮花鎮 轄:蓮花鎮居委會;蓮花、竹山、枧頭、筆山、朗山、湖山、門等、東寨、巖口、崇嶺、老君、坪嶺、獨石、風巖、勢江、東科、楊梅、龍圍、坪沖、黃泥崗、蒲源、桑源、蘭洞23個村委會。

200 平安鄉 轄:和平、大嶺、下山源、陶莊、大江、北洞源、北溪、巨塘、新街、橋頭、路口、三新橋、陶馬坪、黃埠、土陂15個村委會。

201 三江鄉 轄:大地、三聯、黃坪、三寨、栗田、十八嶺、對面嶺、三江、安沖、洗腳嶺10個村委會。

202 嘉會鄉 轄:嘉會街居委會;白燕、共和、太平、嘉會、吉山、豸游、蘇陂、西南、秧家、泗安、松林、大山、白羊13個村委會。

203 西嶺鄉 轄:西嶺街居委會;新合、下宋、八巖、挖溝、虎尾、費村、西嶺、三合、新安、楊溪、羅卜、龍崗、德良、島坪、營盤、東面、椅子17個村委會。

204 觀音鄉 轄:觀音、洋石、獅塘、水濱4個村委會。 

205 龍虎鄉 轄:龍虎、獅子、源頭、龍嶺4個村委會。

旅游景點

1、恭城文廟

恭城文廟,又稱孔廟、學宮,是紀念我國古代杰出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廟宇。孔子誕生于公元前551年,是世界四大極峰人物(孔子、耶穌、釋加牟尼和蘇格拉底)之一。孔子,是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世界十大著名思想家之一。孔子思想,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極其巨大。孔子思想,至今仍給人們以深刻啟迪。

恭城文廟,占地3600平方米,建筑面積1300平方米。是廣西現存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氣勢最宏偉、保存最完整的廟宇,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始建于明朝永樂八年(公元1410年),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論年齡,它比北京故宮小四歲,比天安門大七歲。

廟內的欞星門由青石砌筑,“欞星門”三字是由乾隆所題怕;泮池上下班狀元橋及橋上的云紋石雕即是“平步青云”的意思;雙扇大成門上有著非常精致的雙面鏤空雕花;象征天子地位的大青石龍陛(全國僅存兩塊);還有大成殿內清代帝王康熙所題《萬世師表》、雍正所題的《生民未有》、光緒所題的《斯文在茲》三塊扁額及像高3.5米,座高0.8米的孔子塑像、像高2米的“四配”像。大成殿后面的崇圣祠,里面展示的是《圣跡之圖》彩繪共36幅,它是我國現存最早,以反映人物事跡為主、具人完整故事情節的邊環畫。東西廂房分別用上等木材料雕刻有孔子語錄并配以指南車、建鼓、焚爐、司母毋鼎、日昝、候風地動儀、塤、劍戟、四書五經等仿制品。藏經閣里面設有古香古色的線裝圖書(其中不少是雕板印刷本)及文房四寶等古物。整個文廟花鳥魚蟲、飛禽走獸、彩陶人物栩栩如生。

整座恭城文廟,以易經既濟卦六爻為依據,順應山勢,分六級層疊而建。陽居一三五,陰居二四六,是“陰陽各得其位”,為水火相濟的完美大吉之象。五爻為最貴之位,大成殿居之。難怪整座文廟,莊嚴、肅穆、雄偉,萬分崇高!它布局嚴謹,造型完整,凌空飛動,紅墻黃瓦掩隱在綠樹叢中,大有飛出天外之勢!這是易學和中國傳統建筑文化魅力之所在。

2、恭城武廟

恭城武廟,又稱關帝廟,是祭祀三國名將關羽的廟宇。始建于明朝萬歷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至今已有400年的歷史。現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整個廟宇占地面積2100平方米,建筑面積1033平方米。坐落在印山南麓文廟的右側。印山一山分二脊,一東一西,一左一右。左為文廟,右為武廟,文武兩廟渾然一體,相得益彰。

恭城縣的先民為什么要將文廟建在左邊,把武廟建在右邊呢?這是因為在中國古代傳統觀念里,左為東、為陽,東方主生,為尊,故為文廟,以示崇文;右為西、為陰,西方和殺,為卑,故為武廟,以示抑武。而文廟與武廟之相依相傍,又表示陰陽相合,文武相成。既崇文,又尚武,先文后武,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恭城文武兩廟一東一西同處一地,這在全國都是絕無僅有的。

武廟建筑分戲臺、正殿、協天宮、后殿及東西兩廂配殿。東西廂房用雕塑的形式展示關羽的傳奇故事,如:桃園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溫酒斬華雄等。整座建筑重檐歇山,翼角飛翹,脊山花飾泥塑,龍鳳呈祥,明暗八仙,人物花鳥,栩栩如生。黃綠琉璃瓦頂與文廟的芒輝溶為一體,形成了印山下金碧輝煌的光波海洋。

武廟戲臺是目前廣西保存最完整的兩座古戲臺之一(另一座在昭平縣的黃姚古鎮),雖經四百年滄桑,卻風采依舊。

關羽,姓關名羽,字云長。因與吳國作戰而亡,被追謚為壯繆侯,當地人于玉泉山立祠祭祀。但一直到唐代,在民間的影響并不很大。北宋末年,才封為公(一說封為真君)。但由于關羽集忠、勇、仁、義于一身:他對國以忠,作戰以勇,處世以仁,待人以義,幾乎匯集了中華民族的全部美德。所以,影響越來越大。最后被尊為關圣帝君,俗稱關帝。佛道二教也競相將關羽羅為本門神祗。佛教以其為0伽藍,道教則以其為雷首山澤中之老龍轉世,尊為真君。明清以后,關羽儼然成為人神之首,與文圣孔子齊肩而成為“武圣”。在民間,各行各業對關羽的頂禮膜拜,又甚于孔子。自明清以來,關羽已經成為保家衛國的武神、戰神,各行各業的行業神,保佑世人中舉升官的魁星,庇佑商賈發財的財神,除災治病、驅邪辟惡、誅討叛逆的正義之神與福神。現在,關羽的影響已跨越了時空,跨越了國籍,受到海內外炎黃子孫的奉祀和敬仰。

3、周渭祠

周渭祠 周渭祠,恭城人稱它為周王廟或嘉應廟。它建于明朝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清朝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重修,是祭祀北宋監察御史周渭的祠廟。

據《宋史》記載,周渭是恭城縣路口(爐口村)人,生城殘唐五,卒于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賜同進士出身,宦至侍御史。恭城舊縣志載,他曾關心家鄉人民的疾苦,奏請朝廷稅賦,竭力開發民智,興辦鄉學。因他一生廉潔奉公,頗有政績,死后被朝廷敕封為“忠祜惠烈王”,家鄉百姓感恩德,捐款為他建廟、塑像,有詩聯贊曰:

百代相傳周御史;千秋懷念古鄉賢。

周渭祠占地面積1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1040平方米,由戲臺(毀于三十年)、門樓、大殿、后殿及左右廂房組成。現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周渭祠門樓,是全廟的精華所在。門樓面闊五間,重檐歇山,頗有明清古建特色。檐柱承托下檐,金柱通頂支承上面重檐,體型在中間驟然收小,五層斗拱逐層出挑,使用權屋頂飛檐高翹,顯得雄偉壯觀。由座斗、交手斗、鴛鴦交手斗三種形式組合成的嚴謹而有規律的重檐,形似蜂窩,人們稱之為“蜜蜂樓”。斗拱僅起裝飾作用,完全靠內部米字枋格承托上層屋頂。斗拱單體形似雞爪,使上層重檐氣流暢并產生回流,不時發出轟鳴之聲,令雀鳥們不敢在此筑巢造窩,起到了自然保護免遭蟲鳥侵害的作用,為今人研究古建筑,提供了寶貴的實物例證。

正殿塑有周渭像,兩邊的墻壁上用壁畫的形式展示周渭生平故事,并配有詩賦。在它的后殿展示的是一幅總長500余米的繪制于清朝乾隆九年(1744年)反映千年以前瑤民生產、生活和信仰,栩栩如生堪稱“國家一絕”的梅山圖,該圖畫有形貌各異的人物1000余位,各顯神采。有瑤民耕種桑織、漁獵商貿的情景,還有瑤民閑逸戲玩、舞筆弄墨的情趣顯露。所有畫面繪制精致,形象逼真,并配有耐看亦可讀懂的說明文字。

4、湖南會館

湖南會館建于清朝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為當時的三湘同鄉會集資所建,占地面積為1847平方米,建筑面積1420平方米。由門樓、戲臺、正殿信兩邊廂房組成。因其結構獨特,造型奇巧,雕飾豐富,花草人物繁雜,故有“湖南會館一枝花”之美稱,它是恭城“四大會館”(廣東會館、湖南會館、福建會館、江西會館)至今惟獨保存完整的一座。

門樓和戲臺的結構很有特點,整個平面呈凸字形。門樓第層既是戲臺的后廂房,臨街的一面為門樓,戲臺在門樓之后。說是說,戲臺和門樓互為前后,在梁架結構上采用“移柱造”法,以適應戲臺和門樓雙層使用的功能。陡峻的層頂顯得玲瓏休憩又富于變化;豐富的彩飾古戲臺顯得古樸又富麗堂皇,具有明顯的嶺南古建特色,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是廣西較為罕見的古建筑珍品。

在館內還可以看到“八桂第一壺”——紫砂壺,及各種茶藝、風情表演,并可以邊品嘗瑤鄉特有的油茶小吃、中國茶,邊欣賞瑤族有著兩千年歷史的儺舞。

5、社山生態農業示范村

社山,是恭城瑤族自治縣平安鄉的一個自然村,距縣城7公里。這里交通便利,民風純樸,自然風景秀麗,群山環繞,享有“小橋流水人家”之美譽。一九九九年,這里來了一個來自法蘭西共和國的旅游團,其中有一個法國朋友說道,這里簡直是中國南方的“香格里拉”。

去年,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在中央電視臺做廣告,廣告中說,北京有個平安里,上海有個平安巷,陜西有個平安縣,廣西有個平安鄉。我們社山村的生態富裕家園,那潺潺流水的小河,河上的平安橋,在廣告中作為形象展示。

平安,平平安安,是人們一生的向往和追求。俗語說:“和順添百福,平安值千金。”

這里的果園,是恭城瑤鄉三十二萬畝果園的一部份,是百花眾中花一枝。每年農歷十月間,金風送爽,碩果飄香。到那時,希望你來分享瑤寨豐收的喜悅,參與果農的收獲勞作。當你品嘗著親手從樹上摘下的金果時,那陣陣的甜蜜,那種充滿熱情的韻味是難以形容得出來的。

社山村里的農耕勞作區,是別有情趣的地方。在這里,你可以過一把犁地之癮;在這里,你可以感受到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韻味;在這里,你可以親臨其境地領略到農耕勞作之甘苦。

6、大嶺山桃花圓

桃花歷來讓人喜歡。白居易的“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充滿奇巧,劉禹錫的“人面桃花映相紅”情意最美妙。每當三月桃花盛開的時候,恭城縣大嶺山上漫山遍野的桃花,爭相怒放,艷麗迷人,向游客展示包含春意的芳容。大嶺山的桃花有兩色,一是細嫩粉紅的,一是耀艷鮮紅的,兩相交映,如一典雅一鮮亮的少女并行。路邊的看花的姑娘依花而立,亮麗的光映照人臉,人面桃花,兩相競秀。遠處的桃花,在雨霧氤氳中,如片片云霞,如胭如脂,其色更媚,其境悠遠。大嶺山的桃花雖非遼闊無際,一望千里,但也可登高而觀。在高處往山坳遠眺,田地里的菜花一片黃來一片白,紅潤潤的桃花園點綴其中,如先人用靈氣十足的畫筆,天馬行空地把顏色中最強的冷、中、暖三色,無章無序卻自然地抹在黛色的山邊和褐色的土地上,沉靜的山和原野因此而生機盎然。到了五、六月,掛滿枝頭的甜李熟桃,像翡翠瑪瑙般在陽光下格外奪目,吸引無數游客絡繹前來,嘴里還留著桃李的余香,手里已提著親自摘下的勞動果實,別具風味的農家大餐又展現在你的眼前,另有一番風味。

7、生態田園風光

恭城近幾年來以沼氣為紐帶的農業生態模式得到了迅速發展。豬樣——沼氣池——沼氣入室照明燒飯,沼液、沼渣入田入地做肥料,既發展了經濟,保護了生態環境,實現了良性循環生態。它集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為一體,增加了經濟收入,保護了生態環境,解決了農民的生活問題,節約了勞動力,使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勞動效益四得利。隨著“養殖——沼氣——種植”三位一體的生態模式的應用推廣,恭城的水果業發展迅速。到處是一望無際的開放式果園,特別是社山村,集山水、田園風光于一體,那小橋、流水、人家、綠樹、古道、碩果的田園意趣,似乎讓人感受到桃園仙境的迷離。是久居鬧市的人們返歸在自然,享受田園的好去處。

1、生態觀光一晚二日游:

恭城接團——游文、武廟——付家街古牌坊——恭城保衛戰舊址——晚餐后往古戲臺品風味油茶,觀瑤族風情表演、古儺戲。

早餐后游周渭祠、湖南會館——社山瑤族生態村觀光、參觀沼氣能源,游萬畝果園[金秋季節品、摘鮮果(自費)]——品瑤族風味中餐——縣城送團

2、一晚二日精華游

恭城接團——游文、武廟——付家街古牌坊——湖南會館、周渭祠——晚餐后往古戲臺品風味油茶,觀瑤族風情表演、古儺戲早餐后送團

3、生態觀光一日游

恭城接團——恭城文、武廟、周渭祠、湖南會館——古戲臺前品風味油茶、觀瑤族風情表演、古儺戲——縣城風味中餐——大嶺山瑤村萬畝桃園或社山生態村[春季賞桃花、夏季采鮮桃、金秋季節品、摘鮮果(自費)]——恭城送團

民族風情

瑤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以歌傳情以歌會友,是瑤族一大特色。在自然與社會的發展過程式中,當地的瑤族歌舞,與朝代同歌共舞,既有傳統的純樸韻味又有現代的活潑氣息。瑤族婚戀風情表演是瑤族歌舞的經典,包括:情歌對唱、挑新郎、找新娘、哭嫁、背新娘、拜堂成親、過棒頭關等一些瑤鄉風情,還有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儺舞”、“同樂舞”、“竹竿舞”等,“油茶歌”更是聲情并茂,唱上了中央電視臺,而到典雅別致的農家喝一碗醇香的恭城油茶,感受古笛先生說的“柚葉竹葉艾糍粑,香甜菜爽口伴芝麻。風味獨特多變化,人不醉酒醉油茶”的意境則別有一番風味。恭城人是擅長用山歌的形式表達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山歌種類繁多,數不勝數。每年農歷十月十六日的“盤王節”是瑤族的傳統節日,期間各種大型的民族歌舞表演充分體現了多姿多彩瑤鄉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瑤族服飾令人賞心悅目。瑤鄉的民族飲食文化更是芳香四溢。被稱為“爽神湯”的恭城油茶既能使人神舒意爽、蕩氣回腸,又能讓人為之制作工藝而驚嘆。各式各樣的糕粑、瑤鄉泡菜、釀菜,令人肚包頸讒,余味無窮。有“神功”之稱的瑤醫瑤藥對治療乙肝等一些現代都市病有很高的治愈率。總之,燦爛的民俗風情文化的恭城旅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能一一挖掘出來,將給恭城旅游業大增光彩。

土特產品

恭城盛產茶葉、甘蔗、桔柑、月柿、柚子、紅瓜子、檳榔芋、0糖、香菇、木耳、黃筍干,其中“恭城月柿”遠銷港、澳,飲譽海內外,恭城柚子96的榮獲全國第四次柚類評比金杯獎,96年,恭城榮獲“中國月柿之鄉”、“中國椪柑之鄉”稱號。恭城每天都有各路瑤民肩挑車運各種土特產品云集縣城農貿市場,商賈選購。

恭城月柿

恭城月柿是廣西傳統出口創匯的名優產品之一,在恭城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加工歷史,主產地蓮花鎮。恭城月柿果型美觀、色澤鮮艷、個大皮薄、肉厚無核。鮮柿味甜可口,凍柿清香甜蜜,柿餅甘柔如飴、形似圓月,肉紅透明、肉質柔軟、清甜芳香。據測定,柿餅含糖量55.8%,百克含維生素C6.91毫克,維生素A35.0國際單位,鐵、鈣、磷含量分別達601、1359、432PPM。柿餅有止咳、降血壓、止腹瀉、減肥之功效,頗具醫療、保健雙重作用。恭城月柿現栽培面積9.8萬畝,年產鮮果8萬噸,月柿餅1萬噸,恭城月柿獲廣西優良單株一等獎,1996年恭城被國家農業部授予為全國唯一的"中國月柿之鄉"的榮譽稱號,2000年獲中華果品流通協會授予"中華名果"榮譽稱號。

恭城沙田柚

恭城沙田柚是恭城縣傳統的名特優果品之一,至今已有120年歷史。果實呈梨形或葫蘆形,果頂有金錢印,果皮油胞細小,金黃色,果肉晶瑩透明、脆嫩化渣、清甜爽口、香味濃,經測定,可食部分47.7%以上,可溶性固形物高達13.7%,含糖量12.4%,含酸量0.36%,100克果汁含維生素C71.7毫克,含氨基酸739.4毫克。具有養顏、潤肺、利便、降低膽固醇之功效,享譽為"天然水果罐頭"的稱號。1994年在福建省平和縣召開的全國第三次柚類科研生產協作會被評為全國優質產品金牌獎。在1996年和1998年的第四次、第五次全國柚類科研生產協作會上連獲3個優質產品金杯獎,1999年獲全國柚類商品評比金杯獎。現栽培面積8萬畝,商品量5.5萬噸,是全國沙田柚主產區。

恭城椪柑

恭城椪柑推廣使用沼氣液肥、沼渣及農家肥,具有果大皮薄,色澤鮮艷、肉質脆嫩、汁多化渣、清甜可口、風味獨特等優點。可食率高達68-7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12%以上。據測定:100毫升果汁含糖量11-13克,酸0.5-1克,維生素C25-35毫克,100克果肉含熱量171.66焦耳,水分88.6克,富含蛋白質及鈣、磷、鐵等人體新需的營養物質,經常食用可降低人體中的膽固醇含量,排泄體內的有害物質,能促進人們的身體健康。1996年恭城獲"中國椪柑之鄉"榮譽稱號。現栽培面積9萬畝,商品量12萬噸。

小吃美食

恭城地方小吃十分豐富,尤以恭城油茶著名——“恭城油茶噴噴香,又有茶葉又有姜,當年乾隆喝兩碗,給它取名爽神湯”,由于它獨特的制作方式、誘人的濃釅清香、舒心怡神的飲后感,早已名播廣西譽滿八桂。與油茶佐餐的瑤鄉風味小吃品目繁多,排散、柚葉粑、蘿卜粑、船上粑、芋頭糕等三十余種特色糕點,形成瑤鄉小吃飲食魅力,為游客津津樂道。

恭城油茶:恭城油茶噴噴香,又有茶葉又有姜,當年乾隆喝兩碗,給它取名爽神湯。恭城油茶由于它獨特的制作方式、誘人的濃釅清香、舒心怡神的飲后感,早已名播廣西譽滿八桂。

排散:是用面粉制作的一種油炸酥脆的食品,是佐餐油茶的上乘食品,其酥香之味與油茶之清香,相得益彰,令人回味無窮。

油炸米飯鍋巴:佐餐油茶上乘之料,浸泡于油茶之中,進食時給人一種濃郁清香之感受。

艾葉粑:將艾葉煮熟,去掉苦味,與糯米粉摻和,配以芝麻糖之餡心,心柚子葉托底,蒸出來的艾葉粑,有一種獨特的清香,撲鼻的清香,細膩的口感,令人肚飽頸饞。

柚子葉粑:是一種用柚子葉托底蒸出來的芝麻糖糯米粑,其特色與艾葉粑相似,是人們佐餐油茶首選品之一。

蘿卜粑:將蘿卜切成絲狀,放于黏米漿之中,在鍋中煮成半熟狀,再置于盆中蒸煮而成。食用時,切片于鍋中油煎,聞其香味,令人食欲大增。

芋頭糕:將恭城名優特產檳榔芋切成指頭大小果顆粒,放于黏米漿之中,在鍋中都成半熟狀,再置于盆中蒸煮而成,食用時,切片于鍋中油煎,其芋頭清香四溢,別是一番風味。

板栗粽:上等雪糯、板栗、綠豆、豬肉、芝麻、花生等原料制成的粽子,是瑤鄉傳統產品,獨特的制作工藝,形成了獨特的風味。

荔浦地處廣西東北部、位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南面,東經110°06′-110°41′、北緯24°18′-24°46′,居北回歸線北側,在柳州、桂林、賀州、梧州四地市之間,距南寧400公里、桂林104公里,距柳州140公里,距梧州228公里。東連平樂縣,西接鹿寨縣,南與蒙山、金秀、昭平三縣交界,北與永福、陽朔毗鄰。地勢自西和向東傾斜,周高中低,全縣面積1758.62平方公里,山地約占62.5%,-原及坡地、水面約占37.5%。

民族人口

到2001年止,全縣有漢、壯、苗、瑤等15個民族,總人口36.72萬人,其中:漢族占85.28%,瑤族占5.76%,壯族占8.9%,其余各民族占0.06%。下轄10鎮3鄉:荔城鎮、馬嶺鎮、修仁鎮、東昌鎮、新坪鎮、杜莫鎮、青山鎮、大塘鎮、花篢鎮、雙江鎮、三河鄉、茶城鄉、蒲蘆瑤族鄉。二00一年國內生產總值完成22.35億元,工業總產值17.72億元,農業總產值14.3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29元,全縣財政收入1.363億元,商品經濟繁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88453萬元,縣城圩鎮乃廣西三大農貿市場之一。

歷史沿革

荔浦縣建制于西漢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屬蒼梧郡。與今陽朔、永福、富川、賀縣、懷集、蒼梧、藤縣、平南諸縣交界。此后境域幾經迭變,三國時入吳,屬始安郡。甘露元年于縣境分置平樂、永豐、建陵三縣。隋開皇十年分置隋化縣。唐武德四年分置崇仁縣。寧代以后,與修仁、立山二縣時有分合,但荔浦縣名歷代未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到1967年,經過幾次的調整后,縣界基本固定不變。自縣城北至界牌22.7公里,與陽朔交界;南至田尾村21.3公里與蒙山交界;西至八里塘23.1公里與金秀交界;東至分水坳23.4公里,與平樂縣交界。全縣東西最遠距離58公里,南北寬距為52.1公里。

氣候資源

荔浦河自西向東流入漓江,貫穿荔浦全境,在境內長達94.7公里。全縣的土壤適種性廣,處北回歸線北側,年平均氣溫19.6°C,降雨量年均1424.4毫米,年均日照時數1472.4小時,無霜期為316天,農產品以水稻為主,特產馬蹄、夏橙、荔浦芋以其獨特的香味聞名中外。

礦產資源

荔浦縣礦產資源豐富,有銅、鉛、鋅、錳、鐵、銀、煤、重晶石、大理石等十余種,其中以錳及重晶石藏量較大,可供開采。有食品、造紙、印刷、包裝、醫藥、建材、竹木加工、飼料加工等20多個工業部門,250多種工業產品,其中42種獲省優以上稱號。出口產品有木衣架、保健品等。

交通條件

國道321、323線(水泥二級公路)交匯于縣城,南距內陸港口梧州市234公里,西通西南鐵路樞紐、廣西工業中心柳州市143公里,距廣西首府南寧市378公里,北與“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區相隔100公里。同時,即將開通的桂林至梧州、廣州至賀州的兩條高速公路及即將修建的昆明至汕頭的高速公路,穿越荔浦境內,將荔浦與東部沿海地區、大西南地區融為一體,這對荔浦的發展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全縣實現了鄉鄉鎮鎮通柏油公路,由于交通十分發達,荔浦至桂林往返,從早上5:00至19:00時,每隔約15分鐘1輛(次),縣城達各鎮鄉的客車,除五鎮鄉有過路班外,還有各種小型客車,給廣大旅客提供了極大的方便。縣、鄉(鎮)大部分村屯開通了程控電話,開通了至桂林、柳州、梧州的光纜系統,“小靈通”和移動電話數量在桂林各縣中處于領先地位。荔浦縣已成為廣西通訊最先進、最方便的縣之一。

縣境年平均氣溫19.6℃,年降雨量平均1424毫米,年無霜期平均為316天,光、熱、雨較充足的中亞熱帶濕潤氣候。農產品以大米為大主,特產有荔浦芋、夏橙等。縣境內有礦產有銅、錳、重晶石、鋅等,其中以錳、重晶石藏量較豐富。地勢自西向東傾斜,周高中低,縣西北接架橋嶺山脈,東面連大瑤山余脈。

旅游資源

荔浦縣旅游前景廣闊,已開發了“亞州第一洞”豐魚巖、銀子巖、鵝翎寺、小青山、文塔、蒲蘆瀑布等旅游景點,2001年接待中外游客76.8萬多人次。

豐魚巖

豐魚巖距荔浦縣城16公里,因巖內清水河盛產油豐魚而得名。該溶洞貫通九座大山,全長5.3公里。洞中小廳連大廳,最大廳2550多平方米,且有2.3公里地下河可乘舟攬勝,是國內外罕見的奇特大溶洞。1996年,豐魚巖田園旅游度假區被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田園旅游度假區。

豐魚巖有三大景區:一是洞內陸地觀賞區,全長2.2公里,洞中石筍、石柱、石幔林立,其中寶塔天國、天堂奇觀、蓬萊仙境等景點輝煌壯麗,燦爛繽紛,令人目不暇接,洞中堪稱“天下一絕”的定海神針是極具代表性的一個景點。它高9.8米,直徑僅為14厘米,針尖直指蒼穹,為巖溶地貌所罕見,蔚為壯觀;二是洞內暗河漂游觀賞區,全長2.3公里,游人乘舟攬勝,兩岸乳石千資百態,如禽似獸,栩栩如生,暗河神秘之旅,給人以新奇、神秘、刺激的感受;三是民族風情,人工湖水上樂園游覽景區,極具民族特色的度假山莊依山而建,樂在其中,回味無窮。

銀子巖

桂林荔浦銀子巖旅游區位于桂林荔浦馬嶺鎮,距世界旅游明珠桂林市中心85公里,離荔浦縣城18公里,是大桂林旅游圈一顆新升的璀璨明珠。景區集自然、人文景觀于一體,四面群山環抱,千畝桃林錯落間,四季花香飄萬里,青湖泛舟垂釣,紅巖健身攀巖,令人回味無窮,使人流連忘返。

銀子巖屬層樓式溶洞,里面匯集了不同地質年代發育生長的各種類型的鐘乳石,特色景點數十個,以雄、奇、幽、美獨領-,被有關權威專家贊為“世界巖洞奇觀”。

景區融游、娛、食、住、購為一體,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是旅游的好地方。

鵝翎寺

鵝翎寺位于荔浦縣荔城鎮沙街馬蹄塘東南的鵝翎山南面山腰。巖分上下兩層,下層巖口有石如鵝形,故名“鵝翎巖(寺)”。鵝翎主洞居中,洞府寬敞,內為大雄寶殿,有釋迦牟尼等塑像。東側有龍洞,洞深100余米,洞內有一石床名龍床。西側有洞通西北橫廊,從下層主洞西拾級而上可達上層大小兩洞,東側大洞內有觀音殿,置觀音塑像,西側小洞內有地藏王和盤古大帝神像。游人憑上層洞外橫廊欄桿遠眺,遠山近水盡收眼底。古人曾將此地列為縣內八景之一,名為“鵝翎應禱”。鵝翎寺清靜幽雅,不但為荔浦名剎,而且也游覽觀光的好地方。

八卦山莊

“天下第一卦,地上振五洲”。

桂林荔浦八卦山莊距桂林市區110公里。山莊納天地之秀色,擁山莊之靈氣,與亞洲第一洞荔浦豐魚巖前后呼應,互襯奇觀。臨莊賞景,清雅別致,登山攬勝,山水嫵媚。山莊有高標準的賓館和別墅,可供200多人食宿。天然仙宮娛樂城設有歌舞、茶座、酒吧、棋牌、錄像、民族風情表演,亦可用于團體聚會;瑤池釣魚,瑤鄉藥浴,足鍵-,周易預測,足令游客留連忘返。更有莊畔輕舟漂游,江洲燒烤,河堤拋竿,幽林漫步,令人飄然欲仙,如履天上人間。若問度假消閑的勝地,欲尋現代旅游會議中心,人間天堂何處去?請到八卦山莊來。

名山大川萬千重,八卦風雷聚仙宮。八卦山莊鄭重承諾:賓客至上,服務第一,進莊如歸家;無論是否天長地久,但求溫馨浪漫曾經擁有。

森林公園

杜莫鎮位于荔浦縣的南部,距縣城13公里,與梧州市蒙山縣接界。大眷古東森林公園地處杜莫鎮屯頓村公所東面,該處有100多畝50-80年郁郁蔥蔥的楓木林,一條20米寬的涓涓小溪穿林而過,古東森林度假山莊依林而立,環境幽雅,空氣清新。向北2公里還有一景:老虎頭天洞──無底洞尋幽探險;往東面南1.5公里處有一片近1000畝野山葡萄林及400畝的野芭蕉林,小溪盡頭20米、10米二級落差瀑布坐落其間,到此處旅游休閑,使人感到“采菊東蘺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氣息,而到秋冬,那一片“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景觀,充滿著詩情畫意,讓人神往、陶醉,人入其境恍如走進一個夢幻般的世界。

名優特產

荔浦芋

荔浦芋是檳榔芋的著名品種,屬魁芋類型。母芋成紡錘形,個大,橫切面為灰白色,并且有明顯紫色檳榔花紋,肉質松散,具有獨特的芬芳香味,營養豐富。荔浦芋種植年均3.2萬畝,每畝產量2.5噸,與其他地方芋頭比較,口感好、味道美、品質高,用荔浦芋與五花肉制成的“荔浦芋扣肉”,酥香味美,素有“一家蒸扣,四鄰皆香”之贊譽。是歷代皇室的“貢品”。

馬蹄

馬蹄,原名荸薺(watetchestaut),屬莎草科植物。桂林馬蹄歷史悠久,遠近馳名,素有“桂林馬蹄無渣”之稱,而桂林馬蹄尤以荔浦縣栽培面積最大,99年為4.49萬畝,產量最高畝產2噸,品質上乘,具有個大、皮簿細嫩、脆甜多汁、化渣爽口等特點。利用馬蹄可生產速凍馬蹄、馬蹄罐頭、馬蹄飲料、馬蹄果脯及馬蹄粉等系列產品。

夏橙

荔浦是全國著名的夏橙基地。經專家論證,荔浦縣是最適栽種夏橙的區域之一。得天獨顧的自然條件加上成熟的栽培技術使荔浦夏橙品質上乘,富貴夏橙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富貴夏橙果實長圓形、大小較均勻、單果重280~400克,含糖量12.1-16.3%,富含人體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物質,皮薄細滑、橙紅光艷,肉紅脆嫩、入口化渣、甜而微酸、汁多核少、芳香宜人、風味別具、口感極佳。具有生津止渴、潤肺止咳、祛痰化氣、消食健胃、降壓養顏、健腦醒酒、消除疲勞之功效,鮮食、加工、送禮,誠為佳品,尤適于兒童補充營養、中老年人保健美容。

富貴夏橙于每年2月中旬至4月上旬成熟,淡季登市,一枝獨秀,享譽海內外,與“皇室貢品”荔浦芋齊名,并稱“荔浦二寶”。由于品質優良,走銷市場,并且豐產、穩產、抗逆性強,受人喜愛而在荔浦迅速推廣,荔浦現已有一萬多畝的生產規模,年產1500多噸,產值600萬元,產品不僅暢銷全國,還遠銷東南亞、俄羅期等國家和地區。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在线播放亚洲国产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不卡 | 婷婷久久高清国外AV免费 | 五月天婷婷男女视频0 | 午夜福利92国语 | 香港国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