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屬黃渡鄉第一保。 1951年,建政為黃渡鄉第一村。 1955年,建社為黃渡鄉晨鐘社。 1958年,改為黃渡公社第一管理區。 1962年,為黃渡公社1大隊。 1967年,改為奮發公社1大隊。 1972年,仍為黃渡公社1大隊。 1981年,地名普查命名黃渡公社渡河大隊。 1984年,社改鄉時定為黃渡鄉渡河村。 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后隸屬于黃渡鎮。 渡河村不變。 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撤銷燕埡村、小河村和渡河村,合并設立渡河社區(營府函〔2020〕72號)。 |
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撤銷泉水村、元廟村和樊溝村,合并設立二龍社區(營府函〔2020〕72號)。 |
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撤銷龍灣村和石堰村,合并設立玲瓏社區(營府函〔2020〕72號)。 |
民國時期,屬黃渡鄉第一保。 1951年,建政為黃渡鄉第一村。 1955年,建社為黃渡鄉晨鐘社。 1958年,改為黃渡公社第二管理區。 1962年,為黃渡公社二大隊。 1967年,改為奮發公社二大隊。 1972年,仍為黃渡公社二大隊。 1981年,地名普查命名黃渡公社晨鐘大隊。 1984年,社改鄉時定為黃渡鄉晨鐘村。 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后隸屬于黃渡鎮。 晨鐘村不變。 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撤銷景陽村、金臺村和晨鐘村,合并設立晨鐘村(營府函〔2020〕72號)。 |
民國時期,屬黃渡鄉第三保。 1951年,建政為黃渡鄉第八村。 1955年,建社為黃渡鄉八村星星社。 1958年,改為黃渡公社十二管理區。 1962年,為黃渡公社五大隊。 1967年,改為奮發公社五大隊。 1972年,仍為黃渡公社五大隊。 1981年,地名普查命名為黃渡公社坪上公社。 1984年,社改鄉時定為黃渡鄉坪上村。 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后隸屬于黃渡鎮,坪上村沿用至今。 |
民國時期,屬黃渡鄉第十六保。 1951年,建政為黃渡鄉第三村。 1955年,建社為黃渡鄉中合社。 1958年,改為黃渡公社三管理區。 1962年,為黃渡公社六大隊。 1967年,改為奮發公社六大隊。 1972年,仍為黃渡公社六大隊。 1981年,地名普查命名為黃渡公社蘭武大隊。 1984年,社該鄉時定為黃渡鄉蘭武村。 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后隸屬于黃渡鎮。 蘭武村不變。 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撤銷深溝村和蘭武村,合并設立蘭武村(營府函〔2020〕72號)。 |
民國時期,屬黃渡鄉第十六保。 1951年,建政為黃渡鄉十六村。 1955年,建社為黃渡鄉中合社。 1958年,改為黃渡公社四管轄區。 1962年,為黃渡公社七大隊。 1981年,地名普查時命名我黃渡公社中合大隊。 1984年,社改鄉時定為黃渡鄉中合村。 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后隸屬于黃渡鎮,中合村沿用至今。 |
民國時期,屬黃渡鄉第十七保。 1951年,建政為黃渡鄉第四村。 1955年,建社為黃渡鄉十八社。 1958年,改為黃渡公社五管理區。 1962年,為黃渡公社八大隊。 1967年,改為奮發公社八大隊。 1972年,仍為黃渡公社八大隊。 1981年,地名普查命名為黃渡公社將軍大隊。 1984年,社改鄉時定為黃渡鄉將軍村。 1992年,撤區并鄉建政后隸屬于黃渡鎮,將軍村沿用至今。 |
民國時期,屬老林第九保、金埡第二保。 1951年,建政為玲瓏鄉第一村。 1955年,建社為玲瓏鄉第一村。 1958年,為金埡公社第四管理區。 1962年,為玲瓏公社一大隊。 1967年,改為光明公社一大隊。 1972年,仍為玲瓏公社一大隊。 1981年,地名普查時命名為玲瓏公社宗祠大隊。 1984年,為玲瓏鄉宗祠村。 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后為黃渡鎮宗祠村。 1997年,玲瓏鄉恢復建制,為玲瓏鄉宗祠村。 2019年,根據川府民政[2019]9號文件批準,劃歸黃渡鎮管轄。 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撤銷牛心村和宗祠村,合并設立宗祠村(營府函〔2020〕72號)。 |
民國時期,屬老林第八保。 1951年,建政為玲瓏鄉第五村。 1955年,建社為玲瓏鄉五村十二社。 1958年,為二龍公社躍進管理區。 1962年,為玲瓏公社五大隊。 1967年,改為光明公社五大隊。 1972年,仍為玲瓏公社五大隊。 1981年,地名普查時命名為玲瓏公社金山大隊。 1984年,為玲瓏鄉金山村。 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后為黃渡鎮金山村。 1997年5月,玲瓏鄉恢復建制,為玲瓏鄉金山村。 2019年,根據川府民政[2019]9號文件批準,劃歸黃渡鎮管轄。 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撤銷盛坪村和金山村,合并設立金山村(營府函〔2020〕72號)。 |
民國時期,屬黃渡鄉第九保。 1951年,建政為玲瓏鄉第二村。 1955年,建社為玲瓏鄉二村四社。 1958年,為二龍公社交通管轄區。 1962年,為玲瓏公社8大隊。 1967年,為光明公社8大隊。 1981年,地名普查時命名為玲瓏公社文武大隊。 1984年,為玲瓏鄉文武村。 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后為黃渡鎮文武村。 1997年5月,玲瓏鄉恢復建制,為玲瓏鄉文武村。 2019年,根據川府民政[2019]9號文件批準,劃歸黃渡鎮管轄。 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撤銷交通村和文武村,合并設立文武村(營府函〔2020〕72號)。 |
民國時期,屬老林鄉第四保。 1951年8月,新設玲瓏鄉時為玲瓏鄉第四村。 1955年,建社為玲瓏鄉圓山社。 1958年,為二龍公社圓山管理區。 1962年,為二龍公社二大隊。 1967年,改為曙光公社二大隊。 1972年,仍為二龍公社二大隊。 1981年,地名普查時命名為涌泉公社康寨大隊。 1984年,改人民公社為鄉時定為涌泉鄉康寨村。 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后為黃渡鎮康寨村。 1994年,恢復涌泉鄉建制后仍為涌泉鄉康寨村。 2019年,根據川府民政[2019]9號文件批準,劃歸黃渡鎮管轄。 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撤銷楊廟村和康寨村,合并設立康寨村(營府函〔2020〕72號)。 |
民國時期,屬大廟鄉第八保。 1951年8月,新設二龍鄉時為二龍鄉第一村。 1955年,建社為二龍鄉八村團結社。 1958年,為二龍公社團結管理區。 1962年,為二龍公社五大隊。 1967年,改為曙光公社五大隊。 1972年,改為二龍公社五大隊。 1981年,地名普查時命名為涌泉公社馬灘大隊。 1984年,改人民公社為鄉時定為涌泉鄉馬灘村。 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后為黃渡鎮馬灘村。 1994年,恢復涌泉鄉建制后為涌泉鄉馬灘村。 2019年,根據川府民政[2019]9號文件批準,劃歸黃渡鎮管轄。 |
民國時期,屬大廟鄉第九保。 1951年8月,新設二龍鄉時為二龍鄉第五村。 1955年,建社為二龍鄉五村涌泉社。 1958年,為二龍公社舞鳳管理區。 1962年,為二龍公社九大隊。 1967年,改為曙光公社九大隊。 1972年,仍為二龍公社九大隊。 1981年,地名普查時命名為涌泉公社舞鳳大隊。 1984年,改人民公社為鄉時定為涌泉鄉舞鳳村。 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后為黃渡鎮舞鳳村。 1994年,恢復涌泉鄉建制后為涌泉鄉舞鳳村。 2019年,根據川府民政[2019]9號文件批準,劃歸黃渡鎮管轄。 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撤銷涌泉村和舞鳳村,合并設立舞鳳村(營府函〔2020〕72號)。 |
民國時期,屬大廟鄉第九保。 1951年8月,新設二龍鄉時為二龍鄉第六村。 1955年,建社為二龍鄉六村龍鳳社。 1958年,為二龍公社龍鳳管理區。 1962年,為二龍公社十大隊。 1967年,改為曙光公社十大隊。 1972年,仍為二龍公社十大隊。 1981年,地名普查時命名為涌泉公社十龍大隊。 1984年,改人民公社為鄉時定為涌泉鄉十龍村。 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后為黃渡鎮十龍村。 1994年,恢復涌泉鄉建制后仍為涌泉鄉十龍村。 2019年,根據川府民政[2019]9號文件批準,劃歸黃渡鎮管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