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屬縣永福鄉。 1946年縣廢區制,屬路塘鄉。 1949年恢復區建制,屬城關區。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紅旗人民公社努力大隊。 1961年撤社改區,屬城關區。 1966年與章大屋大隊合并為紅衛大隊。 1967年分開重置努力大隊。 1975年撤區并社,屬城關人民公社。 1976年與紅衛大隊合并,改名郭林橋大隊。 1978年行政區劃調整,兩隊分開重置努力大隊。 1981年地名標準化時,更名為郭林橋大隊,屬西池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社并區,更名為郭林橋村民委員會,屬西池區。 1987年10月撤區建鄉(鎮),屬黃梅鎮,沿用至今。 |
清代屬新城鄉。 1946年縣廢區制,屬黃新鄉。 1949年恢復區建制,屬城關區。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紅旗人民公社星火大隊。 1961年撤社改區,屬城關區。 1975年撤區并社,屬城關人民公社。 1976年與花壟大隊合并為細嶺大隊。 1978年分開,重置星火大隊。 1981年地名標準化時,更名為五里墩大隊,屬西池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社并區,更名為五里墩村民委員會,屬西池區。 1987年10月,撤區建鄉(鎮),屬黃梅鎮,沿用至今。 |
清代屬永福鄉。 1946年縣廢區制,屬路塘鄉。 1949年恢復區建制,屬城關區。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紅旗人民公社同盟大隊、同勝大隊。 1959年同勝大隊更名為勝利大隊。 1961年撤社改區,同盟大隊分為日新、李塆兩個大隊,屬城關區。 1965年李塆、日新、勝利三個大隊合并為軍垏大隊,屬城關區。 1975年撤區并社,屬城關人民公社。 1980年三個大隊分開重置李塆大隊、日新大隊、勝利大隊。 1981年地名標準化時,李塆大隊、日新大隊、勝利大隊分別更名為大勝坡大隊、龍窯大隊、易嶺大隊,屬西池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社并區,分別更名為大勝坡村民委員會、龍窯村民委員會、易嶺村民委員會,屬西池區。 1987年10月撤區建鄉(鎮),屬黃梅鎮。 2001年行政區劃調整,龍窯村、易嶺村并入大勝坡村,設大勝坡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清代屬永福鄉。 1946年縣廢區制,屬路塘鄉。 1949年恢復區建制,屬城關區。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紅旗人民公社桃花中隊、曙光大隊、程畈大隊。 1959年桃花中隊更名為王嶺大隊。 1961年撤社改區,屬城關區。 1975年撤區并社,曙光、王嶺、聯盟大隊合并為魏涼大隊,屬城關人民公社。 1976年程畈大隊并入許鋪大隊。 1978年行政區劃調整,原曙光大隊、王嶺大隊從魏涼大隊分出重置曙光大隊、王嶺大隊;原程畈大隊從許鋪大隊分出重置陳畈大隊。 1981年地名標準化時,曙光大隊以其駐地程上屋更名程上屋大隊,屬西池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社并區,王嶺大隊更名為王嶺村民委員會;程上屋大隊更名為程上屋村民委員會;程畈大隊更名為程畈村民委員會,屬西池區。 1987年10月撤區建鄉(鎮),屬黃梅鎮。 2001年行政區劃調整,程上屋村部分區域、程畈村、王嶺村合并,設王嶺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清代屬永福鄉。 1946年縣廢區制,屬路塘鄉。 1949年恢復區建制,屬城關區。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紅旗人民公社聯盟大隊。 1961年撤社改區,屬城關區。 1975年撤區并社,屬城關人民公社。 1976年與曙光、王嶺兩個大隊合并為魏涼大隊,屬城關人民公社。 1978年調整行政規劃時,三隊分開重置聯盟大隊,屬城關人民公社。 1981年地名標準化時期,更名為向窯大隊,屬西池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社并區,更名為向窯村民委員會,屬西池區。 1987年10月撤區建鄉(鎮),屬黃梅鎮,沿用至今。 |
清代屬永福鄉。 1946年縣廢區制,屬路塘鄉。 1949年恢復區建制,屬城關區。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紅旗人民公社章大屋大隊。 1961年撤社改區,屬城關區。 1975年撤區并社,屬城關人民公社。 1976年與努力大隊合并為郭林橋大隊,屬城關人民公社。 1978年調整行政規劃時,兩隊分開改名為紅衛大隊,屬城關人民公社。 1981年地名標準化時期,更名為章大屋大隊,屬西池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社并區,更名為章大屋村民委員會,屬西池區。 1987年10月,撤區建鄉(鎮),屬黃梅鎮,沿用至今。 |
清代屬長樂鄉。 1946年縣廢區制,屬港湖鄉。 1949年恢復區建制,屬城關鎮。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由春光、李塘農業社轉化為李塘大隊,屬紅旗人民公社。 1961年撤社改區,屬城關區。 1975年撤區并社,屬城關人民公社。 1976年與百花、劉大大隊合并為高橋大隊。 1980年分開重置李塘大隊。 1981年屬西池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社并區,更名為李塘村民委員會,屬西池區。 1987年10月撤區建鄉(鎮),屬黃梅鎮,沿用至今。 |
清代屬長樂鄉。 1946年縣廢區制,屬港湖鄉。 1949年恢復區建制,屬城關區。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由百花農業社轉化為百花大隊,屬紅旗人民公社。 1961年撤社改區,屬城關區。 1975年撤區并社,屬城關人民公社。 1976年與李塘、劉大大隊合并為高橋大隊。 1980年三大隊分開重置百花大隊。 1981年地名標準化時,更名為石老屋大隊,屬西池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社并區,更名為石老屋村民委員會,屬西池區。 1987年10月,撤區建鄉(鎮),屬黃梅鎮,沿用至今。 |
清代屬長樂鄉。 1946年縣廢區制,屬港湖鄉。 1949年恢復區建制,屬城關區。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紅旗人民公社濱湖大隊。 1961年撤社改區,屬城關區。 1975年撤區并社,屬城關人民公社。 1976年與苗竹林大隊合并,改名濱城湖大隊。 1978年調整行政區劃時,兩隊分開重置濱湖大隊。 1981年地名標準化時,屬西池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社并區,更名為濱湖村民委員會,屬西池區。 1987年10月撤區建鄉(鎮),屬黃梅鎮,沿用至今。 |
清代屬新城鄉。 1946年縣廢區制,屬黃新鄉。 1949年恢復區建制,屬城關區。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紅旗人民公社東升大隊。 1961年撤社改區,屬城關區。 1975年撤區并社,屬城關人民公社。 1981年地名標準化時期,更名為停刀口大隊,屬西池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社并區,更名為停刀口村民委員會,屬西池區。 1987年10月撤區建鄉(鎮),屬黃梅鎮,沿用至今。 |
清代屬新城鄉。 1946年縣廢區制,屬黃新鄉。 1949年恢復區建制,屬城關區。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紅旗人民公社和平大隊。 1961年撤社改區,屬城關區。 1975年撤區并社,屬城關人民公社。 1976年與紅光大隊合并,改名觀塘嶺大隊。 1978年行政區劃調整,兩隊分開重置和平大隊,屬城關人民公社。 1981年地名標準化時,更名為觀塘嶺大隊,屬西池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社并區,更名為觀塘嶺村民委員會,屬西池區。 1987年10月撤區建鄉(鎮),屬黃梅鎮,沿用至今。 |
清代屬鳳源鄉。 1946年縣廢區制,屬多林鄉。 1949年恢復區建制,屬城關區。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紅旗人民公社快馬大隊。 1961年撤社改區,屬城關區。 1975年撤區并社,屬城關人民公社。 1981年地名標準化時,更名為程白馬大隊,屬西池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社并區,更名為程白馬村民委員會,屬西池區。 1987年10月撤區建鄉(鎮),屬黃梅鎮,沿用至今。 |
清代屬鳳源鄉。 1946年縣廢區制,屬多林鄉。 1949年恢復區建制,屬城關區。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由新農村農業社轉化為新農村大隊,屬紅旗人民公社。 1961年撤社改區,屬城關區。 1975年撤區并社,屬城關人民公社。 1981年地名標準化時,更名為商河大隊,屬西池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社并區,更名為商河村民委員會,屬西池區。 1987年10月撤區建鄉(鎮),屬黃梅鎮,沿用至今。 |
清代屬鳳源鄉。 1946年縣廢區制,屬多林鄉。 1949年恢復區建制,屬城關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紅旗人民公社。 1961年撤社改區,屬城關區。 1966年新華與許鋪兩個大隊合并為新華大隊,屬城關區。 1975年撤區并社,屬城關人民公社。 1981年地名標準化時,更名為許鋪大隊,屬西池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社并區,更名為許鋪村民委員會,屬西池區。 1987年10月撤區建鄉(鎮),屬黃梅鎮,沿用至今。 |
清代屬新城鄉。 1946年縣廢區制,屬黃新鄉。 1949年恢復區建制,屬城關區。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紅旗人民公社紅光大隊。 1961年撤社改區,屬城關區。 1975年撤區并社,屬城關人民公社。 1976年與和平大隊合并為觀塘嶺大隊。 1978年行政區劃調整,兩隊分開重置紅光大隊。 1981年地名標準化時,更名為盤龍山大隊,屬西池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社并區,更名為盤龍山村民委員會,屬西池區。 1987年10月,撤區建鄉(鎮),屬黃梅鎮,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