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橋社區地處城鄉接合部,成立于2001年8月,由原交機廠、前進路、上壩三個居委會合并而成。轄區東至牛市坎上丁字口,南至氣礦職工學校,西至機場口,北至川南礦區,面積0.6平方公里,有常住戶2676戶,戶籍人口6690人,居民構成復雜,除常住居民外,還有部分農轉非人員以及外來流動人口。社區設6個居民小組,生活設施基本齊全,有銀行、學校、幼兒園、菜市場、超市等,居民生活便利。社區文化設施齊全,設有文化休閑、健身場地、社區老年協會。憲橋社區設黨委1個,下設3個黨支部,共有黨員312人。 |
牛市坎社區成立于2001年8月,地處藍田街道的舊城區,屬舊城改造范圍,面積0.3平方公里,東鄰東升橋社區,西鄰憲橋社區,北鄰長江,南鄰鹿子背。社區現有常住人口1289戶,總人口3271人,F有下工農路和惠民小區2個網格,現有6個居民小組。社區的主要單位有:藍田供銷社,藍田中學,天基公司等。 牛市坎社區現有工作人員6人;其中本科學歷2人,專科學歷4人;社區配套有文體活動中心、黨群活動中心、未成年人活動中心、社區書屋、電子閱覽室等。在藍田街道黨工委和辦事處的正確領導下,社區各項設施發揮了應有的功效,成為祥和平安的和諧社區。 |
因轄區內原321國道有一座公路橋名叫東升橋而得名。2013年沿用至今。 東升橋社區是從重灣社區(原東升橋社區)劃分而成立的,地域從橋南到老城區,包括農場巷、石朝門、藍江路、金港路、東升路、惠民路、富民路、花果路(部分)等,面積約1平方公里。由藍濱城江尚、觀府、悅府小區,康居華庭小區、廉租房小區和老城區住戶組成,現有常住人口約4300余人。 |
特林橋社區成立于2003年8月,地處瀘州南大門,面積約1.2平方公里,社區居民2017戶,總人口5322人。轄區內有市交警支隊、新恒基.翡翠城、華泰貿易公司、苗苗幼兒園等11家企業。社區公共服務陣地708平方米,設有一站式服務大廳、黨群活動中心、議事室、圖片室、電教室、未成年人活動室、學雷鋒志愿服務工作站、舞蹈室、健身室等免費開放活動場所。轄區居民以失地農轉非人員為主,社區相應成立了社區文體隊、“魚水情”釣魚協會、社區創業就業協會等,借助這些平臺豐富廣大干群的文化生活,幫助他們實現創業和再就業愿望。 |
重灣社區位于瀘州的南大門,地處城鄉結合部,交通方便,所轄地理位置東起黃桷路接鹿子背紅綠燈,西起長江大橋接城南大道紅綠燈 ,南起321國道至花果山牛市坎車站,北至沙灣玉皇觀。所轄區域是藍田政治、經濟、文化、衛生中心,是瀘州港口、機場、園區的進出通道,轄區面積4平方公里,總戶數11259戶,總人口20368人,(其中:暫住人口3650人,農轉非人員4000多人),居民小組7個,居民住宅小區32個,(其中:物管小區10個,非物管小區22個),樓棟236幢。 |
黃荊山社區位于瀘州輕工業園區內,管轄區域東以黃桷路為起點至川渝高速連接線,南面以利民路為界,西面與納溪區棉花坡接壤,北面以藍安大道為界;社區因瀘州市輕工業園區建設需要,將紅巖、五星、新華、梨子園、寶珠等5個村土地征用后經上級批準于2012年8月成立,現有居民3500戶,14000人(常住人口3000戶、12000人)。 |
華油社區成立于2017年2月,面積27.5萬平方米,轄區由靜和苑、天桂、御景灣三個小區組成,共有樓棟140棟,237個單元。分為6個居民小組,駐社區單位1個,F有在籍人口7026人,2663戶,常住人口4370余人,轄區人口以原川南礦區職工為主。 |
黃桷坪社區成立于2021年1月,轄區面積2.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35000人,轄區分為4個網格,居民住宅小區11個,均為成型的物管小區。轄區內有天遠廣場、錦源廣場、金信商業文化街等休閑場地,餐飲、娛樂休閑場所多,服務業發展良好。 |
洞賓亭社區地處藍田街道城郊接合部,東鄰石嶺村,南邊為城南高速收費站與肖灣村接壤,西鄰楊橋社區,北為城鄉接合部,占地面積48平方公里。村改社區后面積不變,包含領秀江南國際社區和代管原紅星十二個村民小組,二環路橫穿社區。現戶籍人口2220人,581戶。 |
藍田街道原楊橋村轄區的一座石橋,最早由楊姓人修建,故名。1964年成立韓溝大隊,又于1968年更名為火箭大隊,1984年12月成立楊橋村村民委員會,2020年設立為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屬江陽區藍田街道管轄。 藍田街道楊橋村于2020年5月改建為楊橋社區。楊橋社區與納溪棉花坡、泰安和茜草相鄰,系城郊,為城市規劃區,F楊橋社區共有15個小組,共939戶,總人數3330人;楊橋社區總面積4.9平方公里,黨員95人,預備黨員2人,2個黨支部下設4個黨小組。 |
因轄區內有“前進路”而得名。1960年取名為前進農場,所屬四個大隊,后1972年改為前進鄉,1985年屬于藍田鎮一個村,2013年下壩村、上壩村、何家壩村合并起名為濱江村,2020年更名為前進社區,屬江陽區藍田街道管轄。 前進社區位于藍田街道辦事處西南方,308省道過境3千米,東與茜草街道交界,南與憲橋、牛市坎、華油、東升橋社區相鄰,西與鄰玉街道天堂村相接,北臨長江,與大山坪和華陽街道隔江相望。轄區面積4.5平方千米,距藍田街道辦事處4千米。 |
梨子園社區成立于2021年1月,由原重灣社區與黃荊山社區建制調整改革而成。管轄原重灣社區所轄格瑞明城和藍灣香郡2個小區所在區域,原黃荊山社區所轄江陽職高、習之小學、特殊教育學校、藍田幼兒園等4所學校所在區域,地處藍田街道東北面,面積1.5平方公里,屬典型的城鄉結合部。社區總戶數2044戶,常住人口約4500余人,師生10600余人,居民小組2個,樓棟81棟,黨員17名。 |
紅光村位于藍田街道的最南端是藍田街道最為偏遠的農業村。紅光村是由原來的火車村與老紅光村于2013年合并而成,東西寬2公里多,南北長6公里左右。北面與肖灣村相接,南面和納溪區的龍車鎮接壤,東面臨石嶺村,西北面與納溪區的豐樂鎮相接。全村轄地面積12平方公里,全村有黨支部一個,黨員64人。有村委會一個下轄12個合作社,在籍人口695戶共2676人。村民主要收入靠種植水稻玉米和養豬等傳統農業。 |
此處位于地形彎曲的低洼處,早期為肖姓人家居住。后,故名。民國時期沿用至今,屬江陽區藍田街道管轄。 肖灣村位于藍田街道南面,北面與紅星村、楊橋村接壤;南面與紅光村相連;西面與納溪區棉花坡鎮方水村一河之隔;東面與石嶺村相鄰?偯娣e約3.84平方公里,轄1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695人。屬于純農業村,村內有瀘渝高速路、瀘州二環路、星月路通過。 |
石嶺村地處藍田街道的東面,面積5.5平方公里,東鄰納溪區龍車鎮長壽村,西鄰肖灣村,北鄰戰斗村,南鄰紅光村(倒流河)。全村現有常住人口763戶,共3121人,全村共有12個合作社。村內有石嶺場鎮,場鎮上外來居住的人口2893人。駐村單位及企業有:藍田信用社,石嶺小學,石嶺水廠,石嶺磚廠,嘉裕酒廠,實鄰醫院,石嶺郵政所等。 |
寓意全體村民斗志昂揚,戰勝一切困難,迎接勝利,故名。1958年沿用至今,現為江陽區藍田街道管轄。 戰斗村是一個地處江陽區城鎮海拔最高的鄉村,地處藍田街道的東面,面積6平方公里,東鄰納溪區龍車鎮,西鄰楊橋村,北鄰泰安鎮咀陽村,南鄰石嶺村。全村現有常住人口380戶,共1378人,全村共有8個合作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