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泊口村位于靈壽縣西北部太行山深山區,距縣城60公里,屬易地扶貧搬遷村,2018年脫貧出列。全村5個自然莊,共有305戶986人,黨員58人,村民代表17名,農村青年人才18名。村“兩委”班子5人,交叉任職2人,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谷海濤。轄區面積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46畝,山場面積1.35萬畝,以種植壽桃、玉米、核桃、板栗、菊花為主,2020年村集體年收入30萬元。團泊口村具有發展旅游產業的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曾為抗戰時期為抗大二分校所在地,留有戰區醫院、老鹽店、舊鄉院、舊郵局和舊民宅、老樹等豐富的民俗資源。該村毗鄰五岳寨旅游區和車谷砣風景區,處于兩大旅游區的交通交匯之地,正南線旅游路穿村而過,具有發展旅游產業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正在打造的龍泉谷景區內群峰競秀,樹蔭蔽日,溪水潺潺,景色迷人;規劃中的團泊口湖濕地,磁河、槍桿河交匯于村中心東側,形成了廣闊的水面和河網;磁河東側奶奶廟舊址上依山勢走向正在規劃建設三進院落規模的靈光寺,建成后團泊口村中心位置將形成山、水、寺交相輝映、渾然一體的山水人文景觀。 |
丑泥口村位于河北省靈壽縣西北部山區,距靈壽縣城65公里處,距南營鄉政府6公里,屬非貧困村,全村31戶貧困戶。全村10個自然莊,包括丑泥口主村、河東、西溝、老茂口等。全村共有314戶978人,黨員62名,村民代表21名,農村青年人才11名。村“兩委”班子7人(支部3人,村委3人,黨委任命不占職數1人),村黨支部書記張吉林、村委會主任王秀利。轄區面積8.7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60余畝,山場面積1000余畝,主要種植玉米、核桃、板栗等農作物,少許耕地栽種壽桃,2019年度村集體年收入23.3132萬元。丑泥口加強組織領導,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按照上級要求打造標準“兩室”,并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每年年底的黨員大會開展評議黨員,有限正確的引導了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做好黨員發展工作,壯大村支部隊伍,足額不落一人收繳黨員黨費,近三年發展優秀青年黨員3人,落實好上級黨組織關于開展走訪慰問困難黨員、困難群眾的活動;帶領黨員參觀先進黨組織,學習黨規、黨章;村黨支部定期與黨員、積極分子進行談話,了解黨員和積極分子的思想,以便于更好的培養。二是村集體經濟發展利用村內自然環境優勢,積極引進資金,開發旅游,探索以綠色帶動村民及村集體收入增加的方式;做好產權制度改革,盤點村集體資源,做好項目,鞏固發展基礎;在“村財鄉管”的基礎上,做好村內記賬體系,合理利用村內現有資源,使其發揮最大的效益,以增加村集體收入。三是基層社會治理。切實解決實際問題,鞏固基層農村黨組織的執政基礎,集中開展農村土地“三亂”問題專項治理,打造農村公共服務平臺;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堅持黨的領導核心地位不動搖,加強村務監督委員會建設,推進基層民主和法治建設;加強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加強后備隊伍建設;加大摸排調查力度,全面化解社會矛盾。四是改善村容村貌。加強對環境治理的宣傳,營造良好的氛圍;開展“美麗家庭”、“好兒媳”、“好婆婆”評選活動,倡導尊老愛幼、文明禮讓的村風民風;積極響應上級關于“三創四建”的要求,大力開展環境衛生整治,落實三清一拆政策,拆除村內殘垣斷壁,違章建筑共計6處,保證了良好的生活環境;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2017-2019年累計硬化村內街道10公里,累計改廁166戶,2019年修建了村文化廣場,豐富了村民的生活。2020年村“兩委”計劃改造村辦公室、硬化街道7公里,余下未改戶的廁所全部改完,積極配合好上級政府的各項工作。 |
銀洞村位于南營東7.5公里處,慈河東側。東連陳莊鎮新開村,南鄰團泊口村,北與丑泥口相連。銀洞村總面積3.3平方公里,轄4個自然莊,全村107戶,343人。銀洞村黨支部現有黨員36名,村“兩委”成員4名。在鄉黨委的指導下,牢抓基層黨建,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銀洞村目前村集體經濟收入較差,產業結構較為單一。由于銀洞村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等因素,銀洞村需要持續發展種養經濟,在農、林等第一產業下功夫。一是優化產業結構。對合作社現有的土地進行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同時利用村豬舍,發展養殖產業,不斷探索新的經營模式,盤活集體資產。二是積極招商引資。不斷與外界對接,積極招商引資,吸納外來資金注入,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共同發展經濟。三是提升人居環境。在美麗鄉村的基礎上,繼續提升人居環境,打造山清水秀的名片,為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 |
南槍桿村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靈壽縣南營鄉。屬貧困村(于2020年脫貧出列)。全村4個自然莊,共有201戶,532人,黨員37人,村民代表12名,農村青年人才3名。村“兩委”班子6人(支部3人,村委3人),村黨支部書記王小勇。轄區面積970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80畝,山場面積7000畝,村內主導產業有核桃、板栗,村集體收入主要以土地、養殖場租賃為主,村集體年收入9.75萬元。 |
南寺村位于靈壽縣西北部,距離縣城75公里。屬非貧困村。全村5個自然莊,共有130戶397人,黨員27人,村民代表9名,農村青年人才13名。村“兩委”班子7人(支部4人,村委3人,交叉任職1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閆青芳。轄區面積10.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58.85畝,山場面積7000余畝,村內主要農副產品有獼猴桃、核桃、板栗等,村集體收入主要以出租土地、上級撥款為主,2019年村集體年收入7萬元。南寺村定期召開黨員大會,督促黨員定期、按時開展工作,并定期匯報個人思想和工作情況;利用各種節日,開展走訪慰問困難黨員、困難群眾,參觀先進黨組織,學習黨規、黨章;積極開展“三會一課”等制度,召開民主生活會,開展黨員評議;積極發展優秀青年成為黨員,2019年度發展黨員1名,成功解決多年不發展黨員村,壯大村黨支部隊伍;村黨支部定期與黨員進行談話,了解黨員個人在工作、生活、學習中存在的認識問題和思想問題。在各級黨委政府指導下,做好農村黨建基礎設施建設,倡導鄉風文明,村莊環境治理,加強社會治安等工作,村內干部了聯系實際,深入群眾聽民聲,查民情,解民困,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使農村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深入開展“清潔家園”行動,做好村莊清潔和保潔工作,加大亂搭亂建點拆除力度,加強街頭小綠地建設,打造環境整潔村莊。近幾年來,村干部領導人民為村子翻修了新公路,建造了公共廁所,增加了道路兩旁的綠植,對村內的垃圾進行了分類回收,并在道路兩旁放置了環保垃圾箱,村內的環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為農村的發展提供了更好的環境。 |
黃土梁村靈壽縣西北部山區,距縣城65公里,村域面積9.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00畝,山場面積14500畝,轄黃土梁、北槍桿、河西、白土地4個自然莊238戶702人,“兩委”干部5人,村監會3人,村民代表17人,黨員38人,是我縣重點扶貧村、易地搬遷試點村。黃土梁近三年發展黨員1人,確定入黨積極分子3人,村黨支部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通過各種黨內活動,凝聚了黨員的戰斗力,在鄉黨委的幫助下,加強陣地建設,裝修了兩委辦公室4間,完善了辦公配套設施,配備辦公桌10張,辦公椅30把,并在會議室懸掛黨旗,辦公條件得到了有效改善。加強青年人才管理,發展青年人才8人,為村發展儲備人才。按照“對待事業有熱情,對待群眾有感情,對待工作有思路,對待困難有辦法,對待任務有擔當”的要求,站在政治的高度,發展的角度,做好各項工作。黃土梁村于2018年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通過種植獼猴桃、藥材、建造分布式光伏、樓頂集中光伏等,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大力改善人居環境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全村共搬遷115戶380人,2019年5月全部入住,2019年底舊房完成拆除工作,現已復耕復綠;2019年對道路兩側進行了清理,拆除殘檐斷壁及私搭亂建40余處,清理村內垃圾,大力改善了村內環境,整修、硬化黃土梁至白土地道路1500米;新建橋梁4座、維修1座;配合完成我村主路整修、油漆2500米。 |
車轱轆砣村位于靈壽縣西北部深山區,地處靈壽、平山兩縣交界之處,距縣城75公里,屬南營鄉管轄。全村區域面積17.5平方公里,由4個自然莊組成,共73戶、205人,人均收入達5600元。該村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南北朝時期后周將軍李進卿曾在這里駐守,當代著名工人詩人李學鰲就出生在該村;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銀行、抗大二分校、晉察冀后方機關、邊區印刷廠、后方醫院、白求恩醫療隊、軍區抗敵劇社、西北戰地服務團等八路軍的機關單位先后在該村駐扎;該村山場面積廣闊,群山環繞、峰戀疊嶂、森林茂密、溪水潺潺、古跡眾多,存有將軍谷、點將臺、回音壁、天然石畫、葫蘆仙界、雄鷹峰、三疊潭、大小砣山、仙雨涯以及天池等上百處自然景點,此外還有千年古茶樹、古四合院、古炮臺、古長城等人文景觀。成為一處新開發的集旅游觀光、健身療養、避暑消夏、紅色傳統教育為一體的多功能旅游區,目前該村年接待游客在1.5萬人以上,僅此一項年收入便達70多萬元。該村先后榮獲“革命老區建設重點村”、“農村面貌改造提升重點村”、“石家莊市農村股權制改造試點村”、“石家莊市歷史文化名村”、“河北省美麗鄉村建設重點村”、“石家莊市壯大農村集體經濟試點村”、“石家莊市革命老區重點村建設先進單位”,2018年村黨支部書記陳春芳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 |
石豬口村位于河北省靈壽縣西北部山區,距靈壽縣城67公里處,距南營鄉政府4公里,屬貧困村,于。全村1個自然莊,共有95戶281人,村“兩委”班子5人(支部3人,村委3人,交叉任職1人),其中40周歲以下的干部3人,41—60周歲2人,黨員21人,村民代表15名,農村青年人才10名。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鄭書祥。轄區面積約4000畝,耕地面積400畝,村內主導產業有核桃,板栗種植。 |
楊家臺村位于南營鄉中部,屬于貧困村,2018年全村脫貧出列。全村分4個自然莊(楊家臺、谷家臺、二道河、白家溝),全村131戶,416人,黨員38名,村民代表9人,“兩委”干部共5人,(黨支部3人、村委會3人,交叉任職1人);全村行政區域面積11000畝,耕地424畝。三年來楊家臺黨支部在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2019年發展黨員4名。楊家臺村緊緊圍繞“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目標,認真貫徹上級有關“三農”工作的指標精神,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在全體村組干部和廣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村的經濟作物面積在不斷擴大,同時根據上級關于農業經營扶持政策,認真核實,農戶糧食直補面積,全面發放糧食補貼資金,由此極大調動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從而促使農民收入不斷增加。認真做好人民調解工作,密切干群關系,排摸不穩定因素,化解社會矛盾,充分發揮調解隊伍作用,安全防范,發現苗頭及時處理,沒有發生重大刑事、治安案件,農村社會治安得到明顯改善,民風和諧穩定。村“兩委”不斷推動全村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積極推行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做好為農服務工作,成立了村務公開民主理財小組,民主理財小組開展定期審議,定期在村務公開欄公開,接受群眾監督,抓好計劃生育、新農合新農保工作。 |
張家溝村位于河北省靈壽縣西北部山區,距靈壽縣城70公里處,距南營鄉政府4公里,屬非貧困村列。全村3個自然莊,包括張家溝村、上閆家溝、下閆家溝。共有77戶232人,黨員27人,村民代表7名,農村青年人才4名。村“兩委”班子5人(支部3人,村委3人,交叉任職1人),村黨支部書記韓金梅、村委會主任曹英明。轄區面積7.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17畝,山場面積12000畝。張家溝村加強組織領導,定期召開黨員大會,督促黨員定期、按時開展工作,并定期匯報個人思想和工作情況;利用各種節日,開展走訪慰問困難黨員、困難群眾,參觀先進黨組織,學習黨規、黨章;積極開展“三會一課”等制度,召開民主生活會,開展黨員評議;積極發展優秀青年成為黨員,壯大村黨支部隊伍;村黨支部定期與黨員進行談話,了解黨員個人在工作、生活、學習中存在的認識問題和思想問題。二是村集體經濟發展。利用村內自然環境優勢,積極引進資金,開發旅游,以旅游帶動村民及村集體收入增加;利用扶貧項目,做好項目對接,實施項目發展戰略,鞏固發展基礎;大力發展農業,利用好栗蘑種植項目,推進特色產業開發,穩固增加村集體收入;在“村財鄉管”的基礎上,做好村內記賬體系,合理利用村內現有資源,使其發揮最大的效益,以增加村集體收入。三是基層社會治理。切實解決實際問題,鞏固基層農村黨組織的執政基礎,集中開展農村土地“三亂”問題專項治理,打造農村公共服務平臺;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堅定黨的領導核心地位不動搖,加強村務監督委員會建設,推進基層民主和法治建設;加強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加強后備隊伍建設;加大摸排調查力度,全面化解社會矛盾。四是改善村容村貌。加強對環境治理的宣傳,營造良好的氛圍;結合“美麗家庭”,開展村內美麗家庭自評;積極響應“三創四建”的要求,搞好村內衛生;開展三清一拆,拆除殘垣斷壁,違章建筑,保持良好的生活環境;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保障村民出行以及娛樂的便利。 |
槐樹溝村位于河北省靈壽縣西北部山區,距靈壽縣城73公里處,距南營鄉政府7公里,屬貧困村,是南營鄉異地扶貧搬遷村之一。全村5個自然莊,包括槐樹溝、大草溝、谷家溝、銀洞、核桃樹。共有111戶312人,黨員29人,村民代表8名,農村青年人才10名。村“兩委”班子4人(支部3人,村委2人,交叉任職1人),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武振良。槐樹溝村定期召開黨員大會,督促黨員定期、按時開展工作,并定期匯報個人思想和工作情況;利用各種節日,開展走訪慰問困難黨員、困難群眾,參觀先進黨組織,學習黨規、黨章;積極開展“三會一課”等制度,召開民主生活會,開展黨員評議;積極發展優秀青年成為黨員,壯大村黨支部隊伍;村黨支部定期與黨員進行談話,了解黨員個人在工作、生活、學習中存在的認識問題和思想問題。利用扶貧項目,做好項目對接,實施項目發展戰略,鞏固發展基礎;大力發展農業,在“村財鄉管”的基礎上,做好村內記賬體系,合理利用村內現有資源,使其發揮最大的效益,以增加村集體收入。為切實解決實際問題,鞏固基層農村黨組織的執政基礎,集中開展農村土地“三亂”問題專項治理,打造農村公共服務平臺;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堅定黨的領導核心地位不動搖,加強村務監督委員會建設,推進基層民主和法治建設;加強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加強后備隊伍建設;加大摸排調查力度,全面化解社會矛盾。加強對環境治理的宣傳,營造良好的氛圍;結合“美麗家庭”,開展村內美麗家庭自評;積極響應“三創四建”的要求,搞好村內衛生;開展三清一拆,拆除殘垣斷壁,違章建筑,保持良好的生活環境;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保障村民出行以及娛樂的便利。 |
東寺嶺村距靈壽縣城約70公里,緊鄰201省道。村內總面積6000畝,兩個自然莊,共105戶,人口315人。村兩委干部5人(支部3人、村委3人,交叉任職1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獻民,村支部委員武國慶、武青海,村委會副主任武星星,村委會委員武衛菊,村內黨員30人,村民代表13人。村集體收入主要為山地及茶樓租賃,村集體年收入8萬。村內產業主要以茶葉種植為主,依托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發展進行有機茶葉種植,2009年開始發展茶葉種植項目,2013年成立靈壽縣盤龍灣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全村105戶均參股,經過多年發展,東寺嶺村茶葉種植規模達到了120畝,并帶動延伸南營及漫山的茶葉種植帶。合作社通過流轉土地、務工、分紅等形式,本村戶均每年增收4000元以上,并顯著帶動周邊村民增加收入。為打造自己的茶葉品牌,注冊了“五岳寨茶”商標。經過摸索與精心管理,總結出一套北方種植茶葉的經驗與技術,形成了茶葉種植、釆摘、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產業鏈,成為引領靈壽縣茶葉產業發展的一個典型模式。東寺嶺村村兩委計劃打造集茶園觀光、品茶、茶葉及果樹采摘、水上樂園、綠色康養等一系列的生態旅游項目,以生態旅游帶動各項產業,開辟出一條生態旅游致富之路。 |
西寺嶺村位于河北省靈壽縣西北部山區,距靈壽縣城66公里處,距南營鄉政府3公里,屬貧困村,于2017年脫貧出列。全村5個自然莊,包括西寺嶺主村、栗樹臺、大砂地、楊樹底下、大溝掌。共有135戶425人,黨員26人,村民代表9名,農村青年人才10名。村“兩委”班子5人(支部3人,村委3人,交叉任職1人),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王建飛。轄區面積約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00畝,村內主導產業有板栗種植。 |
南營村位于靈壽縣西北部太行山深山區,距縣城75公里,2020年脫貧出列。全村一個主村4個自然莊,共有375戶962人,黨員93人,村民代表19名,農村青年人才21名。村“兩委”班子5人,交叉任職1人,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路青平。轄區面積1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25畝,山場面積2.1萬畝,以種植茶葉、玉米、核桃、板栗、菊花為主,2020年村集體年收入21萬元。南營村具有發展旅游產業的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是五岳寨,漫山花溪谷,水泉溪三大旅游景區的岔道口,距離三個景區只需10分鐘的車程,也是南營鄉政府所在地。正南線旅游路穿村而過,三大旅游景區的游客在南營村產生分流,具有發展旅游產業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 |
北營村位于河北省靈壽縣西北部山區,距靈壽縣城62公里處,距南營鄉政府2公里,距花溪谷、五岳寨5千米。全村4個自然莊,包括北營主村、木佛峪、西溝、棗樹溝。共有99戶278人,黨員38人,村民代表15名,農村青年人才10名。村“兩委”班子5人(支部3人,村委3人,交叉任職1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楊平均。轄區面積4.7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6畝,山場面積400畝,村內主導產業有光伏發電站、栗蘑種植。2016年被評為河北省美麗鄉村;2017年被住房城鄉建設部認定為綠色村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