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圍塘街道因原有石圍塘地名而得名。1987年1月,石圍塘街道成立,隸屬芳村區。2005年9月,隸屬荔灣區。電話: 81555162,81555163 地址:廣州市芳村大道西芳信路17號5樓……。 |
南源街位于荔灣區的西北部,街轄1.85 平方公里,人口5.4萬人。 南源街社區服務中心座落于南岸路馬塘坊23號,是街道辦事處屬下多功能,面向轄內居民提供綜合性社區服務的機構,建筑面積近1300平方米,配備先進的服務設施。首層是對外辦事服務窗口,包括勞動和社會保障、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居民群眾-、法律服務、殘疾人服務、外來暫住人口管理、出租屋管理、職業介紹、家政服務、96909社區服務熱線、社區服……。 |
茶滘街道因境內茶滘村而得名。茶滘街道其前身為芳村區東漱鎮茶落村、葵蓬村。1992年12月28日,茶滘街道成立。聯系方式 電話: 81598007、81598006 地址:荔灣區茶滘路茶香街1號……。 |
白鶴洞街道是中國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下轄的一個街道(舊屬芳村區),位于荔灣區南部(廣州市西南部)。轄區總面積3.1平方公里,下轄9個社區,常住人口3.4萬人。白鶴洞得名是由于清朝時年,該地土地肥沃,水草繁盛,引來白鶴覓食以及群居,清廷亦因此曾于該地建筑招鶴亭。后來逐步有人遷徙而至。白鶴洞有很多美麗的傳說,例如白鶴仙等。電話: 81892742、81804213 地址:廣州市荔灣區鶴洞路10號 郵編:……。 |
沖口街道地處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南部,東臨珠江,南達鶴洞路,西至地鐵一號線西塱總站,北以下市涌出口為界。轄區總面積4.2平方公里,沿江濱水帶西起下市涌、東至鶴洞大橋全長2.4公里。總人口約4.9萬人。沖0通樞紐地位彰顯。“兩橫兩縱”、“東南西連”的城市道路框架已基本建成。(兩橫:芳村大道、花地大道;兩縱:花蕾路、浣花路;東連海珠區,南接番禺區,西通佛山市)。轄內河涌縱橫,同時擁有“珠江岸線”和“水網……。 |
逢源街位于廣州市荔灣區老城區的中部,街轄面積0.78平方公里,人口近7萬人,東起康王路,西至龍津西路,南接長壽西路、寶源路,北達中山八路、龍津中路。轄惠城、泰興、源勝、華貴、何家祠、耀華、厚福、馬基涌、隆城、富力東、富力西、逢源北12個社區居委會。逢源得名于因清朝十三行興盛而形成的“逢源”西關大屋住宅區。1999年,逢源街與旁邊的文昌街合并,仍稱“逢源街”。20世紀90年代以來,逢源街先后獲得全國……。 |
因沿佛山水道修建有重要防洪設施,海龍堤圍,海北、龍溪自然村依圍設村。海龍街前身是原東漖海龍圍片區,故名。海龍街道原屬芳村區;2005年,隨芳村區歸屬荔灣區。電話:81415182、81415897 地址:荔灣區龍溪大道288號三樓、四樓……。 |
2002年1月18日,荔灣區正式接管了西郊、坦尾和河沙村,并成立了接收原白云區西郊、坦尾和河沙村工作領導小組,為接收工作和橋中街成立作了充分的籌備工作,而且為今后加快發展,加強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礎。新成立的荔灣區橋中街道將管轄河沙等5個村(居)委、面積4.4平方公里,總人口3.6萬,島內多項基礎設施和社會各項事務都處在規劃和起步階段。 在日前舉行的橋中街成立暨掛牌儀式上,區委副-、區長劉平宣讀了……。 |
東漖街道得名源于有地名東漖。東漖街位于荔灣區中南部,東至花地大道,南連環翠北路,西至花地河,北至浣花東路,轄內面積4.6平方公里,全街常住人口約5.5萬人,其中戶籍人口為1.78萬人,非戶籍人口為3.72萬人,流動人員1.45萬人。其中殘疾人584人(含非本街戶籍),60歲以上老年人3470人。轄區共有東漖、西塱、芳村花園、康乃馨、芳和花園5個社區居委會以及東漖、西塱、大花園3個經濟股份聯社。東漖……。 |
珠江支流的西增河、澳口涌,源溪村、增步圍、西村鄉,位于荔灣的西北部,千百年來,這片古樸的土地,曾以它獨特的地理位置給廣州歷史增添了光輝。 荔灣的西北地區,東與流花商業區相連,南聯西關腹地,西倚珠江與南海市相望,北鄰白云區石井鎮。地區面積3.27平方公里,占荔灣總面積的27.71%;人口8.4萬人,約占我區總人口的16.15%。雖然,目前西北地區存在著城區環境污染、部分商業萎縮和公共服務配套設施……。 |
金花街位于廣州市老城區荔灣區中部,東、北鄰接越秀區,西與彩虹街相接,南與龍津街、逢源街相接,總面積1.168平方公里,六條交通主干道:中山七路、人民北路、荔灣路、西華路、龍津中路和康王路貫穿轄區,現全街下轄1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居住人口6萬多人。 金花街社區服務中心位于金花街轄區中部,是金花街辦事處在1999年3月在市、區兩級政府的關懷、扶持下設立的,面向轄區內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 |
彩虹街位于荔灣區中部,廣州城區西郊出0通摳紐地帶位置,轄內主一干道有中山八路,荔灣路,西華路,周門路,行政管轄面積1.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萬5千人。 彩虹街社區服務中心座落在被市授予“先進安全文明小區”單位的園中園小區內,是彩虹街辦事處面向轄內居民提供綜合性社區服務的機構。中心面積200平方米,設有康復室、健身房、老人活動室、工療站等。基本上滿足群眾各類日常生活和文化娛樂的需求。中心的宗旨是……。 |
東沙街道位于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的東南部,三面環水,與海珠區、番禺區相鄰,是廣州市“西聯”和“南拓”戰略的重要樞紐,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東沙地區周邊是長達7.8公里的珠江岸線,總面積7.9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6.3平方公里。下設4個社區居委會(其中三個為“城中村”),戶籍人口17212人。街道管轄區域面積大,企業多,轄區內的居民60%以上是外來人員,城中村臨建房、房中房多,加大了人口普查的難度。為此……。 |
龍津街道位于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東北部,轄區總面積0.53平方公里,總人口5.3萬人,其中常住人口4.9萬人,流動人口0.4萬人。下轄11個社區居委會:人民中社區、三元坊社區、華福社區、洞神坊社區、錦龍社區、六甫社區、長壽社區、龍津東社區、洪壽社區、都堂社區、龍翔社區。龍津街道辦事處駐光復中路299-301號(現已搬至龍津東路701號)。該社區在統籌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中,高度關注民生,促進社會公平……。 |
多寶街道因清代巡撫鄧華熙曾在該地建樓宇,起名“多寶”;民國十八年(1929年),沿用“多寶”作路名,由此而得名。1950年,屬逢源區,后改屬荔灣區。1955年,改屬西區,1960年8月,西區改稱荔灣區后,一直隸屬荔灣區。1968年,改為新風街道。1985年,新風街道改為多寶街道。1999年,黃沙街道并入多寶街道。多寶街社區服務中心地址:恩寧路多寶坊23號 電話:817064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