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祿豐市各街道鄉鎮情況介紹

祿豐市各街道鄉鎮情況介紹

金山鎮位于祿豐縣中部,東鄰和平鎮,南接土官鎮、恐龍山鎮,西壤一平浪鎮,北連中村鄉,是祿豐縣城駐地和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鎮轄區面積419.1平方公里,距省會昆明97公里,距州府楚雄84公里,320國道和成昆鐵路橫貫全鎮,是恐龍化石和臘瑪古猿化石的發掘地。

【行政區劃】金山鎮轄南門、西門、北門、惠民路、官場、董戶村、官洼、新河、北廠、南雄、楊家莊11個社區居委會及小街、拖羅甸、河口、科甲、大洼、橫山、宋家坡、魯家村、煉象關、中屯、小鋪子、南沖12個村民委員會,共225個自然村,411個村(居)民小組。

【人口民族】2018年末金山鎮轄區總人口81313人(其中:女性40581人),總戶數31806戶。18歲以下人口15316人,18~34歲人口17862人,35~59歲人口34406人,60歲以上人口13729人;漢族69672人,占85.68%,少數民族11641人,占14.32%。

【自然概貌】金山鎮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水資源豐富,山川秀麗,四季如春。境內最高點為小鋪子村委會老官山(海拔為2272米),最低點為小街村委會甸尾(海拔為1480米),年平均氣溫16.1℃,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雨量771.7毫米。轄區建有中型水庫1件,小(一)型水庫6件,小(二)型水庫30件,小壩塘158個,全鎮庫塘蓄水達1071萬立方米,水利化程度達70%。東河、石門至金山工業片區輸水管道、中村至城區供水管道、東河至恐龍山引水管道、星宿江及其支流橫縱境內,基本滿足工農業生產及城鄉用水需求。全鎮總耕地面積51210畝,林地面積441294畝,森林覆蓋率62.3%。

【資源特產】境內礦藏資源豐富,有石灰壩、南沖等多處溫泉,。鎮內擁有大量的頁巖石,另有銅、鐵、白云石、硅石、石灰石等礦產資源。境內野生動植物資源種類繁多,古生物資源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目前,冶金礦產、能源化工、建筑建材、煙草等產業已初具規模。祿豐香醋系列產品暢銷省內外,出口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地。雞樅油、干巴菌油、牛肝菌油等綠色食品已注有商標、形成品牌,并遠銷省內外大中城市。

仁興鎮位于祿豐縣東北部的羅次壩子,鎮政府駐地大豬街,距縣城祿豐51公里,距州府楚雄136公里,距省城昆明100公里。東部與昆明市富民縣接壤,北與武定縣為鄰,南部和西部分別與縣內的碧城鎮與和平鎮接壤。

【行政區劃】全鎮轄西村、大箐、大豬街、果園、革里、馬鞍、銀沙、清水河、左所、彰保、白沙、古城12個行政村、148個村民小組。轄區內有昆明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羅次鐵礦、云南省第二強制隔離戒毒所祿豐分所(大平壩農場)和省交通廳公路三處傷殘職工基地3個省屬單位。

【人口民族】全鎮轄區內有8881戶,總人口為36115人。全鎮有苗族、彝族、傈僳族、白族、哈尼族、壯族、傣族、回族、拉祜族、佤族、普米族等11個少數民族。彝族主要分布在革里、馬鞍、大豬街部分村組;苗族主要分布在大箐、西村、大豬街、左所、清水河、彰保、馬鞍村委會的部分村組;傈僳族主要分布在馬鞍村委會;其他民族主要集中在大平壩農場和羅次鐵礦。

【自然概貌】地勢呈東北高、西南低。總面積231平方公里。最高海拔為東部范家山2506米,最低海拔為彰保村工農兵大橋1760米,全鎮平均海拔2133米,鎮政府所在地豬街海拔1810米。年平均日照2246小時,年平均氣溫15.4℃。年降雨量770-1125毫米,5-10月份降雨量占89.60%。平均霜期40天。

【景點遺址】主要有大躍進水庫景區、葫蘆河水庫景區、大箐溶洞等。黑城遺址:黑城即今仁興鎮古城村委會西北部的“水城”。水城周長967.5米,城內面積為37310平方米,開有東、南、北三門,四周有護城河,河中常年有水,故稱“水城”,城內有東西南北四條街道,城墻四角上有箭樓,西城上有一較大的建筑,是當年烏蠻羅部的政權機構所在地,這是距今兩千年多前羅次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三家村瓷窯址:在仁興鎮銀沙村委會三家村,1986年9月調查發現,該村歷史上有6條瓷窯專門燒制大件的缸、罐、盆等青釉瓷器。在各個瓷窯遺址四周均有200~300平方米的瓷片文化層分布。釉色有綠、黃、黑3種。今存完好瓷窯一座。窯址年代與白龍井瓷窯同,上限可達元代,連續明清至今。未發掘,2003年公布為縣文物保護單位。白龍井瓷窯址:在仁興鎮銀沙村委會白龍井村西北兩面。據1986年9月在該地調查,發現有瓷窯址8座,分布在村西北兩面斜坡上,遺址清晰可見,各窯址四周均有200~300平方米,厚約2~4米的瓷片文化層分布。窯址年代上限可達元代,連續明清至今。未發掘,2003年公布為縣文物保護單位。

【資源情況】仁興鎮有耕地面積34405畝,其中:水田19870畝,占57.75%;旱地14535畝,占42.25%。土壤多為紅壤砂土,肥力條件較好。水利資源豐富,水利化程度較高,現有小(一)型水庫3件、小(二)型水庫18件,小壩塘42件,總蓄水庫容1425.7萬立方米,全鎮水利化程度達89%。有自來水廠1個,日供水能力為6000立方米。鎮境內的礦產資源較為豐富,其中銅、鐵、鈦、煤等礦產資源。全鎮有山林面積20.30萬畝,森林覆蓋率64%,活立木蓄積46.96萬立方米。鄉土樹種有松、柏、樟、茶、楝等86種。仁興鎮政府所在地規劃面積1.78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0.52平方公里。

碧城鎮位于祿豐縣東部,羅次壩子中心,東與富民縣接壤,南與勤豐鎮相連,西鄰和平鎮,北接仁興鎮,安武公路穿境而過,鎮政府所在地距祿豐縣城42公里,距州府楚雄120公里,距省會昆明98公里。

【行政區劃】全鎮轄上村、洪流、西山、前營、西河、萬松、貓街、勝利、樊廠、街子廠、張通、好義、青山13個村民委員會和碧城、下村2個社區,97個自然村,236個村民小組。15個村委會(社區)除青山村委會屬山區外,其余14個村委會(社區)均為平壩區。行政區內有普通中學2所,小學14所。

【人口民族】2018年末,全鎮戶籍人口49774人,總戶數17545戶。全鎮有彝族、白族、苗族、哈尼族、壯族、傣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藏族、布朗族、努族、基諾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4261人,占總人口數的8.6%。大部分少數民族居住在山區及山壩結合部,其中彝族、苗族人數上千。

【自然概貌】全鎮國土面積187.1平方公里,地勢東高西低,中部平坦,海拔在2754~1762米之間,最高點在老青山(海拔2754米,是祿豐縣最高海拔),最低點在羅次溫泉(海拔1780米),鎮政府駐地碧城海拔1844米;全境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降雨量832.1毫米,年平均氣溫為15.9℃,適宜水稻、玉米、小麥、蠶豆、烤煙、油菜、山藥、辣椒、大蔥等農作物的生長。

【資源特產】全鎮有林業用地面積193100畝,耕地面積45775畝,其中水田36120畝、旱地9655畝。現有小(一)型水庫5座、小(二)型水庫14座,其他水利設施706件,總蓄水庫容2025.07萬立方米。境內盛產金屬礦物質鈦礦和裝飾建筑的初加工原料高磷土,有豐富的赤鐵礦、褐煤礦。羅次溫泉水質極佳,富含人體必需的硫、磷、鐵、硅、鋅等幾十種微量元素。

勤豐鎮具有較好的區位優勢,位于祿豐縣東部,鎮人民政府駐地雞街,距縣城39公里、省城昆明87公里,東鄰昆明市西山區團結鎮,南接安寧市青龍街道辦事處,西靠祿豐縣和平鎮,北連祿豐縣碧城鎮,素有“昆安近郊”、“祿豐東大門”之稱。

【行政區劃】勤豐鎮現有11個村(居)民委員會,91個自然村,156個村民小組,其中:位于安武公路沿線的沙龍、羊街、馬官營、雞街、馬街5個村(居)委會和高寨村委會地處壩區,可里、北甸、高樓、洋溪沖4個村委會為山區半山區村委會,紅土山村委會屬高寒貧困山區,山區、半山區與壩區經濟發展參差不齊、極不平衡。轄區內有省屬單位1個,中學1所,完小12所,衛生院1個,衛生所11 個;駐扎部隊3支。有內資企業279戶,個體工商戶983戶。

【人口民族】2018年末,勤豐鎮共有居民11472戶28598人,其中農業人口23484人,非農業人口5114人;漢族22955人,少數民族5643人。少數民族人口以苗族和彝族居多,其中:苗族2788人、彝族2400人、傈僳族106人、白族78人、傣族62人、哈尼族57人、壯族47人、回族29人、納西族8人、瑤族8人、佤族14人、藏族4人、布依族8人、拉祜族7人、普米族4人、蒙古族3人、阿昌族3人、滿族1人、布朗族1人、其他民族15人。

【自然概貌】勤豐鎮現轄國土面積258.3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19.11平方千米,占7.4%;林地面積195.33平方千米,占75.6%。勤豐鎮行政區域內最高點是可里村委會孝母山,海拔2615米;最低點是北甸村委會甸尾村,海拔1800米;鎮人民政府駐地雞街海拔1890米。年平均氣溫15.5℃,霜期11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2548小時,年降雨量858.0毫米。地勢西高東低,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適宜水稻、玉米、小麥、蠶豆、烤煙、油菜、山藥、辣椒、蘿卜、花卉等農作物和魚腥草、重樓、虎杖等中草藥生長

【資源特產】礦產資源品質優良。主要礦產為石英砂,分布在羊街、沙龍兩個村委會區域內。經地礦部門勘察,境內砂體屬澄江砂巖組,已探明礦床點3處,儲量達1000萬噸以上。經精選后,二氧化硅含量達98%以上,氧化鐵含量在0.05%以下。水利資源豐富保供能力充足。2018年勤豐鎮轄區內現有中型水庫1件、小(一)型水庫6件、小(二)型9件、1萬立方米以上10萬立方米以下小壩塘42件、小水窖396口,全鎮總蓄水量達2652.96萬立方米(含沙龍水庫蓄水),水利化程度達到87%,豐富的水力資源有效滿足了勤豐鎮工農業生產及鎮村用水需求。電力資源保障有力,經提升改造后的轄區內四座變電站,為祿豐工業園區勤豐片區內各企業發展及重點項目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特色產業優勢明顯。特色種植業主要有:山藥、蘿卜、辣椒、綠色蔬菜、花卉和中草藥。勤豐山藥遠近聞名,蘿卜條遠銷海內外,綠色蔬菜花卉種植呈規模化發展態勢,魚腥草、虎杖、黃精、三七等中草藥種植在全州處于領先水平。特色養殖業主要有:野山豬、土雞、蛋鴨、黑山羊、肉牛、螞蚱、蟑螂等,且具一定規模。轄區現有農業龍頭企業7戶,福龍醬菜廠、勤龍調味品廠主要產品有“勤龍牌”的豆瓣醬、什錦醬、昭通醬、辣子醬、泡辣椒、大頭菜、醬油和酸醋等,產品銷往祿豐、昆明、海口、安寧、楚雄、易門、貴州、廣西、湖南等地;云南方德波爾格園藝有限公司主要經營生產和銷售自產的園藝、花卉產品,提供園藝、花卉相關技術服務,通過引進荷蘭、以色列、德國現代設施農業技術,建設示范連棟大棚四座,溫室面積72378平方米,溫室用于發展進口品種的玫瑰鮮切花種植和草莓立體種植(無土栽培)等。隨著對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業專業合作組織、協會的扶持培育力度不斷加大,有力帶動和促進了群眾增收致富。

一平浪鎮由原一平浪鎮和舍資鎮于2006年1月撤并而成,地處祿豐縣中西部,位于北緯25°02'50″至25°25'50″,東經101°46'44″至101°59'55″之間,東鄰金山鎮、中村鄉,西壤廣通鎮、妥安鄉,南接彩云鎮,北與元謀縣羊街鎮接壤,全鎮國土面積441.3平方公里;鎮政府駐地舍資緊靠320國道和“一羊線”戰備公路,東距省城昆明129公里、縣城祿豐25公里,西離州府楚雄56公里,距成昆鐵路一平浪站2公里。當前,橫貫鎮區的昆楚大高速復線正在建設之中,規劃在鎮政府駐地舍資設高速出口1個,該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后,云南省會昆明和州府楚雄至一平浪鎮僅需40分鐘車程,一平浪鎮至縣城僅需10分鐘車程。

【行政區劃】 全鎮轄舍資、一平浪、干海資、大窩、納甸、阿井、秋木園、黑苴、蘇家、三村、元永井、橫溝、中興井、杞栽14個村委會(社區),168個村民小組。境內有省、州、縣屬單位40個。

【人口民族】2018年末,總人口38115人,其中城鎮人口19696人,占總人口的51.68%,農村人口18419人,占總人口的48.32%。彝、苗、回、傈僳、白、納西族等23種少數民族人口11467人,占總人口的30.09%,其中彝族8665人,占全鎮總人口的22.73%。

【自然概貌】地勢西高東低,最低點是大窩村委會與彩云鎮交界處的星宿江面,海拔1350米,最高點為杞栽村委會的紫云峰,海拔2685米,鎮政府所在地海拔1706米。晝夜溫差較大,年平均氣溫15℃,年無霜期240天,年平均降雨量900~1100mm左右。主要河流有一平浪河、舍資河及流經境內的星宿江。

【資源特產】全鎮共有各種水庫壩塘84件,其中:小(一)型水庫4件,小(二)型水庫16件,小壩塘64件,蓄水總庫容1104.5萬立方米。全鎮總耕地面積44511畝,其中:水田16897畝,旱地27614畝。有林地面積562342.5畝,森林覆蓋率達84.3%。已查明的礦產資源主要有煤、鹽、鉛、銅、鐵、硭硝、石膏等7種,有“鹽城煤都”之美譽。目前,元永井鹽礦石現存儲量3000多萬噸,可采水溶鹵1000多萬噸,富含3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醫養價值俱佳。旅游景點有西南絲綢之路——“滇西大馬路”茶馬古道的雄關響水關、勒馬關、張沖將軍故居和“移鹵就煤”遺址;元永井、阿井和中興井的采鹽遺址;元永井靈鷲山和尚塔林、和尚墓和古墓群,文筆塔和三斗圍桿以及黃帝誥封碑;阿井數百年禪院覺性庵、雞鳴山明朝古墓;三村明代建筑龍泉庵;清代干海資福山泉隧道渠(碑)和小石橋“千層瓣”古茶花、新街子高原草甸、雕林山自然保護區。

【經濟狀況】2018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14.96億元、完成縣下達任務數14.2億元的105.4%,其中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82億元,完成縣下達任務數1.5億元的121.3%;2018年全鎮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17萬元,完成縣政府安排任務數3570萬元的101.3%;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887萬元,完成預算數3887萬元的100%;向上級爭取資金2078萬元,完成縣下達任務數1900萬元的109.4%;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6.9億元,完成縣下達任務數6.7億元的103%;完成招商引資8.15億元,完成縣下達任務數8億元的102%;預計實現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36元,同比增長9.7%。全鎮金融機構全年存款10.5億元,貸款3.4億元。

廣通為云南著名交通重鎮,地處滇中腹地、祿豐縣西境,東臨一平浪鎮、西壤楚雄市蒼嶺鎮、南接彩云鎮、北連妥安鄉,距昆明159公里、楚雄26公里、祿豐50公里。全鎮國土面積352.2平方公里。公路、鐵路交通發達,成昆鐵路和320國道縱貫全境,昆廣、廣大、廣永等鐵路在廣通火車北站交匯,形成了東西北3條鐵路走向;楚廣高速公路于蒼嶺段接入昆楚高速,東進昆明、西入滇西;在建的昆楚大高速公路起于昆明,過境后向大理方向延伸。自古以來,廣通素有“西來之鎖鑰,九郡之咽喉”之稱。

【行政區劃】全鎮轄廣通、甸尾、舊莊3個社區居委會及七屯、清風、西堡、田心、幾子灣、大瓦房、平地、八屯、清水、塔石苴、蒙七、新民、雨多么13個村民委員會,共200個村民小組。有省、州、縣屬單位23家,鎮黨委、政府下設機關機構5個,事業機構7個,總編制93名。

【人口民族】 2018年末,全鎮總戶數15861戶,總人口40913人,其中:男性20915人,女性19998人;農業人口22447人,城鎮人口18466人。人口出生率為9.06%,自然增長率為2.35%。

【自然概貌】廣通位于龍川江右岸的金沙江、元江分水嶺地帶,是一個群山環拱的高原壩子,北有海拔2416米的神樹嶺,南有海拔2042米的鵝頭山,西是老青山,海拔2170米,東為老東山,海拔2210米。雕林高崗,林海茫茫;驛路鳥道,橫斜遠山。廣通政府居壩子中央,海拔1785米。鎮域年平均氣溫16.0℃,年降水量824.3毫米。有小一型水庫5件、小二型水庫26件、小壩塘319件,總庫容2236.7萬立方米,水利化程度為77%。有林地面積3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2%。全鎮總耕地面積45952畝,其中水田25809畝,旱地20143畝。

【資源特產】有金屬冶煉企業4家、建筑建材企業8家、物流企業24家。有17條鐵路專用線、27個貨物轉運站(場)、23個接卸站臺,倉儲面積約23萬平方米。轄區地熱資源豐富,探明的地熱資源點3個,已開發利用1個。當地出產的葡萄、“清水三寶”、香櫞、牛角烏、櫻桃成為名副其實的農業特產。2018年,各種野生菌和野菜分別交易560噸、25噸。

黑井鎮位于祿豐縣西北部,距縣城98公里,東接高峰鄉,西與牟定縣新橋鎮、安樂鄉接壤,南鄰妥安鄉,北與元謀縣羊街鎮毗鄰。東西寬7.86公里,南北稍長約18公里,面積133.6平方公里,全鎮海拔1323~2498米之間,最高點石坡坡山,海拔2498米,最低點迤碧河河口,海拔1323米,鎮區海拔1540米。立體氣候明顯,鎮政府所在地平均氣溫18.7℃,年平均降雨量713毫米,年均最低溫5℃、最高月平均氣溫27.6℃,全年無霜期325天,年日照數1848小時,積溫7774.8℃。2017年末有耕地面積調整后32653畝,其中水田12744畝,旱地19902畝,農業人口人均耕地1.93畝。

【行政區劃】2018年末,全鎮轄黑井1個社區及趙園、復隆、青龍、法龍、大樹、銀馬、松平、三合8個村民委員會,96個自然村、126個村(居)民小組。

【人口民族】2018年末,全鎮有居民5958戶,18043人,其中農業人口15353人,占85.09%;非農業人口2690人,占14.91%;漢族人口10013人,占55.49%;少數民族8030人,占44.51%;其中:彝族5423人,占30.05%;回族2316人,占12.83%,苗族169人0.091%,其他民族122人。

【資源特產】礦產主要為鹽、芒硝和石膏礦。鹽礦已探明儲量為10655.52萬噸,屬小型礦;芒硝已探明儲量為195238.2萬噸,屬大型礦;石膏礦已探明儲量為49333萬噸,屬大型礦。以上礦產資源均分布在妥安硝井至大樹村橫山井20公里范圍內。由于獨特的土壤結構和特殊的氣候條件,黑井金絲小棗果鮮、脆甜、味美,含糖量高,是天然綠色食品、上乘保健佳品;黑井石榴以皮薄、籽大、味醇且飽滿而響譽省內外。

土官鎮位于祿豐縣東部,東接安寧市祿脿街道辦事處,南與易門縣柏樹村接壤,西鄰恐龍山鎮,北與金山鎮相交,系一市二縣交界地,區位優勢明顯。鎮政府駐地土官社區,東距省城昆明63公里,西距縣城祿豐35公里。全鎮國土面積95.6平方公里。320國道及安楚高速公路橫貫全境,武易高速臨鏡東邊緣而過,是溝通滇中與滇西、連接滇川、省城昆明北上川渝的咽喉要道,素有“彝州東大門”、“楚雄橋頭堡”、“昆明后花園”之美譽。

【行政區劃】土官鎮轄海田、寨腳、土官、老鴉關、指揮營5個社區、34個自然村、57個村民小組,是一個以漢族為主多民族聚居地。

【人口民族】2018年末,全鎮總人口13226人。其中,男性6571人、占49.7%,女性6655人、占50.3%,城鎮人口13226人、占100%,漢族11531人、占87.1%,少數民族1695人、占12.8%。21個少數民族人口中彝族930人、占總人口的7%;,族617人、占總人口的4.7%。彝族主要居住于土官社區,苗族主要居住于海田、寨腳兩個社區。

【氣候資源】土官屬冷涼氣候地帶,山區半山區地貌居多,年平均氣溫15.0℃,年降雨量709.9毫米,降雨時間主要集中在6~10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5%以上;年日照2555多小時。全鎮最高海拔2298米,最低海拔1834米,鎮政府所在地海拔1884米。境內硅礦石、石灰石資源較為豐富,光、熱、水、溫泉、土壤較佳,適宜高原特色農業開發和旅游休閑觀光。

【發展基礎】境內主要河流有3條,分別是土官河(祿脿河)由海田社區白涵廠村入境,從指揮營社區胡家山村出境,流向螳螂川,全長17.6公里;老鴉關河由老鴉關水庫庫尾入境,流經土官社區土官村小半山匯入土官河,全長6.8公里;溫水塘河由塘子箐水庫流經溫水塘村匯入綠汁江,全長3.7公里。境內有水庫9件,其中小(一)型水庫2件,分別是老鴉關水庫(庫容686.67萬立方米)、梅域村水庫(庫容145.61萬立方米);小(二)型水庫7件,分別是海田水庫(庫容35.36萬立方米)、烏龍潭水庫(庫容14.56萬立方米)、大佛箐水庫(庫容11.83萬立方米)、大新壩水庫(庫容16.51萬立方米)、撒子妹水庫(庫容10.77萬立方米)、蘆差沖水庫(庫容14.48萬立方米)、塘子箐水庫(庫容15.01萬立方米),另有小壩塘94個,全鎮水資源豐富,灌溉面積1.04萬畝,年平均供水量201.2萬立方米,其中農業供水161.8萬立方米,非農業供水39.4萬立方米。截止2018年末,土官轄區共有變電站4座,其中110KV變電站2座,分別為:110kV洪山變電站,變電站容量為50+50MVA,有10kV出線5回,最大負荷32.7MW,負載率34.42%;110kV指揮營變電站,變電容量為50+50MVA,有10kV出線4回,最大負荷24.4MW,負載率25.68%;35kV變電站2座,分別為35kV土官變電站,變電容量為10MVA,有出線5回,最大負荷5.3MW,負載率53%;35kV清水溝變電站,變電容量為10+4MVA,有出線6回(多為備用,目前僅瓷磚廠專線正常用電),最大負荷5MW,負載率35.71%。全鎮公路總里程達206.2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G56杭瑞高速)16.68公里,320國道15.86公里,工業大道3條11.59公里,鄉道1條12.34公里,村道14條67.86公里,村間道路69條81.93公里。土官鎮尚未開通天然氣,鎮內有加油站一個;有基本農田566.83公頃(8502.45畝),一般農田238.23公頃(4308.45畝),其中水田536.53公頃(8048畝),旱地268.53公頃(4028畝),可利用地(其它用地287.82公頃(4317.3畝)。境內森林覆蓋率達73.6%,全鎮生態公益林面積32116畝,其中國家公益林948畝,省級公益林31168畝。土官鎮政府所在地集鎮區規劃面積541.9公頃(8128.5畝)、建成區面積345.89公頃(5188.35畝)、城鎮化率為29.1% 。

彩云鎮原名羅川鎮,位于祿豐縣城西南部,東經101°52′,北緯25°28′,安楚高速公路過境24公里,鎮行政中心駐彩云村委會,距昆明87公里,距楚雄45公里,距祿豐50公里,東臨金山鎮、恐龍山鎮(原川街鄉),南接雙柏縣大莊鎮,西連楚雄市蒼嶺鎮,北連一平浪、廣通鎮,國土總面積302.8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彩云鎮轄彩云、白楊、羅川、淜溪、東營、松石、竹溪、南河、南平9個村民委員會,101個村民小組,124個自然村。轄區內有黨政機關單位1個,學校13所(中學1所,村完小9所,公立幼兒園1所,私立幼兒園2所),醫療機構10家(鎮衛生院1家,村級衛生所9家),供水單位1家,公共場所26個。

【人口民族】2018年末,全鎮共有7304戶,總人口數20511人,其中男性10511人,占51.24%,女性10000人,占48.75%。農村居民18237人,占88.91%,城鎮居民2274人,占11.09%。全鎮有漢族人口11937人,占58.20%;少數民族8574人。其中,彝族6312人,回族1857人,苗族263人,哈尼族60人,白族24人,布朗族16人,傣族12人,壯族8人,瑤族4人,傈僳族3人,納西族3人,布依族3人,佤族3人,拉祜族1人,土家族1人,黎族1人,東鄉族1人,普米族1人,土族1人。彝族主要居住在南平、南河、竹溪及松石,回族主要居住在羅川、淜溪、竹溪、南河,苗族主要居住在淜溪、羅川、松石。人口自然增長率2.34‰。

【自然概貌】彩云鎮地貌為“四山周環,一水東注”,周圍高山圍繞,中部地廣川平,形成自然盆地。年平均氣溫17.8℃,最高時在7月可達38℃,最低時1月為9℃; 年日照總時數4340小時,總輻射量130~140卡/㎝2;年降水量為673.6毫米;年蒸發量為2700~2800毫米;年霜降期為40天左右;屬于中亞南緣低谷次熱壩干燥氣候類型,是全省距昆明最近的“次熱壩區”、熱壩開發的重點區。彩云鎮地處綠汁流域,屬中部低山丘壩,中生界至古生界過渡地層區,地質活動頻繁。地表嚴重侵蝕,地勢呈西北高東南低,以侏羅系地層為主,諸多地層交錯出露,多為低山,丘陵地貌。境內最高點尖山帽海拔2108米,最低點竹溪安樂村星宿江邊,海拔1340米,主要河流大慶河發源于廣通鎮錢家沖,經老少田流入彩云大慶水庫,并經淜溪、羅川、東營、竹溪注入星宿江。彩云壩子北起松石村委會段家坡村,南至彩云村委會瓦窯村,面積約為15平方公里,海拔1400~1450米,上部堆積物為第四系砂、礫與砂質粘土,唯一形成較晚的第四紀侵蝕沖積盆地,山區(包括山地、丘陵)面積占全鎮總面積的79%。

【資源特產】彩云鎮海拔低、氣溫高、土地肥沃,星宿江經彩云一水東注,形成獨特的氣候資源和水利資源優勢,共有小(一)型水庫3件,小(二)型水庫19件,其他水利化設施91件,總蓄水庫容1436萬立方米,全長66.37公里的星宿江大溝輻射灌溉壩區6個村委會,2018年末全鎮庫塘蓄水量794萬方,全鎮基本實現自來水、農業用水全覆蓋。全鎮國土面積302.8平方公里,有林地36.7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7.1%。有耕地面積27269畝,其中水田23828畝,旱地3441畝。主要土種有淺紫砂泥土、淺紅紫色土、淺紅紫膠泥土、紫膠泥土,適宜種植蔬菜、瓜果、優質稻等經濟作物,其優質香米聞名遐邇;盛產甘蔗、葡萄、生姜、芋頭、香櫞;小藍西瓜、甜翠玉米、東升南瓜、柑橘、葡萄、哈密瓜等6個無公害自主品牌聲名遠揚。彩云鎮水庫、蓄水壩星羅棋布,漁業發展快速,成為一項重要的經濟產業,形成了以羅鯡魚、鱔魚為代表的產業特色;南河、南平兩個山區村委會有著豐富的野生菌資源。

和平鎮位于祿豐縣城東部,距縣城22.5公里,北接碧城鎮,東鄰勤豐鎮,西與金山鎮、中村鄉相連,西北與武定縣貓街鎮毗鄰,東南與安寧市為界。全鎮國土面積284.7平方公里。轄區交通便利,祿武公路、成昆鐵路橫貫全鎮。

【行政區劃】全鎮轄大德、和平、沙朗、鄧家灣、前所、平掌、楊梅山、張家村、大廠、小廠、姚陵、大白石巖共12個村民委員會及大路溪居委會1個社區,123個自然村,158個村民小組。有雙管站所(單位)及鎮屬站所共27個。

【人口民族】2018年末,轄區內共有8852戶24214人,其中:農業人口20617人,城鎮人口3597人。在總人口中,男12348人,女11866人,漢族15691人。

【自然概貌】和平鎮屬典型的山區、半山區農業鎮。境內海拔最高點為大白石巖村委會老虎箐北坡(海拔2420米),最低點為前所村委會竹山河(海拔1640米),平均海拔1809米。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垂直氣候差異大,干濕分明,年降雨量為908.2毫米,年平均氣溫為15.6℃。轄區內有中型水庫1件(東河水庫)由縣中型水庫灌區管委會管理,小(一)型水庫3件(石壩沖、老馬河、大爐箐),小(二)型水庫20件,大小壩塘128個,總庫容量5413.2萬立方米。

【資源特產】境內有銅礦、鈦礦、沙石等資源,銅礦和鈦礦分布在小廠村委會,沙石分布在大德、平掌等村委會。轄區內有以東河水庫沿岸為主產區的東河米;以大德村委會為主,盛產油桃及各種早、中、晚熟優質梨。

恐龍山鎮位于祿豐縣南部,東南毗鄰土官鎮和玉溪市的易門縣小街鄉,南臨雙柏縣大莊鎮,西與彩云鎮接壤,北與金山鎮相連,屬“兩州、三縣、五鄉鎮”交界地。

安楚高速公路途經長田、阿納、獨瓦房、九渡4個行政村,設有兩個出入口。鎮政府駐地川街村,距省會昆明81公里,距離州府楚雄74公里,至祿豐縣城34公里。

【行政區劃】 全鎮轄川街、大村、法門、梨園、長田、甘沖、九渡、獨瓦房8個村民委員會和阿納社區,120個自然村,130個村民小組。行政區域內有鎮黨政機關1個,學校9所(中學1所,村完小7所,私立幼兒園1所),醫療機構10家(鎮衛生院1所,村級衛生室9個)。

【人口民族】 2018年,全鎮總人口18441人,其中女性人口8875人,占總人口的48.13%。鄉村人口15012人,占總人口的81.41%,城鎮人口3429人,占總人口的18.59%。全鎮有少數民族20個2318人、占總人口的12.6%,其中彝族1683人、苗族496人、哈呢族91人、傈僳族27人、白族19人、壯族21人、藏族8人、瑤族7人、回族15人、佤族13人、布朗族3人、布依族5人、蒙古族1人、拉祜族2人、滿族2人、其他族10人。

【自然概貌】 境域地貌溝箐縱橫,呈東北高、西南低之勢,最高海拔2260米,最低海拔1309米(法門村委會小江口村),也是全縣海拔最低點。紅河水系的星宿江、川街河在境內蜿蜒而過。恐龍山鎮地處低熱河谷,具有豐富的熱壩資源,氣候炎熱干燥,年平均氣溫17.8℃,年平均日照3000小時以上,年降雨量672.1毫米,霜期短,屬亞熱帶季風性內陸半濕氣候,具有從冷涼山區到低熱河谷的立體氣候分布特征。境內森林植被較差,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災害嚴重,水利基礎設施薄弱。

【資源特產】 恐龍山鎮土地總面積230.5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37.2%;共有小(一)型水庫3座——竹箐口水庫有效庫容143萬m3,灌溉面積4000畝;長田水庫有效庫容128.9萬m3,灌溉面積4000畝;中山水庫有效庫容119.12m3,灌溉面積400畝。共有6件小(二)型水庫——魯家箐水庫有效庫容10.5萬m3,灌溉面積167畝;大石頭水庫有效庫容10.03萬m3,灌溉面積130畝;白臘樹水庫有效庫容14.7萬m3,有效灌溉面積380畝;大窩拖水庫有效庫容8.58萬m3,灌溉面積380畝;白石巖水庫有效庫容8.67萬m3,灌溉面積140畝;冷水箐水庫有效庫容15.17萬m3,灌溉面積391畝。有小壩塘79個、水池(窖)2446眼。全鎮熱壩資源豐富,素有“天然溫室”之稱,適宜冬早反季經濟作物開發和種植,經濟作物種類繁多,其中冬早蔬菜生產漸成規模、助農增收。農特產品主要有九渡甜龍竹、小江口無公害沙地西瓜、七彩花生、火龍果、谷花魚、魔芋、黃檀等。旅景區景點有世界恐龍谷、恐龍谷二期、侏羅紀新村、九渡竹海風光、中山隕石坑、小江口。

中村鄉位于祿豐縣城以北13公里處,東臨和平鎮,西連一平浪鎮,北與武定縣、元謀縣接壤。境內最高點五臺山海拔2525米,最低點中村小石橋南部河底海拔1592米。全鄉總面積301.7平方公里;有山林面積405000畝,其中國有公益林15483畝、省級公益林105613畝;有耕地面積20921畝,其中水田10942畝、旱地9979畝,是一個集山區、民族為一體的農業鄉。

【行政區劃】全鄉轄中村、河西、嘰拉、棠海、七峰、阿勒、魯支、山前、峨山9個村委會,95個自然村,137個村民小組。轄區有縣屬單位11家,鄉黨委、人大、政府、紀委機關各一個,鄉屬行政、事業單位10家。

【人口民族】2018年末,全鄉有人口17626人,其中男性8978人,占51%,女性8647人,占49%;少數民族8607人,占48.83%。少數民族中,彝族5320人、苗族2520人、傈僳族701人、回族9人、哈尼族12人、白族14人、傣族7人、納西族5人、壯族9人、侗族6人、滿族1人、佤族1人、土家族2人。

【自然概貌】全鄉年平均氣溫16.4℃,年降雨量893.0毫米,年日照2215小時,積溫5694℃,全年無霜期250天,屬典型的立體氣候。轄區內有風景秀麗的五臺山森林公園,是滇中具有較強開發潛力的旅游勝地。中村鄉素有“天然氧吧”之美譽,是祿豐縣城“后花園”,2007年被省人民政府評為“云南省生態鄉鎮”。近年來積極組織申報常見國家級生態鄉鎮,目前已通過審省級評審,報至國家環保部待復核命名。

【資源特產】全鄉山林覆蓋率89.4%,居全縣之首;境內有豐富的松茸、干巴菌、雞樅等野生菌資源;貫穿全境的西河分布有大量的石扁頭、紅尾江鰍等珍稀魚類;礦產資源豐富,有鐵礦石、銅礦石、石灰石、紅黏土等,是祿豐縣重要的工業原料基地。同時中村鄉充分利用豐富的森林資源及優異的氣候環境,全面擴展核桃、板栗、花椒等經濟林果種植,2018年,推廣種植青花椒950畝約7萬株、產量8.032噸,核桃種植面積達7.6萬畝、掛果面積19737畝、產量約239噸;板栗種植面積達2.3萬畝、掛果面積8916畝、產量約1055噸,是祿豐縣最大的板栗、核桃產出地。同時積極探索重樓、草烏、金銀花、金鐵鎖等林下中草藥種植,引進開發商大力發展玫瑰、康乃馨等精品花卉種植,種植規模達到約1600畝。通過農村合作社的形式發展土豬養殖、林下土雞養殖。大力發展文化旅游,利用傈園新村民族特色旅游村寨、龍泉生態旅游村寨與西河水庫形成一條獨具中村民族特色的自然風光旅游環線。

【經濟狀況】2018年糧食種植面積28016畝,占縣下達任務數的104.8%,糧食產量達9294噸,完成縣下達任務數的100.2%,實現農業產值17613萬元。種植煙葉7400畝,完成煙葉收購任務95萬公斤,均價達29.93元。全年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33340萬元,完成任務數的128%;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8000萬元;完成招商引資項目15個,累計引進資金64503萬元,完成任務數的107.5%。全鄉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0073萬元,完成縣下達任務數的100.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84萬元,完成縣下達任務數的103.5%;完成固定資產項目申報20個,總投資33554萬元,完成任務數的111.8%;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3339.92元,同比增長11.07%。金融機構年末存貸款余額分別達23290萬元和7900萬元,增長13.78%和6.5%。

高峰鄉位于祿豐縣西北部,地處東經101°47′至101°56′、北緯25°12′至25°22′之間,距縣城59公里,東連一平浪鎮,西接妥安鄉、黑井鎮,北與元謀縣羊街鎮接壤,國土面積156.8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全鄉轄河差底、果納、山河、龍骨、海聯、牛街、倉底、九龍8個村委會,有68個自然村75個村民小組。

【人口民族】2018年末,全鄉有居民3353戶,總人口10772人。其中農業人口10527人,占總人口的98%;城鎮人口245人,占總人口的2%。境內居住有漢、彝、苗、白、傈僳、哈尼、壯七種民族,其中彝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6%,是全州40個少數民族聚居鄉之一。高峰彝族語言屬于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語支。境內群眾相互交流以使用彝語為主,也能用漢語交談。

【歷史沿革】高峰鄉原屬鹽興縣黑井區果納鄉,1958年成立衛星人民公社(后改名為果納人民公社),1962年6月黑井區劃出柳青、果納、海聯公社,成立果納區(后遷海聯,劃出柳青),1965年4月倉底從武定縣羊街區劃入(1984年倉底調整為倉底、牛街兩個鄉),1966年11月海聯公社改稱高峰公社,1984年1月改稱高峰區,1986年9月改為高峰鄉。

【自然概貌】高峰鄉處在長江、紅河水系的分水嶺地段,屬長江水系。全鄉林地172236畝,占全鄉國土面積的74.1%,人均占有林地16.5畝,森林覆蓋率73.7%。高峰鄉地形呈東高西低走向,東部海拔較高,但地勢較為平緩,高原面積保持完整,其余三面海拔相對較低,但溝壑縱橫,坡陡箐深。全鄉平均海拔2200米,最高處為倉底村委會“三月三”梁子,海拔2640米,最低處為果納村委會木差次,海拔1860米。全年平均氣溫在13.8℃,最高氣溫26℃,最低氣溫零下3℃,霜期60天左右,年降雨量721.9毫米。

【資源特產】高峰擁有豐富的生物資源,境內現有林地172236畝,森林覆蓋率73.7%,有近15萬畝林地生長野生食用菌,其中7萬畝生長松茸。境內有一級保護動物3種,二級保護動物7種;國家一級保護植物2種,二級保護植物6種。高峰鄉東有雄偉壯觀的“三月三”山麓——紫云峰,南有文物古跡、象征彝族“十月太陽歷”的天文觀測臺——向天墳,西有黑井古鎮鹽文化的延伸——黑井至昆明以及元永井至牟定、姚安的古鹽運驛道痕跡,北有典型喀斯特地貌特征的母親河——龍馬河及其沿岸的葫蘆巖、老君巖、仙人橋等景觀。隨著人們對生活綠色、環保、健康的追求,高寒、冷涼、生態成為高峰的一大優勢,走進高峰,滿目蔥郁,漫山流翠。成片的常綠闊葉林、次生的松林和各類樹林綿延數十里;幽幽山谷(龍馬河)中泉水淙淙、溪澗流水潺潺、瀑布高懸飛瀉。到高峰,睜眼能見滿眼綠色,抬頭可看湛藍天空,彎腰可掬一捧清泉,就是到“天然氧吧”洗肺,“洗卻一身塵埃,換來全身健康”。高峰的彝族文化源遠流長,讓人流連忘返,體現在生產生活中,停留在自娛自樂、自我欣賞的狀態,像未加工過的天然寶石散落在民間。由于地處偏僻、信息閉塞等原因,高峰群眾和彝族文化受漢文化的影響不大,傳統文化得到很好的傳承和保存。至今還完整地保存著自己獨特的彝族語言、服飾及婚姻、喪葬等習俗,特別是彝族女性青年所戴的“花公雞”帽,以其獨特的設計和制作工藝在彝族服飾中獨具特色;以彝族“左腳舞”、“大刀舞”、“儺文化”、敬酒歌以及民歌、山歌小調等為主的彝族歌舞具有濃郁的地方民族特色;以火把節祭祀、喪葬活動以及各種民俗活動為載體的彝族畢摩文化源遠流長;以祭祖、開光、祭天、耍火把、掃邪驅魔、送火把等為主要儀式的彝族傳統火把節祭祀活動,是目前全省乃至全國彝族地區保存較為完整,社會公認度較高的最原始、最古樸、最正宗、最熱情、最奔放的彝族火把節,具有濃郁民族特色及較高保護價值,是建設彝族文化生態鄉堅實的基礎。

妥安鄉位于祿豐市西北部,東接一平浪、高峰,西鄰牟定江坡、新橋,南連廣通,北靠黑井。鄉政府駐地甸心,距州府楚雄76公里,距祿豐88公里。全鄉東西寬13.2公里,南北縱距11公里。成昆鐵路由北向南穿境而過,廣黑公路、妥牟公路橫貫全境。

境內河流屬金沙江水系,龍川江、瑯井河、羅申河縱橫其間,溝壑交錯,山嶺縱橫,全鄉國土總面積136.3平方千米,山區面積占全鄉總面積的97%。年平均氣溫14.7度,降雨量600~750毫米,全年無霜期325天,壩區土壤肥沃、水利條件好,較適宜農作物生長。

2021年,轄妥安、安樂、東山、瑯井、橫路、嶺崗、羅申、波河羅、柳青、羊毛嶺、高家村等12個行政村,103個自然村,154個村小組。轄區戶籍人口7791戶,25040人,是一個典型的少數民族聚集鄉。

境內有豐富的建筑砂石料和高嶺土,主要礦藏有石膏、芒硝、銅等,其中石膏儲量大,據初步探明保有儲量達205萬噸。特產有青早蠶豆、豌豆、石榴、小棗、瑯井松毛豆腐、荷包豆。青早豌豆、蠶豆味甘、籽粒飽滿;小棗為金絲蜜棗,肉厚核小,營養價值高,口感好;石榴為青皮紅籽石榴,含糖量高,耐貯運。

歷史文化名村—瑯井。瑯井位于云南省祿豐縣西北隅的妥安鄉,地處祿豐與牟定兩縣交界,距祿豐縣城86公里、離州府楚雄61公里。民居建筑為中原風格,殷實的爐戶都是“四合五井”,現存的溫家大院、張經辰烈士故居和李繼伯之民居建筑是其代表。瑯井是歷史上產鹽的經濟重鎮,是通往產鹽重鎮黑井至西昌(涼山)、牟定、楚雄、大理的必經之地,建國初期有“第一大村”的之稱。

2021年,全鄉地區生產總值55642.1萬元;入庫15個項目47347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3953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27.22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388萬元。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在线高清亚洲精品 | 亚洲日韩AV中字在线网站 | 亚洲大片高清在线播放 | 天天躁久久躁中文字字幕 | 婷婷丁香亚洲综合国产 | 亚洲国产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