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蒙山縣各街道鄉鎮情況介紹

蒙山縣各街道鄉鎮情況介紹

蒙山鎮隸屬梧州市,位于廣西東部,北距國際著名的“山水甲天下” 旅游城市桂林市146公里,南距有“廣西水上門戶”之稱的梧州市186公里,國道321線和湄江河貫穿全鎮南北,有二級公路直達柳州、桂林和梧州市,地理環境優越。是古永安州(太平天國封王建制地,著名武俠小說家梁羽生故里),今蒙山縣縣城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是一個集農、工、商、貿于一體的城鄉結合大鎮。全鎮轄8個行政村,188個村民小組;4個社區居委會,11條自然街123個居民小組。二○○五年末總人口4.56萬人。

全鎮總面積82.7平方公里,城區面積7平方公里,現有耕地1.66萬畝。林地總面積3890公頃,全鎮森林覆蓋率達52%。桑園7770畝,木薯7350畝;甘蔗1000畝,水果2850畝;板栗3000畝,黃欖1100畝,八角2000畝,其他經濟作物3600畝(其中蔬菜1500畝)。全年牲豬存欄5.4萬頭,出欄6.3萬頭,家禽存欄18.5萬只,出欄80萬只。 有北樓瘦肉型母豬專業村;高堆、甘棠養兔專業村;高堆木薯種植專業村。全鎮有鄉鎮企業1917個,其中工業企業302個。

蒙山縣西河鎮位于蒙山縣中部,環繞于縣城外圍,為拱衛的一個小盆地,地貌以丘陵為主。交通便利,國道321線貫穿其中,環鎮油路和各村公路全線開通。境內土層深厚、土質肥沃, 氣候溫和。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19.7℃,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鎮政府座落于縣城中心湄江河西岸。全鎮總面積216平方公里,有林業用地228090畝,耕地面積28395畝,其中水田面積24870畝,旱地3525畝。轄管13個行政村,291個村民小組,8800戶33000人。

蒙山縣新圩鎮位于縣西北部,是金秀縣、荔浦縣交界地。321國道二級公路貫穿全鎮南北,北通桂林、南達梧州。全鎮總面積144平方公里,有9個村民委員會,191個村民小組,人口23360多人。新圩鎮是自治區小城鎮建設試點鎮,現已初具規模。

新圩鎮盛產優質稻米,生產的“七桂粘”優質米在區內外市場享有聲譽。境內屯巴山白毛茶,在廣西區茶葉評比中榮獲名茶稱號。石灰石開采全縣最多。重晶礦蘊藏豐富,土特產有桑蠶、松脂、大肉姜、柿子、椪柑、臍橙、甲魚、山豬、果蔗等。全鎮桑蠶種植面積達4500畝,優質水果種植面積達16000多畝,產品遠銷廣東、上海、北京等地。全鎮有15000多畝柿子園,年產柿子8000萬公斤以上,部分鮮果加工成柿餅,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全鎮3000畝椪柑。鎮辦企業有 7個,私營企業 13個,個體企業820個。鎮骨干企業:新圩水泥廠,年產優質“南雁牌”水泥13萬噸,產值達2000多萬元。速豐林基地20000畝,旅游資源明勝古跡有:新圩村“月亮橋”,四聯村“出水龍洞”“漢代古墓群”和“屯巴天然牧場”等。鎮辦企業還有紅磚一廠、二廠、屯巴茶場等。

文圩鎮位于蒙山縣西南部,距縣城9公里,是香港著名武俠小說家梁羽生先生的故鄉。全鎮總面積143.67平方公里,轄12個村委會300個村民小組,24個鎮直單位,總人口3.5萬人。

耕地33315畝,林地總面積9854.9公頃,木薯1.4萬畝,桑園1.1萬畝,甘蔗3000畝,水果4800畝,有蒙山“水果之鄉”的美稱;玉桂八角3000畝,尾葉桉速生林基地3000畝。冬季發展食用菌生產面積3萬m2以上。

全鎮建有千頭養豬場一座,百頭豬場7個,是蒙山豬花交易的集散地。全鎮年出欄生豬14.7萬頭,其中肉豬出欄7.7萬頭,外銷仔豬7萬頭。有萬羽養雞場2個,家禽出欄86萬羽。有高產養牛示范基地1個,年出欄肉牛1000多頭,是梧州市最大的雜交牛養殖基地。

蒙山縣黃村鎮位于蒙山縣中南部,東鄰昭平縣,西與文圩鎮相連,南與漢豪鄉接壤,北連西河鎮,距縣城20公里。國道321線縱貫全鎮,省道20745線由東向西經過,交通方便.全鎮總面積239.8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1.6萬畝。全鎮有山地面積近30萬畝,森林資源豐富是黃村鎮的一大優勢。鎮內轄10個村民委員會,20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2萬人。

該鎮初步形成了以桑蠶、木薯、甘蔗、茶葉、水果、八角、毛竹、養蜂等為特色的發展格局。目前全鎮有桑園面積4950畝,年養桑蠶2.2萬張以上;高產木薯種植面積1.2萬畝,有八角、玉桂、毛竹等經濟林近10萬畝;速豐林1.2萬畝,水果面積3500畝;養蜂2萬多群;年出欄肉豬2萬頭,豬花1萬頭以上。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重點以竹木加工、獸藥、水電、茶葉等為主。2004年—2005年外商共投資6000萬元建設鯉魚電站、百合電站、朋漢電站,總裝機容量達6000千瓦;正通瑞和藥業有限公司投入1000萬元進行技改、搬遷新廠房,已通過GMP驗收,產品暢銷全國各地;有大小竹木加工廠20多家,利用本地豐富的竹木資源進行深加工。

陳塘鎮地處蒙山縣最南端,全鎮轄9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委員會,共206個小組,總人口2.3萬人,集鎮人口0.3萬人,全鎮面積152.2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萬畝,林面積16.57萬畝,森林覆蓋率87.5%。

該鎮交通十分使便利,321國道荔梧公路貫穿全鎮,鎮政府所在地陳塘街距縣城50公里,距柳州市230公里,距桂林市196公里,距梧州市153公里,每天有長、短途客班車過境,交通比較便利。東與昭平縣五將鄉、藤縣平福鄉相連,西接藤縣大黎鎮,南與藤縣東榮鎮相鄰,素來為蒙藤昭三縣交界的農副產品集散地,商貿比較繁榮。地理位置靠近北回歸線,屬丘陵山區,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氣候溫和,適宜發展農林牧漁業。農林產品有松木、杉木、篙竹、松脂、玉桂、八角、生姜、生豬、香菇、木耳、筍干、蜂蜜、木薯及各種水果。黃金、鉛鋅礦分布廣、品位高、儲量豐富,開采前景可觀。全鎮有八角種植面積35290畝,玉桂種植面積13340畝,水果種植以“山地開發公司”、“恒業公司”、“獨峰龍眼果場”、“三閘青黃欖果場”為基地,帶動全鎮發展水果生產,目前全鎮有水果種植面積3842畝。2005年,全鎮有鄉鎮企業609家,其中股份合作企業6家,聯營企業45家,私營企業450家,其它108家。企業總收入達1.1億元,企業總產值8954萬元。

".。

漢豪鄉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蒙山縣城東南部,地處北緯23度51分40秒——24度2分30秒,東經110度33分22秒——110度40分20秒。東面與昭平縣五將鄉相鄰,西南與藤縣大黎鎮接壤,北面與南面分別與蒙山縣的黃村鎮、陳塘鎮毗鄰。 321國道貫穿其中。鄉政府設在大塘街,距縣城35公里。1984年,漢豪、樟村、都坡、大車、白竹、金垌等6人村從陳塘鎮分出,成立漢豪鄉,全漢豪鄉行政區域面積106.37平方公里,下轄6個村委會,12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2175人,其中農業人口11722人。

  漢豪鄉位于蒙山縣城東南部,321國道貫穿其中。鄉政府設在大塘街,距縣城35公里。

  漢豪鄉全鄉總面積106.37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積155499畝,耕地總面積6425畝,下轄6個村委會,121個村民小組,人口12731人。

  全漢豪鄉屬山區地貌,縣內主要河流——湄江河從鄉境北南流過。鄉南北面分別與蒙山縣的陳塘鎮和黃村鎮相鄰,東南面分別與昭平縣五將鄉和藤縣大黎鄉相連。國道321線北南走向貫穿鄉鏡,交通方便。 漢豪鄉漢豪鄉全鄉總面積106.37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積155499畝,耕地總面積6425畝,下轄都坡村、樟村村、漢豪村、大車村、白竹村、金垌村。

-

本地資源

  漢豪鄉主要種植水稻、木薯、蠶桑、甘蔗、西瓜、水果、潮州芥等高效益的農業經濟作物。該鄉是個山區鄉,全鄉共有山林面積10366.6公頃,林木蓄積量320097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69.1%,森林資源豐富。松原木、松脂和八角是該鄉最大宗的林副產品。規模以上林場3個,大車村林場、金垌村林場林地規劃設計面積9015畝。

-

歷史沿革

  民國22年(1933年)撤區并鄉設大塘鄉,鄉公所設在大塘街觀音廟。民國36年8月屬蒙南區署,民國38年1月30日屬彰村警備區署。1950年10月改屬大塘村。1952年9月25日,為紀念梁漢豪烈士改名為漢豪鄉(村級)。1953年12月30日全縣撤區設16個大鄉,由陳塘區分設漢豪鄉,鄉政府設在

漢豪鄉  大塘街北321國道旁。1958年8月25日屬湄江人民公社,編為漢豪民兵營。1961年6月全縣設14個大公社,漢豪改為大塘公社。1962年10月屬陳塘區。1984年7月1日由陳塘鎮分設漢豪鄉民委員會。1987年10月改為漢豪鄉人民政府。

-

資源優勢

  漢豪鄉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光熱充足、雨量充沛,自然條件優越,很適合農作物、林果、蔬菜等的生產。漢豪鄉經濟以農業為主,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其它有玉米、紅薯、土豆、黃豆、花生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桑蠶、木薯、西瓜、沙糖桔、百香果等。耕地面積6425畝,農田

八角林  有效灌溉面積5386畝,經濟作物種植面積6500畝,其中桑園面積1828畝、甘蔗305畝、水果850畝、木薯3100畝。種桑養蠶、木薯種植等優勢產業發展較快。

-

交通情況

  漢豪鄉位于蒙山縣南部,坐落在湄江河畔,桂梧321線國道從境內通過,南接梧州通向富庶的粵、港、澳,北連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交通通暢便捷。同時,漢豪鄉實現了村村通汽車,村村通電視,村村通電話,村村通高壓電路的“村村通”目標,部分村莊已實現通寬帶網絡工程。

長坪瑤族鄉位于蒙山縣東北部,是梧州市僅有的兩個瑤族鄉之一。鄉政府駐地距縣城18.3公里,距梧州市202公里,全鄉總面積為133.2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92%。境內居住著瑤、壯、漢等民族,其中瑤族人口占全鄉總人口的87%以上。全鄉轄5個行政村、4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089人。

長坪瑤族鄉以林業為支柱產業。主要產品有:松木、杉木、八角、板栗、毛竹、油茶、木薯、水桅子等,特產有生姜、香菇、木耳、筍干、茯苓、靈芝、香草等,F在全鄉共建有三個1000畝以上種植示范基地:東護村八角種植示范基地、六坪村早熟板栗種植示范基地、南垌村毛竹種植示范基地。

夏宜瑤族鄉位于梧州市蒙山縣城西南部,東鄰文圩鎮,西北與金秀瑤族自治縣交界,西南與平南縣接壤,東南與藤縣毗鄰,是三市(梧州、來賓、貴港市)四縣(蒙山、平南、金秀、藤縣)五個鄉鎮的交匯點。鄉政府所在地距離縣城23公里。全鄉總面積117.4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64個村民小組,1580戶6300多人。有瑤、漢、壯、苗、布依等民族,其中瑤族人口占87,是梧州市僅有的兩個少數民族鄉之一。

夏宜地處金秀大瑤山南簏,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為1800—2000毫米,水資源豐富,具備大力發展水利、電力資源的有利條件。山地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為85%,林木蓄積量豐富,是全縣天然林區之一。主要林產品有松、杉、八角、玉桂、毛竹、板栗,特產有松脂、八角、玉桂、篙竹、干筍、蜂蜜、絞股藍、靈芝等。其中六洛村是梧州的養蜂專業村,年產蜂蜜40000斤。夏宜地處山區腹地、山青水秀、夏天氣候宜人,境內有夏宜峽、茶花山、茶浮沖、拜仙洞等風景,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

每年的農歷八月初四是瑤鄉傳統的節日,夏宜周邊村寨的瑤族群眾萬人以上聚集在夏宜街“鬧歌圩”,用具有瑤族風情的山歌詠唱生活,唱愛情,并進行各種農副產品交易。

建立瑤鄉20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經歷屆鄉黨委政府及全鄉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全鄉經濟社會事業得到迅速發展,國民經濟持續穩步增長,民族團結,人民安居樂業,先后榮獲全國和全區“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成a人a∨久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 | 综合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乱码激情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