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16日,設松江市,轄華陽、中山、岳陽、永豐4鎮。 11月撤市改設松江縣城區,轄中山、岳陽、永豐3鎮。 1963年撤銷城區,改設城廂鎮,為縣屬鎮,1980年更名為松江鎮。 2001年1月,撤銷松江鎮,以其中大部分區域建立岳陽街道。 |
1949年5月設第二鄉鎮聯合辦事處,同年8月改第三區,10月成立城西區。 1955年改為城西區公所,1957年9月成立城西鄉,1958年成立紅旗公社,1959年3月改為城西公社,1980年11月改名倉橋公社。 1984年2月改設倉橋鄉,1994年7月撤鄉建立倉橋鎮。 2001年1月8日,撤銷倉橋鎮,并入松江鎮部分區域建立永豐街道。 |
1997年12月以前,境域分屬茸北、洞涇、佘山、倉橋4鎮。 1997年12月,成立松江縣人民政府新城辦事處,實施新城區開發建設。 2001年1月,建立方松街道。 |
1957年成立城北鄉。 1958年9月成立幸福公社。 1959年5月改為城北公社。 1981年12月改名五里塘公社。 1984年3月改設五里塘鄉。 1994年7月撤銷五里塘鄉,建茸北鎮。 2001年1月撤銷茸北鎮,并入原松江鎮部分區域建中山街道。 |
上海市人民政府于2015年7月15日批準同意設立廣富林街道辦事處,新街道從方松街道析出。 早在5000年前,廣富林一帶就有松江先民在此地勞作生息。 廣富林文化的發現增補了上海古文化文明的組成系列。 廣富林古文化遺址位于廣富林路以北、銀河路以南、沈涇塘以東、油敦港以西,廣富林村及北部一帶。 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2015年7月經市政府批準同意設立九里亭街道辦事處,范圍為原九亭鎮滬松公路以北地區。 |
1949年5月14日,泗涇解放。 泗涇鎮為泗涇區政府駐地,轄八鄉一鎮。 1957年撤區復設泗涇鎮與泗聯鄉,泗涇鎮列為縣屬鎮,原泗涇區杜寅鄉、團結鄉、民主鄉、新農鄉、新民鄉及聯農鄉的金吳社合并成立泗聯鄉。 1958年,泗聯鄉建立東方公社,1959年改稱泗聯公社。 1978年3月,泗聯公社劃分為泗聯、九亭、洞涇3個公社。 1984年3月,建泗聯鄉。 1991年4月4日,撤銷原泗涇鎮、泗聯鄉,建立鎮管村體制的泗涇鎮,鎮政府在開江東路61號,1994年2月4日,遷至鼓浪路590號,1992年3月,辟建8.9平方千米工業區。 2004年5月18日,遷入泗涇人民路1號。 |
1951年7月,建天昆區。 1957年撤區,建天馬鄉。 1958年9月,成立英雄公社,1959年3月改為天馬公社。 1978年3月,劃出天馬公社11個大隊與小昆山集鎮建昆岡公社。 1984年2月改建為天馬鄉。 1994年2月改建為天馬山鎮。 1949年,原佘山鎮隸屬青浦縣,1954年12月,劃歸松江縣設佘山區。 1957年8月撤佘山區,建佘山鄉。 1958年9月成立佘山公社。 1984年2月復建為佘山鄉。 1986年6月改建為佘山鎮。 2001年1月,天馬山鎮、佘山鎮合并建立新的佘山鎮。 |
1978年析城東、新橋兩公社部分區域建高橋公社,1980年改名車墩公社。 1984年撤社建鄉。 1993年撤鄉建鎮。 2001年原華陽鎮并入車墩鎮,地名沿用至今。 |
1949年5月屬松江縣第一聯合辦事處。 1957年8月,撤區并鄉,建立新橋鄉。 1958年9月成立衛星人民公社,1959年4月改稱新橋人民公社。 1969年5月成立新橋公社革命委員會。 1980年10月恢復新橋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4年2月改設新橋鄉。 1993年7月撤鄉建鎮,建立新橋鎮人民政府。 |
1949年洞涇地區分屬泗涇區、城東區、城西區。 1957年撤區并入城北鄉。 1978年劃出泗聯公社、城北公社部分區域成立磚橋公社。 1980年更名洞涇公社。 1984年改設為鄉。 1993年撤鄉建鎮。 2002年3月,劃出花橋村和池塘村大部歸中山街道和方松街道。 |
1949年5月14日,九亭地區解放,屬松江縣第一聯合辦事處泗涇鄉、莘莊鄉及青浦縣龍固區。 1954年3月,龍固區杜寅鄉劃入松江縣。 1957年,撤區并鄉,九亭地區分屬泗聯鄉和新橋鄉。 1978年3月,析泗聯、新橋公社部分大隊建九亭公社。 1984年改設九亭鄉。 1993年8月,撤鄉建九亭鎮,地名沿用至今。 |
鎮又名氽來廟。 原為金山縣泖港區,1957年8月撤區為鄉,1958年9月成立東方紅公社,同年12月,改為泖港公社。 1966年10月劃屬松江縣,1984年2月改設為鄉,1993年8月撤鄉建鎮,2001年1月8日,泖港鎮、五厙鎮合建為新的泖港鎮。 2007年8月,五厙農業示范區管轄的朱定等3個行政村及工業小區、頌園經濟城劃入泖港鎮。 |
1949年11月,石湖蕩地區西部設石湖區,古松、新莊2鄉隸石湖區。 1950年10月,撤石湖區,古松、新莊兩鄉并入天昆區。 1957年8月,撤區并鄉,西部隸古松鄉,東部隸城西鄉。 1958年9月,西部撤古松鄉建先鋒公社,1958年12月改名古松公社;東部隸紅旗公社,1959年3月改名城西公社。 1978年3月,合并城西公社南部9個大隊及1個水產隊和古松公社東南3個大隊及一個水產隊建塔匯公社。 1984年4月,政社分設,建立塔匯鄉、古松鄉人民政府。 1994年3月,撤鄉建鎮,分別建李塔匯鎮、石湖蕩鎮。 2001年1月8日,撤李塔匯、石湖蕩鎮,建新的石湖蕩鎮。 |
1949年5月解放后,先后隸屬松江縣第六鄉鎮辦事處、楓涇區、石湖區。 1957年8月撤區并鄉,建立新浜鄉。 1958年10月成立躍進公社,1959年改稱新浜公社。 1984年10月改設新浜鄉。 1994年4月,撤鄉建新浜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