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山街道和橫塘街道合并得名。 |
因原轄區內有著名古跡楓橋而得名。楓橋,舊名封橋,因唐張繼“楓橋夜泊”詩而改名楓橋。 |
位于太湖東岸得名。 |
境內有古橋通安橋,鎮以橋名。 |
相傳秦始皇南巡“求吳王劍,發闔閭墓”,見白虎蹲丘(今蘇州虎丘)上,率部追趕20余里,虎不見處,即名為“虎疁”。唐朝諱“虎”字,遂改為“滸疁”。五代吳越王錢镠忌“疁”,遂改名“滸墅”。明宣德四年(1429)在此設立鈔關,故得名滸墅關。鎮名由此而來。 |
東渚,原名紅豆村。據《漢學師承記》載,明后期,原居浙江湖州的惠氏一族遷居龍山腳下的云溪河畔。清康熙年間,惠周惕、惠士奇父子均以進士在朝為官。士奇之子惠棟更出名,譽為東吳第一經學家、吳派經學領袖。惠氏門庭顯赫,名聲大震。久之,惠宅周圍聚居人口逐年增多,與原云溪河東的紅豆村逐漸連成一村,而距東渚西側2000米左右的西渚集鎮日趨冷落,紅豆村逐年興盛,漸成街市,又位于西渚東面,故名東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