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馬鎮因宋代設立馬市、博易場,是宋王朝和西南大理、南詔進行物資交流的重要貿易點,有“茶馬古道”之稱,又因該地地勢平坦,成為馬匹交易市場,故改稱“平馬”。 |
祥周鎮因鎮人民政府駐祥周村而得名。祥周的“周”原為“州”,后訛為“周”,意為吉祥包圍之意。 |
林逢鎮因鎮人民政府駐林逢村的林逢街而得名。 |
思林鎮因歷史上曾屬思林縣,而得名思林。 |
印茶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印茶村而得名。 |
江城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地江城村而得名。 |
朔良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地位于朔良村的“朔良圩”而得名。 |
義圩鎮因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人們到該地建屯并設圩集,因靠近“野屯”(現為義屯),故名“野圩”;為了雅化,1952年改稱為“義圩”。 |
那拔鎮因鎮人民政府駐那拔村而得名。 |
作登瑤族鄉因鄉人民政府駐作登圩而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