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合,含義有兩說。一說民國設騰合行政村時由幾個自然村合并而成,駐地設在騰村,故名。另一說傳聞有三條龍在本轄區河段為爭奪一顆寶石而倒騰,故把本河段叫騰江;取“把騰江兩岸的村子聚合起來”即騰合。 |
廖合,民國設廖合行政村時由幾個自然村合并而成,駐地設在廖洞村,故名。 |
八洞屯,傳宋代此地下方的河邊有個石門,門內擺有碗筷等餐具,宛若餐廳,不久石門關了,人們傳此為八仙洞,故名。 |
“羅”為“鑼”,即鑼聲之意。“洞”為山沖坪地。羅洞屯建在傳說鑼聲停止的地坪處,故名。 |
池洞,傳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莫姓先民遷居池洞灣草坪處,池洞河有七個大灣,“池”與“七”近音,當地稱坪地為“洞”,故名。 |
產儒,壯語Canjyiz,“產canj”指村,“儒yiz”指讀書人。該村過去讀書人較多,故名。 |
新合村,因1959年由王洞、如嶺2大隊合并設新合大隊,以“重新合并”之意得名。 |
平時屯,因先民們發現這里有一塊平坦而又濕潤的土地,取其“平”和“濕”之意,“濕”與“時”諧音,故名。 |
結合村,取“團結戰斗、互助合作”之意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