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香洲區各街道鄉鎮情況介紹

香洲區各街道鄉鎮情況介紹

翠香街道1986年建街。轄區面積28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12.8平方公里。至2008年轄區總人口達14萬,其中戶籍人口10萬人。管轄翠香、沿河、為農、紫荊、北園、興業、銀樺、福寧、康寧、青竹、新竹、山場、新村、檸溪等14個社區居委會。全街道共有1個非公黨委、4個黨總支、66個黨支部、1970名黨員。

翠香街道連接香洲區新老城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四通八達,人民東路、梅華西路、迎賓北路、興業路、紫荊路等主干道穿越轄區,長途汽車客運站、公共汽車香洲總站座落紫荊路東側;基礎設施完備,有珠海電視臺、15所中小學以及婦幼保健院等20多個醫療機構,金融服務網點遍布轄區;文化底蘊深厚,是香山文化的發源地,轄區有古元美術館、檸溪文化廣場、華發健身廣場等文化體育場地,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文化相互輝映;商貿經濟繁榮,轄區有松下馬達、美蓓亞電子、江海電子等大型中外企業和新一佳、家樂福、得一超市、茂業百貨等著名商貿企業。

天下珠海,翠色生香。翠香街道以良好的投資和生活環境,竭誠歡迎海內外朋友前來觀光考察,投資擇業,共謀發展,共創繁榮。

梅華街道位于珠海市新香洲,轄區東起迎賓北路,西至明珠北路以東,南自板樟山遂道以北,北至梅華西路,面積 9.8平方公里,人口103058人,其中常住人口52026人、區內人口13105人、暫住人口37927人。轄區內有香洲區人民政府、珠海市體育中心、珠海市科技中心、珠海特區報業大廈等重要單位和機構,政治、文化、體育、商業氛圍日益濃厚,社區凝聚力逐步增強。下轄新香、鴻運、富華、紅山、興發、南村、翠前、南虹、環山、翠東、上沖等11個社區居委會。街道辦事處駐香洲同華路。
前山位于珠海市城區西南,始于南宋紹興二十二年開埠,明代天啟元年建設城寨,1987年前山正式建鎮,2001年8月“撤鎮改街”,轄區面積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8萬人,其中戶藉人口4.8萬余人,轄21個社區居委會。轄區內有著名學院暨南大學珠海學院,著名旅游景觀——圓明新園、梅溪牌坊、農科園藝中心;華南地區最大之一的裝飾材料集散地——世邦國際裝飾城,駐街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大中小學共上千家,是一個以建材為特色、工業為主體,經濟商貿繁榮、文化教育發達、人口集中的城郊結合街道。

近年來,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深入貫徹“-”重要思想,以爭創“廣東省社區建設示范街”、建設“宜住宜學宜商宜旅”的文明生態街區為目標,牢牢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認真做好體制創新、城市管理、社區建設、舊村改造、黨的建設和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等重點工作,切實改善生活居住環境和投資營商環境,形成了前山建材特色的三、二產業互動發展經濟的新局面。2003年 ,街道屬地工業產值約206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約68億元,街道所屬國民生產總值14億元,稅收2.3億元。先后獲得了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單位、廣東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廣東省工會工作先進單位、珠海市文明單位、珠海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珠海市經濟工作先進鎮(街)等全國、省、市、區的200多項榮譽。2003年5月廣東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前山街道辦“廣東省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吉大街道辦事處位于景山路與九洲大道交界處(吉大廣發巷),成立于1986年。轄區地處熱鬧繁華的市區中部,東起與香洲交界的望海樓,西至板嶂山隧道口,北靠石景山脈,南至水灣頭,與拱北接壤、與澳門隔海相望,依山傍海,風光旖旎,珠海標志性景點——珠海漁女座落在美麗的香爐灣畔,浪漫之城最漂亮的景觀路——情侶路、景山路、九洲大道貫穿其中,是珠海通往香港唯一口岸——九洲口岸的所在地。轄區面積11.7平方公里,下轄1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人口11萬,其中常住人口5萬,轄區內基本單位6863家,個體工商戶3139戶,企業法人3724個(2008年統計數字)。

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吉大已成為珠海的商貿、金融、旅游中心。轄區地理位置優越、自然環境優美、文化資源豐富、城市品位高雅、以服務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蓬勃發展,區位比較優勢明顯。轄區內商家林立,由免稅、百貨、國貿等主要商家組成的“景山路購物放心一條街”被列為全國首批購物放心一條街;星級酒店、金融機構云集,擁有國際會議中心、石景山旅游中心、珠海賓館和假日、怡景灣、度假村等著名酒店以及中國人民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交通銀行、農業銀行、商業銀行、光大銀行等分行;教育、培訓機構健全,共有中小學校9所,各類培訓中心應有盡有。

吉大既充滿了商業氣息,又具有濃厚的文化氛圍,各種社區文化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轄區經濟工作、城市管理、社區建設、計劃生育、綜合治理等一系列工作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在新一輪的經濟發展熱潮中,吉大街道辦事處全力培養了一支高素質、高效率的干部隊伍,竭誠為前來吉大旅游、投資、置業的有識之士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最大限度地為企業和個人解除后顧之憂。

拱北位于珠海市東南部,毗鄰澳門,陸路與澳門相連,地理位置特殊,是“一國兩制”的交匯點,也是珠海市最繁華的城區。拱北區域面積10平方公里,有常住人口近10萬。19世紀八十年代,清政府于今炮臺山設海關總管,當年,設立海關是以當時該地區的標志性建筑拱橋(舊址在珠海市水灣路海灣酒店旁)的“拱”字和著名地點北嶺的“北”字定名為拱北關。從此,拱北名稱一直沿用至今。現在,拱北由珠海市香洲區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拱北街道辦事處管轄

  拱北是全國第二大口岸重地。每年經拱北口岸進出境的海內外旅客4000多萬人次,是珠海市人流最旺的地區。它享有得天獨厚的地緣、人緣優勢。拱北商貿、金融、信息、交通、旅游十分發達。區內有全國單間面積第二大的萬佳百貨超市、珠海市最繁榮的蓮花路商業街;金融、信息網絡遍布全區;從拱北口岸過關,僅需十多分鐘,區內擁有拱北汽車運輸公司和歧關車路有限公司,交通方便快捷;拱北是海內外游客必覽之地,到珠海必游拱北。拱北環境優美,基礎設施十分完善,擁有銀都、海灣、粵海、華賓、步步高、拱賓等著名酒店;有9所中小學、中專學校;醫療衛生機構健全;水電資源充足;迎賓南路、情侶南路、口岸廣場景色秀麗,現代化文明小區不斷涌現,是人們旅游觀光、休閑、居住的好地方。

  拱北商機無限,是投資置業的理想之地。2002年,拱北蓮花路商業街已列入珠海市政府十大改造工程項目之一,該工程將進一步帶動該地區第三產業的發展,奠定拱北商資業在珠海市的重要地位。該地區的城中舊村改造如火如茶,多個現代化住宅小區即將推出,房地產市場更加活躍,新一輪投資置墊潮即將興起,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進一步聚集,給商家創業提供了無數良機。

  拱北街道辦事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授予的“中國街道之星”,行政高效,服務優良,是投資置業的信心保證。拱北街道辦設有專門的招商機構,為投資該地區的企業義務提供一條龍服務,替你解除一切煩惱。

  投資拱北,是你事業騰飛的基礎;投資拱北,更是你擁有未來的象征。

拱北,歡迎你!拱北——擁抱你!。

香灣街道辦事處位于珠海經濟特區情侶中路、美麗的香爐灣畔,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繁華的工商業鬧市區。轄區東起情侶北路,西至鳳凰北路,南自海濱北路,北至梅華東路。下轄神前社區居委會、水擁社區居委會、海虹社區居委會、北堤社區居委會、碧濤社區居委會、香鳳社區居委會、朝陽社區居委會、海霞社區居委會八個社區。
獅山街道位于香洲區中部偏東,東起鳳凰南路、海濱北路,南起望海樓沿老虎掌山頂至檸溪路口,西臨紫荊路、檸溪路,北至翠香路,為珠海市委、市政府所在地。2008年,轄區總面積8.2平方千米,其中山地面積4平方千米,下轄9個社區共19條路28條街13條巷;轄區戶籍人口6.5萬人,外來流動人口1.7萬人。

獅山轄區是珠海的老城區,域內有位于市區桃園新村附近的香洲宋代銅錢窖藏和建于1925年的烈士陵園。1984年12月經區政府批準成立城區辦事處,下轄9個居委會和城區辦事處企業,轄面積8.2平方千米。1986年11月8日,撤銷城區辦事處,設置獅山辦事處(取意轄區內的獅山),下轄8個居委會,轄區總面積7.1平方千米。1997年8月,名稱規范為“珠海市香洲區獅山街道辦事處”。1999年6月,根據《珠海市街道管理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和《香洲區街道管理體制改革實施辦法》,獅山街道管轄范圍增加至14個居委會和2個村委會。2001年,完成“村轉居”和“居轉社”工作,整合設立9個社區居委會,轄區面積為8.2平方千米。

獅山轄區交通便利,珠海市長途汽車公司、珠海市信禾交通集團、珠海市公共汽車公司等位于轄區內,開通線路可直通深圳、廣州及鄰近省市;轄區公共資源較為豐富,珠海市圖書館、烈士陵園、香山公園等成為居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轄區內共有珠海市四套班子等機關、企事業單位120多個,有珠海市電視廣播大學、珠海市警察學校等大專院校和珠海二中、紫荊中學、桃園中學、香洲一小、二小等市、區重點中小學。

區域經濟產業結構優化。早在宣統元年(1909),邑人王冼在香洲開埠時,便在此處建有樓房、商鋪(今鳳凰南路、朝陽路西段仍有部分當年建筑)。1984~1985年,原有的夏美、南坑2個農村的土地全部被國家征用,轄區再無農業生產;19世紀80年代開始,利用經濟特區的政策優勢,將招商引資放在重要位置,從最初的政府直接辦企業、引進三來一補,發展為寓管理于服務,大力引進新興產業。至今,工業制造業和第三產業分占半壁江山,傳統的批發零售業得到擴大,并正走向大商貿,初步形成了以傳統第三產業和電子、房地產、生物科技等行業為重要支柱的經濟格局。

以社區黨建推動現代新型社區建設。從1986年起,街道先后從文明市民、文明家庭、文明樓抓起,逐步完善城區的綜合治理,開展對居民群眾的衛生、綠地、治安等方面的管理,以及鄰居之間的互助友愛,關懷青少年的成長,尊老愛幼、遵紀守法等方面的教育。以創建珠海市社區建設示范街道為契機,深入開展社區建設,推動法律、科普、文體和衛生“四進”社區,抓好城市管理工作,完成城中舊村改造項目,舊城區初現新顏。率先在全省建立社區黨組織代表會議制度,走出社區各類黨組織共同參與、齊抓共管的社區黨建工作新格局。

多年來,獅山街道先后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廣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廣東省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廣東省“五四”紅旗團委標兵和珠海市文明單位、珠海市紅旗基層黨組織、香洲區模范單位等榮譽稱號。展望未來,獅山街道將堅持走科學發展道路,圍繞市、區的工作中心,團結帶領全街干部職工齊心協力,開拓進取,扎實工作,將“強經濟、抓黨建、維穩定、保民生、促和諧”的工作思路落到實處,共建和諧香洲、和諧獅山。

伴隨著珠海經濟特區的成長,灣仔,這一方以往鮮為人知的寶地,經歷了改革開放大潮的洗禮,宛如鑲嵌在南粵大地上的一顆珍珠,正放射出熠熠光輝,成為舉世矚目的地方。

灣仔是珠海市香洲區所轄的一個街道辦。它座落在珠江口西岸、珠海經濟特區的南端,總面積30.5平方公里,現有常住人口1.1萬人,暫住人口1.3萬余人。 灣仔街道辦的地理位置較為獨特。它與澳門僅一河之隔,相距不足500米,可謂“一衣帶水”,緊密相連。兩地人民交往頻繁,探親訪友、貿易經商,熙熙攘攘,被人們喻為“珠海的沙頭角”。再往東37海里就是香港。灣仔有船只與香港直接通航,人員和貨物都可方便地往返于珠港澳三地。1984年國務院確定灣仔為對外開放口岸。根據-同志制定的“一國兩制”方針,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后,灣仔仍處在這“一國兩制”的交匯點上。灣仔南面與橫琴島相鄰,有即將峻工的橫琴大橋相連接。橫琴是被廣東省確定的一個重點開發區;灣仔是大陸來往橫琴的必經之地。街道辦南又與珠海市重點開發區洪灣工業區相毗鄰。洪灣工業區規劃要建成一座有10萬人口的科技工業城。這樣,灣仔就必將成為橫琴島和洪灣工業區的后勤保障和配套服務基地。

街道辦西南緊靠珠海保稅區。珠海保稅區是1996年11月經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的,面積3平方公里。保稅區將充分發揮其特有的優勢,大力開展出口加工、保稅倉儲和轉口貿易,促進珠海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形成珠海新的經濟增長點。

灣仔南端臨海處的馬騮洲水道,是粵西地區來往港澳的水上要沖。街道辦區交通便利,有寬闊的南灣大道與市區連接,距拱北口岸僅3公里,距香洲城區20公里,距珠海港和珠海機場30公里。

   灣仔獨特的地理位置,給它帶來了區位優越、政策優惠、信息靈敏三大優勢和交通運輸、人員進出境、貨物進出口三大便利,被人們譽為“珠海的寶地”、“特區的窗口”。

新設立的鳳山街道,位于翠屏路以北——北起珠海市與中山市界、鳳凰山,南至翠屏路,西起珠海市與中山市界,東至鳳凰山背,面積約3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3216人,其中戶籍人口42314人。

鳳山街道下轄長沙、南溪、春暉、 紅荔、梅溪、福溪、瀝溪、界涌和東坑9個社區居委會。鳳山街道辦事處駐香洲區云峰路188號萬科城鄰里中心。

據介紹,因“前山”別名為“鳳山”,且前山轄區“鳳山書院”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前山“鳳雞舞”納入市、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地域文化特色鮮明。且“鳳山”既考慮了前山北片區在鳳凰山腳下的地理因素,也考慮了與“前山”的演變淵源。綜上,此片區被命名為“鳳山街道”。

南屏鎮位于珠海市主城區的西南部,隸屬于珠海市香洲區,全鎮總面積60.7平方公里,下轄9個社區,現有常住人口20555人,外來流動人口73593人。南屏鎮背倚青蔥翠綠的將軍山麓,面向高速發展的珠海市區,與澳門一水之隔,東距九洲港十二公里,西距珠海港和珠海機場三十公里,是市區通往珠海機場、珠海港、灣仔、橫琴口岸的必經之地。

南屏鎮到市中心的車程不足15分鐘,是貫穿珠海東西的交通要沖、市區通往斗門,金灣兩區的唯一通道,珠海大道橫貫全鎮。

南屏鎮交通網絡四通八達。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國道連接全國各地;在建的沿海高速公路、江珠高速公路、廣珠鐵路,以及籌建中的港珠澳大橋,使南屏的交通網絡更加完善。

珠海市香洲區轄鎮。原屬中山縣,1953年屬珠海縣第一區(唐家),1958年屬萬山公社,1974年析設桂山公社,1984年屬香洲區,1986年建鎮。由桂山、中心洲、牛頭、青洲、大蜘洲、小蜘洲等22個大小島嶼組成。陸地面積14平方公里,人口0.2萬。另有港澳流動漁民0.1萬,華僑和港澳同胞0.05萬。境內有中外巨輪進出黃埔港的國際錨地和必經航道,豪華輪船每天有3個航班至香洲,水路交通便利。轄桂山、客家2個村委會。附近海域盛產曹白、銀蝦、魳魚等。工業有電子、電器、網具加工、漁具加工、制衣等行業。有解放桂山島烈士紀念碑和桂山艦登陸點等紀念地。
珠海市香洲區轄鎮。原屬中山縣,1953年屬珠海縣第一區(唐家)。1958年底設萬山公社,并入中山縣,當時包括桂山島、擔桿列島、外伶仃及佳蓬列島,1961年屬珠海縣,1963年劃出擔桿、廟灣、外伶仃等海島,設擔桿公社。1974年又劃出桂山等島嶼,設桂山公社。1979年屬珠海市,1984年屬香洲區,1986年建鎮。由大萬山、小萬山、東澳、黃茅等19個大、小島嶼組成,陸地面積30平方公里。是進入珠江口的咽喉。人口0.1萬,另有港澳流動漁民0.08萬人,華僑和港澳同胞0.04萬人。鎮府駐萬山,距香港32海里,距澳門19海里,島上有簡易公路,水路有客貨班船三艘經此設站,來往香洲,建有兩座可供500噸以下船只停靠的碼頭。轄萬山、東澳2個村委會。萬山面向著名的珠江口漁場,水產資源豐富,盛產馬鮫魚、墨魚、龍蝦、石斑魚等。另有鎮辦企業網具加工、五金、塑料、電子等廠。國家海洋站駐此。二洲島上約有野生獼猴600多只,現已建成國家野生獼猴保護區。
珠海市香洲區轄鎮。原屬中山縣,1953屬珠海縣第一區(唐家),1958年屬萬山公社,1963年析設擔桿公社,1979年屬珠海市,1983年改區,1984年屬香洲(縣級)區,1986年建鎮。由擔桿列島、三門列島等共36個大、小島嶼組成,陸地總面積40平方公里,人口0.1萬,另有港澳流動漁民0.2萬人,華僑和港澳同胞0.05萬人。水上交通方便,建有兩座可停泊2千噸以下船只的碼頭。香洲區有定期班船來往萬山、東澳島。轄外伶仃、擔桿頭、擔桿中、廟灣4個村委會。擔桿屬純漁業鎮,以捕魚為主,捕養結合,鎮辦企業有磁帶廠、鞋廠、塑膠制品廠、收錄機裝配廠、程控電話交換機廠等。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日本乱偷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一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唯美国产伦综合 |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欧美 | 在线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