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龍場,場建在形像游龍的山嘴上。2002年劃新寨村部分及場鎮成立騎龍社區居民委員會至今。 騎龍社區位于原新寨村二組,屬丘陵地區,社區下轄2個居民小組,戶籍人口共計1230人,850戶,常駐人口約4320人。是楊橋鎮政治、經濟、文化、商貿交流中心,幅員面積約為1.5平方公里。 |
楊橋鎮東門村位于儀隴縣楊橋鎮,東與云臺村接壤,南與漢陵村接壤,西于順天村接壤,北與爐廠村接壤,離楊橋鎮0.1公里,幅員面積4.2平方公里,全村轄4個社,462戶,1803人,黨員49人,屬于非貧困村,有貧困戶57戶140人;耕地面積875畝,其中田356畝,地519畝,林地面積205畝,全村以種養殖業為主,全村村人均收入8500元,村內交通便利,現有村社道公路7條8公里,基礎設施基本完善,信息暢通,村民的生活質量逐步提高,人民安居樂業。 |
當地有一座順天庵。解放后曾名為騎龍鄉第三村,1961年更名為騎龍公社光明大隊,1980年更名為楊橋公社順天大隊,1983年更名為順天村村民委員會。 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撤銷順天村、五塊石村,合并設立順天村(儀府函〔2020〕109號)。 楊橋鎮順天村位于楊橋鎮以西,屬高山地區,與楊橋鎮東門村、楊橋鎮漢陵村相鄰,全村下轄7個村民小組,共655戶1853人。總面積為4.85平方公里,現有林地面積1440畝,耕地1308畝,人均占地0.706畝。 |
當地有一翰林墓,傳說這里埋葬了一位翰林在此地,后取“翰”為“漢”。解放后曾名騎龍鄉第三村,1961年更名騎龍公社光輝大隊,1980年更名為楊橋公社漢陵大隊,1983年更名為漢陵村村民委員會。 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撤銷漢陵村、龍頸村社區,合并設立漢陵村(儀府函〔2020〕109號)。 漢陵村位于楊橋鎮西南方,地處高山,東與東門村,北與順天村 ,南與銅鼓村,西與馬安鎮龍金村相鄰,全村轄5個社481戶1708人,總面積5.1平方公里,林地面積1375畝,耕地面積1356畝,人均占地1.26畝。 |
當地一山包上有一圓石,其外形似鼓。解放后曾名為騎龍鄉第五村,1961年更名為騎龍公社新華大隊,1980年更名為楊橋公社銅鼓大隊,1983年更名為銅鼓村村民委員會。 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撤銷石堰村、銅鼓村,合并設立銅鼓村(儀府函〔2020〕109號)。 銅鼓村位于儀隴縣楊橋鎮東南方,屬高山地區,東與云臺村相鄰,南與原燈塔鄉雙河村相鄰,西與原石佛鄉青松村相鄰,北與漢陵村相鄰,全村下轄6個村民小組,共520戶1598人,總面積5.2平方公里,現有林地1350畝,耕地1146畝,人均1.56畝。 |
當地有一座云臺山,山高入云。解放后曾名為騎龍鄉第五村,1961年更名為騎龍公社建設大隊,1980年更名為楊橋公社云臺大隊,1983年更名為云臺村村民委員會至今。 楊橋鎮云臺村位于楊橋鎮以南,屬丘林地區,與楊橋鎮水竹村、楊橋鎮銅鼓村相鄰,全村下轄4個村民小組,共300戶1011人。總面積為2.2平方公里,現有林地面積2000畝,耕地1350畝,人均占地1.33畝。 |
當地有一水竹壩,壩上曾水竹成林。解放后曾名為騎龍鄉第六村,1961年更名為騎龍公社百花大隊,1980年更名為楊橋公社百花大隊,1983年更名為水竹村村民委員會。 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撤銷石塔村、水竹村,合并設立水竹村(儀府函〔2020〕109號)。 水竹村位于楊橋鎮南部,瞎4個村民小組,東與金貝村天臺村接壤、南與三河鎮九龍寺村接壤、西與大寅鎮橋亭村接壤、北與云臺村接壤,距場鎮4.5公里,幅員面積2.9平方公里,有耕地791畝、林地1582畝。現有農戶401戶、人口1258人,人均占地0.63畝。 |
楊橋鎮天臺村位于儀隴縣楊橋鎮東方,與原燈塔鄉和三河鎮交界,東方與三河鎮天梁寨村接壤,南與三河鎮、水竹村接壤,西與金貝村接壤,北與柳埡鎮接壤,離楊橋場鎮7公里,幅員面積3.4平方公里,全村轄3個社,341戶,1196人,黨員36人,屬于建檔立卡貧困村,有貧困戶35戶,是2018年出列村;耕地面積838畝,其中田653畝,地185畝,林地面積450畝,人均占地0.7畝,全村以種養殖業為主,村內交通便利,現有村(社)道公路3條12公里,基礎設施基本完善,信息暢通,村民的生活質量逐步提高,人民安居樂業。 |
金貝村位于楊橋鎮東方,東與柳埡村斷石埡村接壤,南與水竹村接壤,北與爐廠村接壤,西與東門村接壤。距楊橋鎮3.5公里,幅員面積4.9平方公里,全村轄內6個社共761戶,黨員53名。耕地面積1367畝全村轄內6個社共761戶,其中農業戶數578戶,非農業戶數183戶;總人口2298人,其中農業人口2095人,非農業人口203人,耕地面積1367畝,糧食播種面積1130.94畝,農業總產值819.62萬元,農村低保對象50戶125人,對3名襄渝鐵路民兵民工發放救助補貼4.9余萬元。2014年巴廣渝高速橫穿六社,拆遷48戶到安置區,安置了223人,2014年2019年兩次實施國土掛鉤項目,拆遷93戶安置,安置人數678人,新建安置點3處,田間整改220畝,病、危山坪塘4個,新建蓄水池6個,田間整治道路0.5公里;2014年三社社長周斌建起了325畝的先鋒堰養魚場;2015年劉成賓建起了畜牧飼養家庭農場,年出售600頭生豬;2016年六社流轉土地280畝,建起了富家寨藤椒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2018年四社流轉土地120畝,建起了桂龍園水果種植家庭農場;2020年村建制調整新建了1公里村道路;硬化公路13條,約15公里,改善生活垃圾的堆放,我村共設垃圾池10個。 |
爐廠村位于楊橋鎮東北方向,離鎮只有2公里里程。距朱德故里5A景區直線距離僅5公里,北部與柳埡鎮柏華村和柳埡金貝壩接壤。西邊靠近楊橋鎮東門村和馬鞍鎮的瓦子坪村,東南面緊靠楊橋鎮的金貝村。2013年村道公路已四通八達,具備社社通車,通車里程達12公里之多。 爐廠緊靠G85銀昆高速,村內于2018年已開通鄉村巴士,出行極其方便。幅員面積達9平方公里之多,耕地面積1400多畝,林地1415畝,村轄6個村民小組,共有農戶649戶、2009人。一、目前現狀1. 農網改造于2017年基本完成,生產生活用電有保障,安全飲用水已解決,部分農戶已安裝自來水,天然氣于2020年已有部分農戶已安通。家家戶戶于2010年都能通過多種途徑收聽收看到廣播、電視、已全覆蓋。 2.村建有400㎡之多的村辦公用房,總投資20多萬元,安裝有體育器材等供群眾健身運動。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為統籌整合涉農資金6萬余元,安裝路燈42盞,現有一個村衛生室。三、產業發展概況 全村以種植(稻谷、玉米、花生、紅薯)為主,近兩年以花生、蔬菜、水果為特色產業正在逐步發展壯大。村內漁業較為發達,養魚面積達200畝之多。目前村內有3個農村合作經濟合作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