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3年),設保安軍,保安之名肇于宋,沿用至今。
以境內杏子河得名。
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要塞駐軍防守,盼望平順安寧,取順寧村名。因鎮人民政府駐地位于順寧村而得名。
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在北洛河西岸石山鑿窯23孔,工程耗糧甚多,傳僅食鹽就有一石(音dan)八斗,諧音“旦八村”,故名。
宋代以當地河中一石山形似金鼎得名金鼎山,故名。后省為金丁鎮。
因轄區有永寧山(舊稱石樓臺山)而得名。
因鎮人民政府駐地位于義正川而得名。
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此地周河上長有兩株大樹,取村名雙樹河村,后簡稱雙河。鄉以村名。